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威海市2019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A卷)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两组卷中的第Ⅰ卷都有11个小题,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两组卷的第Ⅱ卷都有3道题,共6道必做题,合计112分。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 工业机器人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2015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我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逐年攀升,各大机器人厂商积极扩张在我国的生产。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落后,市场占有率低,且机器人生产企业所涉及的大多产品集中在系统集成环节。2016年知名家电企业美的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2018年美的旗下德国库卡在中国新建两家工厂,准备2019年年底前将在华产能增加到目前的4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政府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枯竭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 B. 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劳动力工资成本上涨 C.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机器人市场范围的扩展 D. 生育政策的调整 2. 下列哪些企业最需要应用工业机器人( ) A. 创意蛋糕制作 B. 金属冶炼 C. 汽车组装 D. 软件设计 3. 2016年美的收购库卡主要目的是( ) A. 增强品牌影响,扩展国际市场 B.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家电研发 C. 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D. 获得资金支持,提高研发费用 - 21 -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工业机器人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则可推知我国政府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劳动力工资成本上涨,故B项正确。 【2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工业机器人是在人的控制下,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所以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选项中汽车组装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C项正确。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美的是家电企业,而库卡是机器人制造商,两者属于不同的行业,则可推知其收购库卡主要目的是实现转型升级,故C项正确。 2018年7月30日在挪威班纳克测到32摄氏度的高温,引起全球对气候变化和北极熊生存环境的担忧。全球变暖以来,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速度明显更快,是其它的地区的2.5倍,这种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粗实线为7月多年平均10℃等温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有关班纳克该月的相关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每日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大约为6时 B. 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北 C. 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小 D. 昼长短于漠河 5. 10℃等温线在班纳克附近分布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该海区极地东风较弱,降温幅度小 B. 该海区海冰融化慢,海冰吸热少,气温降低幅度小 - 21 - C. 该海区热带气旋活动少,阴雨天少,气温较高 D. 该海区受暖流影响,导致气温较高 6. 下列关于“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 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气温上升明显 B. 纬度高,极昼时间长,太阳辐射收入多 C.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收入多 D. 冰雪消融后,下垫面反射率下降,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答案】4. C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班纳克经度约为30°E,时区为东二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6小时,每日影子最短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根据“东加西减”计算可知,此时对应的北京时间是18时,A项错误。7月为北半球夏季,此时日落方位为西北,影子朝向东南,B项错误。该月为7月,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当地距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小,C项正确。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班纳克纬度高于漠河,昼长长于漠河,D项错误。 【5题详解】 10℃等温线在班纳克附近分布纬度较高,说明该处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读图可知,班纳克位于北欧西海岸,此处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效应影响,其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故D项正确。 【6题详解】 北极周边人口稀少,且没有具体材料说明周边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是否剧增,北极周边的国家较发达也在控制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故不会出现剧增的现象,故A项错误。北极自古就有极昼,且极昼持续时间相差不大,但是气温近30年升高速度加快,故这变化发生和极昼关系小,且北极晴天时,北极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量小,获得热量少,故B、C项错误。全球变暖,气温上升,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北极地区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故D项正确。 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数比例大于城市老年人口数占城市总人口数比例的现象。读“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图”。 完成下面小题。 - 21 - 7. 图中可以显示( ) A. 2000年以前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农村 B. 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严重 C. 2070年城乡倒置现象最严重 D. 2040年以后中国老龄化趋势将改善 8. 造成我国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城市老年人死亡率高,老年人人口比重低 B. 80年代后农村地区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使农村自然增长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C. 