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5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高考复习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专题十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十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10年广东卷)1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题眼:“万化根源总在心。” 考点: “心学”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 答案:C。 2.(10年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此题考查解读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对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故答案为A。 3.(10年上海历史卷)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解析:C。此题考察第7分册第2课宋明理学的知识。课文如下描述: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4.(10年上海历史卷)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 5.(10年浙江卷)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 【答案】B 6.(10年浙江卷)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A 7.(10年天津卷)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D [解析]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分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8.(10年山东卷)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答案:B 【解析】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 9.(10年江苏卷)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解析:“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故正确答案为B。 2009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安徽文综)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答案 C 2.(山东文综)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沦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D 3.(上海历史)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答案 B 4.(江苏历史)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上海历史)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 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答案 (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以仕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仕、礼。 (2)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 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仅笼统地回答。 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其他答案。 仅运用边缘性知识作出解释。 不一样。詹姆士一世在经济上实行重税政策,严重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玛丽和威廉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随意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等。 5.(广东历史)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东汉组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和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代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清组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 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 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答案 (1)晚清组。 (2)①东汉组、宋代组。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 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2005——2008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08广东单科,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2.(2009山东基本能力,1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C 3.(2008山东基本能力,42)《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 ①孟子 ②荀子 ③告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4.(2008宁夏,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 里的“某人”是指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答案 A 5.(2008上海单科,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答案 D 6.(2008海南单科,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答案 D 7.(2008四川非延考区,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 C 8.(2008重庆,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 A 9.(上海春季,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答案 D 10.(2007广东,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答案 A 11.(2007宁夏文综,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 C 12.(2007全国文综Ⅱ,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 A 13.(2007北京文综,1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 D 14.(2007北京文综,15)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 )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答案 A 15.(2007海南单科,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 A.道德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答案 D 16.(2006广东单科,7)鸦片战争前后,有识之士为了扭转学问与现实脱节、空谈义理的风气,积极提倡 ( ) A.经世致用 B.求富求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工商皆本 答案 A 17.(2007全国文综Ⅱ,1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 )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答案 D 18.(2008海南·宁夏,全国Ⅲ,12)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 )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9.(2008上海单科,1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8分)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案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君贤相”(或答“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张实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如将三者的主张概括回答也给分。) 20.(2007广东单科,26)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 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答案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3)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 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1.(2007江苏单科,28,)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答案 ①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为孔子(孔丘)。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还主张“礼”(贵贱有“序”)。 ②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孟轲)。他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仁政。 ③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为董仲舒。他对儒学加以发挥,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他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⑤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亦可) 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 2010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2010.江苏省台州市重点高中模拟)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彻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则,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答案A 2、(2010.江苏省台州市重点高中模拟)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 答案A 3.(2010.辽宁锦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答案D 4.(2010.辽宁锦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答案C 5.(2010.辽宁锦州市高三期末考试)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 B.儒、法、道 C.法、儒、道 D.道、法、儒 答案D 6.(2010.辽宁锦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呈现的特点是 A.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B.彻底地批判了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宣传维新思想 答案A 7.(2010.辽宁锦州市高三期末考试)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两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在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答案D 8. (2010.江苏省苏州中学测试)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孟子 B.韩非子 C.黄宗羲 D.荀子 答案 B 9.(2010.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模拟) “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体现这一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神学政治论》 D.《政府论》 答案A 10.(2010.河北省六市高三联考)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说:“最近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救市’,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二个需要——救世。”以下“救世”思想在政治制度上得到长期运用的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D 11.(2010.河北省六市高三联考)有学者指出:严复最初在中国介绍传播进化论,“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当头棒喝”表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兴起 B.“绝大的刺激”反映了中体西用观念得到广泛认可 C.“思想像野火一样”反映了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进化伦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答案C 12. (2010.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答案C 13.(2010.江苏省盐城市高三调研)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W ww.ks5 u.co m 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答案C 14.(2010.上海市静安区高三质检)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人类社会的法则 B. 封建纲常伦理 C.社会发展规律 D.宇宙间的真理 答案B 14.(2010.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月考) 先秦儒家思想①主张道德自觉②具有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色彩③看到了矛盾对立面之间的关系④否定刑罚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15.(2010.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月考) 太学兴立与科举制创立的历史影响不相同的是 A.带动民间向学风气 B.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C.有助于中下层人进入统治集团 D.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一统” 答案B 16.(2010.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月考)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否定帝权 D.提倡法治和众治 答案C 17.(2010.年韶关市高三调研考试)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人还骂他是丧家之犬,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答案D 18.(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模拟)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19.(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模拟)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D 20. (2010.上海闸北区高三考试) 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 A. “四书五经”西译本 B. 孔子传记 C. 《利玛窦中国札记》 D.《风俗论》 答案 A 21.(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模拟)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22.(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模拟)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D 26. (2010.上海闸北区高三考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综而言之,则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动的社会”冒险进取,生活固“日益丰裕”,但“身心忙碌”; “静的社会”消极柔弱, “日益贫啬”,但“身心安闲”。西洋社会虽“无饥饿疾病之丧”,但竞争既烈,兵燹屡兴,人为苦痛正未有已。反之,中国固穷, “死亡枕藉”,但于“政治问题能已则已,不欲更事吹求,亦所以减轻其苦痛之法耳”。(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第十三卷第七号)。 材料二、 李大钊同样是根据地理条件的差异,将中西文化概括为“静”、“动”文明,但他这样写道:“……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政治,有世袭之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东西文明根本之差异》,《言治季刊》第一年第三期)。 材料三、陈独秀认为,在古代,东西方都处在专制政治之下,其文化并无特异之处。