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核按纽5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纽·综合训练(5) 一(15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禅(chán)宗 嬗(shàn)变 泪潸潸(shān) 流水潺潺(chán) B.发霉(méi) 欺侮(wǔ) 忏悔(huǐ)录 风雨如晦(huì) C.桎梏 痼弊 故事片 顾此失彼(gù) D.崎(qí)岖 绮(qǐ)丽 牛犄(jī)角 倚(yǐ)马可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 振臂 闲暇 瑕疵 焕然一新 涣然冰释 B.原型 原形 继续 既往 心照不喧(宣)喧宾夺主 C.国事 国是 萃取 淬火 五颜六色 察言观色 D.质疑 置疑 题名 提名 证据确凿 旁征博引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认真细致,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否则 很难扎实掌握。 B.韩非子的立场是独特的,体察是无微不至(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纽·综合训练(5) 一(15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禅(chán)宗 嬗(shàn)变 泪潸潸(shān) 流水潺潺(chán) B.发霉(méi) 欺侮(wǔ) 忏悔(huǐ)录 风雨如晦(huì) C.桎梏 痼弊 故事片 顾此失彼(gù) D.崎(qí)岖 绮(qǐ)丽 牛犄(jī)角 倚(yǐ)马可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 振臂 闲暇 瑕疵 焕然一新 涣然冰释 B.原型 原形 继续 既往 心照不喧(宣)喧宾夺主 C.国事 国是 萃取 淬火 五颜六色 察言观色 D.质疑 置疑 题名 提名 证据确凿 旁征博引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认真细致,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否则 很难扎实掌握。 B.韩非子的立场是独特的,体察是无微不至(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而深刻的,思考是深邃而冷峻的,表达是幽默而风趣的。 C.被称为国学“偏才”的孙见坤,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当。消息一出,各路媒体口诛笔伐(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演绎成2010年夏天“高招”最富有争议的公共事件。 D.不少示范高中自编校本教材,结合地域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地开展特色教育。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序幕的精彩开端。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 B.随着大陆经济和对外投资不断扩大(搭配不当),香港可利用本身优势,发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 C.有学者指出,抱持功利教育观,教育只能造就对个人身心健康与否无知无感、对他人和社会不闻不问的“ 工具人、橡皮人”。 D.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处理,确立了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方面新的行为模式,预示着(对 缺介词)不被邻国领情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政策的反思与调整。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一个有名望的作家,我们竟然不知道他的姓名。这并非他是未名、废名、无名氏、(,)或者莫名其妙。缘故很简单:他的名声太响了,震得我们听不清他的名字。 B.月亮岛,多么诱人遐想的名字!从川北蓬安登上嘉陵江的游船,我就联想翩翩地勾画它的形神了:是宝石般的全圆,还是一镰弯月? C.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与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看到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 D.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 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二(12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清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红楼梦》中,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神瑛侍者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似乎正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而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世后,比起黛玉,宝玉也许应该算是后知后觉者。 