-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长沙市一中 2020 届高考模拟卷(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1. 西周官学教导贵族子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可以用来说 明当时西周教育重视 A. 德育培养 B. 体育锻炼 C. 智育开发 D. 全面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六艺”中的“射、御”是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尚武的技艺,说明西周教育重视 体育锻炼,故答案为 B 项;“礼、乐”涉及德育培养,排除 A 项;“书、数”涉及智育开发, 排除 C 项;总体上反映全面发展,排除 D 项。 2. 近年出土的多地秦简显示,秦朝县下面的乡,有两百石的乡啬夫(统治乡民,收税等), 还有乡佐、里典、里佐,也有乡司空(负责工程)仓主、田官、田典等。这些乡里的吏员设 置表明当时秦朝 A. 官僚体系机构臃肿 B.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 C. 基层管理严实具体 D.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秦朝乡里吏员设置类别丰富,职责明确,各司其职,说明基 层管理严实具体,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不能反映官僚机构臃肿,排除 A 项;从材料可以看出 重农,但不涉及抑制工商,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且“地方分权”说 法错误,排除 D 项。 3. 如图为宋代画家李嵩的《市担婴戏图》。该图反映了宋代 A. 风俗画生活气息浓 B. 坊市制度走向瓦解 C. 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D. 乡村草市日益发达 【答案】A - 2 -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货郎挑着货担游走叫卖,丰富的货品吸引了无数孩童,货郎、妇女、 孩子们的形象跃然纸上,生活气息浓厚,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展现城市活动,坊市制度 属于城市,排除 B 项;乡间商品交易非娱乐活动,排除 C 项;草市就是农村集市,属于群体 交易,材料反映的是货郎单个乡间叫卖,排除 D 项。 4. 在明清江南地区,对于那些集生产者、商人和经营管理者于一体的小农和小作坊主来说, 他们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商业活动,例如购买生产资料、出售产品、计算成本与利润、 订立合同与契约、换算货币,以及进行雇工、借贷、典当、抵押乃至商务诉讼等活动。这些 活动可以用来说明 A. 南方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B. 租佃现象的广泛普及 C. 江南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D. 商品经济的统治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所列的经济现象“如购买生产资料、出售产品、计算成本与利润、订立合同与 契约、换算货币,以及进行雇工、借贷、典当、抵押乃至商务诉讼等”意味着经营者需要起 码的读、写、算等能力,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支撑,C 正确;近代自然经济 开始瓦解,排除 A;租佃只是题干所列小农和小作坊主活动的一部分,不能得出租佃广泛普及, 排除 B;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排除 D。 5. 1861 年,洪仁玕邀请传教士前往天京,意图拉拢,但其中一名传教士公开宣讲洪秀全并非 真正的天王。洪仁玕因此被免去涉外事务的职位,此后逐渐疏远曾经相交甚好的教会友人。 洪仁玕对传教士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借教会镇压太平天国 B. 基督教义与拜上帝教冲突 C. 清廷与洋人勾结昭然若揭 D. 观念差异导致其权位受损 【答案】D 【解析】 【详解】拜上帝教的教义与基督教的教义截然不同。基督教士认为拜上帝教是异端邪说,这 会从意识形态上动摇太平天国。洪仁玕因和传教士交好而被免职,因而对传教士的态度由紧 密转向疏远,设问主语是洪仁玕,态度转变的原因是自身权威受损,D 正确;题干未体现出列 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相关信息,排除 A;教义冲突不是洪仁玕疏远教会友人的原因,排除 B;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列强和清延的关系,排除 C。 - 3 - 6. 1917 年初,《新青年》以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而且当时中国产业未兴,所以无法像欧洲 那般流行。1918 年后,许多报纸杂志已经连篇累牍的报导社会主义的消息和评论了。这变化 说明当时 A. 社会积极关注十月革命 B. 马克思主义在广泛传播 C. 民族资本迎来发展机遇 D. 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1917 年 11 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较之 其他政美列强,与中国更为相似,这引起了中国有志之士的关注,A 正确;马克思主义广泛传 播在五四运动之后,排除 B;C 项夸大了民族资本取得的成果,排除;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 加深,排除 D。 7. 1951 年,周恩来在报告中强调兴修水利和兴修铁路是经济工作的着手点。1952 年的水利 建设投入是国民党政府水利投入最高年的 52 倍,并且西南、西北地区多条铁路在建和通车。 这些经济措施 A. 奠定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B. 扭转了西部地区的地位 C.