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岑溪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山,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泰山文化,寄托了“国泰民安”的民族意愿,承载了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文化与黄河、长江一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在泰山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无论是帝王巡守,还是封禅、祭祀,都把泰山与社稷苍生联系在一起,希冀和祈求的都是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等。即使是民间信仰的泰山府君和碧霞元君,也是出于其“护国庇民”。“泰”字之本义,即有大、强、安定之意。只有国家强大安定,才有人民的安康乐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和合共生”的基本精神,强调“贵和尚中”即《礼记·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泰山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和谐包容。 以“功成受命”“易姓告代”为标识的泰山封禅已经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天人合一还在于泰山神的“灵显昭著,佑庇万民”。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肤寸成云,霖雨天下”。即所谓“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乎天下者,唯泰山云尔"。泰山的祈雨活动,在天人合一方面是“天心感召”,在官员方面是“遵旨虔祈”,由于与百姓的愿望契合,所以出现“人心为之安定”等景象。 泰山文化中的和谐包容,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这种“和合”,既包括了“君臣父子亲戚朋友之合”,也包括了齐、鲁文化之合以及泰山儒释道文化之合。泰山本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渊源之区,儒学一向兴盛,同时,泰山是道教的孕育之地,泰山的佛教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普照寺、竹林寺、灵岩寺等佛教寺庙同样得到发展,香火繁盛。 - 26 - 泰山文化中和谐包容的起源,也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的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有关。“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容人。康熙御定《日讲书经解义》卷五《说命上》就称;“古人云,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高,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人主不遣葑菲刍荛之言,故能成其圣。”这已经将泰山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上升到了治理国家的高度。 “国泰民安”“和合共生”,这种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人的历史创造之中,赋予中国人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促使国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百姓安康和民族复兴而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摘编自陈锋《尊崇·社稷·苍生:泰山文化的形成与精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泰山文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黄河、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泰山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国泰民安,它既体现在帝王巡守、封禅、祭祀之中,也体现在民间信仰上。 C. 泰山文化主要由“国泰民安”与“和合共生”构成,而从泰山文化的形成来看,“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 D. 泰山文化中的“和合”源于传统文化,既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容,也包括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泰山文化的两大精髓,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 文章引用《日讲书经解义》卷五中的语句,意在论证“和谐包容”的泰山文化的内涵已有提升。 C. 文章在论述“和合共生”的泰山文化的内涵时,先论述“天人合一”,再论述“和谐包容”。 D. 文章运用引证、例证、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论述了泰山文化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泰山,天下泰安”的泰山宣传语,其内涵与“国泰民安”的泰山文化精髓一致。 B.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契合了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的理念。 C. 泰山祈雨活动源于泰山神“灵显昭著,佑庇万民”,体现了泰山文化和谐包容的内涵。 D.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赞美泰山文化,显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分析可知,“‘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于原文无据。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没有对比及比喻论证。故选D。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契合了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理念”错误。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与“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的理念不符”。C项,“体现了泰山文化和谐包容的内涵”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天人合一还在于泰山神的‘灵显昭著,佑庇万民’”分析可知,体现的应是“天人合一”的内涵。D项,“意在赞美泰山文化”错,原文是“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容人”。