《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宇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宇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传说周末蜀主杜宇,自号望帝,死后魂化杜鹃,日夜悲啼,泪尽而继之以血。那么,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形象,寄哭泣于《红楼梦》。 黛玉善泣,《枉凝眉》曲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至能感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悲歌与哭泣就是曹雪芹的歌哭。金陵十二钗,那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将第一回中“则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将其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张岱所撰《陶庵梦忆·自序》和《自为墓志铭》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这里有几分忏悔、反语、不平,有几分无奈、自嘲、自傲!“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语并非《红楼梦》中那块被女娲遗弃的不能补天亦不能自由行动的颓石的伤心哀叹,而 是作者的愤世之语,牢骚之语,是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的伤心之语,是冷眼观世,白眼看人的狂傲之语,是洞察古今、彻悟人生的佛道之语,总之,《红楼梦》是作者所写的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 (选自红学馆《黛玉形象:中国古典诗史最后的象征者》,有删改) 6. 从原文看,下列对“忧世乐天”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熙载认为,诗人的忧伤与快乐超过普通人,“忧世乐天”是诗人本来就具有的情怀。 B.《红楼梦》里的宝玉精神中似有“乐天”之间意,而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 C.鲁迅认为宝玉“喜聚”,又是独自领会“悲凉之雾”的人,他的身上反映了“忧世乐天”的诗人性情。(宝玉“喜聚”是本文作者的观点) D.“忧世乐天”是对立统一的,宝玉黛玉展现出的不同精神,实质上构成了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 7.“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对此句含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此句看似顽石之语,实则为曹雪芹的内心独白,是曹雪芹对世态的不满与憎恶愤恨的情感表露。 B.此句表面上充满自怨自艾,实际上却是反映了曹雪芹狂傲的性情,即对俗世俗人持冷蔑的态度。 C.此句寓含佛道色彩,是曹雪芹历经发人生的磨难之后,对古今红尘的洞察,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D.此句说明曹雪芹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济世,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只好坠入红尘,虚度流年。(本是曹的愤激之语,不能按字面理解。)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离恨天”“灌愁海”等名目,“元”“迎”“探”“惜”的谐音,“降珠”“紫鹃”的寓意都认明《红楼梦》是一曲悲歌。 B.林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力(夸大之词),足可见出她的内心有许多哀怨不平之气。(结论无中生有 3段) C.林黛玉是曹雪芹半生中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化身之一,作者写林黛玉,无非是想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不仅如此,还表达自己哀叹等感情 4段) D.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读来让人觉得“心绪苍凉,话语沉痛”,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相同。(错,原文是“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 9. 从原文来看,为什么说“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 答: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黛玉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曹雪芹通过塑造黛玉这一人物形象表达的是一曲沉痛而绝望的悲叹伤心之歌。 