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学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通用版考点54酚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浙江学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通用版考点54酚学案

考点54 酚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b ‎2.苯酚的物理性质 a ‎3.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c ‎4.酚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a ‎5.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b 一、酚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概念 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苯酚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酚。‎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因为小部分发生氧化反应而呈粉红色。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较低(40.9 ℃)。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_℃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苯酚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皮肤不慎沾上苯酚,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 ‎3.苯酚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环和羟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苯酚的化学性质不同于苯和醇羟基的性质。苯酚分子中的醇羟基受到苯环的影响,使得酚羟基比醇羟基更活泼,更易断裂,因此有弱酸性;苯环受到羟基的影响,使苯环上酚羟基邻位和对位的氢原子比苯中的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生成多取代物。‎ ‎(1)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取代反应 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2,4,6三溴苯酚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3)显色反应 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可溶性Fe3+盐,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其他酚类也有类似的反应,可用于酚类的检验。‎ ‎(4)氧化反应 苯酚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氧气、高锰酸钾等物质氧化。‎ ‎(5)加成反应 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醇。‎ 二、酚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苯酚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和己内酰胺。此外,苯酚衍生物如卤代酚、硝基酚、烷基酚可用于医药、农药、油漆、染料、炸药、石油添加剂、脱漆剂、木材防腐剂、香料等的生产,在皮革领域还用来消毒。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合成材料的品种和产量迅速扩大和增长,可以预测在世界范围内对苯酚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1.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价格较低,用于制造齿轮等机械零部件,铸造模芯和砂轮,层压板和各种玻璃钢制品,胶粘剂、涂料和油漆,制造各种电器、仪表机壳和零件以及瓶盖、纽扣等日用品。酚醛树脂经改性后用途更为广泛,适用于电气绝缘材料,还用于各种汽车的刹车片、离合器片等。‎ ‎2.双酚A 目前双酚A的需求量有超过酚醛树脂之势。双酚A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还用于生产一些特种树脂和阻燃剂。聚碳酸酯是当今主要工程塑料之一,在电子和电器工业、摄影和光学仪器、办公用品设备和家庭用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环氧树脂可以制作层压板、清漆、涂料、胶粘剂等。以双酚A生产的特种树脂用于涂料、薄膜、纤维、机械、电器零件和管材等。双酚A经氯化和溴化可得四氯双酚A和四溴双酚A,用于生产阻燃剂。‎ ‎3.烷基酚 烷基酚是苯酚的烷基化产物,种类较多。主要品种有2,6二甲酚、叔丁基酚、邻异丙基酚等。2,6二甲酚由苯酚与甲醇高温反应生成,它是生产工程塑料聚苯醚的原料,还用于生产2,6二甲苯胺,它是医药和农药的中间体。叔丁基酚由异丁烯和苯酚反应生成,用于运输、‎ 建筑、土木工程和制鞋,也可用于橡胶硫化剂和涂料。2,4二叔丁基苯酚和2,6二叔丁基苯酚主要作为生产聚烯烃时使用的抗氧剂、酚醛树脂、汽油添加剂和润滑油的抗氧剂等。邻异丙基酚是由丙烯和苯酚进行烷基化反应而制得的,它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中间体。‎ 三、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1.官能团的定位作用 苯环上连接有不同的基团或官能团,当进一步引入基团时,其引入的位置与原有官能团(基团)有关,而且不同的基团,还会使苯环的反应活性发生较大的变化。‎ ‎(1)邻对位定位基团——苯环的活性增强 当苯环上连接烃基(甲基、乙基、苯基等)、氨基(—NH2、—NHR、—NR2,R为烷基)、羟基(—OH)、烷氧基(—OCH3、—OC2H5)等基团时,使苯的反应活性增强,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原基团的邻对位位置。‎ 教材上制备硝基苯需要在浓硫酸、浓硝酸混酸与苯在55 ℃条件下制得,而通常只能得到一硝基化合物,很难得到二硝基化合物。