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题干所列各项举措多为基础 设施,有助于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C 正确;1952 年国民经济尚在恢复阶段,因此注重基础 设施的修建,A 选项中“奠定”夸大了题干所列举措的作用,排除;由于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薄 弱,因此在西北地区修建铁路并不能直接扭转西北地区的地位,排除 B;1952 年国民经济恢 复之后才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排除 D。 8. 1993 年,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高投资增长,高货币投放的现象,引发了集资热和股票热, 各地大办技术开发区,甚至扩展到乡镇一级。这些现象说明 A. 经济建设出现过热态势 B. 市场经济体制稳健推进 C. 海外资本投人高速增加 D.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 【答案】A 【解析】 【详解】1992 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在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国民经济 - 4 - 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旧的调控机制逐渐失效,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尚未完善,所以出现了新 的经济过热的问题,A 正确,排除 B;材料所述的“双高”“双热”“乡镇”“开发区”现象 并非由外资投入所导致,排除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 1995 年,排除 D。 9. 古埃及美术基本采用侧面像的形式去描绘人物,这一创作原则也传到了北面的克里特王 国。但在公元前 510 年的希腊花瓶《辞行出征的战士》上,艺术家第一次把一只脚画成了正 面(如图),成为艺术史上一个“震撼人心”的时刻。这反映出此时古希腊 A. 试图摆脱外国文化人侵 B. 对战争行为的正面倡导 C. 成为了西方美术的源头 D. 艺术家自觉的人文追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材料在介绍埃及与希腊美术时,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埃及美术的侧面像原则 影响过希腊美术:二是希腊美术大胆创新,画正面的人像。花瓶的创作者研究如何将“人” 描给得更生动,更直面观众、更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无疑是艺术家的一种人文追 求,故选 D;材料的主题是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而不是摆脱文化侵略,因此 A 项错误。B、C 两项既非材料所述,也非正确史识,排除。 10. 1898 年美西战争至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国内掀起了关于“热带”的讨论。有人对白人 身处必共环境持优虑和恐惧态度,更多人主张应适应并"驯服”热带,将其从白人的文墓"变 为天堂,但也要防止人的“退化”。这一社会热潮 A. 带有殖民与种族主义烙印 B. 是科学革命在美国的传播 - 5 - C. 反映出美洲医疗卫生条件差 D. 说明战争推动地理学科进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题干材料所述的讨论,是在美国对外殖民扩张的背景下出现的。1898 年美西战争使 美国得到了西班牙控制下的古巴、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等地,其中很多地区处于热带, 美国人开始思考如何在热带环境生存的问题,材料中,征服热带的环境现点占据上风,迎合 了此时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又带有白人优于黑人的种族偏见,A 正确;题干所列社会热潮与 科学革命无关,排除 B;1898 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尾声,美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并不落后, 排除 C;题干强调的是美国对美洲热带地区的觊觎,而非强调地理科学的进步,排除 D。 11. 由于对之前的“诉诸人民”(个人操纵民众意见的全民投票)的恐惧,法兰西第二第三 共和国没有举行公民投票活动,第三共和国甚至拒绝以任何形式向人民咨询,发展成一种“绝 对议会主义”。但二战以后,公民投票又重新出现在法国的政治舞台。这一历程 A. 反映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B. 源于过度自由的法兰西性格 C. 说明宪政道路的曲折与发展 D. 导致现代法国政局不安动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大革命时期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代的“直接民主”弊端,也就是 “多数人暴政”弊端,使之后的法国对人民直接参政保持警惕因而发展出了议会权力极大的 法国宪政特点,二战以后法国又做出了调整,公民投票重新出现,说明法国又以直接民主形 式来弥补纯粹代议制的不足,这段历程一波三折,C 正确;法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并不具有虚伪 性,排除 A;法国宪政制度确立的过程曲折根源于其经济发展程度,而非民族性格,排除 B; D 不符合史实,现代法国政局相对稳定,排除。 12. 1947 年的 GATT(关贸总协定)第 2 条确定了“最惠国待遇原则”,杜绝世界贸易中的排 他性,一视同仁;但在第 24 条又允许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存在。这两条此后引发了很多 争议。这一情况说明 A. 冷战局势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 B. 区城集团化与全球化均在发展 C. 贸易保护主义遭到全世界抵制 D. 世界各国对贸易自由抱有疑虑 - 6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材料所述,CATT 第 2 条是一个推动全球化的条款,打击贸易保护主义,试图建 立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的自由竞争秩序。