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六校联考高考模拟试卷数学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浙江省六校联考高考模拟试卷数学理

2016 年浙江省六校联考高考模拟试卷数学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x|x2-4x+3<0},B={x|2<x<4},则 A∩B=( ) A.(1,3) B.(1,4) C.(2,3) D.(2,4) 解析:因为 A={x|x2-4x+3<0}={x|1<x<3},B={x|2<x<4},所以 A∩B={x|2<x<3}. 答案:C 2.已知直线 l1:(3+m)x+4y=5-3m 与 l2:2x+(5+m)y=8,则“l1∥l2”是“m=-7”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l1∥l2”,直线 l1:(3+m)x+4y=5-3m 与 l2:2x+(5+m)y=8, 分别化为:y= 3 5 3 44 mmx   ,y= 28 55xmm . ∴ 32 45 m m    , 5 3 8 45 m m    ,解得:m=-7.则“l1∥l2”是“m=-7”的充要条件. 答案:C 3.已知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 m,n 和平面α,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m⊥α,n∥α,则 m⊥n B.若 m⊥α,n⊥α,则 m⊥n C.若 m∥α,n∥α,则 m∥n D.若 m  α,n∥α,则 m∥n 解析:A.若 m⊥α,因为 n∥α,所以必有 m⊥n,所以 A 正确. B.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 B 错误. C.若 m∥α,n∥α,则根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确定,所以 C 错误. D.若 m  α,n∥α,由于直线 m,n 不一定在一个平面内,所以 m,n 不一定平行.所以 D 错 误. 答案:A 4.将函数 y=sin(4x+ 3 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2 倍,再向右平移 6  个单位, 得到的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 A.( 2  ,0) B.( 4  ,0) C.( 9  ,0) D.( 16  ,0) 解析:将函数 y=sin(4x+ 3 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2 倍,可得函数 y=sin(2x+ )的图象, 再向右平移 6  个单位,得到函数 y=sin[2(x- 6  )+ ]=sin2x 的图象. 令 2x=kπ,可得 x= 2 k  ,k∈z. 故所得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0),k∈z. 答案:A 5.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关于 x 的不等式 dx2+2a1x≥0 的解集为[0,9],则使数列{an}的 前 n 项和 Sn 最大的正整数 n 的值是( ) A.4 B.5 C.6 D.7 解析:∵关于 x 的不等式 dx2+2a1x≥0 的解集为[0,9], ∴0,9 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 dx2+2a1x≥0 的两个实数根,且 d<0. ∴ 12 a d =9,可得:2a1+9d=0,∴a1= 9 2 d .∴an=a1+(n-1)d=(n- 11 2 )d, 可得:a5=- 1 2 d>0,a6= d<0..∴使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 最大的正整数 n 的值是 5. 答案:B. 6.已知 O 为坐标原点,双曲线 22 22 xy ab =1(a>0,b>0)的右焦点 F,以 OF 为直径作圆交双曲 线的渐近线于异于原点 O 的两点 A、B,若 ( AO + AF )·OF =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为( ) A.2 B.3 C. 2 D. 3 解析:设 OF 的中点为 C,则 AO + AF =2 AC , 由题意得, 1 2 AC · =0,∴AC⊥OF,∴AO=AF, 又 c=OF,OA:y= b a x,A 的横坐标等于 C 的横坐标 2 c , 所以 A( 2 c , 2 bc a ),且 AO= 2 2 c, AO2= 222 244 c b c a ,所以 a=b,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为 22 2cab aa . 