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习题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习题课件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 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著名诗 人、学者、民主战士。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 美术。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1923年9月出 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闪耀着反帝爱国 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1946年遭暗杀, 遗著由朱自清先生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走近作者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 生大会上,闻一多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 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 次讲演》。而当天下午闻一多就被国民 党特务给杀害了。 背景介绍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 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 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 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主要内容 1.日积月累。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3.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与例词中加点字字意不 同的一项,将答案写在每题的括号里。 (1)挑拨离间( ) A.间断 B.间接 C.田间 D.晴间多云 (2)赋予 ( ) A.天赋 B.赋税 C.赋勋 D.禀赋 (3)蛮横 ( ) A.强横 B.横暴 C.横渡 D.横行 C B C • • • 4.下面的句子表现了闻一多( )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 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 A.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B.坚持真理的精神。 C.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精神。 D.不畏强暴的精神。 A 5.“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 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该句连用两个“最” 字的作用是( ) 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引起听众注意。 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 无耻。 D.使敌人害怕。 C 6.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是( )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②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无耻啊!无耻啊! A.设问 引用 反复 B.反问 比喻 反复 C.反问 引用 反复 D.设问 比喻 反复 A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鄙 无耻的行径令人发指。 B.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忙偷偷摸摸地 回到座位上。 C.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D.反动派想通过谣言来挑拨离间、蛊惑人心。 B • • • • • • • • • • • • • • • • 8.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 ) 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 了。 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D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 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 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 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 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 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 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 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 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 这成什么话?(鼓掌)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 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③杀死了 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 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 无耻啊!(热烈的鼓掌)④这是某集团的无 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 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 人的光荣!(鼓掌)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 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 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 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 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 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 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的光荣!(热烈 的鼓掌) 1.上文第二段演讲词体现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是( ) A.① B.④ C.⑤ D.③ 2.上文①句这个设问句的作用是( ) A.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B.加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C.引起听众的思考,以产生感情的共鸣。 C A 3.“无耻”“光荣”“集团”“诬蔑”这些 词的感情色彩是( ) A.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 贬义词 B.中性 褒义词 贬义词 贬义词 C.贬义词 褒义词 中性 贬义词 C 4.归纳第一段的段意。 5.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说说在表达 上起的作用。 义正词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令人 震惊的罪行。 光明正大——偷偷摸摸。用对比揭 露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到极点。 6.“这成什么话?”是反问句,将其改成 陈述句,与原句作比较,说说原句的 表达作用。 “这实在是不像话。”原句语气有力,痛 斥敌人;改后轻描淡写,语气无力。 推荐阅读:《死水》——闻一多 内容概述:《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 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多角度、多层面地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 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 爱国主义感情。 推荐理由:该诗是格律体新诗的代表作,它 的体式极严。从外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 列起来非常齐整。从内在的韵律看,每句内部均由 四顿构成,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再加上 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 节调非常动听。 积累与运用 1.(育才中学中考模拟)下列词语书写 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诀别 感概 嶙峋 锋芒毕露 B.琐屑 妖娆 取缔 语无轮次 C.亵渎 商酌 藉贯 重峦叠嶂 D.推崇 禁锢 恻隐 唯唯连声 D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 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 “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日,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制造了骇人 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 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B • • • • • • • • • • • • • • • • 3.(2018重庆B)综合性学习。 班上准备举办“音乐带我飞”的主题晚会,请你 完成下列任务。 (1)晚会拟用一副对联来渲染气氛,现已确定好 了上联,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下联:选 项 A.丝竹韵悠悠绵长 B.鼓点响阵阵送暖 C.琴音起首首入梦 D.琵琶响嘈嘈切切 B (3)王丽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歌 声大秀场”活动中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未 尽。作为主持人,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你该怎么说呢? 示例:王丽,你的歌唱得真好,大家还想免 费再听呢。但你何不歇一歇,既可让嗓子得 到及时的休息,还可以吊吊大家的胃口,多 好呀! 现代文阅读 (南开中学中考模拟) 中国不亡,有我! 齐邦媛 抗战爆发后,整整一年间,我家随着流亡 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南京来到重庆。一 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 坝的南开中学上学。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 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 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侵略的魔 爪。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 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深 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一 九三六年即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 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 了一百六十名学生。卢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 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 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 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 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 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 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 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 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 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 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 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 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 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 亲读书。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 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 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 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 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一 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 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一年后,他 被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 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 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 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 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 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 教育。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一 九零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誓为教育中 国的子弟献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 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他创设了南开大 学。抗战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 毁了南开。之后,南开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 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自他从事教育到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 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中 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 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为了庆贺他七十岁 之成就,胡适和十一位美国学者合撰《另有表 现的中国》一书,书名意指借由南开精神看到 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 在日益进步,充满了高瞻远瞩的理想。 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 在沙坪坝那些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 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 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 饱不饱。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他在想,这 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他 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 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 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节选自《巨流河》,略有删改) 4.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张伯苓校长主要的办学经历。 →美国 回国后, 创设南开大学→ → 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 一九零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 一九三六年,到重庆觅地 建立南开中学分校 5.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 其表达效果。 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 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张伯苓看着国帜三易, 国力衰微时内心的无奈、痛心和悲愤,体现 了他对国家民族强烈的爱与责任感。 • • • 6.文中说“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 温暖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 “温暖”的理解。 在艰难的求学生活中,张校长对我们的照顾 细致周到;无论国家民族处于何种境地,张 校长和他的故事总是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 坚信中国不会亡。 7.“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 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 恒不灭。”这部分文字照应了文中哪个句子?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 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8.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章标题“中国 不亡,有我!”的内涵。 示例:这是张伯苓演讲了半个世纪的主题, 是他教育救国理想的体现;这也是张伯苓和 他的学生坚信“中国不亡”、努力创造“另一个 中国”的“南开精神”,这更是南开精神对我们 后人永恒不灭的激励。 有些同学总以为学习好无聊、好没 劲、是一件很苦的事。对此你有不同的 看法,请你就此发表一段演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