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 26 -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 26 -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 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 2010年~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 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 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6.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 D 5. A 6. 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解析】 【4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意的能力。命题者设计了四个选项,对图表的内容或图表所揭示的问题加以表述,要求选出其中的错误项。由于是单选题,且图表虽是两幅条形统计图,但清楚易识,易于读懂,所以难度不大。对于A项,只需比较两幅图中2015年对应的数字即可判断出表述正确。对于B项,只需根据第一张图就可判断出该项表述的正确。对于C项,则需根据第二幅图进行推断,该项也是正确的。对于D项,则需根据两幅图进行整体判断,不难知道该项“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概括是错误的。 点睛:此题其实是一道考查对图表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问题。答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图表内容。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图表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意思,然后根据图表所示努力发现其中所揭示的规律,再将其通个选项表示进行仔细对照。部分粗心的人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选出错项,不要犯粗心的毛病。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干已指出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因此答题时应该先把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找准,再仔细考查选项的“概括与分析”是否正确,即可得出答案。同A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一中,根据其中“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等句子不难知道该项表述是正确的。同B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二中,根据材料可知,实体书店的业态并非成为主流。由此可知其错误。同C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一的最后部分,由其中“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一语可知,该项“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的说法不当,原文是说“纷纷建立”。同D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三中,根据其中的“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可知,图书并非传播平台,互联网才是传播平台。因此此项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答题区间,这就要求能快速阅读材料,并且正确理解其内容。同时又要注意避免惯性思维的影响:此题同上题不同,上题要求选出的是错误项,而此要求选出的是正确项,切莫搞错。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题干对答题内容作了两条限制:一是必须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二是必须限制在“图书出版业发生的变化”。这也就给答题者指出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从而降低了答题难度。答题时应从“互联网+”的优势方面考虑,并且分为几个方面总结归纳。参考答案为:(1)内容传播方面:不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快速传播,并扩大了出版的影响范围。(2) - 26 - 信息获取方式:通过网络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成为出版业新的功能。(3)营销模式改变:出版权转让获利外,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领域。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筛选和归纳相关信息,然后做出正确评价。答题可从内容传播、信息获取方式和营销模式改变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作答形式可以是概括+分析,也可以是简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包 黄静泉 那个饭店就叫火车站饭店,不大,是平房,里面放着二十多张方桌,桌子和椅子都是原木色。 正是春运的时候。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人们穿行在大雪中,或者说是大雪穿行在人群里,人和雪纠缠不清,搅在一起。 火车站饭店里吃饭的人挺多。 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坐在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边,面对着门,边吃饭边说话。 小伙子对旁边的姑娘说,你烦不烦啊,不好好吃饭总是摆弄手机干嘛呢? 抢红包。姑娘说。 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生气地说。 他们的不愉快,其实正是因为房子。 姑娘突然脸白了,生气地说,我拿定主意了,你要是过完年回来,还说买不起房子,咱们就算了。姑娘又说,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 相爱了三四年,就这么算了?小伙子说,你不觉得可惜? 咋不觉得可惜,但可惜有用吗?姑娘看着手机,没有抬头。姑娘不敢抬头,不敢看男友的眼睛,当然也不敢让男友看她的眼睛。 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姑娘说。 对我也一样?小伙子说。 应该是吧。姑娘一字一顿地说。 没事儿一样,小伙子吃了一片木耳,又说,好合好散,吃顿好饭。小伙子鄙夷地笑了一下说,你再想想,我们能不能一起奋斗一套房子? - 26 - 我没有这个义务,现在都是这样,男人要娶媳妇,就得有房子。我放着一个女人不当,为啥要当个奋斗者?姑娘很伤感地说。 饭店的门,突然开了,呼一下冲进一股雪,雪中卷进一个男子来。男子抖了抖身子,抖掉了头发上和身上的一些雪花。男子四十岁上下,四方脸,黑,穿着一件黑皮衣,黑皮衣灰楚楚的泛出麻麻点点的白点子,看起来像是些线头子,他走到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坐下了。他背对着门,面对着那对儿闹不愉快的小情侣。 服务员走到穿黑皮衣的男人身边,递过一张菜谱,让那个男人点菜。