三、 (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汤和,字鼎臣,濠人,与太祖同里闬(同乡)。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统率)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从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军总管。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各位将军大多与太祖同辈),莫肯为下。从击陈野先,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斗,卒与诸将破擒野先。 常与吴接境,张士诚间谍百出,和防御严密,敌莫能窥。再寇(两次侵犯),再击却之,俘斩千计。大军方北伐,命造舟明州,运粮输直沽。海多飓风,输镇江而还。从大将军拔(攻下)河中。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酒后常有语言过失)。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记恨)之。于时,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去世),(皇上)意不欲诸将久典(掌管)兵,未有以发(表达的机会)也。和以间从容言(趁机从容地说):“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我年龄大了,不能再供您驱使,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建造放置棺材的墓地,琮等待殓装我这把老骨头)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 既而倭寇(入侵)上海,帝患之,顾谓和曰:“ 卿虽老,强为朕一行。(勉强为我出行一次)”和请与方鸣谦俱。鸣谦,国珍从子也,习海事,常访(咨询)以御倭策。鸣谦曰:“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靠岸)。近海民四丁籍一(四名男子中抽一人当兵)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烦客(外地)兵也。”帝以为然。和乃度地浙西东,并海设卫所城五十有九,选丁壮三万五千人筑之,尽发州县钱及籍罪人赀(没收犯人的钱财)给役(供给役夫工钱)。役夫往往过望(超过期望值),而民不能无扰(被烦扰),浙人颇苦之。或谓和曰:“民怨矣,奈何?”和曰:“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复有怨者,齿吾剑。”(成就长远打算的人,不能忧虑眼前的怨恨,办理大事的人不能考虑细枝末节,再有发怨言的人,吃我一剑)逾年而城成。稽军次(稽查军队编次),定考格,立赏令。明年,闽中并海城工竣,和还报命,中都新第亦成(他在中都的新家也做好了)。 明太祖二十七年,(和)病浸笃(渐渐严重)不能兴(不能起来)。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讲述往事及起兵艰难的事,说得非常详尽)和不能对,稽首(叩头)而已。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 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所得赏赐,大多送给乡亲,见到自己当平民时的旧友与老人,都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緻(坚固),久且不圯(坍塌),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与诸将破擒野先 B.再寇,再击却之 再:再次 C.常访以御倭策 D.病浸笃不能兴。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汤和“多计略”的一项是 ①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斗(勇敢) ②和防御严密,敌莫能窥 ③“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 ④和乃度地浙西东,并海设卫所城五十有九 ⑤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谨慎) ⑥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大方,共享,轻财重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和从小就有大志,(长大)有谋略,所以战争中能够多次打败敌人,特别是打败倭寇。 B.汤和作战勇敢,防守严密,取得了不少胜利,但他有酒后乱言的过失。 C.汤和年老时在浙江防范倭寇,用人得当,并修建了大量城堡,泽被后世,得到了后世的尊重。 D.汤和在浙江修建城堡,虽然有不少民怨,但他能从长远着眼,不为民怨所干扰,最终完成了任务。 四(24分) 13.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㈠“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译文: ㈡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复有怨者,齿吾剑。 