但以法国革命为转机,东西方迥异其趣,西方判然进入了近代社会,形成“近代文明”;而东方社会却陷于停滞,仍为“宗法社会”、“封建政治”,因此东洋文明“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他将西方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权并重”。(《文存》卷一)。而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专制与迷信。专制即束缚个性。迷信即不知科学为何物,浑浑噩噩,日在愚昧之中,诸事“不能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也”(同上)。正是缘此根本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文化的长短优劣。西方进步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结果:科学与民主相济为用, “成独立之人格”。民智勃发, “而迷信斩焉”,“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 。而东方落后文化却造成专制与迷信并肆,戕贼人权,民智不张,“社会中种种卑劣不法惨酷衰微之象,由是并起,“生机日促”,社会经济因之“大乱” 《<文存》卷一)。中西文化其优劣,彰明昭著,中国当移樽就教,接受西方文明,自是不言而喻之事。 材料四、严复在1895年写的《论世变之亟》一文中,对中西文化曾作如是鲜明的对照: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感觉锐敏的严复将西学的“命脉”概括为“于学术则黜伪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斥反对西学者是“狂易丧心之人”。 问:(25分) (1)材料一、二、三是1916年开始的中西文化论战之三个代表人物的言论。这场论战的导火索是什么?(2分) (2)材料四中严复所说的中国(最重三纲、亲亲、以孝治天下、尊主等)文化传统,始于何时、源于何派学说?(2分) (3)(接上题)这派学说发展到两宋取得怎样的新成就?(6分) (4)利用所给材料、结合所学,对这场中西文化论战作简要评述。(15分) 注意:观点鲜明、评论有据;行文流畅,逻辑通顺; 充分利用所给材料与所知史实;提炼历史评价的基本方法。 答案 (1)《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2分) (2)西汉武帝(1分);儒家(1分) (3) 两宋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分) 贡献突出者为二程、朱熹。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还称“人论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分)朱熹集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地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还指出要“明天理、灭人欲”。(2分) (4)评分要素: * 按时序(五四运动前后论战的两个阶段)叙述论战概况;(2分) 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 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更广泛地展开。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明了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 对所给材料中的思想进行分类、一一提炼和评价;(6分) 材料一 反映了旧文化,材料二、三、四反映新文化 材料显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中西文化比较观。伧父的比较是消极的…… 李大钊、严复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是积极的。…… 陈独秀运用生动有力的唯物论观点,……深刻多了。……第一次鲜明地揭,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说明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登堂入室,已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 指出论战的性质和影响;(4分) (1)积极性: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 (2)消极性: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 运用材料四,指出这场论战的历史源流或萌芽,进一步发掘论战的意义;(1分) ***** 行文流畅、逻辑通顺,谋篇布局有特色。(2分) 27.(2010.广西梧州市高三模拟) (32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个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民俗为合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必久安。 材料二:“(中国)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来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注:在18世纪的法语中,“哲学家”一词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哲学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而减低了法律的严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 材料三:(孟德斯鸠)后来改变了看法,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归入专制主义的行列。……中国没有强大的教会能与皇帝抗衡,恰恰相反,宗教势力往往需要皇帝的支持,所以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是说,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因此结论只能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材料四: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在华传教士建立了通信联系的欧洲学者中,最有名的便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另一位与传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学者,是法国人弗雷莱。 ——以上材料均出自许明龙著《欧洲18世纪“中国热”》 (注:18世纪欧洲“中国热”由兴起到衰落的百余年间,大体相当于中国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1661-1799年)) 阅后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形象”是什么?(2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2分)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形象”分别是什么?并说明他们的各自依据。(8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更认可他们哪个人的看法?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6分) (4)根据材料四和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分析说明他们对“中国形象”看法不同的原因。(10分) (5)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形象”的不同看法这一现象,给你以何种认识或启示?(4分) 答案 (1)“中国形象”是:用道德治理国家。(注重以道德、宗教、法律、礼仪、风俗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2分)目的:主张以人为本,以法治国;反对封建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2分) (2)伏尔泰:开明专制国家。(2分)皇帝的英明、睿智(或贤能的君主);法律与伦理道德相结融合。(2分)孟德斯鸠:专制独裁国家。(2分)君主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法律取决君主意志,君主掌控最高立法和司法权。(2分) (3)伏尔泰:康乾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康熙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其他相关史实也可以,只要史实正确、符合题意即可给分)(6分) 孟德斯鸠:康乾时期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推行八股取士(或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或重农抑商政策)。(6分) (评分说明:如学生答题不认可任何一人,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但不超过6分。) (4)信息来源途径有限,对中国的了解不全面,其看法容易受到有限的不同信息的影响。(2分)(或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形象的看法受传教士提供信息的影响,并非自己的亲身体会,而传教士受个人因素影响对中国的描述可能并不一致。) 政治主张: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2分)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2分)伏尔泰了解的中国政治状况符合他的开明专制,因此对中国制度大为赞颂。孟德斯鸠了解的中国政治状况背离了他的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因此对中国制度提出批判。(4分)(或两人政治主张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对中国的不同看法。) (5)、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不同国家、文化;(2分)加强交流展示中国真实形象。(2分) (评分说明:其他言之成理符合题意的亦可相应给分。) 28.(2010.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月考)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6分) ②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2分) 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4分) 答案:(1)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南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6分) (2)集体意识;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3)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4分) 29.(2010.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月考)(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大国崛起》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2分)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2分)17、18世纪的欧美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从牛顿科学体系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分别进行了哪些历史实践?(2分) (4)材料四中陈独秀强调“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2分) (5)结合以上材料指出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的关系。(2分) 答案 (1)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提供条件。(2分) (2)人文主义肯定“人”,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去认识世界,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2分) (3)科学改变人的世界观(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2分) (4)反对愚昧,解放思想。(2分)思想家们的借鉴:启蒙运动;政治家们:资产阶级革命(或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 (5)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科学进步推动着思想的解放。(2分) 30.(2010.上海市六校联考) 儒家思想的流变(10分) 汉高祖与道家老子 秦始皇巩固统一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汉武帝与儒家经典 观察上面几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图片中所含历史信息和图片编组的意图,请厘清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化的基本路径。(4分) (2)你对秦始皇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有何看法?(2分) (3)西汉之初为何采用道家黄老之学?汉武帝为什么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4)宋明理学把中国文化重伦理的传统精神推向了极至,强调“立志”、“修身”以达到“内圣”人格,对此你有何评论?(2分) 答案 (1)思路:秦朝实行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通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一——汉初尊崇黄老道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天理论,复兴儒学。(4分) (2)思路:正面——维护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负面——文化专制,压制思想、摧残文化。(2分) (3)思路:从汉初局势、统治策略和老道思想特点说明(经济萧条,厌恶战争,统治者朴实作风)(1分);而从汉武帝时期的局势、统治政策和董仲舒对儒学改造后于统治政策的适应性说明(国力强大,汉武帝要有为)。(1分) (4)思路:一要从修身养性、报国精神等方面说明其积极意义;二要从压抑人性、愚昧忠君等方面说明其负面影响。(2分)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 (2010.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附中月考)右图是孔子杏坛讲学图,图中的学生接受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①仁者爱人 ②制天命而用之 ③学思结合 ④兼爱、非攻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2. (2010.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附中月考)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答案D 3. (2010.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附中月考)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4. (2010.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附中月考)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答案C 5、(2010.安徽省岳西、野寨中学联考)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答案D 6.(2010.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检测)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答案B 7、(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温总理2008年1月三次南下指挥抗雪灾工作时说:“ 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温总理多次强调将救人放在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以上体现了我国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本地位、作用提高到高于君主的是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C 8、(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答案C 9、(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答案C 10. (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孔子“仁”的思想和孟子“仁政”的思想都重视 ( ) A.人的生存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答案C 11. (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其主张体现的是( ) A.人与社会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人与天感应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D 12.(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明史·太祖纪》记载:朱元璋读《孟子》,对某些语句不满,下令撤去孔庙中孟子的牌位。孟子以下言论中,可能招致朱元璋不满的是 ( ) A.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B 13.(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政治哲学,主要是因为它倡导( ) ①“君权神授” ②“大一统” ③“民贵君轻” ④“讲信修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14.(2010.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高三月考)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答案B 15、(2010.河南省卢氏二高模拟)康有为把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顽固派的支持 C、恢复儒家独尊的地位 D、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答案 D 16、(2010.