但第 24 条给区域集团内部的贸易保护予以宽容和接受, 承认区域经济组织的存在,通过解读材料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两者的冲突其实是经济全 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冲突,故 B 项正确;此时冷战才刚刚开始,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 有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遭到抑制,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各国的态度,排除 D 项。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嘉靖年间,倭患加剧。因剿倭不力,明王朝不得不征调永顺、保靖等地(今 湘西)土家族的土兵抗倭。1555 年,倭寇大举侵犯嘉兴,保靖土兵出奇制胜,在石塘湾大败 倭寇,随后追敌至王江泾,永顺土兵和广西狼兵(壮族)等加入战斗,“斩获一千九百余级, 倭为夺气,盖东南战功第二”。总兵俞大献评价王江泾之捷:“此为大败倭贼之第一次。继 此以后,到处之兵,皆知倭贼有可破之势,累累有擒斩之报。江南地方得有今日之太平者, 其源实始于此。” ——摘编自《明史》 材料二 从日本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起,海外华侨呼吁团结抗日声浪迭起。卢沟桥事 变爆发后,侨胞更是同仇敌忾,先后涌现出 3900 多个抗日团体。他们在世界各地通过发行报 刊、组织集会、戏剧演讲、募集钱物、战地采访等形式,为动员团结抗战、争取国际声援、 揭露日寇罪行奔走呼号。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 13 亿元,侨汇达 95 亿元以上,占抗战 期间中国军费的 3/4。华侨共投资 16 亿元回国创办军需企业,缓解战时经济困难,解决战区 药品奇缺等问题。海外侨胞还捐献了大量飞机、坦克、车辆、服装、药品等各类物资。这为 支撑战时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也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和必胜信心。成千上万华侨青年毅 然回国服务,中国歼击机飞行员中华侨占 3/4,多数壮烈牺牲。滇緬公路上的司机和修理工多 数是华侨,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将 40 多万吨战略物资运送前线,其中 1800 多名华侨机工为 国捐躯。 ——摘编自裘援平《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兵抗倭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华侨抗战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7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兵"抗倭、华侨抗战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答案】(1)意义:沉重打击了倭寇(或扭转剿倭不力的态势):彰显了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为 国分忧奋勇杀敌的情神:树立了民众抗倭的信心,为江南社会的稳定奠定基础:有利于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了民族团结。 (2)特点团结海外侨胞,掀起抗日救亡风潮(或空前团站)积极捐款捐物提供强大杭战支撑 或形式多样):亲赴抗日前线、舍生忘死为国捐躯(或勇于奉献)。 形成原因:中华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的深远影响:艰辛创业与积累在海外形成重要经济力量. 海外青年拥有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将所学报效祖国。 (3)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团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奋勇抗争情神 【解析】 【详解】(1)意义:根据材料“1555 年,倭寇大举侵犯嘉兴,保靖土兵出奇制胜……倭为夺 气,盖东南战功第二’”可知,沉重打击了倭寇,彰显了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为国分忧,奋勇 杀敌的情神;根据材料“继此以后,到处之兵,皆知倭贼有可破之势,累累有擒斩之报。江 南地方得有今日之太平者,其源实始于此”可知,树立了民众抗倭的信心,为江南社会的稳 定奠定基础;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分析,土兵抗倭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 民族团结。 (2)特点:根据材料“海外华侨呼吁团结抗日声浪迭起。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侨胞更是同仇 敌忾,先后涌现出 3900 多个抗日团体”可知,团结海外侨胞,掀起抗日救亡风潮;根据材料 “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 13 亿元,侨汇达 95 亿元以上,占抗战期间中国军费的 3/4。…… 这为支撑战时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可知,积极捐款捐物,提供强大抗战支撑;根据材料“成 千上万华侨青年毅然回国服务,中国歼击机飞行员中华侨占 3/4,多数壮烈牺牲……其中 1800 多名华侨机工为国捐躯。”可知,亲赴抗日前线、舍生忘死为国捐躯。形成原因:可以从民 族文化。爱国主义、经济力量以及技术优势等角度分析原因。 (3)民族精神: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奋勇抗战、团结一致等角度回 答。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 年英国的职业妇女在全国劳动者中所占比例约为 30%,她们工作时间长达 15~18 小时, 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所获得的是低廉的工资。