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过关练“传记阅读”新人教版
“传记阅读”专题过关练(一)-(二) 专题过关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 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 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 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 年,15 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 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 年,宗璞的短篇小 说《,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 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 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 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 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 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 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 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 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 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 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 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西南联大毕业 学生从军者有 800 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 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 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 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 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 60 多年过去, 前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 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 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 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 30 年,她在病中笔耕 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 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 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 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 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 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借材料 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宗璞极大的启发。用 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 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 年 4 月 28 日) 相关链接 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 8 年时 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 1943 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 19 岁。随着战事 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 (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 野葫芦引 》)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 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 (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影响下,宗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不仅涉猎范围广泛,而且感情非常 投入。童年的阅读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B.她亲身经历文革,看到很多知识分子被迫自杀,自己也被批斗,所以才会对那个时 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 C.抗战的特殊经历使她认识到作家的责任,关于抗战的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 《西征记》《北归记》四卷,影响深远。 D.近 30 年的笔耕不辍,使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 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 解析:选 D “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的原因并不一定是 因为“近 30 年的笔耕不辍”,强加因果。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毒草” 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 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 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率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 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见,在 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 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解析:选 CE A 项,让宗璞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是发表在《大公报》上的《,选项弄错 了对象;B项,“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 无依据;D项,“一直是沉痛的”错误,曲解文意。 3.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文本 具体说明。 答: 答案:①大爱是担当的基础,为担当提供动力,担当用以表现、实现大爱;②在宗璞的 作品里,体现出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 精神,以及对人对物的大爱;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创作《红豆》,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 观加以引导;④“文革”中对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给予同情,创作作品表达对“文革”的忧思; ⑤感动于师生的爱国行动和滇西战役的辉煌,创作《野葫芦引》,谱写中国学人抗战史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 范 昕 1910 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 洋画报》上。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 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 浮在无尽的时空中。“即兴之作,小形,着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 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 35 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 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 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上世纪 20 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 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 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他的朋友观赏过 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 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他突然琢磨起,是不 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他想描绘的,其实是 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 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 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 难所。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 4 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瞻 瞻率性回答:“避难。”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 “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丰子恺恍然大悟, 原来孩子理解的“逃难”是这样的!这样一次对话,激发丰子恺思考关于童年的话题。他写 了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叹“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 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 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能够发现孩子心里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他的很多画都是来源于儿女的嬉 戏,看到哪个孩子有个有趣的举动,就马上画下来。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 们,还用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 为丰子恺最早的“儿童相”漫画提供灵感的,则来自日常的温情一幕。一天,丰子恺完 成了一天的教务,妻子抱了儿子瞻瞻,携了女儿阿宝,到弄堂门口等他回家。瞻瞻坐在母亲 的臂上,口里唱着“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阿宝拉住了母亲的衣裾,在下面同他合唱。 马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瞻瞻一眼就认出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突然欢呼 舞蹈起来,几乎使他母亲的手臂撑不住。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也几乎撕破了母亲的衣裾。 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这时,丰子恺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两个人。