答案:C. 7.设 m 为不小于 2 的正整数,对任意 n∈Z,若 n=qm+r(其中 q,r∈Z,且 0≤r<m),则记 fm(n)=r,如 f2(3)=1,f3(8)=2,下列关于该映射 fm:Z→Z 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若 a,b∈Z,则 fm(a+b)=fm(a)+fm(b) B.若 a,b,k∈Z,且 fm(a)=fm(b),则 fm(ka)=fm(kb) C.若 a,b,c,d∈Z,且 fm(a)=fm(b),fm(c)=fm(d),则 fm(a+c)=fm(b+d) D.若 a,b,c,d∈Z,且 fm(a)=fm(b),fm(c)=fm(d),则 fm(ac)=fm(bd) 解析:根据题意,fm(n)=r 表示的意义是 n 被 m 整除所得的余数 r; ∴对于 A,当 m=3,a=4,b=5 时,f3(4+5)=0, f3(4)=1,f3(5)=2,f3(4+5)≠f3(4)+f3(5);∴A 错误; 对于 B,当 fm(a)=m(b)时,即 a=q1m+r,b=q2m+r,∴ka=kq1m+kr,kb=kq2m+kr, 即 fm(ka)=fm(kb);∴B 正确; 对于 C,当 fm(a)=fm(b),fm(c)=fm(d)时,即 a=q1m+r1,b=q2m+r1, c=p1m+r2,d=p2m+r2, ∴a+c=(q1+p1)m+(r1+r2),b+d=(q2+p2)m+(r1+r2), 即 fm(a+c)=fm(b+d);∴C 正确; 对于 D,当 fm(a)=fm(b),fm(c)=fm(d)时, 即 a=q1m+r1,b=q2m+r1,c=p1m+r2,d=p2m+r2, ∴ac=q1p1m2+(r2q1+r1p1)m+r1r2,bd=q2p2m2+(r2q2+r1p2)m+r1r2, 即 fm(ac)=fm(bd);∴D 正确. 答案:A 8.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2,CD=4,BC= 5 ,点 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如果 对于常数λ,在等腰梯形 ABCD 的四条边长,有且只有 8 个不同的点 P,使得 PE · PF =λ 成立,那么λ的取值范围是( ) A.(- 5 4 ,- 9 20 ) B.(- 9 20 , 11 4 ) C.(- 9 20 ,- 1 4 ) D.(- 5 4 , ) 解析:以 DC 所在直线为 x 轴,DC 的中垂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梯形的高为  2 25 1 =2,∴A(-1,2),B(1,2),C(2,0),D(-2,0),∴E(- 3 2 ,1), F( ,1). (1)当 P 在 DC 上时,设 P(x,0)(-2≤x≤2),则 PE =(- -x,1), PF =( -x,1). 于是 PE · PF =(- -x)( -x)+1=x2- 5 4 =λ, ∴当λ=- 时,方程有一解,当- <λ≤ 时,λ有两解; (2)当 P 在 AB 上时,设 P(x,2)(-1≤x≤1),则 PE=(- -x,-1)PF=( -x,-1). 于是 · =(- -x)( -x)+1=x2- =λ, ∴当λ=- 时,方程有一解,当- <λ≤- 1 4 时,λ有两解; (3)当 P 在 AD 上时,直线 AD 方程为 y=2x+4, 设 P(x,2x+4)(-2<x<-1),则 =(- -x,-2x-3), =( -x,-2x-3). 于是 · =(- -x)( -x)+(-2x-3)2=5x2+12x+ 27 4 =λ. ∴当λ=- 9 20 或- <λ< 9 4 时,方程有一解,当- <λ<- 时,方程有两解; (4)当 P 在 BC 上时,直线 BC 的方程为 y=-2x+4, 设 P(x,-2x+4)(1<x<2),则 PE=(- -x,2x-3)PF=( -x,2x-3). 于是 · =(- -x)( -x)+(2x-3)2=5x2-12x+ =λ. ∴当λ=- 或- <λ< 时,方程有一解,当- <λ<- 时,方程有两解; 综上,若使梯形上有 8 个不同的点 P 满足 PE · PF =λ成立, 则λ的取值范围是(- 5 4 , 11 4 ]∩(- ,- 1 4 ]∩(- 9 20 ,- )∩(- ,- )=(- ,- ). 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多空题每题 6 分,单空题每题 4 分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表面积为 .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圆锥的 1 2 ,底面半径为 1,高为 2.母线为 5 . ∴几何体的体积 V= × 1 3 ×π×12×2= 3  . 几何体的表面积 S= π×12+ ×2×2+ ×π×1× =2+ 1 2 5 π. 答案: ,2+1 2 5 π. 10.