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 B. 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 细胞膜是双层膜结构,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 着决定性作用 D.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叶绿体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A 正确; B、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 统称,B 正确; C、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C 错误; 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D 正确。 故选 C。 2.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以紫色洋葱的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现 象或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 B. 图乙所示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 的 - 2 - C. 若用图甲材料提取与分离色素能得到图丙实验结果 D. 图丙中④对应的色素是叶绿素 a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图甲所示细胞可能出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也可能处于 平衡状态。 分析图乙:⑤为有丝分裂间期,④为有丝分裂前期,②为有丝分裂中期,①为有丝分裂后期, ③为有丝分裂末期。 分析图丙:色素带①到④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 【详解】A、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了分离,但此刻细胞所处的状态可能是继续发生质 壁分离,也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A 错误; B、分析图乙可知⑤为有丝分裂间期,④为有丝分裂前期,②为有丝分裂中期,①为有丝分 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末期,所以图乙所示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 B 正确; C、图甲材料为洋葱表皮细胞,含有大的紫色液泡,但不含叶绿体,即不含光合色素,因此若 用图甲材料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不能得到图丙实验结果,C 错误; D、图丙中④对应的色素是叶绿素 b,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易错点:分离色素原理为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 、叶黄素、叶绿素 a(最宽)、叶绿素 b(第 2 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3.研究发现,当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t 纯合时,雌蝇即转化为不育的雄蝇。现 将基因 t 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作为亲本杂交,则 理论上性别比例(♂∶♀)是( ) A. 9∶7 B. 3∶1 C. 13∶3 D. 1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2F - 3 - 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根据题意用“/”把同源染色体或其上的等位基因分开,用“,”把非等位基因对分 开。 亲本用 t 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杂交,F1 中:3/4 雄:1/4 雌=3:1;F2:由于 F1 中 的“转化”,导致雄蝇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共有二种交配类型,每一种交配频率为 1/2; 第一种:X/X,+/t 雌×X/Y,+/t 雄;这一类交配类型中 F2 的性比为 3/8 雌:5/8 雄,由 于这种类型的交配频率仅为所有可能交配类型的 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 F2 后代中的性比 为 1/2×3/8=3/16 雌:1/2×5/8=5/16 雄; 第二种:X/X,+/t 雌×X/Y,t/t 雄;这个交配类型与亲本的交配类型一样,后代中有 3/4 雄、1/4 雌,又由于这种交配的频率为 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 F2 后代中的性比为(1/2×3/4 )=3/8 雄:(1/2×1/4)=1/8 雌; 最后将两种交配类型所产生的雌雄后代分别相加得:雄=5/16+3/8=11/16,雌=3/16+1/8=5/16 ,因此,F2 的期望性比♂:♀为 11:5。 故选 D。 4.取小鼠(2n= 40)的 1 个精原细胞,诱导其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 成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取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转入无放射性的 培养基中培养至早期胚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 10 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的 DNA 均被 3H 标记 B. 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有 10 条染色体被 3H 标记,10 条未被标记 C. 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被 3H 标记的染色体有 20 条 D. 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被 3H 标记的染色体有 10 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精原细胞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后,每个 DNA 均为 1H3H 的杂 合链,故产生的每个精子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 DNA 均为杂合链。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 20 个四分体,A 错误; B、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 20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 DNA 均为杂合链,故 每个 DNA 均含 3H,B 错误; - 4 - C、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 20 条染色体上的 DNA 均为杂合链,来自卵细胞的 20 条染色体均不含 3H ,受精卵经过 DNA 复制后,只有 20 条染色体上的其中一条染色单体含有 3H,第一次有丝分裂 后期,细胞中共有 80 条染色体,其中含有 3H 标记的染色体有 20 条,C 正确; 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最多有 20 条染色体含 3H 标记,D 错误。 故选 C。 5.临床观察发现化疗药物会通过抑制 T 细胞中 IFN-y(具有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的表达量 来抑制 T 细胞的免疫功能,导致患者免疫低下(如图 1)。为探讨白细胞介素 12(IL-12)能 否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科研工作者用肿瘤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结果如 图 2。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患肿瘤可能与自身 IFN-y 表达量降低有关 B. 顺铂可能是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 C. IL-12 可以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 D. IL-12 对健康人的 IFN-y 表达量没有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衰老 损伤的细胞及癌变细胞。 【详解】A、IFN-y 具有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肿瘤患者体内 IFN-y 表达量降低,A 正确; B、图 2 中使用顺铂组中 IFN-y 的相对量较空白组低,说明顺铂抑制 T 细胞中 IFN-y 的表达量 ,可能是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B 正确; C、图 2 中顺铂加 IL-12 中 IFN-y 的表达量较高,说明 IL-12 可以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 - 5 - 免疫抑制作用,C 正确; D、根据以上选项的分析,IL-12 可以促进健康人的 IFN-y 表达量,D 错误。 故选 D。 6.科学家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数据(数值代表能 量值,单位为:J/cm2·a)。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有一条食物链 B. 植食鱼类与肉食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4.3% C. 