其中一人体验着小 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另一个人,则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 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对丰子恺而言,儿童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自然之美,这正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努力 捕捉乃至置身其中的境地。可贵的是,丰子恺描绘日常,出于感情,也出于自然,其实也是 带有诗趣的。恰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画表面都平淡,浅率的人看了毫无兴味,深于感情的人 始能欣赏”。 (选自 2016 年 2 月 26 日《文汇报》) 相关链接 有一天,门前来了卖鸡崽的小商贩,孩子们齐声向爸爸呐喊“买小鸡”。丰子恺和小商 贩讨价不成,小商贩拔腿就走,孩子们顿时哭声一片。丰子恺再度加码讲价,小商贩还是不 依,孩子们的哭声更强了。因为还会有来卖小鸡的,丰子恺就抚慰孩子们,“我们等一会再 来买吧,但你们下次……”丰子恺立即把话打住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 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些成人世界的道理,丰子恺没有告诉孩子们。 女儿丰一吟回忆说:父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种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一言一行都 饱含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 (节选自望秋园《丰子恺是个慈父》)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丰子恺在抒情漫画方面取得的成就,先从陈师曾写起,是说明丰子恺的漫画 创作受到了陈师曾的绘画影响。 B.丰子恺的抒情漫画至今依然能够感染读者,是因为他继承传统,敢于创造;热衷写 生,大胆尝试;而且他能守护童真。 C.“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是丰子恺艺术成就的土壤,举家的逃难虽然 艰辛,但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 D.丰子恺描绘日常景物,不仅出于感情,而且出于自然,带有浓浓的诗意,感情丰富 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解析:选 C 文章出现“逃难”文段,只是为了说明丰子恺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善于守护童真。逃难“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于文无据。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丰子恺对陈师曾发表在上海《太平洋画报》上的一批画作深入研究,对陈师曾赞赏 有加,以致丰子恺早期有大量的作品是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 B.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就有图画与诗意结合的传统,丰子恺早期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 新画,这些作品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大胆的创造。 C.丰子恺寄居杭州西湖,月上柳梢时出门写生,却无法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徒 劳而返,后来从朋友的诗句中得到启发,让他豁然开朗。 D.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到沪江大学避难,小儿子对“逃难”的喜欢,给他的启示是: 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E.有一天,丰子恺的妻子带着子女到弄堂口玩:儿子瞻瞻和女儿阿宝看见带着一叠书 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而欢呼舞蹈,不想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解析:选 BD A 项,“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分析概括错误,“古诗新画”是丰 子恺对宋代以来文人画的继承与创新。C项,理解错误,是从朋友“吟诵唐代诗人赵嘏的诗 句”中得到启发的,而不是“朋友的诗句”。E 项,“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表述不够准确;原文是“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看不出“烦恼”。 6.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包含着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 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优秀品质:①率真。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都源自内心,不掺杂一点成人世界里 的东西。②正直。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不固执己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③ 友善。平等待人,爱世界的一切生命;和孩子对话心平气和,不责怪打骂孩子。(能准确答 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联系实际:(示例)当今一些家长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要么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 孩子,向孩子灌输成人的观点;要么放任自流,娇生惯养;要么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经常 打骂孩子。家长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宽严有度,注意发挥孩子的个性 特长。(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专题过关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文骢:追梦云霄间 三月春光里,一位老人却没能赶上他“孩子”的 18 岁生日。 3月 22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 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 专家宋文骢走完了他 86 年的人生旅程,错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3月 23 日, 歼10 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的日子。 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1930 年 3 月,宋文骢出生在云南。他的童年 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飞机对昆明没完没了的轰炸。 “防空警报,警报什么呢?——中国飞机跑了,日本飞机来了。我们没有抵抗力啊!” 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 “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梦想如同种子般在他心底萌芽。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1949 年,19 岁的宋文骢成为一 名侦察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宋文骢成为一名空军机械师。回国后第二年,他考入了哈 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始了他的飞机设计生涯。 在祖国的航空工业体系里,宋文骢不断成长,儿时的梦想也越来越近。1980 年,宋文 骢任歼7C 飞机总设计师,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队全过程,填补了我国 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 1986 年,时年 56 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 飞机总设计师,肩负起了我国自主研发新 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历史重任。歼10 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当前唯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第三代战斗机,技术跨度大、难度高,其战技要求集中体现了西方先进国家着手开发的 2000 年左右装备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特点。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那时,我国 的航空工业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 “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和第三代先进飞机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漫长的研制 过程中,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地向目标迈进,先后攻克了先 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CAD/CAE/CAM 等关键技术。 一埋头就是 12 年。 1998 年 3 月 23 日,歼10 飞机终于做好了所有首次试飞的准备。当时已经 68 岁的宋文 骢知道,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这如同一个魔咒,笼罩在团队每一个 人的心头。 “这种飞机没有不摔的,所以他当时压力很大。”歼10 战斗机副总设计师戴川回忆, “宋老的方法就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把工作做到位。” 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飞机终于平稳着陆。成功了,有人欢呼,有人落泪。歼10 战斗 机设计师杨伟说:“在那之前从未见过老头流泪,但是在那一刻他哽咽了。他毕生的精力, 最终化作了一种战斗力。” 那一天,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 3 月 23 日——歼10 成功首飞的日子。“我 想的不是说一架飞机首飞就完了,我考虑的是我们的飞机出来后它在什么层次上,最终一定 要使我们的飞机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生日成为又一个起点。经过数千次的定型试飞,歼10 战斗机于 2006 年正式列装空军 航空兵部队。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那一年,宋文骢 76 岁,离他受命为歼10 总 设计师之时,已经过去了 20 年。 在他的影响和培育下,以歼10 双座飞机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 航空新人,一大批站在航空科技前沿、全面掌握了航空高新技术的飞机设计师,航电专家, 飞控专家和机械、软件开发等优秀人才,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和栋梁。 宋文骢的梦还在继续。 (摘自《光明日报》,2016 年 3 月 24 日)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文骢的童年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想到“我们没有抵抗力啊”, 便立志要建造一架性能良好的飞机。 B.抗美援朝战场上空军机械师的经历以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飞机设计学习都有助于 宋文骢实现他飞机设计师梦想。 C.1980 年,宋文骢任歼7C 飞机总设计师,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 队全过程,为第三代战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 3 月 23 日——歼10 成功首飞的日子,可见歼10 在他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他的第二生命。 解析:选 C “为第三代战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中生有。