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赔衬。‎ B.钓鱼台,在玉渊潭公园北面,环境清悠,“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 C.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箫索的感触来的。‎ 答案 C 解析 A.赔—陪;B.悠—幽;D.箫—萧。‎ ‎2.依次填入下面的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A.点缀 感觉 落魄 B.点染 触觉 落寞 C.点缀 触觉 落寞 D.点染 感觉 落魄 答案 C 解析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槐树是故都的秋天最具代表性的景物之一,能引起人们对故都的秋的思念,而槐树使故都的秋更加迷人,故用“点缀”更加合适。触觉:皮肤等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直接反映。落蕊给人的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是外在的接触产生的,故用“触觉”更加合适。落魄:潦倒失意;放荡不羁。落寞:寂寞;冷落。“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给人的是冷落寂寞之感,故用“落寞”更加合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②    ,通过美俄两国的核裁军,可以洞见未来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的走向。‎ ‎③在转作风过程中,不放过具体“小问题”,并能    ,从“小问题”出发解决普遍性问题,不断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A.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因小见大 B.见微知著 因小见大 一叶知秋 C.见微知著 一叶知秋 因小见大 6‎ D.因小见大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答案 C 解析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侧重于能预先发现问题,符合①处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语境。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符合②处中“可以洞见……的走向”的语境。因小见大: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突出由小知大,符合③处中“从‘小问题’出发解决……”的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学巨匠郁达夫和他的母亲、哥哥三位忠烈的故事令人震撼。1952年经毛泽东主席签署,郁达夫与他的哥哥郁曼陀分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B.传统的悲秋情结、作者的身世性格、作品的创作背景都和故都的“秋”的悲凉美感有关。‎ C.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至少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D.“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文中围绕以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为中心,对故都北平的秋景进行细腻地描摹。‎ 答案 A 解析 B项,主客颠倒,应该是“故都的‘秋’的悲凉美感”和“传统的悲秋情结、作者的身世性格、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关;C项,不合逻辑,“至少”和“以上”矛盾;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围绕”或者“以……为中心”。‎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比喻)‎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对比 拟人)‎ 答案 B 解析 A、C两项均无比喻;D项无对比。‎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子》中说“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太平御览》引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6‎ B.“二十四桥明月夜”语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传说隋炀帝曾令宫女24人月夜吹箫于此,故名。‎ C.古人有“春女秋士”的说法,“春女”指的是看到春天繁花似锦而快乐游春的女子;“秋士”古时指的是暮年仍然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D.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一般来说,普通话声调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声。‎ 答案 C 解析 “春女”指的是看到春天落花而感到红颜易老、时光飞逝的女子。‎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四季京味儿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小时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找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就这一点而言,人像狗。要不为什么那些老华侨多年后回国,四顾茫然,张着嘴,东闻闻西嗅嗅——寻找的就是那记忆中的北京味儿。‎ 冬储大白菜味儿。立冬前后,各副食店门前搭起临时菜站,大白菜堆积如山,从早到晚排起长队。每家至少得买上几百斤,用平板三轮、自行车、儿童车等各种工具倒腾回家,邻里间互相照应,特别是对那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大白菜先摊开晾晒,然后码放在窗下、门边、过道里、阳台上,用草帘子或旧棉被盖住。冬天风雪肆虐,大白菜像木乃伊干枯变质,顽强地散发出霉烂味儿,提示着它们的存在。‎ 煤烟味儿。为取暖做饭,大小煤球炉蜂窝煤炉像烟鬼把烟囱伸岀门窗,喷云吐雾。而煤焦油从烟囱口落到地上,结成一坨坨黑冰。赶上刮风天,得赶紧转动烟囱口的拐脖——浓烟倒灌,呛得人鼻涕眼泪,狂嗽不止。更别提那阴险的煤气: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 灰尘味儿。相当于颜色中的铁灰加点儿赭石——北京冬天的底色。它是所有气味儿中的统帅,让人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心情恶劣。