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8
07-11 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 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 1.(2009 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 23 题)拉尔夫·达伦道夫在 1998 年写道,20 世纪“在相当 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 20 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 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 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 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答案】C 【点拨】从材料中的“全球化”等信息可以看出,达伦道夫强调的是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2.(2011 年高考上海单科 20 题)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 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 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 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欧盟只是一个区域 集团化的组织,并不是欧洲所有国家的结合体,而且没有俄国的加入故排除 B 和D 项;而且 只是出让部分国家主权,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故排除 C 项。欧盟不包括俄罗斯,排除 D;B、C 说法错误,与事实不符;A 正确,欧盟的合作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故 A 正确。 3.(2009 年高考广东文基 36 题)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答案】A 【点拨】欧盟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 项错在 “消除了贸易障碍”;C 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 建立于 2001 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4.(2007 年高考宁夏文综 34 题)2007 年是美国宪法制定 220 周年、十月革命胜利 90 周年 和抗日战争爆发 70 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 年为其签订 60 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D 【点拨】从时间上看,布雷顿森林协定是 1944 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是 1994 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条约是 1951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 1947 年,符合题干中的 60 周年。从作用 上看,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对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2011 年江苏高考 18 题)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不了在 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 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 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 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答案】D 【点拨】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进入 20 世纪以后,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 崭新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 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 的发展机会,也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全球化过程中也造成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加剧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等问题。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无 法揭示”的信息,分析各选项,ABC 三项说法符合所学和实际,D 项“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 抵制”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题选 D 项。“全球化显示了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说明 A 正确;“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 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说明 B 正确;“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 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说明 C 正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不等于就要抵制。 6.(2007 年高考海南单科 21 题)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B 【点拨】冷战是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所致,所以,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导致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2007 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36 题)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减小 【答案】B 【点拨】经 济 区 域 集 团 化 有 利 于 推 进 经 济 全 球 化 。 8.(2011 年高考福建文综 24 题)1944 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 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 殊地位。据此,对图 9 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 9 A.70 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 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 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 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答案】B 【点拨】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 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根据题干 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44 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金融会议,出席会议的是 44 个国家, 实行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70 年代末虽然美元不能实 行金本位,但美国的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故 C 项错误;欧元发行的过渡期是 1999 年 1 月 1 日起到 2001 年 12 月 31 日并且从图示中并不能看出是由于欧元发行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 持续回落故 D 项错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9.(2010 年海南高考历史 20 题)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 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答案】A 【点拨】考查各个国际组织的职能,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职能,排除 B,都没有 对抗特定国家集团的职能,排除 C,欧洲经济共同体,没有要求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排除 D。 10.(2010 年上海高考历史 29 题)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 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答案】A 【点拨】题干中明确指出事件之间有等级或层次,B 选项中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 权力,相继通过的《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C 选项中,应该这样描述,1917 年十月 革命后,苏维埃俄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国内战争和新经济 政策的国度,从 20 年代中期起,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建设。D 选项中,三大战役是二战后不同战场的转折点,并列关系。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考试内容:英国革命;苏 联的现代化道路;反法西斯战争;经济全球化。分析:BD 容易排除,C 项中新经济政策与社 会主义工业化是苏联现代化道路上的两个阶段,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干要求;只有 A 项符 合。 11.(2008 年广东高考 23 题)1960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 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 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答案】B 【点拨】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原子弹研制成功进一 步增强了欧洲力量,从而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有力的冲击,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 选 B 符合题意。 12.(2010 年高考四川文综 23 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 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答案】B 【点拨】A 选项推论在新航路没有开辟时之前就一直存在。B 选项抓住国联的实质是英 法控制下的维护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就很容易判断。D 选项联系教材关于全球化和区域化 的关系也很容易判断。A 项推论错在“开始了”,用“密切了”、“扩大了”更符合实际;C 项 推论错在“有效保障”;D 项推论错在“全球化进程中断”。 13.(2011 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 32 题)图 5 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 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图 5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点拨】解析 1: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发展。解答本题关键是注意图中文字信息与图片自身信 息的结合:直接投资在图中体现在世界各地,并通过此把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 D 正确。ABC 单纯从本图片中不能获取该信息。 解析 2: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发展。解答本题时应准确完整的解读图片中的信息,包括数 字、文字、类型等。材料提到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均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C 两项 只解读了材料的部分信息;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只产生一定影响,B 项说法错误。把图中 文字信息与图片自身信息的结合:直接投资在图中体现在世界各地,并通过此把世界经济联 系在一起,由此可知 D 正确。故选 D 项。 解析 3: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从示意图的内容看,欧洲、日本、美国 直接投资(资本流动)覆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且,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单一出口商品国家的贸易处于入超地位。由此可知,资本流动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D 正确。 14.(2010 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 23 题)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 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 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从材料从提取信息的能力。由题中“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 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即可判断。世界经济发展并未趋于合理平衡;跨国大企 业的民族属性存在;D 与题干无关。 15.(2008 年海南高考 23 题)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 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点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并对在国际 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其解决外汇资金的需要。而世界银行则是全 球性的发展援助。故应选 B。 16.(2008 年广东高考 24 题)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答案】D 【点拨】本题可使用排除法,二战后期,受战争打击欧洲各国经济出现明显衰退;美国经济 实力在战争中得到迅速发展,故可排除 B 和 C,关税贸易总协定尚未签定,各国的贸易壁垒 并没有消除。故选 D 符合题意。 17.(2009 年广东高考 24 题)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 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 目的是( )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答案】A 【点拨】二战后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协议,构建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 体系,这一体系的显著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实行固定的汇率 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的背景下,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 金市场,其目的就是要稳定美元地位和价格。 18.(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23题)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 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答案】B 【点拨】属于容易题。