外面大雪下得正紧,雪花就像一群一群蝌蚪,一群一群地从空中游到窗玻璃上,砰砰地撞出响声。服务员站了好大一会儿,终于等男子点完了,看了一下说,你就要一碗面,也不加个鸡蛋? 穿黑皮衣的男人点了点头,意思是不加鸡蛋,什么也不加。 穿黑皮衣的男人吃面吃的挺豪爽。他怎么吃面?他是横着筷子吃,哗一下,挑进嘴里一大堆面。照这样的吃法,三四筷子就能挑光那碗面,然后是把面汤一口喝光。但是,他突然停顿下来了,把横在筷子上的一堆面放回碗里,开始竖起筷子放慢了吃法,像是等着什么人,边吃边看着对面的小伙子和姑娘,看着饭桌上那几盘菜。 小伙子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大概觉得这个灰头土脸的男人挺有意思,就主动地搭起话来。 穿黑皮衣的男人是出来打工的,要坐晚上的火车回家去过年。说起家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笑了。笑着说,其实吧,出门在外的时候,老是想起在家的时候,想起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的时候还真是挺有意思挺快乐的。可是,孩子咋办?孩子要上学,靠掰玉米棒子可掰不出学费钱。 那玉米地,你出来了,咋办?小伙子捉着筷子,走神儿一样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筷子在手里动一下动一下。 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吃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了,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他慢慢地吃面条,看着小伙子桌前的菜盘子。我出来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爸爸今年回来过年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买个手机回来,有了手机,我就能跟爸爸视频了。我儿子的话,让我记了一年了。穿黑皮衣的男人不笑了。 小伙子说,其实在外面打工的人,都会时常想起家里的事情。 这么说,你也是出来打工的,老家也是农村的?穿黑皮衣的男人瞪圆了眼睛,眼睛里放出光来。 - 26 - 小伙子点了点头。他已经出来多年了,先是在外面上学,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又读研,本来还想读博的,但好像挣钱比读博更重要,就不读了。小伙子摊开两只手,说,这叫忍痛割爱。没办法,我现在大了,才知道我爸妈其实早就供不起我上学了,我得先挣点钱啊。 穿黑皮衣的男人看着小伙子那张苦笑的脸说,你有文化,你是白领,你跟我不一样,我是卖力气的人,这一辈子啥脏活累活都干过。他看见小伙子好像要站起来的样子,就微笑着说,你吃完啦? 吃完了。 要走啦? 得走啦,我也要坐火车回家过年去啦。小伙子又补充说,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我们都是外乡人。 你们剩下的菜,我能不能打包?穿黑皮衣的男人说。 小伙子喊来服务员,打包。 小伙子看着打包的服务员说,有现成的盐水鸡给装一只。小伙子跟着服务员走到收银台前,跟里面的女孩说,你们这儿有红包吗?女孩说有。小伙子给红包里装了五百块钱,对服务员说,把红包打进鸡子包里。小伙子的女朋友侧过脸,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看着看着,抬起手背抹眼泪。姑娘说,想想看,他们一家人打开那个红包时,会不会被吓一跳? 有时候……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 小伙子结了账,把盐水鸡递给穿黑皮衣的男人说,这些东西,你全都拿走吧,拿回家去,给你老婆孩子吃。特别是这只鸡,千万别送人,一定要自己吃,尝尝好吃不好吃。 穿黑皮衣的男人把所有的菜都收拾妥当了,跟着小伙子一块儿出了门。刚出门走了两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蹲下了,往塑料袋子里装雪,他要坐一夜火车呢。 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 雪很大,雪花像杨花一样漫天飞舞。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车站饭店名字朴实,房子简陋,陈设简单,顾客盈门,小说以此为场景,易于展开人物活动,浓缩社会矛盾。 B. 小情侣为房子的事情闹别扭,姑娘提出分手后不敢抬头看男友的眼睛,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 - 26 - C. 两个男人对话时,姑娘似乎成了局外人,小说以“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抬起手背抹眼泪”的细节来表现其内心的波澜与情感变化。 D. 小说有多处关于雪的描写,既极力表现天气的寒冷,与饭店的温暖构成对比,又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 8. 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中“红包”的内涵。 【答案】7. B 8. ①构成形象对比:他和妻子的乐观奋斗与小情侣因为房子而困扰构成鲜明的对比。②促成情节逆转(或“推动情节发展”):他的出现打破了小情侣情感的僵局,化解了他们的情感危急,坚定了他们爱的信念。③深化作品主旨:他既让小伙子获得了一种奋斗的力量,也让轻言分手的姑娘重新认识到男友可贵的品质、奋斗的内涵和相濡以沫的意义。 9. ①小说中的“红包”有两种,一是微信中的红包,一是鸡子里的红包,二者均含有人生意外惊喜之意,前者是小情侣矛盾激发的导火线,后者是二人情感深化的催发剂。②“抢红包”作为一种游戏,满足了人们寻求人生意外收获的心理诉求,却无法替代现实的奋斗,无法挽救被物质左右的爱情。“鸡子里的红包”是小伙子送给黑皮衣男子的惊喜,包含敬意与感激;也寄寓着善良的可爱、爱情的真义,幸福的要义。③小说写这两类红包,意在告诉人们爱情需要真诚付出,幸福需要共同奋斗。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可知,并没有决心放弃这段爱情。故选B。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 26 -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从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贯穿全文,作为线索;暗示(揭示)小说的主旨;次要人物如果是“我”,能增强故事情节的真实感。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吃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了,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分析可知,他和妻子的乐观奋斗与小情侣因为房子而困扰构成鲜明的对比。结合文本内容“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推动情节发展,他的出现打破了小情侣情感的僵局,化解了他们的情感危急。结合“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可知,深化作品主旨,给小伙子和姑娘奋斗的力量。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文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小说中的“红包”有两种,一是微信中的红包,一是鸡子里的红包。结合文本内容“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小伙子给红包里装了五百块钱,对服务员说,把红包打进鸡子包里”分析可知,微信红包是小情侣矛盾激发的导火线,鸡子红包是二人情感深化的催发剂。