河南省卢氏二高模拟)袁世凯上台后,大搞“尊孔复古”的主要目的是( ) A、复兴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 B、利用孔子权威来巩固统治地位 C、为复辟封建帝制制造舆论 D、与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对抗 答案 C 17.(2010.河南省南召二高模拟)在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但这种演变又是势在必行的。下列学说中,不属于批判君主专制思想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法家的学说 B.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学说 C.维新派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学说 D.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 答案A 18.(2010.河南省郑州市高三质检)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答案A 19.(2010.河南省郑州市高三质检)右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 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 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力 答案D 20.(2010.河南省郑州市高三质检)有观点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下列言论中,比较完整地表达r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簿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C.“曲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答案C 21.(2010.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考试)“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 思想是( )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答案B 22. (2010.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考试)《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战国时期系统阐发民本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庄子 答案A 23.(2010.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考试)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的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关心国计民生,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自由平等 D.重农抑商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4.(2010.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诊断)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材料二: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 (1)“仁”在孔子学说中有何地位?(1分) (2)在孔子看来,“礼”是指什么?(1分) (3)孔子把“仁”与“礼”都具备的行为称之为什么?(1分) (4)孟子对“仁”的理解较孔子有何差异?(2分)你是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2分) (5)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仁”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2分) 答案 (1)“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任一点1分) (2)周礼,或一定的行为规范。(1分) (3)“义”。(1分) (4)孟子认为“仁”出自人的天性(或人性本善),(1分)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1分)孟子认为从“仁”出发,人们就会友爱或获得帮助,化解矛盾或获得战胜艰难困苦的力量;对于统治者要行“仁政”,才能天下归心,才能结束列国纷争的局面。(其它言之成理即可)。(2分) (5)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崇尚正义,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其它言之成理即可)(2分) 25、(2010.上海市嘉定区高三模拟)帝王的治国之策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 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问题:(9分) (1)材料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只读一种书”分别是指何事?(2分) (2)列举汉武帝“利禄的引诱”具体措施三项。(3分) (3)不同的手段分别带来哪两种不同的后果?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答案 帝王的治国之策(9分) (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2)设五经博士,专事研究与传播;办太学、完成学业合格即可任官;建立地方学校以为官司吏后备人选。(3分) (3)秦是对文化的摧残,是其暴政而亡的原因之一;后者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统一。(2分)言之有理即可:如统治者要疏不要堵等。(2分) 26. (2010.江苏省盐城市高三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5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 答案 (1)为政以德。(1分)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分) (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2分) (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分) (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 27.(2010.江苏省丰县中学期中考试)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陈登原《国史旧闻》 (秦)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材料四: 是岁(贞观四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卷三太宗本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1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3分) (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2分) (4)据材料三、四,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3分) (5)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3分) 答案 (1)主张: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反对暴政)。(1分) (2)主要原因:暴政。(1分) 表现:严刑峻法;赋税沉重;思想专制(坑儒)。(任答两点得2分) (3)治国思想:存百姓(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1分) 联系: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分) (4)政绩: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或民族联系和团结加强)。(任答三点得3分) (5)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任答三点得3分) 28.(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回答: (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6分) (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3分) 答案 (1)意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启蒙。(1分)亡国:朝代的更替;亡天下:统治者不施仁义导致民不聊生(民族的衰亡)。(2分)保国:与百姓无关;保天下:每个人都有责任。(2分)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分) (2)特点:通俗化,平民化。(1分)特征: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个性表现。(1分,答“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也可得分) (3)原因: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1分)关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1分,言之成理即可) 29、(2010.安徽池州市七校调研模拟)(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确立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订,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8分) 材料三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教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2)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是什么?(7分) (3)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与材料二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6分) 答案 (1)唐太宗:重民生。(2分)洛克:自由平等,分权思想,议会政治,法治思想。(6分) (2)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强国之路。(2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力量薄弱;长期的君主专制统治,民主思想影响有限。(5分) (3)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借鉴了西方启蒙思想。 (6分) 30、(2010.安徽省岳西、野寨中学联考)(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6分) ②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2分) 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4分) 答案 (1)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南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6分) (2)集体意识;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3)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4分)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2010.四川省广元中学月考)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下列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言论中,蕴含和谐思想的有 ①“兼爱”“非攻”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④“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2. (2010.安徽省蚌埠二中期中考试)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答案D 3. (2010.安徽省蚌埠二中期中考试)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因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是指 A.顾炎武 黄宗羲 李贽 B.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C.罗贯中 施耐庵 吴敬梓 D.林则徐 魏源 姚莹 答案A 4. (2010.安徽省蚌埠二中期中考试)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答案D 5. (2010.安徽省蚌埠二中期中考试)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6. (2010.安徽省蚌埠二中期中考试)“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答案C 7. (2010.安徽省蚌埠二中期中考试)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答案C 8. (2010.安徽省蚌埠二中期中考试)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答案D 9.(2010.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C 10、(2010.福建省三校期中联考)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11.(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我国自古就有着优良的唯物主义传统.下列关于有关唯物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春秋时荀子的思想中含有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 ②王充针对当时“天人感应”和迷信泛滥情况,提出了世界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 ③范缜的“精神和形体的统一”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的打击 ④顾炎武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观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12.(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致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进行政治改革 答案C 13. (2010.河南省济源一中期中考试)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麽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答案A 14.(2010.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 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 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15.(2010.江苏省姜堰罗塘中学期中考试)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A.主张民贵君轻 B.维护统治秩序 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 答案B 16、(2010.江苏省姜堰中学月考)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答案B 17、(2010.江苏省姜堰中学月考)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答案A 18、(2010.江苏省姜堰中学月考)“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答案C 19、(2010.江苏省姜堰中学月考)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利益 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 答案B 20、(2010.江苏省姜堰中学月考)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答案B 21、(2010.江苏省姜堰中学月考)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22. (2010.江西省安福中学月考)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 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B 23.(2010.江西省安福中学月考)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 ) ①佛教 ②道教 ③墨家 ④儒教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D 24.(2010.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模块考试)《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25.(2010.山东省聊城实验中学月考)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人物最反对这一主张的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 D.黄宗羲 答案B 26.(2010.山东省聊城实验中学月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答案C 27.(2010.山东省聊城实验中学月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 ) ①男女平等 ②唯物主义 ③工商皆本 ④实行众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28.(2010.山东省聊城实验中学月考)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答案A 29. (2010.山东省聊城实验中学月考)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 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C. 