另一方面,一些女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 8 - 凭借自己的劳动报酬,改善了工作前的生活境况 1913 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试验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用以装配汽车部件,装配时间由原来的 20 分钟下降到 5 分钟。另一方面,流水线生产让工作变得乏味无趣。福特则通过缩短工作时 长,提高工资等方法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1935 年苏联顿巴斯煤矿的一位名为斯达汉诺夫的普通煤矿工人在一班工作时间(6 小时)挖 煤 102 吨,超过规定额度 13 倍,一举创下了新的世界记录。这一事迹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斯达汉诺夫运动 1960 年中国石油工人王进喜参加大庆油田大会战,在运输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人拉肩扛的将 22 吨重的钻机运至油井。为压制石油井喷,王进喜跳入灌注了水泥的油井,用身体搅拌泥浆 制服了井喷,“铁人”的称呼由此传播开来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 晰) 【答案】评分要求:观点(包含劳动、工人、工作等信息),解析观点,论证,逻辑和卷面示 例: 劳动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不仅能使人获得独立和解放,也能推动社会的进 步。 劳动能够使人获得独立和解放,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广大妇女被束缚在家庭之中,受到父权 或夫权的控制。工业革命后,广大妇女拥有了劳动机会,通过参加劳动,妇女走向社会,向 经济和人身独立的方向前进,进而谋求自身的解放。劳动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大规模的 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涌现了大量如王进喜一般无奉献的产业工人,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取 得了大庆油田大会战的胜利,推动了我国的石油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参加劳动不仅能够帮 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和追求,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其他观点:技术进步和理想信念提高劳动效率、资本主义体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社会生产 力通过劳动来实现、社会主义体制尊重赞扬劳动者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一些女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凭借自己的劳动报酬,改善了工作前 - 9 - 的生活境况”“铁人精神”“斯达汉诺夫运动”等可以得出观点:劳动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途径劳动不仅能使人获得独立和解放,也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证过程围绕观点展 开。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如劳动能够使人获得独立和解放,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广大 妇女被束缚在家庭之中,受到父权或夫权的控制,工业革命后,广大妇女拥有了劳动机会, 通过参加劳动,妇女走向社会,向经济和人身独立的方向前进,进而谋求自身的解放。再如 在论证劳动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时,可以结合材料中王进喜的事迹展开。如在大规模的社会 主义建设中,我国涌现了大量如王进喜一般无奉献的产业工人,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取得了 大庆油田大会战的胜利,推动了我国的石油工业的发展。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由此可 见:参加劳动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和追求,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代十国是唐末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分立带来制度不一、关卡林立、禁令繁 多、商税苛重,加上契丹贵族的掠夺,人民生活艰难。后周世宗柴荣来自民间,幼年困苦, 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在位时间仅有五年半。他奖励垦荒,安抚流民,派使者分 赴各地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958 年,他颁发《均田图》,免除人民所欠的两税,并 取消苛捐杂役。他恢复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还停废敕额(朝廷编制)外的寺院三 万余所,“悉毁天下铜佛像”,“诏禁天下铜器,始设立监铸钱”。周世宗鼓励臣下直言, 也能在诏书中公开承认自己的缺点。他颁布《大周刑统》,为宋代编修法典提供了蓝本。在科 举之外,还实行荐举制,大胆选拔任命有才能的官吏,定期加以考核。他创立“禁军”制度, 选拔“武艺超绝及有身手者”充实其内,削弱地方节镇的兵权,“主乃成乎其为主,臣乃成 乎其为臣”。对军官士兵赏惩严明,他处决与北汉作战时临阵溃逃的大将樊爱能何徽以及将 校 70 余人,任命出身普通但军功显赫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总领全国禁军。