结合文本内容“抢红包。姑娘说。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生气地说。他们的不愉快,其实正是因为房子”“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姑娘说”分析可知,“抢红包”作为一种游戏,满足了人们寻求人生意外收获的心理诉求,却无法替代现实的奋斗。结合文本内容“小伙子看着打包的服务员说,有现成的盐水鸡给装一只……姑娘说,想想看,他们一家人打开那个红包时,会不会被吓一跳”分析,是小伙子送给黑皮衣男子的惊喜,包含敬意与感激;也寄寓着善良的可爱、爱情的真义。小说写这两类红包,表达要想获得爱情、幸福等,都需要不断付出和奋斗。 - 26 -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6 -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 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 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2)等悼王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句中,“而有战胜之名”中的“名”(名声)与“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D项。“而君用起则是弃卫”中“而……则是……”这是一个固定结构,在“则是”前面要停顿,与“弃卫”不能断开。排除C项。“疑之”的主语是“鲁君”不是“君”。排除A - 26 - 项。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解说错误,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文中并未提到吴起对公叔继任相位的不满。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1)“所以”,……的原因。第一处“乃”,就是。第二处“乃”,才。“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是判断句式。(2)“及”,等到。“作乱”,发生骚乱。“走”,逃跑。“之”,到。 【点睛】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 26 - 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霑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 ① 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 - 26 - “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 “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 “万颗匀圆讶许同” 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15. 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①“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②“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③“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数回细写愁仍破”,“愁”是说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了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的说法不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并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注释、背景及诗人生平思想等全面解读。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攀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回忆,抒写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感慨。“尝新”指“野人相赠满筠笼”,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诗人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此日尝新”勾起了回忆,“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 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宫门。这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擎持归家的情景。“次日”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转蓬”是诗人以蓬草自比,辗转漂泊如蓬草般居无定所,“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 (三)古诗文默写 16.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白处。 - 26 - (1)《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归程的轻松愉悦,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舟遥遥以轻飏 (2). 风飘飘而吹衣 (3). 闾阎扑地 (4). 钟鸣鼎食之家 (5). 此夜曲中闻折柳 (6). 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遥、飏、闾阎、鼎、折、故园。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上流传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双黄连口服液”一度遭哄抢直至脱销。 其实,在1月29日早就已经公布: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大部分我们并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于是我们的脑中只能充斥各种道听途说的观点。而关于独立思考,有一个很重要的本质叫做逻辑,( )。我们的很多见识、理解力,以及智慧,都是通过阅读 的见解。 在大量的阅读里,我们可以和无数思想者对话,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之中,才有了自我对事物的认知,也进而培养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 ,在遇到问题时,才会理性判断,不盲从,先去了解事情的 ,再去判断是否具有价值,也可以通过文献搜索,而非 。 这样,当我们再去面对“双黄连”类问题的时候,脑海里一定会先提问: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经得起推敲?而不是:哪里可以购买双黄连。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B. 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29日早就已经公布: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C.