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现在人们所知道的所有关于孔子的格言和对话,都只是来源于流传下来的一个修订本,而这个修订本也是在孔子去世大约500年之后才完成的。这个“修订本”‎ A. 是四书五经的重要内容之一 B. 记载的都是孔子的言行和思想 C. 与《诗经》为同一时期的作品 D. 对秦朝的施政理念有重要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关于孔子的格言和对话”、是“流传下来”的、“是在孔子去世大约500年之后才完成的”等信息可以得出,这个“修订本”是《论语》。《论语》是古代四书五经的内容之一,故A项正确;《论语》记载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排除B;《诗经》产生于西周,远早于《论语》,排除C;秦朝的施政理念是法家思想,而《论语》代表儒家思想,排除D。‎ ‎2. 受这种学说的影响,人们便养成了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这种思想存留于后世,好的便是达观主义,坏的便是懒惰不思上进的劣根心理。“这种学说”‎ A. 向往淡泊名利的理想生活 B. 提倡仁者爱人的人生态度 C. 倡导非攻尚贤的社会理念 D. 主张以法治国的施政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养成了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可知,“这种学说”是道家的思想主张,A项符合题意;B项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是墨家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3. 商鞅说“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他主张“不贵义而贵法”“刑无等级”。下列对此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这位思想家 A. 大力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利用“法”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C. 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 D. 有力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答案】B ‎【解析】‎ - 19 -‎ ‎【详解】依据材料“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不贵义而贵法”“刑无等级”可以看出商鞅强调依法治国,即利用“法”巩固君主专制统治,故B正确;AC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商鞅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D不正确。‎ ‎4. 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代表中,符合“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强调的是法治和强化君主权威,因此根据材“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可知,这一学派无疑是法家,D正确;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A排除;荀子强调的是礼法并治,B排除;墨子强调的是兼爱非攻,C排除。故选D。‎ ‎5. 下表为墨家和儒家思想主张。从表中可以看出 A. 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B. 墨家吸收了儒家部分思想主张 C. 二者代表的社会阶级一致 D. 两派的主张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 - 19 -‎ 从材料二者思想观点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儒家和墨家都主张天下大同、选贤以及反对战争等,说明两派思想在和谐社会构建上有相似的主张,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D正确;A不符合史实,题干仅仅列举了两派部分思想,儒家主张有差别的爱,而墨家主张无差别的爱,排除;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儒墨两家是否存在借鉴吸收情况,排除B;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C。‎ ‎6. 中国古代重“人治”而轻“法制”,对制度层面的创设问题关心得不够,“伦理社会”的性质长期存在。其原因主要在于 A. 古代中国缺乏具体法治实践 B. 孟子主张仁政,以德治国 C. 儒学主张以“仁”调剂社会 D. 统治者钳制思想,难有创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重人治”“伦理社会”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现象与儒学过于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儒家思想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相关,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应排除;B项把原因仅归结为孟子思想影响,过于狭隘;D项说法欠妥,钳制思想并不能说明“轻‘法制””的原因。‎ ‎7. 汉武帝设立官立学校——太学,尊儒兴学,促成了重儒的社会风尚。这一做法 A. 推动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 B. 将人才推荐权移至中央 C. 有利于平民为相 D. 确保了儒学的垄断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武帝设立太学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教育读书和做官结合,从而推动了儒学的传播,A正确;汉代实行察举制,官员的举荐权力在地方,排除B;C项与推崇儒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太学设立并不能让儒学形成垄断地位,排除D。‎ ‎8. 董仲舒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董仲舒提出该思想 A. 目的是抵制佛教的传播 B. 加速了三教融合 C. 直接推动了儒学的平民化 D. 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王者必受命而后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认为王者应当受命于天,同时主张王者应当通过“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受命于天的观念,这种主张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政治需要,D正确;董仲舒时期佛教尚未传入,排除A、B;儒学平民化是在宋明理学诞生之后实现的,排除C。‎ - 19 -‎ ‎9. 中国明代有一幅著名的工笔人物画《一团和气图》(见如图)。此画的寓意是 A. 儒释道三教已实现融合 B. 儒释道消除了自身特征 C. 三教融合出现于明代 D. 儒学的主导地位削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团和气》中的人物包含了三个面相,即道士、儒生和佛陀,三者融为一体,意味着儒道释三教已经实现了融合,A正确;B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画作中三种面相不同,说明三教保留了自己的部分特质,排除;三教融合出现在唐朝已经出现了萌芽,排除C;画作无法体现儒学的主导地位被削弱,排除D。‎ ‎10. 在谈到儒学和佛教的关系时,韩愈认为,释迦牟尼是“夷狄之人”,佛教是“夷狄之教”,释迦牟尼本人若进入唐境,可“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韩愈的主张实质上是 A. 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 B. 包容、吸纳外来文明 C. 尊重佛教、弘扬佛法 D. 融合三教创新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释迦牟尼是‘夷狄之人’,佛教是‘夷狄之教’”“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等信息可知,韩愈反对佛教在中国传播,主张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因此材料所述韩愈主张实质是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A项正确;根据题中韩愈将佛教称为“夷狄之教”可看出不主张包容和吸纳佛教,即不包容、吸纳外来文明,B项错误;根据材料“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等信息可知,韩愈反对佛教在中国传播,而不是尊重佛教、弘扬佛法,C项错误;根据材料“夷狄之教”“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等信息可知,韩愈反对佛教在中国传播,捍卫儒学正统地位,并未反映融合三教创新发展,D项错误。