在历史上,他 是唐太宗之后又一个取得治国治军丰硕成果的君主,西败后蜀、三征南唐、北伐辽朝,正欲 乘胜夺取幽州时遇疾而返,不久驾崩,时年 39 岁。他被誉为五代的第一名君。 ——摘编自唐兆梅《简论周世宗》 (1)根据材料,分析指出后周世宗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唐末至五代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 社会矛盾激化;少数民族政权侵扰农耕区、民族矛盾尖锐;佛教寺院扩张;柴荣深知民间疾 苦,锐意革新。 - 10 - (2)意义:废除了原有不合理的旧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 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国家从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新创制度以及法典文本影响后世。 【解析】 【分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五代十国是唐末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可知,唐末至五代 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休;根据材料“分立带来制度不一、关卡林立、禁令繁多、商税苛重, 加上契丹贵族的掠夺,人民生活艰难”可知,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 少数民族政权侵扰农耕区、民族矛盾尖锐;根据材料“还停废敕额(朝廷编制)外的寺院三 万余所”可推知当时佛教寺院扩张;根据材料“后周世宗柴荣来自民间,幼年困苦,他是后 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可知,柴荣深知民间疾苦,锐意革新。 (2)意义:根据材料“958 年,他颁发《均田图》,免除人民所欠的两税,并取消苛捐杂役” 可知,废除了原有不合理的旧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根据材料“停废敕额(朝廷编制)外 的寺院三万余所,‘悉毁天下铜佛像’‘诏禁天下铜器,始设立监铸钱’”并结合其农业措 施可知,柴荣的经济举措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他奖励垦荒,安抚流民,派使 者分赴各地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可知,柴荣的举措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根 据材料“西败后蜀、三征南唐、北伐辽朝”可得出推动国家从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根据 材料“在科举之外,还实行荐举制”“他颁布《大周刑统》,为宋代编修法典提供了蓝 本”“ 他创立‘禁军’制度”可得出新创制度以及法典文本影响后世。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发生,在此前后,国民党丢失大陆,远东局势使美国对台政 策发生了变化。1948 年以前,战后台湾应由国际管制的主张未被美国决策层重视。1948 年冬, 国民党败局渐成必然,美国越来越担心台湾落入敌手,开始思考这一设想。朝鲜战争爆发后, 美国逐渐考虑到整个远东局势,要杜绝可能增强苏联力量的因素,要确保台湾不为社会主义 阵营所得。在美国操控下,旧金山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台湾,而未言其他。对日和约的 模糊措辞,使美国将“台湾地位未定”状态坐实。蒋介石对“托管”台湾的坚决抵制,多少 阻滞了美国将台湾交给联合国的想法。自然,大陆方面的反对亦不可忽视,在这一点上两岸 是一致的。同时,在“托管”后的处置上美国没能与英联邦等盟友达成一致。因此“托管” 一事除在特定时期被美国高层试图推进过,其他时候只是水下暗潮。但这依然给中国带来巨 大伤害:部分美方人士暗中“有节制地”纵容所谓“台湾人的呼声”,作为“托管论”的背 - 11 - 景音;美国对台湾地位的模糊化处理,也为分裂势力提供了发挥空间。50 年代,“托管”成 了“台独”者的普遍主张。中美建交后,美国虽不再发表有关“台湾地位未定”的声明,但 仍强调对台湾主权问题“不采取立场”,表明其并未从根本.上放弃该立场。 ——摘编自冯琳《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托管台湾”态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出“托管台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托管台湾”计划造成的影响。 【答案】(1)背景: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国;中国爆发内战,蒋介石政权败退 台湾,与美国关系密切;美苏展开冷战,争夺远东利益;联合国成立初期受到美国的操控。 (2)影响:导致了台湾问题复杂化;伤害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造成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或 造成了中国的分裂);便利了美国在亚洲与苏联冷战,遏制社会主义阵营;打击了英国等老牌 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美国赢得霸权;激化了远东地区的矛盾,危及地区和平。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国;根据材料“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发生,在此前后,国民党丢失大陆,远东局势使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爆发内战,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与美国关系密切;根据材料“朝 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逐渐考虑到整个远东局势,要杜绝可能增强苏联力量的因素,要确保台 湾不为社会主义阵营所得”可知,美苏展开冷战,争夺远东利益;根据材料“在美国操控下, 旧金山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台湾,而未言其他。