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不懂就要问》部编三上课件 (1)
1 2 略读课文 1.课文前面都会有一个阅读要求,这个阅读要求 就是我们本课文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2.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 行。 3.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 没有关系。 3 孙中山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 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 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 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4 自读提示 (1)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 法。 (2)默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 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 5 课文讲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 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壮着 胆子向先生提问题的事。 词语解释 糊里糊涂: 形容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摇头晃脑: 晃:晃动。脑袋摇动不停。形容旧时读书吟诵 的形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鸣叫都没有了。形容十分寂静。 厉声: (说话)声音严厉地。 7 bèi ( ) bēi ( ) 背 背诵 背包 背诵 bēi sòng 背bèi诵:~台词. 背 bēi:(人)用脊背驮. 8 quān ( ) juàn( ) 圈 圆圈 羊圈 环形,环形的东西。 养家畜的棚栏:~养。 9 同学们,一般情况下 我们都在学校里学习知 识,那你们知道古人学 习的场所叫什么吗? 私塾 10 私塾: 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 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 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 教材和学习年限。那个时候称呼老 师为“先生”。先生教什么,学生 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 生不许多问。 11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 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 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 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① 12 你能用文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 下他们的学习方式吗? (跟着念、读熟、背诵、咿咿呀呀、从来不讲) 13 哪位同学说说对私塾 教学方式的看法? 不好,连意思都不懂, 不算是真的学到知识…… 14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 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 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 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 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 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 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② 15 理解词语 流利照例 就是按照平常的做法。 就是读得很通顺、熟练。 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他学习认真、成绩好。 16 说说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 孙中山又有什么想法? 17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私塾教学方式的缺点 (糊里糊涂) 18 面对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文中的同 学们是怎么做的?孙中山又是如何做的? 同学们按照先生的要求只背不想着理解, 但是孙中山却想知道书里的意思,不懂就要问。 19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 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 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20 为了弄清楚书中的道理,不糊里 糊涂地背,孙中山鼓足勇气,向老师 提出讲解有关教材意思的要求,渴 望老师帮助,态度非常诚恳。 “壮着胆子”说明了什么? 21 大家交流 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说说孙中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觉得孙中山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 是从第2自然段中他背书特别快的描写中体 会到的。他总是比别人背得快,他很聪明, 所以先生对他“连连点头”,这也是对他的 夸赞。 22 我觉得孙中山比别的同学肯动脑 筋、胆子更大,先生说做什么,别人就 做什么,只有他敢壮着胆子问先生书里 的意思。 23 过渡:孙中山这一问引起了什么?我们继 续学习课文。 24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 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请观察同学们的反应 这一问,学生的反应? 吓呆 霎时鸦雀无声 ③ 形容极短的时间。 25 观察图中同学的表情动作想象描写 有的同学( ), 有的同学( ), 有的想:( ) 有的小声嘀咕 :( )。 惊得目瞪口呆 吓得用书挡住脸 这下他完蛋了,先生肯定要用戒尺打他了。 孙中山这下可要挨揍了 26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 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 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 漏地背了出来。 ④ ⑤ “拿着戒尺”“厉声”说明什么? 说明私塾先生很严厉。 27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⑥ 28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⑦ 29 孙中山这一问,老师先后的反应发生了 什么变化? 先生 先:拿着戒尺 厉声 后:收起戒尺 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认真解说 30 先生听了孙中山的话,为什么会有这么 大的变化? 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诵,说明他确实已经 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写得很认真。他要求先生讲 文章的意思,是想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而不 是无理取闹。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 讲解书中的内容。 31 把3~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要读出文中先生态度 的前后变化的语气来。 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学 习课文最后两段。 32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 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⑦ 33 孙中山敢提意见,难道就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不是不怕挨打,而是为了弄明白 道理,挨打也值得。 34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 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⑧ 35 弄清道理 学问是学来的, 更是问来的。 不懂就问 结果 结果 只背不懂 糊里糊涂 读书 对比 36 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求知来不得半点虚 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就要 问,不能不懂装懂。应该主动提问,才能解 决问题。 37 3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论语》中的 名言,意思是聪明而好学,不认为向学问不如 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情。 39 FLASH动画 不耻下问 点击下一页 40 一、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 头摇来摇去 41 三、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 四、选字填空。 厉 历 (1)墙上的挂( )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 )害。 提 题 (3)他( )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 )目是《不懂就要问》。 细致 刹那 照旧 历 厉 提 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