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生物二轮分类练习题5
备战2014生物分类突破赢高考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酵母菌、蓝藻、大肠杆菌体内都含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核酸 B.染色体 C.DNA D.细胞结构 答案 A 解析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以及病毒体内都含有的物质是核酸。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DN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组成DNA的碱基主要有四种 ②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③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④DNA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⑤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⑥DNA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和转录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答案 C 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答案 A 解析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32P标记的部位是①磷酸基,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不含P;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的R基团,其他部位不含S。 4. 2009年春夏之交,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甲学者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C三种化合物,乙学者将组成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D三种化合物。你认为C、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 ) A.尿嘧啶、胸腺嘧啶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 D.尿嘧啶、腺嘧啶 答案 C 解析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碱基(AUCG)、B磷酸、C核糖三种化合物;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碱基(ATCG)、B磷酸、D脱氧核糖三种化合物。所以C、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核糖与脱氧核糖。 5.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A.1/4 B.1/8 C.1/16 D.1/32 答案 C 解析 一个DNA分子经5次复制后产生25个DNA分子。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这样最初15N标记的DNA中,两个子代DNA分子就被标记了。以后均是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复制,不论经过多少次复制,最初标记的两条链始终存在于两个DNA分子中。经过n次复制,标记的DNA分子占2/2n,即1/2n-1。 6.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G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A.26%,312个 B.24%,288个 C.24%,298个 D.12%,144个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该DNA片段共有碱基数为312×=1 200,则G=C=×(1 200-312×2)=288,所占比例为=24%。 7.下列经典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B.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菌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B 8.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 A.0 B.25% C.50% D.100% 答案 D 解析 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结果使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即每个DNA分子都含15N,因此由其产生的4个精子中全部含15N标记的DNA。 9.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现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是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男孩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1/44 B.1/88 C.7/2 200 D.3/800 答案 A 解析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该隐性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0,则杂合子在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为18/100,所以该正常的丈夫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8/99=2/11。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2/11×1/4×1/2=1/44。 10.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是( )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答案 C 解析 要证明某种物质是否为遗传物质,就需要把这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完全分离开来,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结果。 11.关于下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单链的7/8 B.若②处的碱基对改变导致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C)/(T+G)的比例上 D.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答案 C 解析 由于该DNA分子为双链结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何双链DNA分子中(A+C)/(T+G)都等于1,它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特异性体现在A/G(或T/C)的比例上,故C项不正确。 1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答案 B 解析 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故B项错误。 13.某双链DNA分子含有含氮碱基1 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G+C)=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A.300个 B.400个 C.600个 D.1 200 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所给信息求出,DNA分子中T=200个,复制两次用的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是(22-1)×200=600个。 14.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 B 解析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 1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答案 C 解析 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是DNA或RNA。 16.下列物质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含有35S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说明了假说和生物膜模型的发展性 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某鼠种群出生率的调查 D.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答案 B 解析 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探究生物膜结构的本质;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用标记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而不是出生率的调查;35S标记的是蛋白质而不是DNA。 17.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 答案 B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含32P标记的DNA的T2噬菌体和用含35S标记的蛋白质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8.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式中共有5种碱基 ④式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式中共有5种核苷酸 ⑥式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答案 C 解析 据图知为转录过程,共有5种碱基。 19.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需要的原料不同 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C.均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D.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答案 D 解析 转录中配对方式是A-U、T-A;而翻译中配对方式是A-U,U-A。 20.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A.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答案 D 解析 高尔基体、中心体不含核酸。 21.下面哪种酶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不起作用( ) A.DNA连接酶 B.DNA聚合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 答案 A 解析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涉及DNA复制和转录。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分别催化脱氧核苷酸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和使双螺旋结构解开。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2.(2010·滨州)下列过程中,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的是( )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tRNA携带的氨基酸 答案 A 解析 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主要是通过突变等,而突变基本上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即A。 23.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D.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表示信使RNA,分别指导合成一条肽链,因此,蛋白质丙是由两条链构成的。如果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2个肽键。 24.某动物体中的甲细胞比乙细胞RNA的含量多,可能的原因是( ) A.甲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乙多 B.甲中的遗传物质是RNA,乙中的是DNA C.乙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与甲一样多 D.甲含的基因数比乙多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种动物的体细胞核中DNA和染色体的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而RNA的数量变化相对较大,RNA作为合成蛋白质的中间媒介物,其中mRNA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作为运载氨基酸的工具,rRNA为构成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因而RNA含量越多,说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越旺盛。 25.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下列科学家的著名实验中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有( ) ①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②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噬菌体中的DNA是遗传物质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温特采用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作对照;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的蛋白质和32P标记的核酸作对照;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法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6.