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30、(2010.江苏省姜堰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 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音慧,意为小棺材)。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林纾《畏庐琐记》 材料三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说明依据。(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唐代少而宋朝至明清增多的原因。(3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2) 答案 (1)认为妇女再婚正常(1分)。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1分),阿兄(亲属)认可(1分)。 (2)生活困难,难以生存(2分);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2分)。 (3)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封建礼教观念不强)。(1分)宋明理学发展,强调三纲五常(1分)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1分) (4)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2分) 31. (2010.江苏省姜堰罗塘中学期中考试)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数以千计的孔子学院,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学,在当今世界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13分)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四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2分) (2)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3分) (3)材料三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1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2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3分) 答案 (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2分) (2)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1分)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2分) (3)思想:对儒学的批判。(1分)原因:儒家传统道德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纪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北洋军阀倡导“尊孔复古”。(2分) (4)集体意识;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5)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3分) 32、(2010.贵州省贵阳一中月考)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对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始人孔子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今天上午,在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前夕,文博会组委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 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话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该基金会郑重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凡有兴趣者均可参与。 今年1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组织评选制定孔子标准像的消息发布会,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经过了宣传征集、评选研究、制作修改三个阶段之后,孔子标准像评选制定工作主体部分顺利完成,作为孔子标准像的雕塑初稿今天与世人见面。 ——大众网济南6月13日讯《版本过多,孔子到底长啥样?孔子标准像6月全球发布》 材料二: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三: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你认为制定孔子标准像有何意义?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3) 儒家思想在西汉和南宋两个朝代分别有什么新的发展? (4) 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1)解决了长期以来孔子形象不统一的问题,对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标志性孔子形象,弘扬传播孔子文化,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儒家文化,有利于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设。 (2)仁和礼、仁政(或民贵君轻)、制天命而用之。 (3)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 南宋:儒家思想吸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发展为理学。 33.(2010.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 材料二 西汉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混乱,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的境地。西汉统治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出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来了一个大转变…… 材料三 ……到西汉中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急功近利,一反其先辈“清静无为”的方针,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外事四事,内兴功利”。在这样形势下,主张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封建大一统的董仲舒新儒学便应运而生,而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家的这些原则”是哪些原则?为什么秦统治者采纳“法家的这些原则”?(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治法律思想”?(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是如何建立新儒学的?(6分) (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统治思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分) 答案(1)原则:主张以法治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为法家的这些原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2)西汉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2分) (3)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五行学说来改造儒学;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加强了君权;还提出了“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任答出其中3点得6分) (4)因素:历史发展的需要;巩固、维护统治的需要。(2分) 34.(2010.四川省广元中学月考)(16分)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因为种种因素相继被打断或没落了。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息到现在,个中缘由值得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持道德原则是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他在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成为国家教义”的原因所在。(6分)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材料三 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人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落入侵中国,甚至还取某些朝代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完全的中国化。 ——以上材料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认为中国文明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其成因。(6分) 答案(1)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2分);强调道德原则(2分);提供一门官场哲学(2分)。 (2)以法家学说治理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任命地方官吏;解除六国军队的武装,、迁徙六国贵族到首都严格监视;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答出4即可得4分) (3)特点:统一和连续(2分)。原因: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教义(2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分)。 35、(2010.河北省南宫中学月考)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继承、借鉴与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材料二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韩国世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至少写出4点,共4分) (2)据材料二,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至少写出4点,共2分)对韩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据材料三说明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至少写出2点,2分) 答案 (1)爱国;自强;好学;诚信;求知;爱人。(4分) (2)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团结协作。(2分)影响:丰富了韩国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发展。(2分) (3态度:汉唐积极吸收外来文化;(1分)清代排斥外来文化。(1分) 影响:汉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大发展,为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1分) 清代: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1分) (4)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历史上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要尊重人类社会不同文明等。(2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各题总分。) 36、(2010.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模拟)(13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 (1)我们今天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5分) (2)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6分) (3)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2分) 答案(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谐调社会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道家主张“无为”,有利于化合社会矛盾,法家主张“法治”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6分)(考生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2)贞观之治。(1分)吸取隋朝暴政灭亡教训;知人善任、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戒奢从简;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5分)(考生若举其他例子,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相应给分) (3)古代统治者追求“盛世”局面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而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则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37. (2010..山西省阳城二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 两晋之际的葛洪批评民间的早期道教,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把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主张道教徒应该以儒家的忠孝、仁恕、信义、和顺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已不能成仙。 北魏寇谦之制定了一系列的道教戒律,废除了原来入教要收取租米钱税以及男女和合之术等陈规陋习,提倡“专以礼度为首,加以服食闭练”;自称得到老子感召,辅佐北方的“太平真君”,并因此而得到北魏太武帝的信任。 南朝陶弘景自称“胜力菩萨”,致力于儒道佛三教合一,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道教教义和道教神仙谱系。 (1)根据材料可知,早期道教存在哪些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改革体现了哪些趋势?(7分)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道教是一面抄袭老子、庄子的教理,一面采佛教的形式及其皮毛,凑合起来的。做中国史,把道教叙述上去,可以说是大羞耻。” 陈寅恪先生认为:“切其真能于思想史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 (2)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陈寅恪二人对道教的评价有何不同?如何看待这两种看法?(6分) 答案(1)问题:道教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和现行统治秩序存在冲突(1分);组织和理论体系不完善,存在陈规陋习(1分);入教有财产限制,阻碍道教的发展。(1分) 趋势:官方化;平民化;规范化;儒道佛三教融合。(4分) (2)评价:梁:批判否定;(1分)陈:积极肯定。(1分) 看法:梁启超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否定道教;(1分)陈寅恪从文化融合的角度肯定道教。(1分)两者从各自的评价标准出发,成一家之言,有一定道理;(1分)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历史事物。(1分) 38.(2010.上海南汇中学月考)司马迁在《史记·孟轲传》中说孟子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则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独尊儒术”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三个时期地位不同的原因。(7分)并指出儒学演变和儒学地位变化的关系。(2分) 答案(9分)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以民为本。但在战国纷争的局面下,靠仁政不能实现统一。儒学因其政治主张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而被冷落。(2分)秦朝沿用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儒生们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因此遭到弹压。(2分)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的学说,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专制集权提供了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提出了思想统一的方案,因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获得独尊的地位。(3分) 关系:当儒家思想演变成适应统治者需要时,才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分) 2009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哈师大附中)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武 答案 B 2.(哈师大附中)下列有关宋代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程朱理学思想中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从北宋起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答案 D 3.