已知 f(x)= 3 sin 2 x cos -cos2 ,则 f(x)的最小正周期为 ,单调递减区间 为 . 解析:由三角函数公式化简可得: f(x)= 3 2 ·2sin cos - 1 2 (1+cosx)= sinx- 1 2 cosx- =sin(x- 6  )- , ∴f(x)的最小正周期为 T=2π, 令 2kπ+ 2  <x- <2kπ+ 3 2  可解得 2kπ+ 2 3  <x<2kπ+ 5 3  ,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kπ+ 2 3  ,2kπ+ )k∈Z, 答案:2π;(2kπ+ 2 3  ,2kπ+ )k∈Z. 11.设函数 f(x)= 2 1 2 82 (]24 []x x xx     , ,, , ,, 则 f(log23)= ,若 f(f(t))∈[0,1],则实数 t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f(log23)= 2l o g 32 =3, 画出函数 f(x)的图象,如图示: 若 f(x)=0,x=4,若 f(x)=1,则 2x=1 或 8-2x=1,解得:x=0 或 x= 7 2 , ∴只需 72 2 782 2 t t     , 即可,解得: 2l o g 7 2 ≤t≤ 9 4 ,t=4 时:f(4)=0,f(0)=1. 答案:[ , ]或 4. 12.动直线 l:(3λ+1)x+(1-λ)y+6-6λ=0 过定点 P,则点 P 的坐标为(0,-6)(0,-6),若 直线 l 与不等式组 0 0 22 x y xy  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有公共点,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3λ+1)x+(1-λ)y+6-6λ=0 得:λ(3x-y-6)+(x+y+6)=0, 由 360 60 xy xy    ,得 0 6 x y    , ,即直线恒过定点 P(0,-6).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当 1-λ=0 时,λ=1,此时直线方程为 x=0,满足直线和平面区域有公共点, 当λ≠1 时,直线方程为 y= 3 1 6 6 11x   , 则满足直线的斜率 k>0,且点 A(1,0)在直线的下方或在直线上, 即 31 1     >0 且 y≤ , 即 >0①且 0≤ ×1+ 6673 11    ,②即由①得λ>1 或λ<- 1 3 , 由②得 1≤λ≤73, 由①②得 1≤λ≤ 7 3 , 答案:(0,-6);1≤λ≤ 7 3 13.在△ABC 中,点 D 满足 BD = 2 3 BC ,点 E 是线段 AD 上的一动点,(不含端点),若 BE AB AC,则 1   = . 解析:∵ = ,∴ 3 2BCBD ,∴ 3 2ACBCBABDAB , ∴ ()( 2 )33 2BE AB ACABBDBABD       . ∵A,D,E 三点共线,∴-λ-μ+ 3 2  =1,∴λ+1= 2  .∴ 1 2 1    . 答案: 1 2 . 14.如图,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中,E 为正方形边上的动点,现将△ADE 所在平面沿 AE 折起,使点 D 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 H 在直线 AE 上,当 E 从点 D 运动到 C,再从 C 运动到 B, 则点 H 所形成轨迹的长度为 . 解析:由题意,在平面 AED 内过点 D 作 DH⊥AE,H 为垂足,由翻折的特征知,连接 D'H. 则∠D'HA=90°, 当 E 从点 D 运动到 C,再从 C 运动到 B,故 H 点的轨迹是以 AD'为直径的半圆弧, 根据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知圆半径是 1, 所以其所对的弧长为π, 答案:π 15.设 a,b,c∈R,对任意满足|x|≤1 的实数 x,都有|ax2+bx+c|≤1,则|a|+|b|+|c|的最 大可能值为 . 解析:任意满足|x|≤1 的实数 x,都有|ax2+bx+c|≤1, 若 x=0,则|c|≤1, 可取 c=-1,b=0,可得|ax2-1|≤1, 由于 0≤x2≤1,可得 a 最大取 2, 可得|a|+|b|+|c|≤3,即有|a|+|b|+|c|的最大可能值为 3. 答案: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CD 中,∠D=2∠B,且 AD=1,CD=3,cosB= 3 3 . (I)求△ACD 的面积; (Ⅱ)若 BC=2 3 ,求 AB 的长. 解析:(1)利用已知条件求出 D 角的正弦函数值,然后求△ACD 的面积; (2)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AC,通过 BC=2 3 ,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AB 的长. 