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A 项西欧的崛起冲击了美 国的霸主地位,但两者关系并未“严重”恶化; 自 1945 年二战结束至 19 世纪 70 年代,形成 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依据题意可知美元的地位已不再 高于其他国家的货币,B 项与题意相符; C 项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在 2002 年;D 项表述 不符事实。1971 年 7 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 8 月 15 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 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 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分析、材料处理能力。此题时间限制词为 “1971 年”,关键词为“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表明美国宣布美元贬值,这就意 味着自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以来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的货币统治地位的动摇,即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动摇,故选 B。A 项与题目的关键词不符,C 项与题目要求的时间不符, D 项是错误选项。 19.(2009 年上海高考 27 题)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 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答案】A 【点拨】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体现了美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 主导地位,B、C、D 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故选 A。 20.(2009 年江苏高考 20 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 来了一系列问题,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或存在的弊端: 生态环境遭到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富分化以及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 21.(2010 年上海高考历史 30 题)1949 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 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答案】A 【点拨】重返联合国在 1971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 1972 年;参加万隆会议在 1955 年, 加入世贸在 2001 年,故选 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考试内容:中国走向世界 ——新中国外交。 22.(2007 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 22 题)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答案】B 【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些在二战之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从未有过的现象。而这 些是制度性协调机制的表现。 23.(2010 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 22 题)1951 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 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 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答案】D 【点拨】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 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 排除 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 简单的联合,排除 C;正确答案为 D。 24.(2009 年高考天津文综 8 题)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答案】B 【点拨】从图标中“word bank ”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致 力于战后西欧经济的复兴,后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 经济的发展,。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促进国际 贸易自由化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的目的,都不是世界银行成立的初衷。 25.(2009 年上海高考 25 题)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点拨】东盟和欧盟虽然都是具有超国家性质的组织,但是东盟没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 欧盟有统一的议会和法院,是各区域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26.(2008 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36 题)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 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答案】A 【点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国,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排除 B;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影响全球化进程排除 C;经济全球化有五大标志,即生产要素的全 球化、产品市场的全球化、产业结构的全球化、经营理念的全球化和经贸规则的全球化.排 除 D。 27.(2010 年高考江苏历史 19 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 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点拨】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 面均有不同,排除③。此题考查的是对 20 世纪 80、90 年代世界经济趋势的理解。③不符合 亚太经合组织,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日本、美国等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应该排除, 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C 项。 28.(2009 年高考四川文综 23 题)近年来大量出现图 7 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 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如何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趋势加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9.(2009 年高考宁夏文综 34 题)1991 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 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和 1993 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 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答案】B 【点拨】欧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现,这符合 B 选项表述的“多元并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30.(2010 高考广东文综 39 题)(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 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 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 19 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 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二: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 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26—1985 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 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 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 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 分) 【答案】 (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 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8 分) (2)低—高—低。低—高的原因: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高—低的原因:美 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9 分) (3)①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3 分) ②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4 分) 【点拨】 31.(2011 年高考天津文综 13 题)(2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 年 5 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 群岛之西约 500 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 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 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 1300 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 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 分) 材料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 分)结 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 分) 材料三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 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 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 分) 【答案】 (1)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 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2)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较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 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 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点拨】本题考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综合分析把握 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这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然后 说明其对外扩张客观上有利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原料 出口上升、手工制品出口下降、机器出口上升,原料出口上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 地,手工制品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来技术 和海外市场刺激;第(3)问,从图片不难看出世界经济的危险性,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应该 是趋利避害等。 32.(2008 年海南高考 28 题)(12 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 东盟大事年表 1967 年 东盟成立,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1971 年 签订《东南亚中立化宣言》。 1976 年 签订《东南来友好合作条约》,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1984 年 文莱加入东盟。 1992 年 决定 15 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5~ 1999 年 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 1995 年 签订《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1997 年 首次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 年~ 2002 年 分别与中国、日本达成一致,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2002 年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摘编自耿协峰《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等 (1)指出 20 世纪 60 年代影响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外部因素及表现。(2 分) (2)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5 分) (3)概括东盟和欧盟共同的成功经验。(5 分) 【答案】 (1)冷战,越南战争(2 分) (2)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社会制度不同;合作领域是先政治后经济;政治目标 是地区稳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低。(5 分) (3)从共同关心的问题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逐步推进区域化;不排外,加强 与区域外的合作(5 分)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以东盟和欧盟为中心展开。第(1)问注意“60 年代”、“外 部因素”“表现”等关键词;第(2)问对比分析型题目,主要指出东盟区别于欧盟的地方, 应从成员国的组成、合作领域和合作层次水平等方面比较。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 之有理即可。 33.(2009 年江苏高考 24 题)(8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 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 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 何特殊意义?(6 分)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2 分) 【答案】 (1)背景: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汇率机制:美元 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意义: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 际货币体系。 (2)欧元区(欧盟)已成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经济体;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 挑战。 【点拨】 本题考查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⑴问注意题干答题要求:背景、 对美国的意义等;第⑵问注意答题角度“世界货币格局”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