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农村死亡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 D 农村劳动力因经济因素向城市迁移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30年之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逐渐扩大;2030—2040年,老龄化城乡差异逐渐缩小;2040年后又逐渐扩大。读图可知,2000年以前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大于农村,但是数量不一定多于农村,A项错误。读图可知,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严重,B项正确。读图可知,2070年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占城市总人口数的比例大于农村,并未出现城乡倒置现象,C项错误。2040年以后中国老龄化趋势仍在波动中上升,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D项错误。 【8题详解】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巨大差异,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青壮年减少,留守老人所占比重上升,而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增多,这促使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现象,故D项正确。环境污染、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观念以及医疗卫生水平不是造成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的主要原因,A、B、C项错误。 - 21 -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 完成下面小题 9. 西南地区冬季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A. 受纬度和地形影响,热量较充足 B. 在水稻收获后种植马铃薯提高土地利用率 C.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10. 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 A. 低热河谷地带 B. 四川盆地 C. 中低海拔地区 D. 高海拔地区 11. 有关西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拔高气候温凉,采用有机肥培肥,多方面原因马铃薯品质优良 B. 其生产成本高于炎热的东南亚国家,国际市场小 C. 因交通不便,立体气候等原因导致产业优势不明显,经济效益差 D. 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扶持政策到位,产业前景广阔 【答案】9. A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西南地区冬季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说明当地冬季适合种植马铃薯,这主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西南地区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西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坝子农业,集中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这些地区海拔低,冬季气温较高,热量充足,能够满足马铃薯生长所需,故A项正确。 【10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可知,大春马铃薯主要生长期是4—9 - 21 - 月,属于北半球夏季,南方平原区气候炎热,马铃薯性喜冷凉,故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D项正确。 【11题详解】 海拔高气候温凉,采用有机肥培肥,多方面原因马铃薯品质优良,因交通不便,立体气候等原因导致产业优势不明显,经济效益差,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扶持政策到位,产业前景广阔,A、B、C项正确。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西南地区虽然纬度低,但是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在每个季节都有时鲜马铃薯上市,相比于炎热的东南亚国家,生产成本低,且国际市场广阔,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要求。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还包括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这些设备被放置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具有对环境相同的要求以及物理安全上的需求,还便于维护。贵安新区是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将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总投资150亿元,机柜超10万个,服务器超200万台。2014年,贵州省成立了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了包括电子政务、工业、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智慧旅游、食品安全和环保在内的“7+N”云工程建设。自2015年7月首个国家级旅游大数据库灾备中心落户该区起,越来越多的部门的数据灾备中心落户该区。目前贵州已成为我国三大数据中心基地之一。 材料二:贵安新区区域图(图1)和某数据中心建设图(图2) - 21 - (1)据材料分析说明贵州发展成为我国三大数据基地之一的原因。 (2)说明灾备数据中心选址贵安新区的原因。 (3)数据中心在建设中通常会依靠山体或者天然山洞建成长条状洞体,在洞体内进行设备存放及运行。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地处高原气候温凉,空气质量好,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地处能源基地,水能、风能等电力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稳定廉价;为中国后发展地区,地价、人工等成本低;三大运营商聚集带宽资源丰富,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政府积极引导与扶持,配套设施和服务完善。 - 21 - (2)贵州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贵州也少有洪水,并且无台风、龙卷风、暴雪等自然灾害;地处我国战略腹地,环境安全。 (3)利用地形优势和天然洞穴建设洞体可以减少建设费用;洞中恒温恒湿、降低养护费用;长条状有利于通风,利用自然风,绿色环保;设施隐蔽,防护安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贵州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的建设为材料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分析,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由材料“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设施,它不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还包括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这些设备被放置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具有对环境相同的要求以及物理安全上的需求,还便于维护。”可知,数据基地对环境、能源、网络等有较高要求,运维成本高。贵州地处高原气候温凉,空气质量好,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地处能源基地,水能、风能等电力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稳定廉价;为中国后发展地区,地价、人工等成本低;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将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带宽资源丰富,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贵安新区为政府规划,政府积极引导与扶持,配套设施和服务完善。 (2)灾备中心要求安全性能较高,既包括自然方面也包括人为方面。自然方面,贵州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而且少有洪水,并且无台风、龙卷风、暴雪等自然灾害。人为方面,地处我国战略腹地,社会环境安全。 (3)数据中心要求诸多设备放置在一起,则其建筑面积大,依靠山体或者天然山洞建成,可以减少建设费用;此外,山洞中恒温恒湿,可以降低养护费用;长条状洞体有利于通风,可以利用自然风,绿色环保;再者,山体中设施隐蔽,防护安全。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是一个内陆湖泊,除个别年份在西岸及湖湾的局部浅水区外,湖水基本上不结冰,吉尔吉斯语意为“热湖”。湖面海拔1609米,湖面积6332平方千米,储水量1380万亿立方米,接近我们的渤海。湖泊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平原低地主要分布在伊塞克湖湖盆区内东西两侧,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粮区和畜牧区。每年冬季都有2~5万只飞禽在此越冬,其中包括珍贵的白天鹅、黑天鹅和赤嘴潜鸭。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 - 21 - (1)分析说明伊塞克湖称为“热湖”原因。 (2)结合区域特征,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原因。 (3)依据材料说明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原因。 【答案】(1)湖泊面积和深度大,水量大热容量大,冬季湖水降温慢,湖面水温较高: 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气温较高: 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矿物质丰富,湖水不易结冰 (2)常年盛行西风,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暖湿气流受东侧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位于中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3)湖泊终年不冻,气温适宜,提供了栖息环境;周边支流众多,带入湖中较多的有机物,河湖中鱼类等生物资源丰富,为候鸟提供了食物;东西两侧的产粮区和畜牧区提供充分食物;建立保护区,为候鸟提供安全的越冬场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亚伊塞克湖为材料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由材料“湖面海拔1609米,湖面积6332平方千米,储水量1380万亿立方米”可知,湖泊面积和深度大,水量大热容量大,冬季湖水降温慢,湖面水温较高;读图可知,湖泊北侧有东西向山脉分布,阻挡冷空气的侵入,气温较高;伊塞克湖是一个内陆湖泊,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矿物质丰富,湖水不易结冰,故其温度高,被称为“热湖”。 (2)读图可知,伊塞克湖位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而湖泊东侧有山地分布,暖湿气流受东侧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湖泊位于中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 21 - (3)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湖水基本上不结冰,被称为“热湖”,气温适宜,为候鸟提供了栖息环境;读图可知,周边地区支流众多,给湖中带来较多的有机物,河湖中鱼类等生物资源丰富,为候鸟提供了食物;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湖盆区内东西两侧,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粮区和畜牧区为候鸟提供充分食物;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为候鸟提供安全的越冬场所。 14.【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次团粒喷播绿化是针对岩石、硬质土、沙质土、贫瘠地、酸性土壤、干旱地带、海岸堤坝等绿化较为困难的表面,采用诸如淤泥、污水处理后的沉淀物及经处理后的城市垃圾、黏土等材料,加入植物种子,并添加其他必要的材料,采用喷播等方式形成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生长基盘。喷播一年后植物根系已经深入岩土之中汲取水分,基本不需要进行养护。下图为山东某隧道口边坡采用该技术前后不同时期的景观。 - 21 - 结合基面特征、区域特征指出对绿化施工季节及对绿化种子的要求,并说明该技术应用后对该路段的意义。 【答案】选择在春季或夏季,选用根系发达,主根延伸性强的木本植物种子,选用本地树种恢复生态、美化环境;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石掉落或冲刷对道路运输的影响;施工周期短,养护费用低。(答对2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高次团粒喷播绿化为材料背景,考查绿化的注意事项及其意义,难度较低,重在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由材料可知,喷播绿化针对岩石、硬质土、沙质土、贫瘠地、酸性土壤、干旱地带、海岸堤坝等较为困难的表面,这些表面土壤肥力差,水分少,要想使种子存活率提升,应当选在降水较为充沛的春季或者夏季;在种子选取上,针对困难绿化面,应当选取生存能力强的物种,尤其是一些根系发达、主根延伸性强的适应本地气候的木本植物种子。该技术应用后对该路段的意义即为绿化植被的意义,主要有恢复生态、美化环境;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石掉落或冲刷对道路运输的影响;施工周期短,养护费用低。 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B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多数地方的雾凇,只是达到形成雾凇的基本条件,但吉林雾凇的形成具备了充分有利的特殊条件。丰满大坝1942年开始蓄水,2007年底国家电监会发文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围绕着这座大坝的安全等级评价和重建与否,争议之声未绝。其中有学者提出:若拆除大坝,吉林市雾凇景观或将消失。读吉林市雾凇观测景点图(甲乙丙三地为重要观测景点)和丰满水电站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 21 - 15. 乙、丙、丁三处表层水温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 A. 乙>丙>丁 B. 丁>丙>乙 C. 丙>乙>丁 D. 丙>丁>乙 16. 下列不属于吉林雾凇形成的充分有利特殊条件的是( ) A. 吉林冬季寒冷期漫长,低温日数多 B. 江面向空中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湿度大,空气水汽易饱和 C. 冬夜漫长,辐射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小 D. 晴天多、微风天气多,气象条件好 17. 雾凇景观或将消失的原因是( ) A. 河流封冻,水汽减少 B. 河流水位下降,流速减缓,水汽减少 C. 松花湖消失,调节气温能力下降 D. 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不易过饱和冷凝结晶 【答案】15. C 16. C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冬季气温在-20℃以下,丁位于丰满水库的表层,此时肯定是封冻的,根据水的物理性质,水库底层的水温应在4℃左右,水库底层温度较高的水体驱动发电机发电而后流入松花江,图中丙、乙、甲三个位置都可以看到雾凇景观,说明这一河段冬季都没有封冻,丙最靠近丰满水电站,所以水温最高,乙在丙下游,水温比丙低,丁此时封冻,水温最低。故选C。 【16题详解】 - 21 - 结合题信息和上题分析,吉林冬季寒冷漫长,低温日数多;松花江在丰满水电站下游部分河段冬季不会封冻,江面和周围气温温差很大,江水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大;冬季多晴天,风力较弱,夜晚辐射降温快,水汽在周围的树枝上凝结而形成雾凇。所以A、B、D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应为气温日较差大。故选C。 【17题详解】 结合上题对雾凇形成原因的分析,该地冬季气温在-20℃以下,拆除大坝以后,该段松花江就会封冻,江水不再大量蒸发而使雾凇的形成失去了充足的水汽来源。故选A。 