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化学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人类活动不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5.1+2.1+0.05)×103kJ/m2•y=7.25×103kJ/m2•y,而能量 来源是有机物输入 5 和植食性动物,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 2.25×103kJ/m2•y,植食性 动物同化的能量(9+4+0.5+2.25)×103kJ/m2•y=15.75×103kJ/m2•y,而能量来源是有机物输 入 2 和生产者,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 13.75×103kJ/m2•y,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70+23+3+13.75)×103kJ/m2•y=1.975×105kJ/m2•y。 【详解】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种类有多种,故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止一条,A 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植食鱼类同化的能量为(9+4+0.5+2.25)×103kJ/m2•y=15.75×103kJ/m2•y ,肉食鱼类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 2.25×103kJ/m2•y,故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25×103÷15.75×103=14.3%,B 正确; 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错误; D、人类可以通过向生态系统投入有机物,故人类活动有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 - 6 - 调,D 错误。 故选 B。 【点睛】能量的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 化的能量;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 7.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途径。图一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 A、B、C 代 表物质;图二表示某植株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情况;图三表示植株在不同光照强 度下氧气释放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 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叶绿体中 的 Pi 来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2)图二是利用密闭大棚进行实验所得结果,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根据图二和图三判断,当大气 CO2 浓度升高到饱和 CO2 浓度时(其他条件适宜),图一 中物质 C 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图三中光饱 和点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左下方移动”或“右上方移动”)。 (4)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 这种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 【答案】 (1). A (2). 叶绿体内磷酸丙糖转化为淀粉过程中释放的 Pi (3). 磷酸转 运器从细胞溶胶中转入 (4). 温度 (5). CO 2 浓度 (6). 增加 (7). 右移 (8). 叶绿素 a (9). 叶绿素 b (10). 红光、蓝紫光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图一中,A 表示 ATP 和还原氢,B 表示三碳化合物,C 表示五碳化合物;图二表 示不同温度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的 - 7 -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提高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 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详解】(1)由图一可知,A 表示 ATP 和还原氢,可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磷酸转运器作 用是同时向叶绿体基质内转运 Pi,并同时向细胞质基质转运磷酸丙糖,无机磷酸大量运入叶 绿体,抑制磷酸丙糖的外运,导致淀粉的合成量增加并释放 Pi,所以叶绿体中的 Pi 来自叶绿 体内磷酸丙糖转化为淀粉过程中释放的 Pi 和磷酸转运器从细胞溶胶中转入。 (2)图二中横坐标为温度,两条曲线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测得,因此这一实验过程中的自 变量有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当大气 CO2 浓度升高到饱和 CO2 浓度时(其他条件适宜),会导致 CO2 浓度二氧化碳固定 增加,光合作用增强,物质 C(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将会增加;需要更强的光照合成更多 有机物,故图三中光饱和点会向右移动。 (4)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它们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这种色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 【点睛】易错点:分离色素原理为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 、叶黄素、叶绿素 a(最宽)、叶绿素 b(第 2 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8.已知番茄果实的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果肉颜色由另外的基因控制。选取果 皮透明、果肉浅绿色的亲本 P1 和果皮黄色果肉红色的亲本 P2 两种纯系品种进行杂交实验,F1 均为黄果皮红果肉,F1 自交,F2 中果皮黄色:透明=3:1,果肉红色浅黄色:浅绿色=12:3: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果肉颜色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 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肉为浅黄色的个体 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只考虑果肉颜色性状)。F1 与亲本 P1 杂交,子代中果肉颜色及比例 为__________。 (2)为探究控制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关系,某小组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中有一对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假设二: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为探究两种假设哪种正确,该小组对 F2 果实进行综合计数统计(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 F2 果实中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假设一正确; ②若 F2 果实中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假设二正确;此时,F2 中黄果皮浅黄果肉: 透明果皮红果肉=__________。 - 8 - 【答案】 (1). 两 (2). 1/16 (3). 红色:浅黄色:浅绿色=2:1:1 (4). 3 或 4 (5). 6 (6). 3:4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F1 自交,F2 中果皮黄色:透明=3:1,可以得出果皮性状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且黄色为显性性状。F2 中果肉红色:浅黄色:浅绿色=12:3:1,说明果肉可能由两对等 位基因控制,符合自由自合定律。 【详解】(1)F2 中果肉红色:浅黄色:浅绿色=12:3:1,符合 9:3:3:1 变式,可知果 肉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这两对基因分别为 B/b、C/c,则果肉红色基因型为 B_C_,浅 绿色基因型为 bbcc,B_cc 和 bbC_两种基因型中,有一种为控制浅黄色的,另一种为控制红色 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为纯合子,基因型为 BBcc 或 bbCC,比例都为 1/16;F1 的基因型为 BbCc ,与 P1(bbcc)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BbCc:Bbcc:bbCc:bbcc=1:1:1:1,果肉颜色 及比例为红色:浅黄色:浅绿色=2:1:1。 (2)①若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中有一对和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 两种情况(设 B_cc 控制红果肉,bbC_控制浅黄果肉); 情况 1:基因 A 与 B、a 与 b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亲本表现型可知,P1 的基因型为 aabbcc,P2 的基因型为 AABBCC,故只能是 A 与 B、a 与 b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 产生 的配子为 ABC:ABc:abC:abc=1:1:1:1,F2 的性状及比例为黄果皮红果肉:透明果皮浅黄 果肉:透明果皮浅绿果肉=12:3:1,共 3 种表现型。 