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重点 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难点 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 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3. 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重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学习难点: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 生活难免有挫折 (1)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 ,就是人们常说的 。 (2)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 ,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 不同。 (3)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有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 ,但如果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 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 ,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 。 2. 发掘生命的力量 (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 、 和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4 的能力。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 和坚强的 。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挫折指的是什么?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人们的感受和反应有哪些?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怎样正确面对挫折(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做)? ①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4 4.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有什么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5.面对挫折,怎样做才能增强我们自身的力量?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6.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④关心、帮助他人;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