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 级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下文学理论在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和对话能力上存在缺失。结果,文学理论没有被创 作界重视,创作界认为文学理论不但没有提升其写作水平和认知水平,反而误读了他们的作 品,尤其是那种概念扎堆、生硬搬套西方批评理论的。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活动的一整套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文学的 基本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总是在一种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建构起 来的,因而文学理论说到底是特定历史语境中文学实践的产物。所以先有人们的文学创作实 践,再有后来关于文学创作的批评和理论,正如先有《诗经》后有《诗品》,古今中外无不 如此。所以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是文学理论的活水源头,是原点。 那么,现在文学理论为何敢抛弃源头,甚至患上理论自大症,完全摆脱文学创作实践而 自我扩张?其根本在于理论有一种自我生成的特性。一个概念可以派生出其他相关概念,一 种范畴也可顺势推导出其他相似的范畴,比如从“意图”派生出“动机”,再顺势推出“移 情”或者“童年记忆”等等。如此一来,理论的自我繁殖就容易使文学理论脱离文学创作实 践,在扩张中凌虚高蹈,最终导致文学理论与现实的文学创作活动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对话关 系。这正是当下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悖离状态,也是文学理论难以创新的深度原因。 无论哪种文学理论,它们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它们是永恒的真理,而在于它们能够解释某 个历史文化时期的文学作品,引导某一时代人们对文学的理解、思考以及实践。以为理论的 建构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地域、所有民族的所有文学作品,其实是理论的迷途。 这种理论的自大状态必须改变。怎么改变?首先,回到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和文学事件 所建构的文学现场,也就是使文学理论再次回到源头,使理论重新历史化、事件化、语境化, 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捕捉新的文学经验,获取新的知识,建构新的范畴和理论。文学理论如果 只在中西文论中左冲右突,是没有出路的。脱离文学的创作实践,理论就失去了活水源头, 就无法摆脱创新瓶颈和发展困境,就只能愈加贫乏而僵化。 其次,传统文学理论不少已经落后于文学创作实践,特别是落后于与网络媒介结盟的新 文学。当今已然是一个全球开放多元实践的文学时代。这个文学时代有一个重要特征,如果 只用一种文学理论,就无法有效完成对文学事件或文学现象的精准阐释。只有跨学科多知识 的综合性理论才能有效阐释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现在的文学创作、文学事件和文学现象, 往往是多元的、错综复杂的文化语境的产物,只有动员和调集跨学科的理论资源才有可能与 文学实践建构有效的对话关系,进而从事积极的文学阐释和比较研究。所以,当下的文学理 论应当是一种大文学理论,是跨学科的、多元交叉的知识集合体,是文艺学与哲学、社会学、 历史学、文化研究等众学科多元互动的综合性理论。这对我们的总体视野和知识背景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向荣《在文艺现场提炼文艺理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理论总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建构起来的,因而先有文学创作,后有文学批评和 文学理论。 B.文学理论自大症的根源在于理论的自我繁殖,文学理论难以创新的深度原因则是脱离文学 创作实践。 C.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又高于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可以与现实的文学创作活动不发生 对话关系。 D.文学理论既要正本清源,又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以适应全球开放多元实践的文 学时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由创作界对文学理论的误解、误读引发思考,逐层深入地阐明在文学现场构建文学理 论的观点。 B.文章针对当下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悖离情况,从两个角度阐述了改变理论自大状态的可 行办法。 C.文章主要运用道理论证法,辅以例证法,有理有据地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D.文章按照“摆现象、析原因、提办法”的逻辑,分析当下文学理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 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文学理论由于没有被创作界重视,缺失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和对话能力,结果患上理 论自大症。 B.文学理论虽是文学实践的产物,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时代、地域、民族的所有文学作品和 文学现象。 C.如果单纯用文艺学理论来指导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就无法完成对文学事件或文学现象的 精准阐释。 D.文学理论只要关注文学实践,不玩概念游戏,就可摆脱创新瓶颈和发展困境,脱离理论的 贫乏而僵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较长时间以来,国内的电影纪录片市场都处于比较边缘化的位置。2012 年 5 月 18 日,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热播标志着中国纪录片产业走出低谷,2017 年上映的《二十二》 与 2018 年上映的《厉害了,我的国》,连续两年分别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2017 年 国产纪录电影获得了 3.6 亿元的票房,但这一高票房纪录不足 2017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 558 亿元的 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纪录片产业体量不大。