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D. - 26 - 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B. 事物的规律就是所谓的逻辑,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C. 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且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D. 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阅读和经历。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衍伸 从而 来踪去迹 道听途说 B. 衍生 而后 来龙去脉 道听途说 C. 衍伸 而后 来踪去迹 捕风捉影 D. 衍生 从而 来龙去脉 捕风捉影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划线句子有四处语病:①语序不当,“在1月29日早就已经公布”中,定语“早”应在“在1月29日”前面,排除B; ②成分残缺,“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缺主语,排除AD; ③用词不当,“日前”应“目前”,排除AD; ④不合逻辑,“治疗和预防”应为“预防和治疗”,排除AB。 故选C。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①“所谓的”意为所说的,紧接前文用于复说、引证等; ②“经历和阅读”分别照应前后文内容,前文说的是经历,后文说的是阅读; ③“而”做连词,这里表顺承。 - 26 -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衍伸:是从自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比如对这个问题进行衍伸(还是在讨论这个问题)。衍生:是从自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东西来,比如衍生出新品种(出现新的事物)。根据语境“都是通过阅读……的见解”,填入“衍生”。 第二组,从而:连词,侧重于表示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而后:副词,以后,后来。根据语境“在遇到问题时”,填入“而后”。 第三组,来踪去迹:指人的来去行踪。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根据语境“先去了解事情的”,填入“来龙去脉”。 第四组,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根据语境“先去了解事情的”,填入“道听途说”。 故选B。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①_________ ,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② __________,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锄带经、牧编简”都是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③____________ ,是阅读普及的前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至今,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网络文化等的普及,历史进入“观看猎奇时代”,人们开始了“微时代”阅读。 - 26 - 【答案】 (1). 如果没有阅读 (2).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3). 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通读文段,讲的是随着时代变化,阅读对人思维的作用;第一个空从前文“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的思想的行为”和后文“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可看出,中间要说的意思是“不阅读”会导致后文的结果,应填入“如果没有阅读”;第二个空从后文“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可看出,前一句写的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应填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第三个空将时代分为两种,前文讲“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此处就应该是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以后的时代,因为后文有“使”,应直接填入“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21. 请根据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概括“复兴号”的核心优势,每空不超过10个字。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2017年9月21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可以在4小时30分钟内跑完从北京到上海的1200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复兴号”特别注重运行的安全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速度,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此外,“复兴号”的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乘客可以在安静的车厢里享受WIFI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还能为旅客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商业运行速度最快 (2). ②安全保障设施先进 (3). ③乘车体验良好舒适 【解析】 【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说明“复兴号”商业运行速度最快;“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说明“复兴号”安全保障设施先进;“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享受WIFI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说明乘车体验舒适良好。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21日一个淘气的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泼下,楼下住户全遭殃。孩子父母迅速行动起来,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把被“祸害”的衣物全部拿回家中手洗,洗不干净的就买新的赔给人家;请专人来清理楼体外墙,在清理时让孩子一直在太阳底下陪着。孩子妈妈陈女士说:“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事后,网友们纷纷为该父母点赞。