情况 2:基因 A 与 C、a 与 c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 产生的配子为 ABC:AbC:aBc:abc=1 :1:1:1,配子结合产生 F2,如下表所示: 配子 ABC AbC aBc abc ABC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bC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黄果皮浅黄果肉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黄果皮浅黄果肉 aBc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透明果皮红果肉 aaBbcc 透明果皮红果肉 的 - 9 - abc AaBbCc 黄果皮红果肉 AabbCc 黄果皮浅黄果肉 aaBbcc 透明果皮红果肉 Aabbcc 透明果皮浅绿果 肉 子代中共有 4 种表现型,黄果皮红果肉∶黄果皮浅黄果肉:透明果皮红果肉:透明果皮浅绿 果肉=9:3:3:1。 ②若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和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三对基因之 间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 的基因型为 AaBbCc,F2 中,果皮颜色分离比为黄果皮:透明果皮 =3:1,红果肉:浅黄果肉:浅绿果肉=12:3:1,两对性状自由组合,F2 中表现型有 2×3=6 种,F2 中黄果皮红果肉:黄果皮浅黄果肉:黄果皮浅绿果肉:透明果皮红果肉:透明果皮浅 黄果肉:透明果皮浅绿果肉=36:9:3:12:3:1;其中黄果皮浅黄果肉:透明果皮红果肉=9: 12=3:4。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的特例 及基因的连锁等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基因 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确定一定的分离比。 9.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 ARC 在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能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 量。细胞中另一些基因通过转录形成前体 RNA,再经过加工会产生许多非编码 RNA,如miR﹣223 (链状),HRCR(环状)。结合图回答问题: (1)启动过程①时,____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_____ ,该过程最终合成的 T1、T2、T3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翻译的方向是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 miR﹣223 过度表达,所产生的 miR﹣223 可与 ARC 的 - 10 - mRNA 特定序列通过_____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 1,使 ARC 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 竭。与基因 ARC 相比,核酸杂交分子 1 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_。 (3)根据题意,RNA 除了具有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外,还具有_____功能(写出一种即可) 。 (4)科研人员认为,HRCR 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原因是_____。 【答案】 (1). RNA 聚合 (2). 核糖体 (3). 相同 (4). 从左到右 (5). 碱互 补配对 (6). A-U (7). 形成核酸杂变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 (8). HRCR 与 miR-223 互补配对,清除 miR-223,使 ARC 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其中 mRNA 可与 miR-233 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 子 1,miR-233 可与 HRCR 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 2。 【详解】(1)①是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RNA 聚合酶,所以启动过程①时,RNA 聚合 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②是翻译过程,其场所是核糖体。由于控制合成的三条 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 mRNA,所以最终合成的 T1、T2、T3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根据 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 miR-223,miR-233 与 mRNA 特定序 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 1,导致过程②因模板的缺失而受阻,最终导 致心力衰竭。与 ARC 基因(碱基配对方式为 A-T、C-G)相比,核酸杂交分子 1(碱基配对方 式为 A-U、T-A、C-G)中特有的碱基对是 A-U。 (3)根题意 RNA 除了具有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外,还具有形成核酸杂交分子,调控基因的 表达功能。 (4)科研人员认为,HRCR 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 新药物,其依据是 HRCR 与 miR-223 碱基 互补配对,清除 miR-223,使 ARC 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 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0.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的 - 11 - (1)A、B、C 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 Na+和 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 _____系统。 (3)饭后半小时,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_____(激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 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物质哪种不可以进入血液_____。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 起 A 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_____;由于病理引起 A 液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不得 少于 2 种)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 pH 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填字母)内存 在着_____物质。 【答案】 (1). 内环境 (2). 消化系统 (3). 循环 (4). 胰岛素 (5). 胰蛋 白酶 (6). 组织水肿 (7). 过敏反应、 (8). 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堵塞、肾 炎 (9). B (10). 缓冲 【解析】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 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 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 要调节机制。 3、分析题图:题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 A 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 环境;B 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 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 - 12 - 的环境。 【详解】(1)A、B、C 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 胞外液。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 Na+和 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3)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图示血管中血液里胰岛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 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由于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分泌后进入消化道,不进入血液。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由于过敏反应、长 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堵塞、肾炎等病理引起组织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5)由于血浆中(图中 B)存在着缓冲物质,因此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 pH 明显下降。 