(哈尔滨市九中)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 ) A.仁者爱人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大一统 答案 C 4.(广东实验中学)“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答案 B 5.(广东实验中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 ) A.自然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的理论 答案 C 6.(广东实验中学)“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 问:如何是涅般?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7.(广东实验中学)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8.(2009浏阳一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答案 D 9.(长春外国语学校)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 B 10.(长春外国语学校)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答案 D 11.(长春外国语学校)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 )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答案 A 12.(锦州市期末)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13.(锦州市期末)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答案 B 14.(北京市东城区质检)1988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主张反映“孔子的智慧”的是 ( ) 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兼爱”“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15.(北京市东城区质检)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方石碑,碑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三个头像合在一起浑然一体,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处的趋势。下列相关信息中,反映了这一趋势的是 ( ) ①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 ②东汉时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形成道教 ③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 ④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建道教神仙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16.(扬州调研)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17.(锦州期末)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 )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18.(大连市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 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 B 19. (大连市期末考试)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崇尚黄老之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道,三教合一 答案 A 20.(广西四市2009届高三第五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御(驭),五日六书,六日九数。”这一思想主张出自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B 21.(怀化市2009年高三第4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 A.《春秋》鲁国史书 B.《尚书》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 C.《论语》 D.《道德经》 答案 C 22.( 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 ) 20090323 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答案 C 23.(2008上海调研)北京大学马克尧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 )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B.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C.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D.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武器 答案 B 24.(南京调研)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 )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高考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25.(广东实验中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 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音慧,意为小棺材)。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林纾《畏庐琐记》 材料三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说明依据。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 答案 (1)认为妇女再婚正常。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阿兄(亲属)认可。 (2)生活困难,难以生存;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 (3)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封建礼教观念不强)。宋明理学发展,强调三纲五常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 (4)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 26.(营口市质量检测) 背景材料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哲学,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为强化封建社会的统治服务,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侯外庐指出:“宋明理学浸润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各方面,成为具有权威性的支配力量,是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华盖。” 宋明理学讨论的问题,特别是天命、道德的问题,如事亲从兄,如对妇女的节烈要求等,大多是封建糟粕,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对人民、妇女、青年,都起了毒害的作用。从政治作用来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 但是,宋明理学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值得后人参考的若干珍贵内容,尤其是在强调道德的 价值和个人的自觉方面,需要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悉心加以鉴别,而不是笼统地采取一笔抹杀的态度。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请回答 (1)你认为宋明理学哪些内容不科学或不正确? (2)你认为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答案 (1)不科学或不正确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 (2)所持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2009.山西省平遥中学摸底考试)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认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请推断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 C 2.(2009.山西省平遥中学摸底考试)《荀子·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答案 D 3、(2009.广州长坡中学检验)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答案 A 4、(2009.广州长坡中学检验)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5.(2009广东六校联考)“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答案 C 6.(2009.北京摸底)“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 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 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答案 B 7.(2009.北京摸底)禅宗语云:“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主张类似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的仁恕学说 B.朱熹的理学 C.董仲舒大一统主张 D.王阳明的心学 答案D 8、(2009.福建联考)“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 D 9.(2009.江苏检测)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 ①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②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 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 D 10. (2009.江苏检测)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11.(2009.河南月考) 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 )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 D 12. (2009.河南月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促进了儒家文化发展 C.推行了礼治德化教育 D.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A 13. (2009.河南月考)2007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朱子文化节在福建武夷山举行,以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诞辰877周年。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有( ) 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14.(2009.广东月考)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答案 A 15. (2010.贵州兴义精华月考)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英雄创造历史 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答案C 16.(2010.贵州兴义精华月考)“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B 17.(2010.贵州兴义九中月考)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D 18. (2010.贵州兴义九中月考)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答案A 20.(2009.江苏燕子矶月考)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④使学术开始下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21.(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 ) A.众多豪门望族 B.众多思想流派 C.众多地方政权 D.众多文学形式 答案B 22(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老子所属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B 23.(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孔子生活的时代是( ) A.春秋初期 B.春秋末期 C.战国时期 D.战国末期 答案B 24(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仁政,不能平定天下” 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施仁政于民,省刑库,薄税敛” 答案C 25.(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 ) 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 B.董仲舒受各级官员推荐 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 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 答案D 26.(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二程 D.王守仁 答案D 27.(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二程 D.王守仁 答案D 28.(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仁”的提出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宋朝时期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009.广州长坡中学检验)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26分)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15分)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6分) 【答案】(1)(5分)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2)(15分)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6分)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2.(2009.江苏测试)(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回答问题:(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分)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2分) 2.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5)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 题组三 1.(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指( ) ①王夫之 ②黄宗羲 ③李贽 ④顾炎武 答案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对宋代理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大一统 B.是宋代的主要思想 C.朱熹是其集大成者 D.其实质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B 3.(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包括( ) ①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②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③彻底批判传统儒学的思想体系 ④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4. (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 ) A.重义轻利 B.人性本善 C.尊王贱霸 D.忠恕之道 答案A 5.(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B 6.(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天理”主要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答案C 7(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经世致用思想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李贽 答案D 8(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 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 答C 9(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 ) A.重民思想 B.民贵君轻 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 D.君民平等 答案C 10.(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 A.