对日和约的模糊措辞,使美国将‘台湾 地位未定’状态坐实”可知,联合国成立初期受到美国的操控。 (2)影响:从题干主旨来看,美国“托管台湾”计划导致了台湾问题复杂化;根据材料“蒋 介石对‘托管’台湾的坚决抵制,多少阻滞了美国将台湾交给联合国的想法。自然,大陆方 面的反对亦不可忽视,在这一点上两岸是一致的”“依然给中国带来巨大伤害”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托管台湾”计划伤害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造成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从冷战 格局来看,“托管台湾”计划便利了美国在亚洲与苏联冷战,遏制社会主义阵营;根据材料 “在‘托管’后的处置上美国没能与英联邦等盟友达成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 做法打击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美国赢得霸权;从地区和平来看,美国的做法 激化了远东地区的矛盾,危及地区和平。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钱伟长(1912—2010)中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他出身名门,家族内从钱穆开始, - 12 - 先后走出了六位院士。1931 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当时中文和历史都是满分,但是物理 只有 5 分,数学和化学共考了 20 分。入学次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他遂即决定弃文从理, 要造飞机大炮,以科学救国。之后转入物理系,并赢得留学奖学金。他身材不高,但非常重 视锻炼身体,1934 年入选国家足球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赢得冠军。1942 年获多伦多大学应用 数学博士学位,后又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喷射推进。抗战后,他放弃美国 8 万美元年薪 的研究岗位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1948 年,钱学森邀请他去美国研究所工作, 在签证环节,由于他拒绝承诺忠于美国,因而未能成行。他创立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出版了 中国第一部力学专著,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师资培养班。1957 年被打成“右派” 后,他偷偷开发了坦克用的“高能电池’;1968 年他被下放到炼钢厂,却发明了当时北京最 好的油压机。“文化大革命”后,他的右派帽子被摘掉了,更激发了科研热情。他的一生专 业不断转换,在许多领域为中国立下不朽功勋,是“两弹元勋”,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他自己回顾说:“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摘编自汪小帆《有情有义有祖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伟长的专业不断转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钱伟长的传奇人生带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因素:家族学术底蕴氛围和长辈的教导;日本侵华民族危机深重的逼迫;近代 中国军事工业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钱伟长自身深厚的爱国情怀。 (2)启示:个人命运和国家荣辱紧密相联(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专业 虽有文理之分,但并无高低之别;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解析】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他出身名门,家族内从钱穆开始,先后走出了六位院士”可 知,家族学术底蕴氛围和长辈的教导;根据材料“入学次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他遂即决 定弃文从理,要造飞机大炮,以科学救国”可知,日本侵华民族危机深重的逼迫,近代中国 军事工业落后;根据材料“他创立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力学专著,开设了 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师资培养班”“在许多领域为中国立下不朽功勋,是‘两弹元勋’, 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材 料“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可知,钱伟长自身深厚的爱国情怀。 (2)启示:根据“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他遂即决定弃文从理,要造飞机大炮,以科学救国”“在 - 13 - 签证环节,由于他拒绝承诺忠于美国,因而未能成行”可知,个人命运和国家荣辱紧密相联; 钱学森以文科满分考取清华,但是由于民族大义而弃文从理,同样做出贡献,说明专业虽有 文理之分,但并无高低之别;根据材料“在许多领域为中国立下不朽功勋,是‘两弹元勋’, 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1942 年获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又赴美国加州理工 学院研究喷射推进”可知,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钱学森不仅在智力方 面超群,“他身材不高,但非常重视锻炼身体,1934 年入选国家足球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赢 得冠军”可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