原文是“填补了我 国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宋文骢因为从小就酷爱飞机,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的梦想如同种子般 在他心底生根、萌芽、壮大。 B.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 飞机总设计师时,我国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发达 国家在此领域已颇有成就。 C.在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欠佳的情况下,宋文骢独自埋头苦干 12 载,先后攻 克了先进气动布局等关键技术。 D.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所以,即使宋文骢做好了所有首次试 飞的准备工作,歼10 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E.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逝世的哀痛 及惋惜,以及对宋老那种一直追梦精神的敬佩。 解析:选 BE A 项,由原文“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可知,宋文骢并 不是从小就爱飞机的。C 项,“独自”错,原文“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D 项, “歼10 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错,歼10 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了。 3.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一直追梦云霄间,关于“梦想”,你怎么看?请结合 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示例)宋文骢一直追梦云霄间,执着如一,令人钦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 实每个人都有梦想,对人生、对未来充满许多期许,但面对竞争、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丧 失信心,畏缩不前,愿景就此“夭折”,梦想从此“凋零”。但古往今来也有许多古圣先贤、 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或忍辱负重,或至死不渝,或披肝沥胆,或以死明志,或百 折不挠,或屡败屡战,或投笔从戎,或弃医从文,数十年如一日,或行程数千里……让我们 用信心播种梦想,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智慧耕耘梦想,用创造收获梦想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 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 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 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 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 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 年 5 月 24 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 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 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 型摇滚乐队。 1959 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 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 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 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 20 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 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 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 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 成为 20 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1964 年,《时代变了》发行,被 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 “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 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 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 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 20 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 60 年代轰 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 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 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 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 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 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 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 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 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 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 61 号公路》里的摇滚乐, 叫作《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 500 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 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 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 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 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 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 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 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 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1996 年鲍 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 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 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 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 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 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 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 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 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 2016 年 10 月 15 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 兰·罗素(1950 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 年),而 2015 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 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 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 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 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战 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 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 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 得到了圆融体现。 解析:选 C “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 雨将至》等作品。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 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 B.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 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 C.《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 500 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从此鲍 勃·迪伦不再热衷反叛文化运动,被视为民谣的叛徒。 D.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伦浓厚的兴趣,他也因此找到 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E.60 年代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而他不再创作抗议歌曲,因此人们更 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解析:选 AB C 项,原文“《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迪伦只花了 20 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 60 年代轰 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时间不对,是在创作了《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 等作品之后才不再热衷反叛文化。D 项,“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 勃·迪伦浓厚的兴趣”属于强加因果。E 项,“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是在 70 年代末, “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的事,和民众对他不再热衷民权运动没有必然联系。 6.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 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 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②“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 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 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又是可回归 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