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儒家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 答案A 11(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其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A.为统治者培养了大量人才 B.彻底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C.培养了有成就的学生72人 D.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答案D 12、(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它包含了老子( ) A.“道”的思想 B.辩证法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无为而治”的思想 答案B 13、(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 B.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传统的礼法受到猛烈的冲击 D.出现了一批四处游说,讲学的士人 答案B 14、(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下列思想家的学说对战国统治者最实用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 答案D 15、(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为政以德” B.有教无类 C.无为而治 D.“仁”和“礼” 答案D 16、(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诸子百家中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答案C 17、(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确立正统地位的(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汉武帝 D、秦始皇 答案C 18. (2009。.四川彭山二中月考)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开展变法运动的理论依据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 答案D 19. (2009.湖北省公安三中月考)南朝齐梁之际的思想家范缜反佛,北周武帝灭佛。这两种现象的相同之处是 A.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原因都是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C.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 D.都主张没收寺院财产 答案B 20.(2009.山西省康杰中学月考)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下列儒家思想出现的时间正确的一组是 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③“政在得民” 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答案B 21.(2009.山西省康杰中学月考)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答案D 22.(2009.山西省康杰中学月考)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这里的“第二次”是指 A.西学东渐 B.《授时历》传到欧洲 C.佛教传入中原 D.中华文化泽被东西 答案A 23.(2009.福建省建阳外国语学校月考)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 认识的形成是基于 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 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24.(2009.福建省建阳外国语学校月考)战国时期墨家对实用科技较为关注,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墨家对科技感兴趣 B、墨家代表的是平民,是生产的实践者 C、其它学派鄙视科技 D、墨子本人是小生产者 答案B 25.(2009.河北省正定中学月考)以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的醇厚之风,独树一帜,而成为重要学派的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B 26.(2009.河北省正定中学月考)“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该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抑儒尊法 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7.(2009.山西省康杰中学月考)儒家文化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失于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苛政猛于虎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厚,人本主义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道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思想核心。(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这种思想加以实践的。(4分) (3)请举出三例史实说明“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4分) (4)从“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 (1)仁、礼。(2分)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儒学为官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4分) (3)都城平壤仿唐长安而建、实行科举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实行郡县制。(任答三项即可)(4分) (4)传统文化要创新,要采取扬弃的做法,保留合理成分,摒弃消极成分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2009.浙江省天台育青中学月考)(16分)历史上很早就有闽商的提法,它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与晋商、徽商齐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 “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 ——《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 材料二 出生于福建泉州的思想家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材料三 到了近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闽商开始崛起,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素逐渐融入福建人的血液。从19世纪末开始,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风云人物,包括陈嘉庚、郭鹤年等。所以,闽商帮也有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 ——《敢为人先新闽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晋商”、“徽商”相比“闽商”具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特质?试结合福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分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观点,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3分) (3)近代以来,厦门、福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请列出厦门、福州两度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商帮”赢得“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的原因。(4分) 答案 (1)不同:“晋商”、“徽商”依附于农业文明,而“闽商”依附于海洋文明 “晋商”、“徽商”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而“闽商”更具有商业意识和国际视野。 原因:枕山面海的地理环境,使福建与内省的陆上交通极不方便,而海运则成为与省外交通的特殊优势,海外贸易较发达。 (2)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提倡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厦门、福州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1980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福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 (4)受到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对外开放较早,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 29.(2009.西安三十中高二月考)简述从春秋战国、秦汉、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不同时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怎样对待儒家文化(态度)?(20分)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原因是儒家思想比较保守,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趋势。(5分) 秦朝建立后,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禁止儒家思想传播。原因是儒家思想不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不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即位后,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分) 宋明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是理学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5分) (2)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要正确对待,既要继承其精华,宏扬其优良部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部分。(5分) 30. (2009。.四川彭山二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职业)女有归(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消除)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自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 材料三 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到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讽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原因。他便写下《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参见《史记》卷九十七 材料四 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六 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图为定稿的孔子像。 ——中国新闻网 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大同”社会的主要历史特点。(不得摘抄材料)( 8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8分) (3)据材料三、四,说说儒学为什么会被统治者重视?(4分) (4)材料五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5)从材料六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6分) 答案(1)实行民主选举首领制度;人人平等,公有观念强;财产共有;社会安定。(8分) (2)民主选举首领的禅让制的破坏;人们的私有观念增强;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实质是世袭制的确立,奴隶制的形成。 这是历史的进步现象,是私有制制度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8分) (3)儒学顺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4分) (4)作者认为儒学已不适合时代的需要,对其进行批判。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6分) (5)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备受后世推崇;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有了标准像,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6分) 31. (2009.江西瑞昌一中高三月考)(2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图: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 孔府——大门 孔庙——大成殿 孔林——孔子墓 (1)阅读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分)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最主要原因。(5分) 材料四 李贽(1527——1602年),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载贽,元朝以后迁来福建①。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②。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③。 这就是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人的评论,也没有固定的结论,是非如同岁月一样,日夜不停地发展变化,而衡量的标准也应该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变化④。他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⑤。他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曾说“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便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⑥。他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⑦”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⑧。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请分别写出序号。(5分) 材料五 康有为揭起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2003年 06期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3分) 材料六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5)据材料六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持有的偏见及原因。你认为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对传统文化应持何种态度.(5分) 答案 (1)历史信息:a.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b.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c.“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2分,以上任取2点即得分) (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分) 原因: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孔子主张不可能实现; 汉武帝时,道家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对儒家思想改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分) (3)史料:③⑤⑥⑦(1分);史料解释:④(1分);历史叙述:①(1分); 历史观点:②(1分);历史评价:⑧(1分) (4)a. b. c. 题组四 1. (2009.安徽省三所学校联考)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B 2.(2009.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统测)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答案B 3.(2009.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统测)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请问被删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浩然之气说 B.人性本善说 C.民贵君轻说 D.先义后利说 答案C 4.(2009.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统测)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上述观点应属于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C 5、(2009.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统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 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答案C 6. (2009.