‎ ‎11.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 19 -‎ A. 研究以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C.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C ‎【解析】‎ ‎【详解】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由题中“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C符合题意;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故AD排除。B不符合宋明理学家的研究方向,故排除。‎ ‎12. “夫君子之论学,要立得之于心。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在此,王阳明 A. 强调正心是正德的根本 B. 关注向外部世界探索真知 C. 倡导独立和自主的精神 D. 鼓励求知者要不耻下问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王阳明认为做学问要立得于心,不要随波逐流,苟同附合,要有自己的见解,强调以自己的心来判断是非,这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精神,C正确;题干未涉及正心和正德的关系,排除A;王阳明主张关注内心而非向外探究,B属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 ‎13.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歙县志·人物志》记载的歙县各朝代受旌表的“节(夫死不改嫁)烈(以死守节)女”的数量变化情况。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 A. 明清时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B. 宋代以后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C. 元代后妇女的思想日益开放 D. 理学对妇女的影响不断加深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守节的妇女在明清时期明显增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明清时期这一学说成为官方哲学,正是在这一学说影响下,妇女守节现象增多,D正确;守节现象在明清时期增多不是因为社会矛盾激化导致,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A;守节现象增多不是社会风气恶化的表现,排除B;守节现象是社会保守的体现,而非社会观念开放的表现,排除C。‎ - 19 -‎ ‎14. 明清之际,社会矛盾交织,专制集权膨胀,礼教纲常苛严,纲纪败坏危机四伏,在当时思想文化领域更是发生激烈碰撞。这种碰撞主要表现为 A. 资本主义价值观兴起 B. 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C. 对君主专制的质疑 D. 工商并重思想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清之际,社会矛盾交织,专制集权膨胀,礼教纲常苛严,纲纪败坏危机四伏,而明朝的灭亡对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冲击,他们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故而兴起了对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C正确;明清之际思想家的秉持的观念依然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理念,排除A;明清之际思想家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并没有超出儒学经世致用和以民为本的范畴,排除B;D项所述的“工商并重思想"在明清以前就已出现,排除。‎ ‎15. 五代时的冯道,先后在5个政权中为12位君主服务,屡屡位居宰相。各种政论和史书均指责冯道不忠,而李贽不这么看,以冯道为吏隐(意思:虽为官,但犹如隐者)。这表明李货的思想 A. 符合道家的处世原则 B. 与主流价值观相悖 C. 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 D. 挑战了孔子的权威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李贽与传统理学忠君价值观的不同和冲突,故选B;A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李贽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排除D。‎ ‎16. 清圣祖初年,统治者征辟明末名儒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因他们拒绝入仕,于是提倡理学,擢用理学名家。这一做法的最终用意在于 A. 控制思想 B. 驾驭人才 C. 巩固统治 D. 笼络汉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朝初年征辟名士,同时提倡理学,拉拢汉族士大夫阶层,其根本目的在维护新政权的统治,C正确;A、B、D三项是清初统治者采取这一做法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17. 从公元751年造纸术西传开始到1799年长网造纸机发明,在这1048年的时光里,亚洲、欧洲、北美洲各国所使用的造纸方法,就其基本工艺原理来说,一直沿用了中国的造纸术。材料旨在说明 - 19 -‎ A. 造纸术在传播中影响世界 B. 西方造纸技术已超中国 C. 纸张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大 D. 中国造纸术向外传播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发明的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其他各国,其他国家在中国原有造纸术的基础上改进技术,发明了造纸机,这体现了科技在传播中影响世界,A正确;B项“西方造纸技术已超中国”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题干强调的是造纸术的影响而非纸张的影响,C排除;题干主旨是中国的造纸术外传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世界造纸技术,并未强调造纸术外传速度,排除D。‎ ‎18. 雕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活字印刷术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找出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进行印刷,一书印完后,版可拆散,单字仍可用来排其他的书版,且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这表明,活字印刷术 A. 基本取代了雕版印刷术 B. 促进了书籍的广泛传播 C. 改变了印刷书籍的外观 D. 提高了书籍印刷的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对雕版印书与活字印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发现,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节约时间和材料,单字印版可重复使用,这表明印书效率已大大提高,D正确;A项“基本取代”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题干主旨是对比两种印刷术优劣,而非强调活字印刷术的影响,排除B;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 ‎19. 汤临初的《书旨·卷上》载:“大凡天地间至微至妙,莫如化工,故曰神、曰化,皆由合下自然,不烦凑泊。物物有之,书固宜然。”这说明,汤临初主张书法 A. 要契合万物变化之势 B. 外在形态要丰富 C. 字形变化要和谐美观 D. 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汤临初认为天地万物具备神、化,书法也不例外,因此在写书法时候要体现这种神、化,即契合万物变化的趋势,A正确;神属于内在特征,B排除;和谐美观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书法排列组合要有规律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D。‎ ‎20. ‎ - 19 -‎ 有人评某书法大家常在醉酒后的书法创作神态:“笔飞墨舞,其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犹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下列书法作品中与之风格一致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楷书形体方正,草书纵任奔逸,隶书略微宽扁,行书是介于楷、草间,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根据材料“笔飞墨舞,其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犹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草书的创作神态。