一旦借西北风更是了得,千军万马,铺天盖地,顺窗缝门缝登堂入室,没处躲没处藏。当年戴口罩防的主要就是它,否则出门满嘴牙碜。‎ 正当北京人活得不耐烦,骤然间大雪纷飞,覆盖全城。大雪有一股云中薄荷味儿,特别是出门吸第一口,清凉滋润。孩子们高喊着冲出门去,他们摘掉口罩扔下手套,一边喷吐哈气,一边打雪仗堆雪人。直到道路泥泞,结成脏冰,他们沿着脏冰打岀溜儿,快到尽头往下一蹲,借惯性再蹭几米,号称“老头钻被窝儿”。‎ 6‎ 我家离后海很近。孩子们常在那儿“滑野冰”,自制冰鞋雪橇滑雪板,呼啸成群,扬起阵阵雪末儿,被风刮到脸上,好像白砂糖一样,舔舔,有股无中生有的甜味儿。工人们在湖面开凿冰块,用铁钩子钩住,沿木板搭的栈道运到岸上,再运到李广桥北面的冰窖。趁人不注意,我跟着同学钻进冰窖,昏暗阴冷,水腥味夹杂着干草味。那些冰块置放在多层木架上,用草垫隔开,最后用草垫木板和土封顶。待来年夏天,这些冰块用于冷藏鲜货食品,制作冰淇淋刨冰。在冰窖里那一刻,我把自己想象成冷冻的鱼。冬天过于漫长,让人厌烦,孩子们眼巴巴盼着春天。数到“五九”,后海沿岸的柳枝蓦然转绿,变得柔软,散发着略带苦涩的清香。解冻了,冰面发岀清脆的破裂声,雪水沿房檐滴落,煤焦油的冰坨像墨迹洇开。我们的棉鞋全都变了形,跟蟾蜍一样趴下,咧着嘴,有股咸带鱼的臭味儿。‎ 我母亲几乎年年都买水仙,赶上春节前后悄然开放,暗香涌动,照亮沉闷的室内。在户外,顶属杏花开得最早,随后梨花丁香桃花,风卷花香,熏得人头晕,昏昏欲睡。小时候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时尚不知有花粉过敏一说。‎ 等到槐花一开,夏天到了。国槐乃北方人性格,有一种恣意妄为的狞厉之美。相比之下,那淡黄色槐花开得平凡琐碎,一阵风过,如雨飘落。槐花的香味儿很淡,但悠远如箫声。‎ 而伴随着这香味的是可怕的“吊死鬼”。那些蠕虫吐丝吊在空中,此起彼伏,封锁着人行道。穿过“吊死鬼”方阵如过鬼门关,一旦挂在脖子上脸上,挥之不去,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难免惊叫。‎ 夏天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主要是放暑假的缘故吧。我们常去什刹海体育场游泳。说到游泳,我们沉浮在福尔马林味儿、漂白粉味儿和尿臊味儿中,沉浮在人声鼎沸的喧嚣和水下的片刻宁静之间。‎ 暴雨似乎来自体内的压力。当闷热到了难以忍受的临界点,一连串雷电惊天动地,青春期的躁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雨一停,孩子冲向马路旁阴沟上,一边蹬水一边高叫:“下雨啦,冒泡啦,王八戴上草帽啦……”‎ 不知为什么,秋天总与忧伤相关,或许是开学的缘故:自由被没收了。是的,秋天代表了学校的刻板节奏,代表了秩序。粉笔末儿飘散,中文与数字在黑板上出现又消失。在男孩子臭脚丫味儿和脏话之上,是女孩儿的体香,丝丝缕缕,让人困惑。秋雨阵阵,树叶辗转飘零,湿漉漉的,起初带有泡得过久的酽茶的苦味儿,转而变成发酵的霉烂味儿。与即将接班的储大白菜味儿相呼应。‎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中作者想要用文字重建北京城,借此怀念一切与北京相关的回忆,自然引出对北京气味儿的想念。‎ B.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写北京的气味,同时还穿插了一些民俗谚语,以增添京味儿。‎ C.本文与《故都的秋》风格类似,都是表达对故乡季节的喜爱,气味是对不同季节的诠释。‎ D.文章剪裁讲究,详略安排得当,让读者体会到了极其丰富的四季特色。‎ 6‎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都是表达对故乡季节的喜爱,气味是对不同季节的诠释”理解有误,本文虽有写到四季,但是主要写作对象是气味,而非四季。‎ ‎8.理解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1)更别提那阴险的煤气: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 答: ‎ 答案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京味”当中的“煤烟味儿”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温柔”既指出了煤烟味儿悄无声息的特点,也写出了煤烟虽脏,却能给人们做饭取暖,传递温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此类题型,如有表达技巧的运用,必须加以鉴赏。同时要注意句中重要词语的解析,如本题当中的“温柔”一词。‎ ‎(2)槐花的香味儿很淡,但悠远如箫声。‎ 答: ‎ 答案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由“香味儿”的嗅觉转移到“箫声”的听觉,将北京夏天快乐、恣意的味道写得悠远绵长,令人回味。‎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由“香味儿”的嗅觉转移到“箫声”的听觉,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人们对北京夏天的喜爱。‎ ‎9.简述本文的行文思路及传达的情感。‎ 答: ‎ 答案 本文由作者对老北京的怀念写起,引出了对老北京各种熟悉的“味儿”的描写,进而引发了作者对老北京四季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地域文化深沉的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阅读全文可知,作者从对老北京的怀念写起;进而引出了和老北京有关的各种“味儿”的回忆描写,以及对老北京四季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地域文化的思考。‎ 三、语言表达 ‎10.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外仿写三句话,使主题突出。‎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                ;‎ ‎                ;‎ ‎                。‎ 答案 (示例)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解析 ‎ 6‎ 先明确句子的主框架“故都的秋是……”是比喻修辞,然后展开类比联想,设立得体的喻体,同时要注意所仿写的内容要与“秋”的意境协调。‎ ‎11.压缩下列语段,字数在40字左右。‎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去。东北的森林,十月就飞雪了,松鼠不得不早做准备,好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答: ‎ 答案 秋天来到了森林,树木的叶子颜色美丽,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松鼠忙着储备果子准备过冬。‎ 解析 本题压缩的是描述性语段,景物描写一般不是文段的中心,因而需要舍弃,若保留,也要用精练的词语来概括。本段描写的特点是“秋天来到了森林”“秋天很美丽”,主要描写了树、山果子和松鼠。综合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