译文: ㈢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 译文: 14 读下面 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句 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月亮弯弯,挂在疏落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漏”,即漏壶,古人计时的工具,从壶中滴水计算时间。“漏断”,壶中滴水减少,仿佛断了,指夜深。 作者刚刚经历过贬谪和离散。“乌台诗案” 几乎使他丧命,在狱中他甚至都想到了后事。现在虽然稍稍安定下来,他的心情仍不能平静。他眼中的世界此刻是多么不圆满啊!既是缺月,又是疏桐,其暗淡、失落可见。既是漏断,又是人静,则其寂寞、凄清可知。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鸿飘渺的身影。“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作者经常这样称呼谪宦生涯中的自己——“幽人夜渡吴王岘”、“幽人拊枕坐叹息”。也许是巧合,这些诗句的背景大都是晚上,我们仿佛看见作者的魂灵在黑夜里无声地叹息。据史载,苏轼初到黄州时,“郡中无一人识者”;同时,由于当时“亲友绝交,疾病连年,饥寒并日,人皆相传已死” (《谢量移汝州表》),其处境的寂寞、艰辛,内心的抑郁、苦闷,可想而知。此时,徘徊于清冷世界中的作者,与孤高出世、孤寂无助的大雁何其相似!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黑夜中的这只孤雁,不知受了什么惊吓骤然飞起。它频频回头,却没有人能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 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孤鸿的神情动态及其内心世界,实际上是写作者经受磨难的怅惘心情。虽然最终没有罹难,但牢狱之灾的余悸犹存,作者心头仍充满了忧谗畏讥之感。这也是他初到黄州惊魂未定、顾影自怜的写照。那时,他“杜门思愆,深悟积年之非”,而“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叔书》) 作者心中分明“有恨”,然而却无人同情、理解。作者以含蓄空白的笔法,给我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鸿在寒冷的树枝之间逡巡,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而是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这里用“拣尽”、“不肯”字样,含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有人说这句逻辑上有误,因为雁足为蹼,是不能栖息于树枝的,所以把“寒枝”改作了“寒芦”。但这样一来,“寒芦”和“沙洲冷”的语意就基本一致了;而失去了鸿雁择枝而栖、人择主而处的象征意义,也失去了作者不苟合于世、宁愿独抱寂寞的高洁心态。故于细节不必过分强求。 评 解 这首词上阕前两句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然后将幽人、鸿影两个意象合在同一时空里。此时“幽人”是主,“孤鸿”是宾。下阕则写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不肯随便栖息于寒枝的情态。至此,人而似鸿,鸿而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 今人缪钺先生在赏析这首词时说道:“晚近人论词多以‘豪放’为贵,而推苏轼为豪放之宗。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苏轼词的特长是‘超旷’,‘豪放’二字不足以尽之。”这首词的确是超旷之作。它空灵飞动,又含蓄蕴藉;既生动传神,又寄托遥深。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品格高远,正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卜算子 旅雁②作者: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云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③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朱敦儒的这首咏物词,以南飞失群的孤雁,来象征在靖康之变中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人民流离艰辛的景况。词中情景交融,处处写雁,又处处在写词人自身的身世感慨。 全词一开篇即摄取与作者的遭遇、心境有着某种联系并引发作者感情共鸣的客观物象来为词人写照,抒发词人的心声。“旅雁向南飞” ,词的首句写冬天雁由北向南迁徙。巧合的是,词人由洛阳南逃也正是这个时候。也许是他在逃亡路上,见雁南飞,有所感发,“情沿物应 ”,才发而为词,“道寄人知”,借以表达因雁而兴起的伤感 。“风雨群相失”的“风雨 ”,表面是指自然的风雨,骨子里却是喻指人世社会的风雨,是骤然袭来的战祸。接下去便以雁之饥渴辛劳、无力续飞与孤宿寒汀的情景,来比喻人们在逃难途中忍饥受寒、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 下片以雁之孤危、哀怨、忧惧和无所依托,象征他与广大人民当时类似的处境与心情。