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家长的口吻,给这个七岁的孩子写一封信,讲明父母这样做的道理。 【答案】【范文】 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少年 儿子: 你好! 作为成长与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你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民族、传承五千年传统美德的重任,虽然目前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是有很多人却不讲文明,不懂礼貌,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你这次的行为,给大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是,我们及时改正错误,承担责任。以后你要做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之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主席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泽东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 26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大家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做人一定要有公德心,做事前多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给他人带来了伤害,给环境芾来了破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希望你以后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文明少年。 孩子,做错事了,不要害怕,要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要认清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人们常说,“仓凛实而知礼节”,可是为什么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却没有知礼节呢?如果所人都不讲文明、不懂礼貌,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秩序很乱,治安很差,环境很脏,甚至倒退回“原始社会”。 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为全人类的文明与富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少年! 妈妈 2020年6月19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责任意识,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材料主要讲一个淘气的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孩子父母迅速行动起来,父母觉得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题干提供的任务是“请以家长的口吻,给这个七岁的孩子写一封信,讲明父母这样做的道理”,告诉孩子高空抛物是错误的,要做一个讲文明,守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少年。犯了错误不可怕,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有些错误可能可能是无法弥补的,要防微杜渐,多做好事。 【立意】①告诉孩子高空抛物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行为,我们要讲文明,守道德,遵纪守法。 ②犯了错误不可怕,但是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为自己错误的行为买单,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减少犯错的可能。 ③有些错误可能是一句道歉就可以解决的 - 26 - ,但是有些错误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一定要做正确的事情,从小事做起,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结构】开篇先指出孩子行为的错误,接着指出犯了错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改正错误,做一个承担责任的人。接着用满主席的事例证明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再以此告诉孩子要讲文明礼貌,并且做一个有公德心、重视自身修养的人。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素材】1. 有些孩子喜欢推卸责任、不敢承认错误、爱撒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平时对于孩子犯错过分苛责、惩罚过度,导致孩子因害怕被问责而不敢承担责任。所以家长平时对于孩子犯错应持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 允许孩子犯错。 这种宽容不是放任纵容,而是不过度斥责,让孩子恐惧,重点放在事后的处理方式上面,让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才会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担当责任。 家长不要多加干涉,只是让孩子真真实实地体验到事情的后果,承受相应的失望、难过、后悔等情绪,这种“自然惩罚”,足以让孩子长记性比什么说教都来得有效。 另外,当孩子做错 了事,应当让孩子 付出相应的行动来为之前的行为负责、弥补过错。 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行为是有界限的。在安全问题、原则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在其他事情上,做事前要考虑后果,犯错了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承担责任。 2.培养孩子责任感,除了对自己的错误负责,另一个关键就是对个人的成长负责。孩子学习生活能够自我管理、自觉自律,不需要别人过多的安排督促。有些孩子犯错了,他们身后的熊父母一改往日的教导语气,采取包庇措施,为孩子兜底。但是睿智的父母,会趁孩子犯错的时候,狠狠地教育一番,告诉孩子最好的补救措施的什么,陪着孩子起行动。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过一个自然惩罚法则,惩罚孩子只是让其承担因过失招来自然后果。意思是,如果孩子犯错了,父母无需再对孩子进行太多的指责,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因为错误造成的后果。这个过程,孩子的内心会感受到强烈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这样孩子下次便不会再犯错,因为他知道成本太高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21日一个淘气的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泼下,楼下住户全遭殃。