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7.(2009.安徽省和县三中一模)《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8.(2009.安徽省和县三中一模)《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答案D 9.(2009.安徽省和县三中一模)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10.(200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测试)下列学者属于战国时期唯心主义者的是 ( ) A.老子 B.庄子 C.荀子 D.孟子 答案B 11、(2009.江苏省洪翔中学学情分析)“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李贽 答案A 12、(2009.江苏省洪翔中学学情分析)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答案C 13、(2009.江苏省洪翔中学学情分析)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在董仲舒下列言论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答案B 14.(2009.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一模)据2001年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答案C 15.(2009.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一模)《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答案D 16.(2009.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一模)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B 17.(2009.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一模)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18.(2009.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一模)奥运会开幕式上三个“和”字,巧妙地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和谐”观十分丰富。历代思想家和学者对其内涵进行过反复探索和表述。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和谐”理念的有 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非攻” ③ “仁政”、 “民贵君轻”④ “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19.(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答案B 20.(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 主要得益于: (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21.(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史载: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最有可能引起明太祖不满的话是: ( )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D.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答案B 22.(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D 23.(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答案C 24.(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A 25.(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6、(2009.江苏省姜中、前中、如中、淮中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康有为揭橥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 材料五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洋务派对传统文化与西学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三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3分) (3)据材料三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4)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及其原因。(4分) (5)你认为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持何种态度?(1分) 答案 (1)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1分)。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思想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分,任答两点)。(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导致其难以挣脱传统(1分)(或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继续维护封建统治)。(3)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为减少变法的阻力(2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绝对肯定西方文化(2分)。“尊孔复古”逆流;封建伦理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2分,任答两点)。(5)扬弃(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 27、(2009.江苏省洪翔中学学情分析)(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A B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2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2分)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2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1分) 答案 (1)分别是孟子和荀子(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分) (3)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2分) (4)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2分) (5)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2分) 28. (2009.安徽省三所学校联考)(13分)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宋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阿猫、阿狗之类的小名比比皆是, 因此,“狗剩”之类的名字就大行其道。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建设、援朝、跃进、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 材料四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和思想的影响?(4分) (2)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分析材料二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 (3) 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人的起名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4) 材料四中的“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 答案 (1)宗法制度,程朱理学。(4分) (2)近代中国社会长期战乱;经济落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近代中国卫生医疗技术落后,社会保障制度缺乏。(3分) (3)政治、经济影响社会意识。(2分) (4)国人深受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法思想的影响;国人具有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2分) 影响: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2分) 29.(2009.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统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答案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答案: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吸收了道家发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案: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 (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 答案: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 30.(2009.湖北省大冶一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董仲舒和黄宗羲怎样的政治观点?(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董仲舒和黄宗羲在思想体系上有何共性,在内容上有何本质差别并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的哪些积极因素并有所发展。(2分)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与伏尔泰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他们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什么差别。请从他们的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加以说明。(7分) 答案 (1)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1分) (2)①在思想体系上,两者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1分)②在内容上,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分)③原因: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分)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1分) (3)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德治思想,用作攻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2分) (4)相同之处:相反对君主专制。(1分)本质差别:黄宗羲的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伏尔泰的思想属于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2分)经济、政治条件:(黄宗羲的思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缚,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2分)(伏尔泰的思想)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2分) 31.(2009.河北冀州市中学月考)(11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的主张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材料一 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 材料二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摆脱宗教神秘主义的束缚,出现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由于当时的人文主义具有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显著不同的特点,所以通常被称为中国古典人文主义。 ——崔一心《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 材料三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简述他们在这一方面的主要主张。(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人文主义”社会思潮突出特点?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人文主义”社会思潮兴起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谈谈你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认识?(2分) 答案 (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为后世统治者初稿仁政提供了理论基础,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每条1分) (2)①倡导和谐、仁爱的人际关系。如孔子“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非攻”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如荀况的“制天命而用之”③在治国方略上提出“仁政”。如孟子提出“民贵君轻”④倡导平等的教育权。如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得出其中任意三点便可得到3分) 原因: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社会转型在思想上的反映;新的阶级的出现;周王室衰落,政治多元化。(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3)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谐稳定发展,甚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2分只要从传统文化和现实影响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32.(2009.山西省平遥中学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9分) 材料一:两晋之际的葛洪批评民间的早期道教,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把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主张道教徒应该以儒家的忠孝、仁恕、信义、和顺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已不能成仙。北魏寇谦之制定了一系列的道教戒律,废除了原来入教要收取租米钱税以及男女和合之术等陈规陋习,提倡“专以礼度为首,加以服食闭练”;自称得到老子感召,辅佐北方的“太平真君”,并因此而得到北魏太武帝的信任。 南朝陶弘景自称“胜力菩萨”,致力于儒道佛三教合一,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道教教义和道教神仙谱系。 (1)根据材料可知,早期道教存在哪些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改革体现了哪些趋势?(10分)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道教是一面抄袭老子、庄子的教理,一面采佛教的形式及其皮毛,凑合起来的。做中国史,把道教叙述上去,可以说是大羞耻。” 陈寅恪先生认为:“切其真能于思想史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 (2)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陈寅恪二人对道教的评价有何不同?如何看待这两种看法?(9分) 答案 (1)问题:与社会主流思想和现行统治秩序存在冲突(2分);组织和理论体系不完善,存在陈规陋习(2分);入教有财产限制,阻碍道教的发展。(2分) 趋势:官方化;平民化;规范化;儒道佛三教融合。(4分) (2)评价:梁:批判否定;(2分)陈:积极肯定。(2分) 看法:梁启超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否定道教;(1分)陈寅恪从文化融合的角度肯定道教。(1分)两者从各自的评价标准出发,成一家之言,有一定道理;(2分)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历史事物。(1分) 题组五 1. (2009.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考试)家中老人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B 2. (2009.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考试)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答案B 3. (2009.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考试) “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部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答案C 4.(2009.安徽省合肥168中学段考)“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国并行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5.