【点睛】本题结合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考查内环境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 明确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11.在异彩纷呈的生物世界中,微生物似乎有些沉寂,但它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处理由无机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中,好氧异养菌、厌氧异养菌和自养菌这三种类 型微生物发挥作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菌落对微生物研究工作有很大作用,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等工作 中。 (3)营养缺陷型菌株因丧失合成某些生活必需物质的能力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进行 NH3→HNO2→HNO3 的过程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填“自养型” 或 “异养型”)。 (4)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________的微生物参与,后期加入香辛料既能调节风味, 还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 1/3 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是初期______________,耗尽 O2 后进行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养菌—好氧异养菌—厌氧异养菌 (2). 分离菌种 、鉴定菌种、细菌 计数、选种育种(答出两项即可) (3). 能 (4). 自养型 (5). 蛋白酶 (6). 防腐 杀菌 (7). 供菌种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8). 酒精发酵 【解析】 - 13 - 【分析】 1、营养缺陷型是指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合成途径出现某些缺陷,丧失合成某 些物质的能力,如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合成能力出现缺陷,必须在基本培养基(野生 型菌株最低营养要求)中添加缺陷的营养物质(补充培养基)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突变株。 2、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 18~ 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 18~25℃,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 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 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 的温度范围是 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 30-35℃;腐乳制 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能将 豆腐中的蛋白质转化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泡菜中亚硝 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 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详解】(1)处理由无机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由于缺少有机物,所以早期是自养菌,之后 好氧异养菌,最后厌氧异养菌,三种类型微生物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发挥作用。 (2)菌落对微生物学工作有很大作用,可用于科研等很多方面,如分离菌种、鉴定菌种、细菌 计数、选种育种等。 (3)基本培养基中含有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营养缺陷型菌株能生长。 进行 的过程的微生物是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 (4)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蛋白质的水解,后期加入香辛料既能 调节风味,使口感良好。还具有防腐和杀菌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 (5)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 1/3 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是初期菌种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使菌 种大量繁殖,耗尽 O2 后进行酒精发酵。 【点睛】对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过程、原理、菌种及发酵条件的比较记忆是本 题考查的重点。 12.甜味蛋白 Brazzein 是从一种西非热带植物的果实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 蛋白质,它含有 54 个氨基酸,是目前最好的糖类替代品。迄今为止,已己发现 Brazzein 基 因在数种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动物细胞中都能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razzein 基因除了可从原产植物中分离得到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此 方法在基因比较小,且__________已知的情况下较为适用。 - 14 - (2)将 Brazzein 基因导入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细胞时都可使用的常用载体是__________,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 挥作用。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原点等。 (3)若受体胞是大肠杆菌,可先用 Ca2+处理细胞使其______________,再将重组表达载体 DNA 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大肠杆菌混合;若受体是双子叶植物,则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若受体是哺乳动物,则可将 Brazzein 基因与___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以 便从乳汁中获得大量的 Brazzein 蛋白。 【答案】 (1). 人工合成 (2). )核苷酸序列 (3). 质粒 (4). 使目的基因在受 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5).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6). 处 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的生理状态(或成为感受态细胞) (7). 农杆菌转化法 (8). 乳腺蛋白基因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 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 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 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 目的基因--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 、活性鉴定等。 【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供体细胞(或基因文库)中获取,另 一种是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适合用于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 的情况。 (2)常用的基因载体是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 ,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 - 15 - 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 (3)若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可先用 Ca2+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的生理状态;若受体是双子叶植物,则常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若受体是哺乳动 物,通常将目的基因导入乳腺细胞,可将 Brazzein 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调控组件重组 在一起,可从取其乳汁中获得所需物质。 【点睛】基因工程步骤:目 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 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的 - 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