扎达土林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两列巨大山脉之间的扎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石风化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河湖沉积 19. 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象气候条件为( ) A. 海拔高,昼夜温差小 B. 受印度洋暖湿气团影响,降水多,冲刷作用明显 - 21 - C. 空气干燥,降水少 D. 盆地土壤中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有机质十分缺乏 【答案】18. D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可以推断土林岩层应是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而形成的。故选D。 【19题详解】 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图中甲为变质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①表示冷却凝固,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变质作用。该地区曾经是面积广阔的湖泊,后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下降,经过外力长期的风化侵蚀而形成。故选B。 【20题详解】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A错误;该地受高大的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空气干燥,降水稀少,B错误,C正确;该地降水稀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是因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D错误。故选C。 海水温度距平值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下图是某时间热带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距平(单位为℃)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1. 据图判断,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5℃”的海区在赤道上延伸约( ) A. 3500km B. 4000km C. 4500km D. 5000km 22. 图示海水温度距平的年份可能导致发生的现象是( ) - 21 - A. 图示字母M附近区域降水量增多 B. 图示字母N区域附近下沉气流减弱 C. 距离我国较远,对我国天气气候基本无影响 D. 秘鲁渔场捕鱼量增多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5℃”的海区在赤道上大约从90°W向西延伸到130°W,对应的距离约为111×40≈4440km,与C最接近。故选C。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太平洋东岸或南美西海岸的水温明显高于正常年份,由此可判断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M位于太平洋西岸,受其影响,降水减少,A错误;N海域水温高于正常年份,下沉气流减弱,形成上升气流,降水增多,B正确;厄尔尼诺是一个全球性的地理现象,会影响到全球多个地区的天气和气候,C错误;东南信风减弱,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D错误。故选B。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的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是( ) A. 阳坡2000-2300 B. 阴坡2000-2300 C. 阳坡2200-2600 D. 阴坡2200-2400 24. 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原因正确的是( ) A. 阳坡高温度高,热量条件好 B. 阴坡高蒸发弱,水分条件好 C. 阳坡高冰雪融化多,水分条件好 D. 阴坡高降水多,水分条件好 - 21 - 25. 24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海拔升高,阴、阳坡的坡度差异越来越小 B. 随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增强 C. 随海拔升高,阴、阳坡之间水分、热量交换增强,差异变小 D. 随海拔升高,人类活动干扰越来越小 【答案】23. A 24. B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题目信息,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该山阴阳坡的坡度,降水条件类似,故应均为单峰状态,但由图中曲线可知,该山阳坡并没有出现单峰曲线的情况,故可判断受到干扰的应是阳坡;而由题干可知在条件类似的情况下,山坡植物物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应一致,而对比图中阴坡曲线的阳坡曲线的差异即可知在2000-2300米地区阴坡和阳坡物种数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至,即可知发生干扰的范围应在2000-2300米。故选A。 【24题详解】 结合题目信息,“植物的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未受干扰时,阳坡植物多样性的最高值应出现在中部海拔大约2300米的位置,对比阴坡曲线可以判断,在不同的海拔高度阴坡的植物多样性均高于阳坡,A、C错误;两坡降水量差异不大,D错误;阴坡太阳辐射少,蒸发弱,因而水分条件好于阳坡,B正确。故选B。 【25题详解】 两坡坡度差别不大,坡度不是造成两坡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因素,A错误;随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B错误;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蒸发减弱,两坡的水分差异减少,而且两坡之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增强,从而导致两坡之间的植物多样性差异缩小,C正确;“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结合上题分析,受干扰的部位在2300米以下,2300米以上没有人类活动干扰,D错误。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2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对建三江垦区考察,途中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北大荒的土质要不断优化,不能退化…… - 21 - 材料二: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年平均无霜期仅120天。水稻生产主要包括育苗——插秧(移栽)——田间管理(水分排灌、除草、防病治虫)——收获等流程。为加快建三江绿色水稻产业的发展,垦区通过实施科技、良种、育壮秧、田间管理、全程机械、基础建设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了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加快了垦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春播期间,农场职工将田间水位放到最低后再进行插秧,全分局500万亩水稻只用半个月就完成了插秧任务。建三江分局造高寒地区种植水稻奇迹,水稻最高亩产达到830公斤。现在建三江分局已经建起了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场群,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 建三江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为稻谷加工。2013值年实现总产值24.7亿元,工业增加值6.03亿元,实现利税0.95亿元。 建三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显著增温。这与建三江开垦面积的增加同步,因此湿地大面积开垦可能直接导致增温突变。土壤生态安全指数呈下降趋势,指数偏低。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比开垦前下降近三分之二,板结和盐碱化现象严重。 材料三: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图,田间插秧图。 (1)依据材料说明发展建设建三江的重要意义。 (2)结合水稻生产流程及相关材料,分析高寒水稻种植成功的措施。 (3)分析说明土壤问题形成的原因。 (4)评价区域气候增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加强粮食生产与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领并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的提高。 (2)选择生育期较短、抗低温早熟品种利用苗床(大棚)育种对稻田内水位控制,控制在最低水位提升地温。机械化操作,节约各类农事活动安排时间。 - 21 - (3)土壤侵蚀导致黑土厚度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大量的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现象严重。 (4)无霜期延长,农作物生长时间延长,受冻害灾害影响变小,农作物产量增加。病虫害增多,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突发性气象灾害增加,对农业的危害程度可能增大。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建设建三江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社会方面,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经济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2)建三江种植水稻的限制条件在于热量不足,作物的生长期短,结合材料信息,建三江种植水稻需要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培养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如耐低温、成熟早;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育苗;对稻田水位进行控制;机械化水平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是由于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土壤板结和盐碱化是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 (4)气候增温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分析。有利的方面,气候增温使当地的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减小;使适合耕作的土地面积增加,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不利的方面,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病虫害增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库铁路,又称库格铁路,由青海省格尔木市到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的铁路,是成库铁路的北段。计划2018年年底建成,将成为第三条出疆铁路。铁路建成后,格尔木到库尔勒由原先乘坐汽车班车的26个小时缩短至火车客车12个小时左右。库尔勒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尔勒市地处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南疆交通枢纽。该铁路新疆段主要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抵御风沙的同时要多次穿越塔里木河。 - 21 - (1)指出新疆铁路线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铁路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巨大意义。 (3)指出该铁路新疆段建设需克服的困难,并提出穿越塔里木河为保护生态而采用的铁路修筑形式。 【答案】(1)铁路线稀少、密度小,主要沿天山山麓分布区域面积广阔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需求量小,山麓自然条件优越建设养护费用低,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2)合理布局中国西部铁路网,完善新疆交通的基础设施,加强新疆与其它区域的联系;带动基础实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开发与输出,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在生活方面缩短往来时间,加速了南疆与其他地区的商品贸易往来,使当地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进一步满足。 (3)大风、沙尘暴、缺水、昼夜温差大等,以桥带路。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了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和交通运输线的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 21 - (1)读图归纳,总体分布特点是线路少,密度小;具体分布特点是分布在天山山麓或盆地的边缘。成因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自然方面,新疆面积广阔,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山麓地带或盆地边缘多绿洲分布,自然条件更优越;社会经济方面,新疆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大部分地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少,山麓地带或盆地边缘人口和城市密集,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 (2)铁路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在经济方面,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了与其他地区的商贸联系;铁路建设投资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完善铁路网的布局,促进就业,巩固国防安全,加快沿线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步伐。 (3)结合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新疆铁路线的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当地极端的气候条件,包括当地气候干旱,缺水严重;昼夜温差大,冬季白昼时间短,气温低;多大风、沙尘天气;生态环境脆弱等。穿越塔里木河可以采取以桥代路的形式,既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为野生动物的穿行留出了通道。 28.【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外汇收入成为旅游业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空间差异(图中O为全国平均水平)。 概括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空间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空间差异: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长较慢。 原因: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发达,目的地可达性强;改革开放早,对外开放水平高;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或: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区位条件差,交通欠发达,目的地可达性弱;中西部改革开放晚,对外开放水平低;中西部旅游基础设施欠完善,接待能力较弱。 【解析】 - 21 - 【分析】 考查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空间差异并分析原因。 【详解】通过读图分析,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是空间差异。其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优越程度、交通阿达程度、对外开放水平高低、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 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