(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曲形成的原因有 ( )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问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 ④土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6.(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如果有人向朱熹请教为学的方法,他应该会回答 (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J州’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答案B 7.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A 8.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答案C 9.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 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答案B 10.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答案C 12.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答案B 13.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C 14.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答案C 15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 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答案D 16. (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答案C 17.(2009.厦门理工附中高三检测)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18.(2009.厦门理工附中高三检测)“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答案B 19. (2009.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考试)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答案C 20.(2009.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考试)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这表明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国家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消失 C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D儒家学说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答案A 21.(2009.河南省社旗一高考试)下列因素促成康有为维新思想形成的是①传统儒家思想 ②西方民主思想 ③洋务运动的实践 ④早期维新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C 22、(2009.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模拟)孔子兴办私学的进步性在于①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②传播了封建文化③使劳动者都有了上学的机会 ④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23.(2009.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模拟)王充与范缜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自然界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 B、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 C. 人死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D、 揭露佛教对人民的欺骗 答案B 24. (2009.黑龙江省哈四中月考)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A 25. (2009. 白鹭洲中学月考)“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A 26.(2009.上海南汇中学月考)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儒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他提山了“明天理,灭人欲” C.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D.他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经典范本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7.(2009.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摸底)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材料二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目标。依据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2分) (2)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3分)示例: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3)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1分) (5)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 答案 (1)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无法摆脱封建特权思想,(1分)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1分) (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任答三点即得3分) (3)革命前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2分)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的产生的思想基础。(1分) (5)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28、(2009. 福建省武平二中月考)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司马迁以赞赏的态度将其写进《史记》中;宋明理学却给女性的道德规范作了最苛刻的规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就是大逆不道;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司马迁、宋明理学和李贽对同一件事的评价截然不同,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案 (1)西汉时期,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人们比较自信、开放,社会风气比较宽容,爱情和婚姻较自由。儒学开始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统治者主要用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它还没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司马迁能用赞赏的态度看待这件事。 (2)宋明时期,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封建专制空前加强,理学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统治者借助理学来维护统治秩序,封建礼教空前森严。理学家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对妇女贞节的极端强调。 (3)明末,封建社会衰落,社会危机深重。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解放人性成了一股时代潮流。李贽成了理学的“异端”。他否定天理的存在,认为“人欲即是天理”,追求物欲是秉赋之自然,人应顺其天性, “各从所好,各骋所长”,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因而他肯定卓文君对婚姻的追求。 29.(2009.浙江省杭州高中月考) (14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孔子 (前551~前479) 图二董仲舒 (前179~前104年) 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图一中历史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图二中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分)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其本质有何共同点?(2分) (4)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应,以天理遏制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并分析作者认为理学倡导的重义轻利观念有何积极影响?(2分) 答案 (14分)(1)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和“礼”。(2分) (2)董仲舒的主要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造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发挥了仁政思想。(2分)影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分) (3)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服务。(2分) (4) ①根本目的是以纲常伦纪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专制统治。(1分) ②积极影响;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1分)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1分) 30.(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26分)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 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1)上述材料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8分)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6分)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挺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延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粪,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依据材料和所所学知识说明“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6分) 辛亥革命中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宪法。 (4)简要说明《中华民国临叫约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6分) 答案 (26分)(1)(8分)变化:从三代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法治的开始形成。(1分) 态度: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分),主张“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2分) (2)(6分)特点:皇权高于法律;(2分)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2分)礼法并用。(2分) (3)(6分)表现:西方近代政治理论传入;(2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兴起,(或清朝出现统治危机亦可);(2分)近代经济活动的需要。(2分) (4)(6分)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明确规定了国民的民主权利。(3分)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分) 2007——2008各地名校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2007山东潍坊)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答案 B 2.(2007山东烟台)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A 3.(2007山东泰安)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令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 )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答案 A 4.(2007山东烟台)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答案 A 5.(2008九中阶段考试)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B.诸侯争战、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C.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D.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答案 D 6.(2008长春外国语学校)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 )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 答案 D 7.(2008长春外国语学校)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是 ( ) A. 民主共和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 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 C 8.(2008东北师大附中)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 )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答案 B 9.(2008东北师大附中)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 D 10.(2008广东实验中学)下列人物的思想不存在继承关系的是 ( )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墨子—韩非 D.二程—朱熹 答案 C 11.(2008广东实验中学)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 ) 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 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C.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端 答案 C 12.(2008杭州模拟)“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 D 13.(2008南京调研)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网答案 B 14.(2008南京调研)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 ( ) 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高考 资 网答案 B 15.(2008南通调研)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 )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资网 答案 B 16.(2008广东三校联考)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 A.“仁” B.“礼” C.“德” D.“孝” 答案 B 17(2008宁波测试)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8(2008东北师大附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庄子·天下》中写到:“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材料二 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政治、经济和阶级斗争、民族矛盾在哲学中的反映,又对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巨大的维护作用;在理论思维水平方面,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高度。 ——《中国哲学史通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是否有道理?请用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提到:宋明时期的儒学“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高度”,请说出:与宋以前相比,宋明儒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有道理;孔子:内圣表现为仁的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外王表现为要求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孟子:内圣表现为人有四德:仁义礼智;外王表现为“仁政”和“民贵君轻”。荀子:内圣表现为“仁义”;外王表现为“王道”和“君舟民水”。 (2)发展到了理学和心学,即使儒学哲学化,具有思辨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