答案:(Ⅰ)cosD=cos2B=2cos2B-1=- 1 3 , 因为∠D∈(0,π),所以 sinD= 22 3 , 所以△ACD 的面积 S= 1 2 AD·CD·sinD= ×1×3× 22 3 = 2 . (Ⅱ)在△ACD 中,AC2=AD2+DC2-2AD·DC·cosD=12,所以 AC=2 3 . 在△ABC 中,BC=2 3 , sinsin ACAB BACB  , 把已知条件代入并化简得: 3 ( 2 sinsin2 s) i3 n22 ABAB BBB ,所以 AB=4. 17.如图(1),在等腰梯形 CDEF 中,CB,DA 是梯形的高,AE=BF=2,AB=2 2 ,现将梯形沿 CB,DA 折起,使 EF∥AB 且 EF=2AB,得一简单组合体 ABCDEF 如图(2)示,已知 M,N 分别为 AF,BD 的中点. (Ⅰ)求证:MN∥平面 BCF; (Ⅱ)若直线 DE 与平面 ABFE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2 ,则求平面 CDEF 与平面 ADE 所成的锐二 面角大小. 解析:(I)连结 AC,通过证明 MN∥CF,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 MN∥平面 BCF. (II)先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 AD⊥平面 ABFE,可知∠DEA 就是 DE 与平面 ABFE 所成 的角,解 Rt△DAE,可得 AD 及 DE 的长,分别以 AB,AP,AD 所在的直线为 x,y,z 轴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 ADE 与平面 CDFE 的法向量,代入向量夹角公式,可得答案. 答案:(Ⅰ)连 AC,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N 为 BD 中点,∴N 为 AC 中点. 在△ACF 中,M 为 AF 中点,故 MN∥CF. ∵CF  平面 BCF,MN 平面 BCF,∴MN∥平面 BCF. (Ⅱ)依题意知 DA⊥AB,DA⊥AE 且 AB∩AE=A∴AD⊥平面 ABFE, ∴DE 在面 ABFE 上的射影是 AE. ∴∠DEA 就是 DE 与平面 ABFE 所成的角. 故在 Rt△DAE 中:tan∠DEA= 2 2 2 D A D A AE ,∴AD= 2 ,DE= 6 . 设 P∈EF 且 AP⊥EF,分别以 AB,AP,AD 所在的直线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0,0),D(0,0, 2 ),E(- , ,0),F(3 , ,0) ∴ AD =(0,0, ), AE =(- , ,0), DE =(- , ,- ), DC =(2 , 0,0) 设 m =(x,y,z), n =(r,s,t)分别是平面 ADE 与平面 CDFE 的法向量 令 0 0 m A D m A E     , , 0 0 n D C n D E      , , 即 2 22 0 0 z xy     , , 20 2 0 2 22 x xyz     , , 取 m =(1,1,0), n =(0,1,1)则 cos< , >= · mn mn  = 1 2 . ∴平面 ADE 与平面 CDFE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 3  . 18.已知函数 f(x)= 2 ax xb (a>0,b>1),满足:f(1)=1,且 f(x)在 R 上有最大值 32 4 . (I)求 f(x)的解析式; (Ⅱ)当 x∈[1,2]时,不等式 f(x)≤  2 3 2 m x x m 恒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析(I)根据条件建立方程和不等式关系即可求 f(x)的解析式; (Ⅱ)求出 f(x)的解析式,将不等式进行转化,利用参数分离法进行求解即可. 答案:(I)∵f(x)= 2 ax xb (a>0,b>1),满足:f(1)=1, ∴f(1)= 1 a b =1,即 a=1+b,①f(x)= 22 a a a b bbx xx x    , ∵f(x)在 R 上有最大值 .∴ 3 2 2 4 a b  .即 2a=3 2b ②, 由①②得 a=3,b=2,即 f(x)的解析式 f(x)= 2 3 2 x x  ; (Ⅱ)依题意,若 x∈[1,2]时有意义,则 m>2 或 m<1, 则当 x=1 时,不等式也成立,即 1≤ 3 3 1 1 mm mm , 即 m≥|m-1|,平方得 m2≥m2-2m+1,得 m≥ 1 2 , 当 x=2 时,不等式也成立,即 1≤ 3 66 m m ,即 m≥2|2-m|, 平方得 3m2-16m+16≤0,即 4 3 ≤m≤4,. 