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合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核,需要ATP供能和RNA聚合酶催化 B.该过程存在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行为 C.图中所示最终合成的四条多肽链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D.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由少量的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答案 C 解析 m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合成,该过程需要ATP供能,故A、B项正确。图中进行的是翻译过程,翻译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故D项正确。核糖体与mRNA结合由左向右进行,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所以这四条多肽链在结构上完全相同,故C项错误。 27.如图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的是翻译过程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不是酶 C.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转运每种氨基酸的工具只有一种 答案 D 解析 该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为翻译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是蛋白质类的酶或蛋白质类的激素等物质。在翻译过程中mRNA与转运RNA碱基互补配对。因每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能有多个,因此转运每种氨基酸的工具可能有多个,D项错误。 2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答案 D 解析 2、3、4三个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有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 29.为了测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mRNA为模板进行细胞外蛋白质合成实验。若以ACACACACAC……为mRNA,则合成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若以CAACAACAACAA……为mRNA,则合成谷氨酰胺、天冬酰胺或苏氨酸的三种多聚体。据此推测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A.ACA B.CAC C.CAA D.AAC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以ACACACAC……为mRNA时,合成苏氨酸、组氨酸的多聚体,苏氨酸、组氨酸的密码子是ACA或CAC;以CAACAACAACAA……为mRNA时,合成谷氨酰胺、天冬酰胺或苏氨酸的三种多聚体,所以三者的密码子为CAA、ACA、AAC,对照两者得出重复的密码子ACA即为苏氨酸的密码子。 30.科学研究发展,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说明( )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答案 C 解析 根据对照实验,正常小鼠吃高脂肪食物则肥胖,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体重仍保持正常,说明肥胖由基因控制,从而得出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31.(9分)下图表示的是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传递过程。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人体肝脏中,有些细胞正进行②过程,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过程表示_____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3)③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侵入人体细胞的情况下,需要________酶的催化。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来直接影响性状。 答案 (1)有丝分裂 (2)翻译 核糖体 (3)某些RNA病毒 逆转录 (4)酶 蛋白质分子结构 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RNA复制,②为DNA复制,③为逆转录,④为转录,⑤为翻译。在人活细胞中都能进行的是转录和翻译,若能进行DNA复制说明肝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RNA病毒侵入人体细胞中可发生逆转录。 32.(9分)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32P?________。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仍存在于__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________被标记上32P。 答案 (1)大肠杆菌 不含有 (2)①没有侵入大肠杆菌 培养液中 ②从大肠杆菌 体内释放出来 (3)①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②在掊养基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种T2噬菌体,继续进行培养 ③DNA 解析 (1)大肠杆菌应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存在于沉淀物中,说明被32P标记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细胞内。(2)若培养时间较短,可能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而存在于培养液中;若培养时间过长,大肠杆菌可能会裂解,释放出增殖的噬菌体。(3) 要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首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得到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33. 9分)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________。 (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________。除了图中所示酶外,丙DNA分子的合成还需要________酶。 (3)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在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半保留复制 (2)能量(ATP) DNA连接 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1/4 解析 (1)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复制过程中需要ATP。需要的酶是解旋酶(若是人工合成可以不要,但须加热)、DNA聚合酶、DNA连接酶。(3)动物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和线粒体,植物还包括叶绿体。两个DNA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两个子代DNA分开是在着丝点分裂的时候,也就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一个卵原细胞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只有一个是卵细胞,所以只有1/4。 34. (9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含有________种核苷酸,缬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________,图中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________过程。 (2)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 (3)某遗传病是该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上一个赖氨酸被一个天冬酰胺(密码子是:AAU、AAC)所替代造成的。此种遗传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即________发生了改变。 (4)若用DNA分子作探针来诊断该遗传病,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 (5)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乙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 (1)4 GUC 翻译 (2)—NH—CO— (3)基因突变 DNA的碱基对(或基因结构) (4)DNA分子杂交 (5)186 解析 图甲中的碱基有A、U、G、C,且全部为RNA的组成成分,因此共有四种核苷酸。从图中可以看出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C,图甲表示翻译过程。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为肽键(—NH—CO—)。用DNA分子探针来诊断遗传病,所利用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通过DNA分子的特异性专一检测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35. (9分)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催化过程②的酶是________。 (2)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 (4)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RNA聚合酶 (2)甲硫氨酸 (3)a→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4)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 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点进行的 解析 (1)分析题图,①过程指DNA的复制,在真核细胞中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②过程指转录过程,催化转录过程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2)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在mRNA上,据tRNA上反密码子UAC可推知密码子为AUG,AUG决定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3)据图观察可知:从a→b,越接近b端的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越长,说明越接近b端的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距离越长,由此推出它们的移动方向为a→b。④过程是对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过程,相应的场所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当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以后,可以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说明在原核细胞中边转录边翻译,转录和翻译可同时同地进行。 36 (10分)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 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放射性会增强。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中________起着作用。 答案 (1)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核酸) (2)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DNA和蛋白质的位置 (3)将噬菌体和细菌震脱 较低 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32P (4)DN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1)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2)噬菌体是病毒,离开活体细胞不能繁殖,所以要标记噬菌体,首先应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让噬菌体侵染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即可达到标记噬菌体的目的,进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DNA的位置变化。(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细胞外的35S含量只有80%,原因是在搅拌时侵染细菌的噬菌体外壳没有全部分离;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该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