甲苯中新引入的—NO2均处于甲基(—CH3)的邻位或对位。在过量硝酸存在下,很容易得到三硝基化合物(TNT),这也看出甲基提高了苯环的活性。‎ ‎(2)邻对位定位基团——苯的活性减弱 当苯环上连接有卤素原子(—F、—Cl、—Br、—I)、—CH2Cl、—CH===CH—等基团时,苯环的反应活性降低,这类反应比较特殊,往往需要在特殊溶剂、催化剂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反应。‎ ‎(3)间位定位基 当苯环上的取代基为—NO2、—SO3H、—COOH、—COOR、—CHO、—COR、—CN等时,使苯环钝化,但邻位和对位钝化程度较间位大,在取代反应中,新取代基大多进入间位,形成间位异构体。这类取代基称为有钝化作用的间位取代基。‎ 如硝基苯在发烟硝酸、发烟硫酸存在下,长时间加热,可以制得少量的间硝基苯,同时比较硝基苯的制法可以看出,硝基的引入使苯的活性降低,反应的条件明显提高。‎ ‎2.官能团(基团)之间相互影响 ‎(1)官能团(基团)之间的相互活化 ‎①苯环与烷烃基的相互活化 当苯环上连接饱和链烃基时,苯环的活动性增强,使苯的取代变得比较容易,如苯硝化一般得到一硝基化合物,而甲苯硝化则可以得到三硝基化合物。同时苯环对直接相连的烃基碳上的氢原子也有活化作用,如饱和烃是不容易被氧化剂氧化的,由于苯环能活化烃基与苯环相连碳原子的氢,使这样的氢原子活性增强,变得容易被氧化,如甲苯、乙苯等均能被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产物得到苯甲酸等化合物。‎ 由于苯环活化的是直接相连的烃基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因此当该碳原子没有氢原子时,‎ 该氧化反应就不能发生了,如叔丁基苯[C6H5—C(CH3)2]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某些官能团(基团)与羟基的相互影响 醇、苯酚和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羟基,故皆可与钠作用放出氢气,但由于所连的基团不同,在酸性上存在差异。‎ 醇(R—OH)显中性,不能与NaOH、Na2CO3反应;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羟基成为酚羟基,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羟基成为醇羟基。‎ 苯酚(C6H5—OH)具有极弱酸性,比碳酸弱,但比HCO(碳酸氢根)要强。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NaOH反应。苯酚还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与碳酸氢钠;由此可以看出苯环能使羟基的活性增强,而烃基(非苯基)则往往是使羟基的活性减弱,如乙醇的电离程度较水(可以看成是氢原子连接羟基)小得多。‎ R—COOH具有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能与NaOH、Na2CO3反应。显然,羧酸中,羧基中的羰基的影响使得羟基中的氢易于电离。苯环可以进一步加强羰基对羟基的活化作用,如苯甲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较—CH3大得多),如苯与Br2的取代反应,需要Fe(实际上为FeBr3)催化下才能发生反应,苯酚则可以和溴水直接发生取代反应,而且反应能定量的完成,得到三溴苯酚,这说明在羟基的影响下,苯环的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苯环也变得容易被氧化,如苯酚在空气中被氧气逐渐氧化而显示粉红色。‎ 羟基对其他烃基也有活化作用,如:乙醇烃基上的碳氢键较容易断裂,可发生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若羟基与碳碳双键相连,由于其对碳碳双键官能团的活化作用,立即发生反应,使碳氢键断裂。所以羟基不能与碳碳双键官能团直接连接。‎ ‎(2)官能团(基团)之间的相互钝化 某些基团可以使苯环的活性降低,这就是官能团之间的钝化问题。官能团的钝化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如,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HCl加成,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为什么氯乙烯不会进一步加成为二氯乙烷呢?这就是由于碳碳双键原子团连接Cl原子后使碳碳双键官能团的活性降低,与HCl的加成难度增加,所以控制反应条件很容易的得到纯度较高的氯乙烯。‎ ‎【例1】 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B.苯酚能和NaOH溶液反应 C.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 mol苯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一取代物溴苯,而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正是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更容易发生取代,故选A ‎【答案】 A ‎【提炼】 苯环上连接有不同的基团或官能团,当进一步引入基团时,其引入的位置与原有官能团(基团)有关,而且不同的基团,还会使苯环的反应活性发生较大的变化。‎ ‎1.邻对位定位基团——苯环的活性增强 当苯环上连接烃基(甲基、乙基、苯基等)、氨基(—NH2、—NHR、—NR2,R为烷基)、羟基(—OH)、烷氧基(—OCH3、—OC2H5)等基团时,使苯的反应活性增强,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原基团的邻对位位置。教材上制备硝基苯需要在浓硫酸、浓硝酸的混酸与苯在55 ℃条件下制得,而通常只能得到一硝基化合物,很难得到二硝基化合物。甲苯中新引入的—NO2均处于甲基(—CH3)的邻位或对位。在过量硝酸存在下,很容易得到三硝基化合物(TNT),这也看出甲基提高了苯环的活性。‎ ‎2.邻对位定位基团——苯的活性减弱 当苯环上连接有卤素原子(—F、—Cl、—Br、—I)、—CH2Cl、—CH===CH—等基团时,苯环的反应活性降低,这类反应比较特殊,往往需要在特殊溶剂、催化剂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反应。‎ ‎3.间位定位基 当苯环上的取代基为—NO2、—SO3H、—COOH、—COOR、—CHO、—COR、—CN等时,使苯环钝化,但邻位和对位钝化程度较间位大,在取代反应中,新取代基大多进入间位,形成间位异构体。这类取代基称为有钝化作用的间位取代基。如硝基苯在发烟硝酸、发烟硫酸存在下,长时间加热,可以制得少量的间硝基苯,同时比较硝基苯的制法可以看出,硝基的引入使苯的活性降低,反应的条件明显提高。