“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鸥、鹭与雁,都是栖宿于沙洲汀渚之间的鸟类,而说“难亲 ”,便有地下亦难宁处之苦 ;“矰缴忧相逼 ”,则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忧。“矰”是射鸟的短箭,“缴”是系在短箭上的丝绳。《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而这里的鸿雁苦于身心交瘁,无力高飞,便易被猎人所射杀。如此借旅雁的困厄以写人间的忧患,可谓入木三分。结尾续写旅雁之苦 。“云海茫茫”亦即人海茫茫。流落安归?哀鸿谁问?一语双关,余悲不尽。 这首咏雁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堪称上乘之作。作品艺术上的魅力,印证了“悲愤出诗人”的道理。) 【注】①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时所作② 1126年(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进逼朱敦儒的家乡洛阳,朱敦儒离乡南逃。这词作于流亡途中。③zēng jiǎo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 ㈠在表现手法上,两词有什么相同点?请作简析。 两首词都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苏词写孤鸿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寻求宿处,以此比喻作者被贬后的遭遇和心境。孤鸿实际是自己的化身。朱词,写遭受风雨袭击的旅雁,沿途饥渴劳累,疲惫不堪,无处栖身,处境孤苦,比喻作者在流亡途中的悲惨遭遇。处处写雁,实则处处写人。 ㈡两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作简析。 两词的思想感情不同。苏词借咏孤鸿,自标高洁表现诗人初贬黄州时的彷徨痛苦心情,以及宁愿孤独寂寞也不愿与世俗合污的节操。朱词则借南飞失群旅雁,不但倾诉了个人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广大平民百姓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 15填空(6分) ⑴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的论文《咬文嚼字》引导我们要养锤炼语言的习惯。 ⑵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史怀哲的《我的呼吁》是他在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 ⑶李白诗歌清新豪迈,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如:“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天河 王剑冰 历史道路的远长,致使人的名字走着走着就走失了,还有村庄的名字、城市的名字。河的名字却不会走失。我现在就站在一条河边,它的悠久与宏阔让我有一种朝拜心理。 叫做天河的水穿越了湖北省郧西全境,一路流出两岸的田园风光与山石奇景,还流出一个美丽的故事,流出那么多织女样秀巧牛郎般淳厚的后生。最先叫出天河的,不是李白样的诗人也有诗人气质,那是我们的祖先。这里不就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吗?正因为如此,说明这块土地上的人会有最早的传说,传说绝对来自生活中景、生活中人、生活中事。儿时我十分相信姥姥讲的故事,极为向往天河。葡萄架下一群孩子屏息静气的表情,还深深留在记忆中。 这是一个浪漫而神迷的地方,男孩女孩相约而来,天河边谈爱,天河里嬉耍,构成一个个咏爱的故事。秦观没有来过,他只是想象出了那首千古绝唱,若与苏小妹那段浪漫发生在天河,小妹出的定是另一个对子。 人类的衍生总是根系纠结。一群日本人沿着汉水艰难地跋涉。七夕传说也在他们心中久存,多年的研究使他们觉得牛郎织女的故事就产生于天汉相汇处。只是山路越来越崎岖,雨越来越大,寻根之旅不得不终止,他们后来才知,天河已在咫尺之遥。 如果不是最近开通的高速公路,山高路险之地没有多少人能走进来,现代的工业文明与生活方式多少年都离此很远,以致水质如此晶莹透澈。这水在不远的下游汇入丹江水库,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北中国的千家万户,成为另一种意义的民族源流。 沿河的乡野,屋宇散落着自然,花草蓬茸着微风。稻田像一个个唱片,水牛旋转着唱针。一个女子,屋前默默做着针线。走过去招呼,竟招呼来一杯好茶,山里的热情和秀美使这个早晨变得温馨。交谈得知,名叫巧女的还是个新媳妇,婆婆娘家同她家一个村子,婆婆是当年七夕时在河边同公公相识,后来婆婆就回村为儿子挑了一个媳妇过来。不知道婆婆与公公相识的细节,眼前浮现出多种可能的影像。巧女说七月七到来时,曲曲长长的天河会聚起很多女孩子。说这天织女会传授给她们更多的爱意和工巧。小伙子也会在河对面走来,赶这七夕的热闹。河里一个巨大的石头,传是娘娘投下的玉簪。簪子没有将心隔开,反成就了一个个佳话。河两岸的山上,有石老人与石婆婆见证着。还有丛丛葡萄林,郧西人爱种葡萄,葡萄多了就酿成酒,酒就叫“织女红”。 这里有上津、香口、观音、涧池、夹河的地名,充满神秘的美质。此天女下凡地,或与女子的水灵有关。唐时就有一件事:为皇宫挑选的上百美人因安史之乱而阻留上津,美女就代代衍生在了天河四周。让人养眼的天河,处处是清新柔美的好颜色。 沿着这条水,走到尽头竟是汉水。两条有着民族渊源的水构成清流相聚的胜景。“天汉”也成为一种天文地理文化相交的符号。