题中四幅书法作品依次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C正确;排除A、B、D。‎ ‎21. 清代孔衍栻在《石村画决》中说:“余作画每取古人佳句,借其触动,易于落想,然后层层画去。”孔衍栻强调 A. 艺术创作的规律 B. 绘画要讲究气势 C. 作画要立意在先 D. 作画要协调比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取古人佳句,借其触动,易于落想”体现了作画要立意在先,意成下笔,C正确;A项中的“规律”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绘画气势以及绘画构图比例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B、D。‎ ‎22. 近代国画大师陈师曾在评价我国古代某绘画流派特征时说:“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下列作品的特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 B. ‎ - 19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文人画重在写意,表达画家个人情感,依据“性灵”“个性与其感想”,可知陈师曾评价的是文人画,B项正确;A项为风俗画,排除;C、D两项为宫廷人物画,排除。‎ ‎23. 京剧《赵氏孤儿》描写了程婴为救被诬陷的上卿赵盾的孤儿,忍痛以自己的儿子替换,最后惩诛奸贼;《白蛇传》描写了白素贞对许仙一往情深,为救他不顾千难万险、重重阻挠。材料说明,京剧 A. 表现手段多样化 B. 集中融合了各派艺术 C 弘扬了传统美德 D.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两则京剧故事反映了作品中的人物舍已为人、惩恶扬善的精神,起到了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C正确;题干描述的是京剧故事情节,未涉及表现手段的多样性,排除A;融合各派艺术在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排除B;京剧剧情是虚构而成,并不是客观历史,排除D。‎ ‎24. 《楚辞章句》中提到:“昔楚国南郢之邑……其俗信鬼而好祠。……屈原放逐,窜伏其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这反映了,楚辞 A. 有较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B. 以南方百姓生产生活为题材 C. 受北方习俗的影响 D. 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屈原到楚国南郢,在了解当地祭祀歌舞的前提下作了《九歌》.这说明屈原创作的楚辞体现了楚地习俗,A正确;楚辞带有楚地文化特征,但是其是浪漫主义文学,并不是描写南方百姓生产生活,排除B;C项符合《诗经》特点,楚辞受到南方习俗影响,排除;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D。‎ ‎25. 下面是唐朝两个时期边塞诗的对比表。表中相关内容的对比从侧面反映了 - 19 -‎ A. 中晚唐诗风受盛唐影响 B. 唐朝国势由盛而衰 C. 中晚唐诗歌已渐趋凋零 D. 唐诗主旋律没有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的诗句对比可知,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城辽阔,诗歌反映的是人们积极从军塞上,想要建功立业;中晚唐边塞诗人则厌战。故通过对比可知,唐朝国势由盛而衰,B项正确;诗风变化从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A;C项说法错误,排除;诗歌中从积极到消极的态度表明,排除D。‎ ‎2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这些名句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能“传唱民间”是因为,他的词 A. 善于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B. 充满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C. 贴近市民生活,反映市民情怀 D. 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哀思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他的词贴近市民生活,能反映市民的情怀,从而导致能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故C项正确,A项包含在C项之中;BD项是豪放派词人的特点,排除。‎ ‎27. “三言”是成书于明朝后期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某些篇章,或揭露政治权贵的祸国殃民行为,或批判富商大贾的虚伪刻薄,或表达对受蹂躏妇女的同情。这从侧面反映出 A. 中国社会经历着根本变革 B. 短篇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形式 C. 作者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D. 文学作品具有一定史学价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 - 19 -‎ 文学作品源于社会,并反映社会现实,三言成书于晚明时期,其揭露政治权贵的祸国殃民行为,或批判富商大贾的虚伪刻薄,或表达对受蹂躏妇女的同情,符合晚明社会实情,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D项正确;明朝,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未发生根本变革,A项错误;明朝古典长篇小说也取得了重大发展,B项错误;“三言”反映了社会现实,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项错误。‎ ‎28. 明代的小说创作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出现之后,曾经沉寂了一百多年。直到《西游记》的闪亮登场,小说的创作才进入繁荣时期。这一繁荣时期出现的深层原因是 A. 印刷技术的成熟 B. 市民阶层的扩大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戏剧艺术的流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说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其繁荣意味着市民阶层的壮大,而市民阶层的壮大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C正确;明代社会中使用的主要的印刷技术依然是雕版印刷,这一技术不是小说创作的深层次因素,A排除;市民阶层扩大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B不是深层原因,排除;D与小说创作繁荣无关,排除。‎ ‎29. 乾隆年间编的《皇清职贡图》说:“英吉利,亦荷兰属国。”就是到光绪末年,汪文泰在《红毛番英吉利考略》中也这样说:“红毛番英吉利居西北方……故荷兰属国也。”这反映出当时 A. 中英间文化交流频繁 B. 国人对世界了解有限 C. 英、荷联合侵略中国 D. 国人的海防意识淡薄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即使到“光绪末年”,中国仍有人坚持“乾隆年”时的认识,即“英吉利,亦荷兰属国”,这说明鸦片战争以来,国人对世界的了解相当有限,B正确;正是因为中英两国交流有限才导致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狭隘,排除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与题无关,排除。‎ ‎30. 有学者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反映作者 A. 认为“中体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B. 认为“中体西用”可挽救民族危机 C. 强调“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制度 - 19 -‎ D. 认为“中体西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形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可知,“中体”即中国的伦理纲常制度,“西用”即西方科学技术,坚持“中体”为根本,是“西用”思想得以实践的前提,说明“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体现了适应现实需要的必要性,故D项正确。