由 f(x)≤  2 3 2 m x x m ,得  2 2 33 2 2 xm x xxm   , 即 x≤ m xm ,则|x-m|≤ m x ,即- m x ≤x-m≤ m x ,在 x∈[1,2]上恒成立. ①当 x=1 时,不等式成立,当 x≠1 时,m≤ 2 1 x x  ,则 m≤4 ②对于 m≥ ,x∈(1,2]上恒成立,等价为 m≥( )max, 设 t=x+1,则 x=t-1,则 t∈(2,3], 则 2 1 x x  =   21t t  =t+ 1 t -2,在(2,3]上递增,则( 2 1 x x  )max= 4 3 ,则 m≥ . 综上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2<m≤4. 19.如图,椭圆 C1: 22 22 xy ab =1 (a>b>0)和圆 C2:x2+y2=b2,已知圆 C2 将椭圆 C1 的长轴三等 分,且圆 C2 的面积为π.椭圆 C1 的下顶点为 E,过坐标原点 O 且与坐标轴不重合的任意直线 l 与圆 C2 相交于点 A,B,直线 EA,EB 与椭圆 C1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是点 P,M. (I)求椭圆 C1 的方程; (Ⅱ)求△EPM 面积最大时直线 l 的方程. 解析:(Ⅰ)由圆的面积公式可得 b=1,再由三等分可得 a=3,b=3,进而得到椭圆方程; (Ⅱ)由题意得:直线 PE,ME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PE⊥EM,不妨设直线 PE 的斜率为 k(k> 0),则 PE:y=kx-1, 代入椭圆方程求得 P,M 的坐标,再由直线和圆方程联立,求得 A 的坐标,直线 AB 的斜率, 求得△EPM 的面积,化简整理,运用基本不等式可得最大值,进而得到所求直线的斜率,可 得直线方程. 答案:(Ⅰ)由圆 C2 的面积为π,得:b=1, 圆 C2 将椭圆 C1 的长轴三等分,可得 a=3,b=3, 所以椭圆方程为: 2 2 19 x y; (Ⅱ)由题意得:直线 PE,ME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PE⊥EM, 不妨设直线 PE 的斜率为 k(k>0),则 PE:y=kx-1, 由 22 1 99 y k x xy    , , 得: 2 2 2 18 19 91 1 , 9 kx k ky k      或 0 1 x y    , , 所以 P( 2 18 91 k k  , 2 2 91 91 k k   ),同理得 M( 2 18 9 k k   , 2 2 9 9 k k   ), kPM= 2 1 10 k k  , 由 22 1 1 y k x xy    , , 得 A( 2 2 1 k k , 2 2 1 1 k k   ),所以:kAB= 2 1 2 k k  , 所以 S△EPM= 1 2 |PE|·|EM|=  3 42 2 2 1162162 99 82 9 9 82 kkk k kk k k      , 设 t=k+ 1 k ,则 S△EPM= 2 162 964 t t  = 162 649t t ≤ 27 8 , 当且仅当 t=k+ = 8 3 时取等号,所以 k- =± 2 3 7 , 则直线 AB:y= 2 1 2 11 2 k xkxkk  (), 所以所求直线 l 方程为:y=± 7 3 x. 20.已知数列{an}满足:an+1= 1 2 (an+ 4 na ); (I)若 a3= 41 20 ,求 a1 的值; (Ⅱ)若 a1=4,记 bn=|an-2|,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为 Sn,求证:Sn< 8 3 . 解析:(1)由数列{an}满足:an+1= 1 2 (an+ 4 na ),a3= 41 20 ,代入可得 a2,a1. (2)由 a1=4,an+1-2= 1 2 na (an-2)2>0;可得 an>2.an+1-an= 24 2 n n a a  <0,{an}为单调递减数列. 进而得到 an+1-2= 2 2 n n a a  (an-2)< 1 4 (an-2),an-2≤( )n-1(a1-2)=2·( )n-1,即可得出. 答案:(1)∵数列{an}满足:an+1= 1 2 (an+ 4 na ),a3= 41 20 , ∴ 2 2 4114 202 a a   ,解得 a2= 5 2 或 8 5 ; 当 a2= 时,解得 a1=1 或 4. 当 a2= 时,无解.∴a1=1 或 4. (2)∵a1=4,an+1-2= 1 2 na (an-2)2>0;∴an>2.∴an+1-an= 24 2 n n a a  <0, ∴{an}为单调递减数列.∴2<an<4,∴ 2 2 n n a a  = 1 24 11 na < , an+1-2= (an-2)< 1 4 (an-2),∴an-2≤( 1 4 )n-1(a1-2)=2·( )n-1, ∴Sn=b1+b2+…+bn=(a1-2)+(a2-2)+…+(an-2)≤2+ 2 4 +2×( 1 4 )2+…+2×( 1 4 )n-1=2+ 2 3 [1-( )n] < 8 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