孩子父母迅速行动起来,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把被“祸害”的衣物全部拿回家中手洗,洗不干净的就买新的赔给人家;请专人来清理楼体外墙,在清理时让孩子一直在太阳底下陪着。孩子妈妈陈女士说:“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事后,网友们纷纷为该父母点赞。 - 26 -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网友张华的身份,给孩子的父母写一封信,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评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 陈女士: 您好! 最近几天,您教育孩子的做法在网上引起点赞无数,我也是点赞者中的一员。长久以来,我们在网上见识过溺爱孩子的父母、顽劣的少年,偏狭的辩解、强不知以为知的态……种种子女教育的谬误,让人如鲠在喉。如今,您的教育方法让我眼前一亮,心里畅快不少。冒昧地给您写这封信,还请谅解我的唐突。 既为自家孩子活泼的天性喜悦,也因他偶尔的懵懂顽皮伤神,这大概是家长们的普遍状态。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大多是自我中心式的,他不总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别人的影响,错误一旦造成,如何补救、怎样教育就成了摆在我们这些家长面前的难题。世人常批评今日家长对孩子关爱得过分,为人父母者才知道,“过分关爱”里隐藏着多少两难的权衡、重重的思虑。 或许是对子女教育思考得太多,或许是纯然出乎本能,总有人不能把握好教育的重点,施行恰当的策略。他们便该学习您的这场“教科书式的子女教育”。行动迅速、道歉恳切、补救及时、做法得当,且毫无父母越俎代庖之嫌——这是我的全部感受,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感受。您既没有让他置身事外,也没有把孩子置于力所不能的境地;既让他充分地受到教育,也不至于过分难堪。我相信,不只身教,事后您也一定做了“言教”,这场突发情况的处理中,蕴含了多少智慧,包含了多少果断与严肃、关爱和深情啊。 我想,“爱”是恰当行动的核心,“准则”是爱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责任与担当”是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目的。若没有爱心,严格便成为酷烈;不坚持准则,爱便成了宽纵;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爱之船便成了任意飘荡的孤舟。在您的教育行动里,我有幸看到了全部。 言既至此,我还有想向您请教之处,还望您能拨冗略答一二。在您带着孩子道歉、补救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恶语相向的邻居?孩子是否抗拒、不理?事后“言教”时,您如何让孩子心悦诚服?网上流传的只是大略,个中细节或许更体现着教育的真谛。如蒙知悉,对我们的子女教育助益极大,盼望得到您的回复。 - 26 - 此致 敬礼! 一位网友张华 2020年10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 材料主要讲一个淘气的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孩子父母迅速行动起来,父母觉得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题干要求“请以网友张华的身份,给孩子的父母写一封信,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评价”,需要注意交流的对象为孩子的父母,可以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予肯定;也可以肯定父母的责任意识,还可以写榜样的作用等。 【立意】以网友的身份写信: ①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予肯定,最好的教育不是打骂,而是让孩子体验后果。 ②父母是明事理的家长,他们敢于承担后果,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还能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优秀题目:1.规矩从小立,家长榜样行。 2.负责任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3.父母之爱子,先教之对错误负责。 4.自小担责,方可健康成长。 5.承担责任,是人生第一颗要扣好的扣子 【结构】文章开篇将陈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法进行对比,对其进行由衷赞叹。接着陈述现状,说明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种种问题。然后指出陈女士的正确做法——行动迅速、道歉恳切、补救及时、做法得当,且毫无父母越俎代庖之嫌。再针对这次事件发表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爱”是恰当行动的核心,“准则”是爱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责任与担当”是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目的。最后真诚请教,盼望回信。 【素材】1.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之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主席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泽东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 26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大家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一个好的家风是一个人良好成长的开端。还记得去年观看梨园世家谭氏在接受采访时,幽默的讲述了家中的那些“条条框框”,也正是因为谭家严谨的家风才使得谭家的大旗得以传统,京剧文化继续焕发生机。反观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李某某轮奸事件、爸爸是李刚事件,这些最美道德之花的凋零令我们感到愤怒,更令人感到惋惜。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当年“我在马路边捡到五分钱,交给警察叔叔送里边……”虽然贫穷,但孩子友善讲道德,知礼节;现在,随着生活的富裕而教育失败。有担当,知错能改的父母越来越少。担错的品质应从娃娃抓起,立德树人。 原谅总在风雨与懊悔后。没有善良的本心,怎会有淘气后的谎言?明事理,肯认错正是社会渐渐缺失的元素。计划生育初升的后代,孩子是家人的掌上明珠,溺爱本身的对与错,就已经分明。古人讲:惯子如杀父。在娇惯中长大的孩子几十年后会样子?蛮横霸道,不辨是非,任性妄为,不是巨婴,就是地赖。您这次带领孩子挨户道歉等举动,必将是对全体家长上的一堂生动的必修课:犯错误就要受到惩罚,并学会自我改正。可见,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因此,孩子的未来,就是家庭的未来,更是民族的未来,含糊不得。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