A项,材料未提及“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在挽救民族危机上的作用,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坚持“中体”是实现“西用”的必要前提,而非强调“中体西用”在维护封建制度上的重要性,故排除C项。‎ ‎31. “他所宣传的既不是完全准确的中国传统社会学说和政治思想,也不是纯粹的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而是经过深入而独特的思考,按照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理论……社会政治价值远远高于学术价值。”材料中的“理论”是指 A.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B.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D. 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宣扬维新变法思想,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结合起来,以传统的外衣给变法提供合法性支持。因而其在两方面都不“纯粹”,不太有学术价值,却富有高度的社会政治价值,故B项符合题;洋务派的思想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宣传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不符合“不是完全准确的中国传统社会学说”,排除;陈独秀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故D项不合题意。‎ ‎32. 在维新派眼里,“提倡民权也好,要求设立议院也罢,它们都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国家自救自强的手段”。这反映了维新派提倡民主政治的政治动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B. 早期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C. 维新变法运动的迅速兴起 D. 国家面临民族危亡的现实 ‎【答案】D - 19 -‎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维新派的目的是自救自强,就是挽救民族危亡,所以维新派要提倡民主政治,与当时的国家面临危亡的现实密切相关,故D正确;AB两项与“政治动因”的要求不符,故AB均不正确;维新派民权思想的产生,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D项因果关系倒置,排除。‎ ‎33.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中对满族群体与满洲贵族进行了本质上的划分,其思想观念也从整体上的大汉族主义转变为进行纯粹的反满洲政府的斗争。这反映了孙中山 A. 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 B. 民主革命目标的调整 C. 民权主义思想的局限 D. 民主革命理论的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对满族群体与满洲贵族进行了本质上的划分,其思想观念也从整体上的大汉族主义转变为进行纯粹的反满洲政府的斗争”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从排满转变为反对专制制度,说明孙中山民族主义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目标没有发生变化,即反清政府,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主义,没有涉及民权主义,故C项错误;1906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反帝的要求,说明还不成熟,故D项错误。‎ ‎34. 1922年1月,孙中山表示:“法美共和国皆旧式的,今日唯俄国为新式的;吾人今日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这表明 A. 国民党欲抛弃西方政治模式 B. 美法模式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C.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有所调整 D. 信仰趋同催生了新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时间1922年及“法美共和国皆旧式.吾人今日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等信息来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上有所调整,在政治理念上基本抛弃了西方政党模式,接受苏俄帮助,改组国民党,C项正确;国民党走的仍是西方式的共和国道路,A、B两项说法错误;孙中山并不信仰共产主义,D项中“信仰趋同”的说法错误,排除D。‎ ‎35. 在践行民生主义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实际上是以国家名义与地主阶级平均地权,并引导地主阶级把持有的货币转化为工商资本的。可见,这种实践 - 19 -‎ A.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 B. 铲除了剥削者的生存基础 C. 调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和材料 “引导地主阶级把持有的货币转化为工商资本”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实践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铲除剥削者的生存基础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6. 辛亥革命后,一些先觉分子指出“现有政府不可恃,现有政治不可恃”,进图富强,“还要反求诸人民”。由此,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可见,“先觉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动机是 A. 依靠人民,反对专制 B. 启蒙思想,唤醒民众 C. 人民革命,救亡图存 D. 依托民众,文学启蒙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一些先觉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动机是,认识到“人民”在“进图富强”中的重要价值,可见,其动机在于发动人民。联系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动机是启蒙思想,唤醒民众,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唤醒民众以实现富强,而非反对专制,排除A;人民革命与新文化运动不符,排除C;文学启蒙只是手段,而非动机,排除D。‎ ‎37. 有学者曾说:“他们自负是学习西方的启蒙运动,却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他们不肯真心学佛,只借仗释迦来骂孔子、老聃。”该学者意在批评 A. 洋务运动引进西学存在不足 B.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启蒙者自居 C. 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文化 D. 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却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论述的是关于新文化运动存在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故答案为C项。A项,题意主要论述的是新文化运动而非洋务运动,排除;B - 19 -‎ 项,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不是革命派,排除;D项,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是为了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并不是否定传统文化,排除。‎ ‎【点睛】评价性选择题解题技法:‎ ‎1.背景法,适用于与所学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题目。‎ ‎2.理论法,这是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对历史的评价离不开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许多题目命制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 ‎3.史学法,即按历史学中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如一分为二、阶段评价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 ‎4.史论结合法,弄清结论和史实关系,根据题干给出的结论,分析其选项中的史实的关系,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38. 