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入学考试物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信号在被发射前要被调制,调制后的信号频率低于调制前 B. 光的偏振说明光是纵波 C. 红光的频率低于伦琴射线的频率,射线的波长小于紫光的被长 D. 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质量越大,振动频率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待传递的音频、视频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信号上的过程叫调制,调制后的信号频率等于调制前的频率,选项A错误;‎ B.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选项B错误;‎ C.红光的频率低于伦琴射线的频率,射线的波长小于紫光的被长,选项C正确;‎ D.根据 可知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频率与质量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中子 B.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C.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如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是衰变方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子的发现者是查德威克,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故 B正确;‎ C.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并非成正比,故C错误;‎ D.衰变方程要放出粒子,该方程是人工核转变方程,故D错误。‎ 故选B。‎ ‎3.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从高处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时,与同质量的普通人相比不容易受伤,其原因是(  )‎ A. 特工与地面作用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较长 B. 特工落到地面上时的动量较大 C. 特工与地面作用过程的动量变化较大 D. 特工与地面作用减速过程所受合力的冲量较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从高处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时,可以通过专业动作使特工与地面作用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较长,根据动量定理 在动量变化量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越不容易受伤。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4.一含有光电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用光线a、光线b和光线c照射同一光电管得到的I-U图线,Uc1、Uc2表示遏止电压。关于光线a、b、c的波长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 由图可知,a光、c光的截止电压相等,则a、c光的波长相等;因b光的截止电压大于a光的截止电压,则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即。‎ 故选D。‎ ‎5.用频率为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普朗克常量为,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则光子的动量为 p=‎ 取入射方向为正方向,则光子动量的变化量为 ‎△p=p末-p初=-p-p=‎ 因此当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光子的速度方向与开始时相反,所以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 故选D. 点睛:考查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并掌握速度、波长及频率的关系式,理解动量、动量的变化均是矢量.注意正方向选取是列矢量式的前提.‎ ‎6.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汽缸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汽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理想气体a和b。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的温度升高 B. a的体积增大,压强变小 C. 加热后b分子热运动比a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D. b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但温度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当a加热时,气体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由于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可以自由移动,所以a,b两部分的压强始终相同,都变大。由于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所以外界对b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b的温度升高了,体积减小,压强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a、b重新平衡后,则最终a、b压强相等,a体积大于b,由气体状态方程可知,a温度高于b,则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故C错误; D.b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7.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n=4能级。当这些氢原子在这些能级间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放出6种能量的光子 B. 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的频率最大 C. 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的过程中,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最小 D. 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10eV的能量发生跃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能放出种能量的光子,选项A正确;‎ BC.n=4能级与n=3能级的能级差最小,则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小,光子的频率最小,选项BC错误;‎ D.10eV不等于任何两个能级的能级差,则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不能吸收10eV的能量发生跃迁,选项D错误。故选A。‎ ‎8.汽车碰撞测试对于促进汽车厂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功不可没。某次汽车碰撞测试中,一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达到测试速度后,匀速直线行驶时间后与固定障碍物发生正面碰撞(未反弹),从汽车与障碍物接触到停下经历的时间为t2。若汽车在时间t1内通过的距离为x,则碰撞过程中障碍物对汽车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D.由题可知,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设碰撞过程中障碍物对汽车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 解得 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B.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C. 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已知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得气体分子的大小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二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故A正确;‎ B.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在外界影响下,热量也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如电冰箱致致冷时可以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指的是固体小颗粒在周围分子撞击下,受力不平衡,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撞击它的那些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故C正确;‎ D.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已知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得一个气体分子占有的空间,它比气体分子要大得多,故D错误。‎ 故选AC。‎ ‎10.如图所示,光滑圆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圆槽左、右两边的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视为质点)从圆槽左边的顶端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在小球沿圆槽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B. 小球在圆槽中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和圆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球向右到达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零 D. 小球不可以到达圆槽右边的顶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I=mgt可知,在小球沿圆槽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不为零,选项A错误;‎ B.小球下滑到圆槽最低点过程中竖直墙壁对圆槽有向右的作用力,系统所受合力为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小球从最低点滑到圆槽右边最高点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竖直方向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整体动量不守恒;选项B错误;‎ CD.小球下滑到圆槽最低点时,圆槽不动;小球从最低点向右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对圆槽有压力,在压力的水平分量的作用下,圆槽向右运动,则小球向右到达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不为零,此时由能量守恒关系可知,小球到达的最高点时小球和圆槽都有动能,可知小球上升的高度小于R,即小球不可以到达圆槽右边的顶端,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增大入射角i,则a光可能先消失 B. 