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 核心素养解读 命题趋势 ‎(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2)用概念图教学法揭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 ‎(3)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4)举例说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1)从物质与能量观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在面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复杂问题情境下,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说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稳态 ‎◆题型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考查形式:结合水肿、感冒发烧等案例考查稳态的调节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及作用 ‎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的组成 ‎(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 26‎ ‎(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生命起源于海洋 。 ‎ ‎(3)组织液、淋巴、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内环境的作用 ‎(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 的媒介。 ‎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 ‎(1)‎ ‎(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 。 ‎ 原因‎①‎ 外界环境 ‎的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 自身调节 ‎功能出现障碍 ‎5.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 ‎ 26‎ ‎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2.血液是细胞外液中最活跃的成分。(✕)‎ ‎3.血浆渗透压取决于Na+、Cl-的浓度。(✕)‎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5.细胞外液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小肠绒毛壁细胞能直接从小肠中吸收营养物质。(✕)‎ ‎7.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8.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9.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10.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如图是人体细胞及内环境示意图,甲液、乙液、丙液为组成内环境的三种液体,①~④为物质移动的方向。‎ ‎(1)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甲液和乙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葡萄糖为例,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 ‎ ‎(4)正常人甲液内的pH通常维持在       。 ‎ ‎(5)④可代表葡萄糖的移动方向,而不能代表胰岛素的移动方向,原因是  ‎ ‎                。 ‎ 26‎ 答案 (1)甲液和乙液 (2)甲液中有较多的蛋白质 (3)协助扩散 (4)7.35~7.45 (5)葡萄糖可以进入细胞,而胰岛素不能进入组织细胞 ‎1.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①血浆pH调节的过程 ‎②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 ‎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考向一 考查内环境的组成与成分 ‎1.(2019福建福州期末质量抽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和尿素等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剧烈运动后,通过HCO‎3‎‎-‎等离子维持内环境中的pH相对稳定 26‎ 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1.答案 D 本题通过基础判断的方式考查内环境及稳态,涉及生命观念素养中的稳态与平衡观。葡萄糖和尿素等可在血浆中运输,因而存在于内环境,A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 内环境中的HCO‎3‎‎-‎、HPO‎4‎‎2-‎等离子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C正确;CO2产生于细胞,向细胞外顺浓度梯度扩散,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 ‎2.(2019新疆乌鲁木齐第二次诊断)下列哪项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B.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2.答案 A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内环境中,A符合题意;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B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C不符合题意;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D不符合题意。‎ 题后悟道·归纳 ‎  内环境组成的三个“认清”‎ ‎(1)认清3类非内环境物质 ‎(2)认清4类内环境物质 ‎(3)认清发生在内环境中的4类反应 ‎①酸碱缓冲液对参与的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26‎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④激素与靶细胞膜外侧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考向二 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其稳态 ‎3.(2019辽宁大连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脂肪酸、血清白蛋白和血清球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D.一定范围内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能及时将多余的酸或碱运走 ‎3.答案 D 乳酸、脂肪酸、血清白蛋白和血清球蛋白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B正确;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正确;一定范围内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可与酸性、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D错误。‎ ‎4.(2019湖南益阳期末)人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③表示不同体液,A和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①和②等构成了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若组织细胞是肝细胞,则物质B可以是葡萄糖、CO2、甘油或肝糖原 C.②中液体增多时会引起组织水肿,而液体增多的原因是淋巴管堵塞 D.若图中组织细胞是物质A的靶细胞,则物质A可以定向运输至该细胞 ‎4.答案 A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组成内环境,A正确;若组织细胞是肝细胞,则物质B可以是葡萄糖、CO2‎ 26‎ ‎、甘油,但不可以是肝糖原,B错误;组织液增多会导致组织水肿,而组织液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如淋巴管堵塞、营养不良、过敏等,C错误;有的分泌物通过内环境不仅仅能传送到靶细胞,也能传送到全身,但仅仅作用于靶细胞,D错误。‎ 题后悟道·归纳 ‎  (1)巧用单、双向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①分析 单箭头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淋巴流向:淋巴→血浆 双箭头 ‎②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2)各指标稳态的意义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  1.体温调节 ‎(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①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 氧化放能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肝脏和骨骼肌 。 ‎ ‎②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 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 毛细血管 的散热,其次还有 呼气 、排尿和排便等,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皮肤 。 ‎ ‎(2)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 名称 位置 体温调节中枢 位于下丘脑 26‎ 体温感觉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 温度感受器 分布在 皮肤 、黏膜及 内脏器官 中 ‎ ‎  (3)体温调节过程 ‎①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 调节。 ‎ ‎②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的,后者的分泌是由 下丘脑和垂体 分级调节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 协同 作用。 ‎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过程 ‎(2)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 调节。 ‎ ‎①感受器: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 ‎②神经中枢:调节中枢位于 下丘脑 ;渴觉产生部位:位于 大脑皮层 。 ‎ 26‎ ‎(3)参与的激素:主要为 抗利尿 激素。 ‎ ‎①产生: 下丘脑 产生。 ‎ ‎②释放: 垂体后叶 释放。 ‎ ‎③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④功能: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 ‎ ‎1.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相对稳定。(✕)‎ ‎2.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3.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 ‎5.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 ‎6.下丘脑既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 ‎7.下丘脑中不仅含有体温和水盐调节中枢,而且还含有感受温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 ‎8.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9.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10.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下图表示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d分别表示的激素是            、        、       、        。 ‎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的变化是                     。 ‎ 26‎ ‎(3)以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写出实验思路。   。 ‎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2)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3)将小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破坏下丘脑,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供给相同的水量,测定各自的尿量 考向一 考查体温平衡的调节 ‎1.(2019广西南宁三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假设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寒冷环境后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的中枢以及冷觉产生的部位均在下丘脑 B.进入寒冷环境后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增强,代谢加快 C.进入寒冷环境后人体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因此A1B2‎ D.进入寒冷环境后由于毛细血管收缩易出现面色发白现象,这属于体液调节 ‎1.答案 B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而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A错误;进入寒冷环境后,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一方面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途径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途径增加产热,B正确;人在寒冷环境下产热增多,A2比较大,为保持体温恒定,B2也较大,所以A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