1915年,以《青年杂志》创刊为标志,一场希冀对中国深层文化结构进行根本改造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了。该运动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实现 A.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兼容并包 B. 全部文明与文化都趋向现代化 C.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D. 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批判地继承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15年,以《青年杂志》创刊为标志,一场希冀对中国深层文化结构进行根本改造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了”,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倡导思想变革,主张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新文化运动存在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倾向,希望全盘西化,故B符合题意;AD都体现出中西文化的融合,故AD不符合题意;C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 ‎3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 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B. 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C.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D. 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 - 19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时间结合当时民族危机的背景,各种社会思潮的传入反映出中国对于改造社会的需要,正确的选项是B项,在民族背景之下,各种思潮的传入不能说明“适合国情”和“成为时代潮流”,排除AC项;中共在1921年诞生,和题干中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40. 李大钊在演说中称:“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该演说的目的是 A. 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B. 颂扬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C. 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D. 号召民众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可知李大钊赞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该演说的目的是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A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且与材料李大钊赞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理论无关,排除B;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李大钊赞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理论无关,排除C;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与材料李大钊赞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理论无关,排除D。‎ 二、非选择题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 19 -‎ 材料二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指出二者的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答案】(1)君权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去人欲”。‎ 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五行家等具有神秘色彩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教等学说。‎ ‎(2)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思想内涵;继承、发展传统思想并予以创新;符合世俗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超前意识;等等。‎ ‎(3)认识: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而妖孽生矣”并结合所学,归纳为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根据材料一“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并结合所学,归纳为朱熹从“理”的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第二小问缘由,结合所学,从董仲舒、朱熹创立或发展儒学的思想渊源的方向思考,董仲舒可以从借鉴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归纳,朱熹可以从吸收佛、道理论的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一“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正君心是大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符合需要、超前意识等。‎ ‎(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从思想文化发展的国内空间、时间先后的继承几个角度来思考,最终归纳为继承发展、与时俱进、顺应潮流、交流融合等。‎ - 19 -‎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分析材料,以“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化”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他们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学习西方的变化伴随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深化。(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说明:士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人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但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金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解析】‎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 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并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可以得出观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19 -‎ 说明:根据材料“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可以看出,近代士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人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士大夫向西方学习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近代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如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终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角度论证,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 ‎ - 1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