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 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2.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 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 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 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3. 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 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 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④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北部),土壤呈弱酸性,适于种植茶叶,故山歌阵阵采茶忙。D对。梯田层层稻花香出现在南方地区;草原茫茫牧牛羊主要在内蒙古地区;翠竹青青有人家主要在南方地区;故选D。 【2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常绿阔叶林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与题不符合;②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正确;泥石流、滑坡灾害主要在降水较多的山区较多,不对;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不对。故选B。 【3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③位于华北平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温度低,河流有结冰期(部分地段发生凌讯现象)。故选C。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系统 5. 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 传感器 B. 卫星系统 C. 地面装置 D. 信号发射装置 6. 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 ②GPS ③RS ④GPRS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4. C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地震发生后,可利用遥感技术第一时间获取震区的卫星影像图,从而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突出于“点”的定位),数字地球系统是指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ABD错,故选C。 【5题详解】 在遥感技术中,最为关键的装置是传感器,A正确,BCD错,故选A。 【6题详解】 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要获取被困人员的精确位置,需要用到GPS技术;获取被困人员所在区域的信息,需要利用RS技术;确定最佳救援路线,需要用到GIS技术,①②③正确;地理信息技术中无GPRS技术,④错。故选D。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植被 B. 土壤 C. 气候 D. 地形 8. 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降水 B. 地形 C. 土壤 D. 热量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们的饮食文化习惯有较大的影响,广东气候炎热,四川的气候湿热,故广东人爱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这主要与其气候有关,故选C。 【8题详解】 造成水田农业(800毫米以上)、旱地农业(大于400毫米、小于800毫米)和畜牧业(大于200毫米小于400毫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差异。地形、土壤、热量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 9.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 A. 西双版纳——竹楼 B. 江南地区——尖顶屋 C. 陕北延安——窑洞 D. 云贵高原——蒙古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无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条件的烙印。西双版纳气候湿热,主要以竹楼为主;延安气候干旱,立土结构,主要以-窑洞为主;江南属于亚热带地区,尖顶楼是降水丰沛地区的典型民居,故选项ABC符合题意。蒙古包为内蒙古高原的民居风格,故D不符合。故答案选D项。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10.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 A. 草地减少—过度开垦 B. 耕地增加—草地退化 C. 荒漠扩大—水土流失 D. 森林减少—矿山开采 11.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河口海岸线后退 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④通航能力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0. A 11. C 【解析】考查植被破坏的原因及影响。 【10题详解】 由图示对比可以看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农业用地和沙漠面积增加,是毁林开荒、过度开垦,破坏了森林和草原。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通航能力下降,①④正确;每年注入大海泥沙量增多,河口海岸线前进;河流的季节变化增大,②③错误。故选C。 俄罗斯历史上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森林破坏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 湿地萎缩 13. 当地出现该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放牧 B. 过度樵采 C. 过度开垦 D. 过度灌溉 【答案】12. C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该垦荒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合理的垦荒易导致土地荒漠化,C对;该地降水少,湿地、森林少;水土流失主要在降水较多的地区;其余选项可排除。 【13题详解】 据材料“垦荒”可知是过度开垦,C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在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实验,下图示意风速为 11 m/ s 时在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 高空输沙量 B. 近地面输沙量 C. 地表粗糙度 D. 风沙活动高度 15. 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能( ) A. 稳固沙土 B. 削减风力 C. 减少水分蒸发 D. 适应恶劣环境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B对。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增加了地表粗糙度,C错。对风沙活动高度影响不明显,D错。据此分析选B。 【15题详解】 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分布区不适宜林木生长,说明石方格沙障更利于适应恶劣环境。 但石方格沙障在稳固沙土 、削减风力、减少水分蒸发方面,不如林木效果好,据此分析选D。 16. 下面图示区域西部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林果业基地,也是重要生态保护区。图示区域西部森林的环境效益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防风固沙,减轻东部地区的风沙危害 ③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④调节气候,减轻东部地区寒潮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 下列描述与我国西北内陆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少 B.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 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强烈 D. 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西部山地为太行山,森林的环境效益是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减轻东部地区的风沙危害,①、②正确。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是城市绿地的功能;可以调节气候,但不能减轻东部地区寒潮损失,③、④错误。故A正确。 【17题详解】 西北内陆地区,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少,土壤贫瘠;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流水作用弱,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强烈。故B与实际不符合。故选B。 河西走廊属于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但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滞后。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至今已有近一半消失,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现在,河西走廊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再造林工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8. 沙枣林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 A.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B. 病虫害灾害 C. 林带过大、过密,林水矛盾突出 D. 全球气候变暖,气候过于湿润 19. “再造河西”反映了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 A. 大力开荒 B. 开发资源 C. 发展交通 D. 改善生态系统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看出,沙枣死亡的原因应是人为原因;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可能是水资源不合理利用,A正确。 【19题详解】 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改善生态系统,D正确。 人类开发是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被砍伐关系图”,回答以下题。 20.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 A.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B.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 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答案】C 【解析】“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等这些影响都是其间接影响,故AB错误;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会使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降低,氧气制造能力降低,从而直接破坏全球碳氧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故C正确;厄尔尼诺现象是自然现象和亚马孙雨林的破坏没有关系,故D错误。 第二卷(简答题共两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克里雅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田县境内,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99毫米,其中4~9月的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大,6月份降水最多,平均为26.35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39.9毫米,集中在4~9月。 材料二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在塔木盆地,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被称为沙漠的生命之源。它具有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提供肥沃的土壤等功能。 (1)简述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较重的人为原因。 (2)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该地区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3)试说明应如何保护和恢复胡杨林,防止土地荒漠化。 【答案】(1)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等。 (2)合理。理由:耕地资源较为充足;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合理。理由:当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会加剧当地的荒漠化;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 (3)建立胡杨林保护区;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严禁乱砍滥伐,保护胡杨林;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和管理,保证下游生态用水;加强胡杨林育苗及人工栽培,扩大胡杨种植面积。 【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和措施,灌溉农业的发展。 (1)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因此径流特征是水量小、季节变化大;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有分布聚落,由于沿途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使下游地区会出现断流现象,土地沙漠化加重。 (2)如果合理则从土地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角度分析,该地区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可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如果不合理则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加剧荒漠化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水资源较少,发展农业耗水量的,破坏植被,引起沙漠化的扩大。 (3)可建立保护区,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的协调农林牧的比例、上下游统筹管理水资源,实现统一调配、保护恢复植被,严禁砍伐等角度进行表述,根据材料可种植胡杨林,实现其生态效益。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经常发生森林火灾。绿色和平组织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 材料二 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这些湿地被改造破坏后,泥煤地森林会变得干燥易燃。这种湿地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 (1)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答案】(1)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④引发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问题。 (2)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带雨林破坏影响、主要原因,知识性试题。人类的开发是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问题是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 (1)雨林是一个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引发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问题。 (2)人类的开发是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问题是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商业性伐木,通过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