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光条纹间距小于b光条纹间距 C. 在玻璃砖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D.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玻璃对光的折射率大于光的折射率,光线射到玻璃砖上表面时,两束光的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定律 得到光的折射角大于光的折射角,则光在光的右侧.光线经过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由光路可逆性可知两光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两束光不会消失,故A错误;‎ B.玻璃对光的折射率大,则光的频率大,波长短,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根据 可知光的波长短,条纹间距小,故B正确;‎ C.根据 得 a光真空中的波长小,且折射率大,故射入玻璃砖后波长会比光小,故C正确;‎ D.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故D正确。‎ 故选BCD。‎ ‎12.如图所示,有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物块甲,其左端固定一水平轻弹簧。现使一质量为‎0.2kg的小物块乙以‎5m/s的速度沿水平面向右滑向甲,乙的速度方向与弹簧在同一直线上。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两物块相互作用后,乙的速度可能为零 C. 若甲的质量为‎0.3kg,则弹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的弹性势能可能为2J D. 若甲的质量为‎0.3kg,则两物块相互作用后,甲的最大速率为‎4m/s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不守恒,A错误;‎ B.两物块相互作用后,设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得 甲和乙的质量相等时,乙的速度为零,B正确;‎ C.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当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时,弹簧压缩量最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 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 解得 则弹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的弹性势能不可能为2J,C错误;‎ D.两物块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弹簧压缩最短在到恢复到原长过程,弹簧始终对甲作用力为动力,甲物体始终做加速运动,直到弹簧伸长到原长,甲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乙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 解得 D正确。‎ 故选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量的酒精和油酸,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Ⅱ.用注射器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Ⅲ.在浅盘内盛一定量的水,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Ⅳ.在浅盘上覆盖玻璃板,___________,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1)请将步骤Ⅳ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体积为a的纯油酸配制成体积为b的油酸酒精溶液,现已测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c,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盛有水的器皿中,油膜充分展开后的面积为S,则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小,则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油酸未完全展开 B.计算油膜的面积时,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C.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答案】 (1). 描出油膜形状 (2). (3). B ‎【解析】‎ ‎【详解】(1)[1]在蒸发皿上覆盖玻璃板,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面积;‎ ‎(2)[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3)[3]A.油酸未完全散开会导致计算的面积偏小,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的测量值偏大,故A错误;‎ B.计算油膜的面积时,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则测得的面积偏大,则油酸分子的测量值偏小,选项B正确;‎ C.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则得到的油酸分子的测量值偏大,选项C错误;‎ 故选B。‎ ‎14.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同时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两滑块A、B上各固定一相同窄片。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窄片的宽度d;‎ II.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 II.将A、B用细线绑住,在A.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小弹簧;‎ IV.烧断细线,记录A、B上的窄片分别通过光电门C、D的挡光时间t1、t2。‎ ‎(1)若测量窄片的宽度d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mm。‎ ‎(2)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A.滑块A的质量m1以及滑块B的质量m2‎ B.烧断细线后滑块A、B运动到光电门C、D的时间tA、tB C.烧断细线后滑块A、B运动到光电门C、D的路程x1、x2‎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________。(均用题中相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答案】 (1). 4.800 (2). A (3). ‎ ‎【解析】‎ ‎【详解】(1)[1]螺旋测微器主尺的示数为‎4.5mm,可动刻度的示数为‎0.01mm×30.0=‎0.300mm,故 d=‎4.5mm+‎0.300mm=‎‎4.800mm ‎(2)[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滑块A、B质量m1和m2‎ 故选A ‎(3)[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其中 ‎、‎ 可得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1=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传播的周期满足0.6s>T>0.2s,求:‎ ‎(1)该波的传播方向;‎ ‎(2)该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v。‎ ‎【答案】(1)沿x轴负方向传播;(2)‎ ‎【解析】‎ ‎【详解】(1)由波的传播周期 可得波从到的传播时间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 解得 不符合题意;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 解得 符合题意,故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由图可知,波长 根据波速 解得 ‎16.一个静止的铀238核()放出一个粒子()后衰变为一个新核X,新核X的动能为Ek。该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变为新核X和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新核X的中子数n;‎ ‎(2)该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答案】(1)144;(2) ‎ ‎【解析】‎ ‎【详解】(1)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234,电荷数为90,则中子数为144;‎ ‎(2)设α粒子的质量为m1,反冲核的质量为m2,反冲核的速度大小为v′。 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1v=m2v′‎ 得 α粒子动能为 ‎ ‎ 反冲核的动能 ‎ ‎ 解得 则释放的总动能为 ‎ ‎ 根据能量守恒,则释放的核能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 ‎ 得 ‎17.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半径R=‎0.9m的固定四分之一光滑圆形轨道APB和光滑水平地面BC ‎(足够大)相切于B点,上表面粗糙、长度L=‎1.25m的木板静止在地面上,且左端恰好在B点,物块乙静置于木板右端。现将物块甲从A点正上方到A点高度为R处由静止释放,物块甲恰好无碰撞地从A点进入圆形轨道,并在B点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物块甲最高能到达P点(OP与OB的夹角=60°),到达P点后将物块甲锁定,最终物块乙恰好到达木板的左端。已知甲、乙两物块(均视为质点)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前瞬间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N;‎ ‎(2)木板的质量M以及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后瞬间木板的速率v;‎ ‎(3)物块乙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2);(3)0.27‎ ‎【解析】‎ ‎【详解】(1)设物块甲与模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设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前瞬间受圆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有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 解得 ‎(2)设物块甲与木板碰撞后瞬间的速率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物块甲与木板碰撞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对该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3)设最终木板与物块乙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