牛郎庙在天河峡谷之上随时间老去,老去的还有天河旁的古街,很多门楣塌落,断壁残垣诉说着曾经的繁闹。居住在这里的人已经很少,但他们却记着老辈人传下的传说。随处都是精美的石头,河边随意捡拾都可读出所思所想。我就这么得到了一块梭子样泛着银色斑点的石条。 河中是从天河下来直到汉水对岸的渡船。一红衣少女站在船头,风撩动了她的长发和衣衫。她碎步移去的小路不知通向何方,一晃那船也不见了踪影,唯留深深长长的两条水在翻涌。拿着捡到的梭子走上牛郎庙的时候,一群鸟自头上飞过,人说那是喜鹊,不知道为什么,喜鹊在郧西天河尤为多。 夜,沉静的黑笼罩了世界,感觉到空无的放大。天空愈显高远,有一抹星的河流隐现,那是银河。俯首天河,一水碎银。这时感到夜也是存在,是有的一切。站在天汉相交处,站在汉魏古诗中,站在延续千年的传说里,站在天地对应的方位上,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恍惚与幻觉。 谁在船上唱一支歌子,不知是久传还是新编的,词意听不大清,味道却足: 我的家呀一条河,美丽的名字叫天河,牛郎织女天河上,喜鹊搭成万年歌…… 天河,它连同着爱情一道永恒。 (选自2010年7月12《人民日报》,有删节)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天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不仅有古人类化石,还的“牛郎织女”等灿烂的传统文化。 B.天河的女子长得水灵,除了她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外,还与其遗传基因有关,因为在唐时有上百名选入皇宫的美女因安史之乱而留居在这一带。(文中的“或”是或许的意思,是作者的猜测。) C.天河是一条多情的河,这里一事一物都情意绵绵,这里的葡萄酒叫“织女红”,头顶飞过的鸟叫喜鹊,就是河边的石头也人格化了。 D.作者将天河美丽的田园风光,山石奇景与很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风景与风俗完美结合,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情画卷。 17.结合全文,概括出“天河”民族源流的两种意义。(4分) 答:“天河”历史悠久,美丽而神秘,它养育了一代一代牛郎织女,留下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天河”文化;“天河”清澈的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北中国,这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的体现,它将促使祖国的南北文化进一步融合。 18.从文中①-④自然段看,作者对天河的情是怎样表达的?(6分) 答:“天河”是一条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河流,因而作者首先在第①段就直抒胸臆,倾吐自己对“天河”的“朝拜”之情。然后在②③④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写作者对天河的感情。②段写儿时听姥姥讲故事的心理和一群孩子听故事的表情突出“天河”故事的美丽,③段借秦观与苏小妹的爱情故事来衬托“天河”咏爱故事的浪漫,④段借日本寻根之旅,来表达“天河”的爱情故事对外的影响。 19.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地域文明无比钟爱之情。 六、 (12分)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 据调查,在我国图书读者中,知道电子图书的人占总体的47.4%。过去一年阅读过图书的人中,19.3%的人阅读过电子图书。男性电子图书阅读率为21.4%,明显高于女性16.3%;城市人口电子图书阅读率为24.8%,远远高于农业人口的14.7%。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比例高达79.7%,其次为下载阅读。阅读电子图书人群具有高收入等特征。 材料二: 手机报 电子杂志 读者规模(万人) 251 读者规模(万人) 227 占报纸读者比例 0.56% 占杂志读者比例 0.77%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分别写出相应结论。(每条不超过40字) ⑴根据材料一,写出有关电子图书普及情况的结论 答:我国读者中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电子图书,不足两成的人阅读过电子图书。 ⑵根据材料二,写出有关两种报刊的读者规模的结论。 答: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200万人,但在报纸杂志读者中所占比例不高。 21请根据提供的语境,续写两句话,展示自然界中的两种生命景观。要求:上下文是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语句大体对称,不超过50字。(4分) 冬天可以冻住土地,但冻不住生命。掘开冻土,你会发现稚嫩的根芽;撬开坚冰,你会看到安闲的鱼儿。寒风中有梅花绽蕊,雪地里有鸟儿觅食。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气象台4月 30日报告:未来两天,本地区天气晴好,早上有雾,南风2-3级,日平均气温18℃。5月3日起,寒潮袭来,天气转阴,局部地区有小到中雨,伴有5℃-8℃的降温。 请根据上面的天气信息,给以下两种人作提示,要求语言得体,每条不超过20字。 ⑴(对准备驾车出游的朋友)这两天有雾,过两天有雨,驾车小心点。 ⑵(对准备走亲访友的父母)过两天要变天,带上伞,再多带件衣服。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因为水的存在,地球有了繁衍生息的人类;因为阳光的存在,万物得以蓬勃生长;因为文明的存在,历史在曲折中始终向前,因为竞争的存在,社会显得精彩纷呈。存在,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有一种存在是一种文明的接力,有一种存在是一种思想的传承,有一种存在是一种精神的支撑,有一种存在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有一种存在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惊奇……有一种存在,总会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而一种充满智慧的精神存在,能击败一切邪恶。 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存在的力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发表见解。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存在的力量 有一种存在是一种思想的鼓舞,有一种存在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而有另一种存在则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杜玉芝(郑州) 地球因为水的存在,有了繁衍生息的人类;万物因为阳光的存在,得以蓬勃生长。有一种存在,总能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清晨迎着扑面的春风走进办公室,我首先要做的是打开电脑,登录企业即时通讯平台,当我看到公司管理者和职员的头像上线时,内心就会感动,即便没有联络,足以令我的思维活跃,步履轻盈。 晚上下班回家,总乐意极尽烹调所能,制作两三盘可口菜肴,和家人共同享用精美晚餐,然后各行其是。我喜欢遨游在文字的空间里。我们互不打扰,却能从彼此的存在中感受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或许对方没有说话,已是一种无言的默契。 有一种存在是一种思想的鼓舞,有一种存在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而有另一种存在则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看三国时,记得有这样一段故事:诸葛亮二出祁山,当时赵子龙已年逾古稀,依然请求出战,诸葛先生说:将军不必出战,只要让敌人知道你还健在,我后防定会固若金汤,这应该是赵子龙英勇果敢的战斗精神所留下的无穷威力吧。 当诸葛先生谢世后,蜀兵徐徐撤退,司马懿率曹魏军追杀其后,正在这紧急关头,听得一声震耳的炮响,蜀军队伍中出现了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先生,羽扇纶巾,身披八卦仙衣,口中念念有词:“仲达,别来无恙!”司马懿闻听是自己最佩服又最惧怕的诸葛先生的声音,顿时闻风丧胆,滚鞍落马。 且不说那只是诸葛先生的一个替身,是蜀军情急之下的一种战略,就说能让那个精明的司马懿如此胆战心惊的,难道是因为他知道诸葛先生已病逝而惧怕传说中的鬼魂吗? 一种充满了智慧的精神存在,能击败一切邪恶。 生命的力量 ——读《种子的力》有感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小草是最不起眼的一种植物,以往很少有人去关注它,而夏衍爷爷的《种子的力》却向我们展示了种子的另一面——生命的力量。 《种子的力》这篇文章我是第一次阅读,但它给我了巨大的鼓舞,种子的力就是生命力,“ 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种子的力》让我信服世界上最伟大的不是大象,也不是狮子,而是被人践踏、无人关注的小草。因为有人发现,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的分开了,植物的种子力量之大可见一斑。 我们和小草一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但却并不一定能像小草一样拥有不畏一切艰难困苦的顽强生命力。在我成长的路上,也遇到过困难和挫折,最伤心的事是体育测试得了一个连自已也无法相信的分数,当时我悲观、我失望,大滴的泪水从眼眶中流了出来。那时的我就像是温室里的花,突然遭受了风吹雨打便迷失了生长的方向。 妈妈带着我到楼下的院子里玩,我玩累了就躺在树阴下的草地上休息。一边休息,一边玩起了小草,发现有一种小草的根特别多,我问妈妈这是什么草,妈妈回答不上来,但她告诉我,这种草有个绝活,你把它折断再把它扔到别的土壤里,隔个三、五天它又活了,顽强地生根,并向四周不断的伸展。我惊呆了,原来这不知名的小草的生命是那么的惊人。我终于明白,那分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困难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退缩了。我不要做温室里那弱不禁风的花,我要成为瓦砾中顽强的野草。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就在楼下练习立定跳远、跳绳,一点一点的将自己的成绩提高。