‎ ‎【例2】 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 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C.乙醇中的水(CaO、蒸馏)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解析】 A项中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苯,故不能用过滤的方式来分离苯和三溴苯酚,错误,选A。‎ ‎【答案】 A ‎【提炼】 三溴苯酚与苯互溶的问题2,4,6三溴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苯酚。故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一开始苯酚过量,生成的2,4,6三溴苯酚溶解在苯酚中,故看不到白色沉淀;滴加足量浓溴水后,苯酚被完全反应,才能看到白色沉淀的现象。同理,分离三溴苯酚与苯的混合溶液,不可用过滤法,应用蒸馏法。如本例中的A选项。‎ ‎ (  )‎ ‎【解析】 B、C、D均为的同分异构体,但只有C属于酚,遇到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故选C。‎ ‎【答案】 C ‎【提炼】 脂肪醇、芳香醇与酚的区别 脂肪醇指的是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烃基中不含苯环的醇,如CH3(CH2)3OH;芳香醇指的是与羟基相连的烃基中含有苯环,但羟基不直接与苯环相连的醇,如本例中B选项;酚指的是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如本例中A、C选项。‎ ‎【例4】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醋酸为弱酸,不能拆为离子形式;B项酸性:H2CO3>苯酚>HCO,故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无法生成碳酸根,应为碳酸氢根;C项聚丙烯结构简式应为;D项正确。‎ ‎【答案】 D ‎【提炼】 ‎ ‎1.苯酚、碳酸、碳酸氢根酸性强弱 苯酚、碳酸、碳酸氢根都能电离出H+,但酸性:H2CO3>苯酚>HCO,因此,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无论CO2过量与否,都只能生成苯酚和NaHCO3,无法生成Na2CO3。‎ ‎2.醇、酚和羧酸中氢原子的活泼性比较 氢原子活泼性:羧基>酚羟基>醇羟基 Na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醇羟基 ‎√‎ ‎×‎ ‎×‎ ‎×‎ 酚羟基 ‎√‎ ‎√‎ ‎√‎ ‎×‎ 羧基 ‎√‎ ‎√‎ ‎√‎ ‎√‎ 说明 “√”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 ‎【例5】 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是,该物质不应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①可以燃烧 ②可以跟溴加成 ③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可以跟NaHCO3溶液反应 ⑤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 ⑥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A.①③ B.③⑥ C.④⑤ D.④⑥‎ ‎【解析】 有碳碳双键可以跟溴加成,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有酚羟基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的有酯基和卤代烃。‎ ‎【答案】 D ‎【提炼】 ‎ 官能团 代表物 主要化学性质 卤原子 ‎—X C2H5Br ‎(Mr:109)‎ ‎1.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水解)反应生成醇 ‎2.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 ‎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彻底,若卤原子与苯环相连,则难水解 醇羟基 ‎—OH CH3OH ‎(Mr:32)‎ C2H5OH ‎(Mr:46)‎ ‎1.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 ‎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3.脱水反应:存在浓H2SO4‎ ‎140 ℃分子间脱水成醚 ‎170 ℃分子内脱水生成烯 ‎4.催化氧化为醛或酮 ‎5.去掉氢,发生酯化反应 ‎6.能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由橙红色变为绿色 醚键 C2H5OC2H5‎ ‎(Mr:74)‎ 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酸、碱、氧化剂反应 酚羟基 ‎—OH C6H5OH ‎(Mr:94)‎ ‎1.弱酸性,比碳酸还弱 ‎2.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在浓H2SO4存在下,可与硝酸生成三硝基苯酚 ‎3.遇FeCl3呈紫色 ‎4.易被氧化 醛基 HCHO(Mr:30)‎ ‎1.与H2、HCN等加成为醇 CH3CHO(Mr:44)‎ ‎2.被氧化剂(O2、多伦试剂、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溴水等)氧化为羧酸 ‎3.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羰基 ‎(Mr:58)CH3COCH3‎ ‎1.与H2、HCN加成为醇 ‎2.不能被氧化剂氧化为羧酸 羧基 ‎(Mr:60)CH3COOH ‎(醋酸、乙酸)‎ ‎1.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时脱去羟基,不能被H2加成 ‎3.能与含—NH2物质缩去水生成酰胺(肽键)‎ ‎4.醋酸能使苯酚钠变浑浊 ‎5.甲酸既有酸的性质,又有醛的性质 酯基 HCOOCH3‎ ‎(Mr:60)‎ ‎1.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 ‎2.也可发生醇解反应生成新酯和新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