投实心球时,一投出去还得跑过去捡,为了节省时间,我决定在楼梯上练习,这样球投出去后球就会自己回到我手里,为我的练习增加了不少了时间……又是体育测试,我终于成为了冲出瓦砾的那棵小草…… 当有生命力的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时,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也只有这种草,才可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依靠大自然的风力和动物的传播,在广阔的天地里繁殖、生长。人生就更应该如此,我想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像一棵落在瓦砾和石块下的小草,掀翻上面巨大的石块破土而出。 一个人,一辈子,总会有许多选择,深造或工作,前进或后退,结合或单身。也许有的会对以上问题可迅速给出答案,但如果这次的选择题是舍生取义还是明哲保身呢?我的答案是后者,是活下去,因为生命的存在是达成一切其他愿望的前提。 明哲保身并非一种苟且偷生的行为,而是暂时的缓兵之计,一个人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被打败。存留着自己的生命,就好像存留着自己的希望,只要希望可以重新点燃,斗志可以再次高涨,那么输赢就依然还没有决定,只有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我国自古便有,“置于死地而后生” 的说法。如果单为了一时的义气用事,而不顾全大局,便舍弃生命,那么就全盘皆输了。 活下去相对一死了之而言更需要勇气和毅力。面对流言蜚语,再三误解,甚至是辱骂欺凌又何尝不是比死亡要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不幸。小说《红岩》中的人物华子良,被俘后装疯卖傻躲过了日本兵的屠杀,在集中营中被压迫,被嘲讽。并非为了留下一条性命,而是为了帮助同样被俘进来的战友们传递信息。为了更高的理想,更大的胜利。尽管他的尊严、人格已被那个畸形的地方折麽的面目全非,但人们对它的尊敬并非因此而减少一分一毫。真正勇敢的人,真正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是敢于挑战死亡,而是敢于面对困难,转变逆运,用最少的付出换回最大的成功。 的确,与真理、正义、尊严相比,生命的地位似乎是最卑贱的一个。否则怎会有伽利略为坚持真理而牺牲,怎会有革命战士为了正义而献身。拥有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舍弃最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人,确实很伟大。但是并非只有舍身才能取义,并非只有杀身才能成仁。真正的英雄并不一定要视死如归。如同在文革时期,很多人宁为玉焚不为瓦全而结束生命,最后也只是得到后人的一生叹息。 死亡预示着永恒,永远的失败,永远的磨难,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来改变这一切,才能换取最后的胜利,成为真正的英雄。 鹰之所以能在高空自由翱翔,是因为它有一双健壮有力的翅膀。 大河之所以能激流浩荡,是因为它有惊涛拍岸的神奇力量。 生命之树之所以成为参天栋梁,是缘于它破土而发那一刻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不同的辉煌背后总有不同的坚强,不同的坚强背后总闪烁着震天动地的力量,纵然那只是一米清爽的阳光,纵然那只是一缕黑暗中独缀夜空的光芒,纵然它只是生命中的一丝微渺,纵然…… 然而,它终是燃烧起了灿烂的梦想和希望。 什么最有力量? 是失败时倒地那一刻的泪光,因为它给了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坚强;是它滑落眼眶那一瞬的余热,教会我们要学会成长;是它昔日洒地时的那份悲壮,造就了今朝的成功与辉煌。不必说那份泪水背后无助的脆弱,我们只需将那份不同寻常的力量珍藏。从此,漫漫人生途中我们不再害怕失败,因为有泪水赠予我们的锦囊,我们的脚步声会更加铿锵,我们的头会更加昂扬,这就是力量。 什么最有力量? 是黑暗中难见黎明的忧伤。是它点燃了我们对快乐与幸福的希望,是它,让我们有了不断追寻欢笑的勇气,是它,磨练出我们那坚强的意志。它是每个人路途中必经的一道风景,然而,只有最富有智慧的人方能寻觅到它的与众不同的力量。 什么最有力量? 是平静面对困难与坎坷的微笑。是那份发自内心的笑容让我们有了面对困难的坦然;是那笑靥,度化了忧伤之神,使其甘愿退居二线,让快乐为我们导航。这是一份温暖的力量,一份来自春天的力量。当笑靥里开出花朵,当我们从此跳出无助的漩涡,我们开始明白,微笑的力量方能奏成浩然的乐章。 不同的人生,不一样的力量,拥有不同的力量,也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没有孟姜女愤慨的力量,哪有八百里长城轰然倒地的悲壮?没有李清照内心忧伤所积聚的力量,哪去找“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寸断肝肠?没有屈原那纵身汩罗的爱国力量,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没有文天祥正义力量闪烁的光芒,哪有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气回荡? 勿须问什么最有力量,哪怕相伴它的是泪水,微笑抑或是忧伤?力在人身,量在人心。记住这一点,明天,你也可以架起一座力量的桥梁,你也可以登上成功的殿堂。脚下的路依旧那么长,俯身拾得一份能激发自己前进的力量,我们再也不会畏惧一路上的荆蕀。再也不会畏惧那海上的浪高、风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