国内院线排片资源以商业潜质为 标准,缺乏艺术院线或者纪录电影院线,观众纪录电影的观影习惯有待培育,纪录电影尚未 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仍是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 中国纪录片生产总值从 2009 年 5 亿元起步,到 2018 年上升为投资总额 46.02 亿元,生产 总值 64.45 亿元。从内容上看,2018 年的中国纪录片可谓改革开放、文化与美食“三足鼎 立”。 (摘编自《2018 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超 46 亿元》) 材料二: 相比影视综漫,纪录片的特点在于写实,它的镜头均源自现实,这一方面导致了纪录片 创作门槛高、叙事难度大、生产周期长,另一方面也成就了它的高品质,而高品质的内容也 为它吸引了大批高品质的受众。纪录片的受众主要以一线城市的新中产阶层为主。超过 68% 的受众以放松心情、扩充知识面为目的观看纪录片。纪录片能够吸引优质、年轻化用户这一 特点,以及短视频流行推动的受众对视频内容的依赖,使得头部视频网站、主流视频原创平 台及短视频平台等纷纷加入,既增加了纪录片内容的产出,也改变了纪录片市场的格局。2018 年,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点击量超过 10 亿次。这是借助 腾讯的数据分析、观众画像、市场预判等技术,由大数据引导纪录片生产的一次有益尝试。 从结果可以看出,以新媒体方式生产的纪录片有着自己的优势,新媒体纪录片在观众互动、 市场反馈方面,能够比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更迅速,而对创作来说,则可以做到更为灵 活地调整。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老广的味道》系 列等美食纪录片,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围绕故宫打造的系列纪录 片,均在传播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品牌”的意义在于强调内容品质 的重要性,与其说要打造品牌,不如首先端正纪录片的创作态度,以谦恭心理讲述好的故事, 内容为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去。尽管业界已经意识到品牌的巨大价值,然而当下国内纪录片 整体的创作品质还难以得到保证,无法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内容创新、品牌搭建仍需时日。 (摘编自《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新课题》)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熊猫淘淘》《故宫 100》《金砖之国》 等在海外市场受到关注。中国纪录片的海外市场交易价格,从十多年前的 1 分钟 10 美元,飙 升到目前 10000 美元的顶级价格。中国自主拍摄的纪录片《第三极》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 购,在其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网络上播出。不可否认,国外观众的文化背景、 知识储备、逻辑思维与国内观众有差别,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纪录片应正视这种差别,以国 际视角来讲中国故事,才能更深地走入国外观众的心中。中国纪录片通过与国际知名媒体合 作,用精品提升其国际传播力,是当下中国纪录片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摘编自《中 国纪录片“走出去”,讲好故事是关键》)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纪录片目前至少有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新媒体纪录片三种形式,从 2013 年到 2018 年,纪录片投资总额逐年攀升。 B.相比 2009 年,2018 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值增长超过 10 倍,2017 年和 2018 年上映的两部 国内纪录电影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 C.从 2015 年到 2016 年,中国纪录片投资总额增加了 8 亿元,电视纪录片产量增加了 2 万多 小时,电影纪录片产量有所下降。 D.当前,中国纪录片内容以改革开放、文化与美食为主,一线城市的新中产阶层是主要受众, 大多数受众的观片目的是放松心情、扩充知识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纪录片尽管创作门槛高、叙事难度大、生产周期长,但它的内容品质高,因此,纪录片能 吸引优质、年轻化的用户。 B.《风味人间》获得极高点击量,是大数据引导纪录片生产的成果,确定了矩阵方式传播在 纪录片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C.头部视频网站、主流视频原创平台及短视频平台等纷纷加入,增加了纪录片内容的产出, 改变了纪录片市场的格局。 D.端正创作态度,注重内容品质,以谦恭心理讲述好的故事,这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打造 品牌过程中获取的有益经验。 6.中国纪录片当前面临哪些困境?如何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快速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金丝雀 [美]戴夫·泽尔瑟曼 卡尔·哈斯凯尔不喜欢警察,坐在一个警察环伺的房间里让他感到紧张,不过他别无选 择:如果想拿回那把储物柜的钥匙,他只好如此。几个月前,他跟皮特·西弗尔抢劫了一辆运 钞车,发了笔横财——30 万美元。现在这笔钱正放在 EZ 租赁公司的一个储物柜里,但西弗尔 把事情给搞砸了。那个蠢货因为半磅海洛因被抓,他的财产被查扣,其中包括那幅名叫《鸣禽》 的画。 多年来,他俩一起干了十几票。西弗尔总是把他所得的一部分投资艺术品。储物柜钥匙 藏在了那幅《鸣禽》里。在哈斯看来这幅画只不过像是个 5 岁的孩子用蜡笔画的一只黄色的 小金丝雀。但根据拍卖信息表,这幅画价值 2000 美元,正常情况下,这个东西哈斯连 50 美分 都不愿意出。 当那幅《鸣禽》开始拍卖的时候,哈斯凯尔率先出价 2000 美元,他以为竞价就此结束了。 他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出价 2500 美元。他转过身来,看了一眼那位竞拍者——一个又瘦更高的 男人,留着山羊胡。穿一套廉价的西装,看不清脸。真讨厌这个家伙。 “2600。” “3000。” 那人的声音听起来犹如他正在竞买的那只金丝雀发出的一声鸣叫。哈斯转身怒视着他。 “4900。”哈斯凯尔挤出了这个数字。 好长一段时间里鸦雀无声。哈斯松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 “10000 美元。”身后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哈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个刺头肯定是知道了钥匙的事,要不然没有其他理由来高价 竞买这件垃圾。无论怎样,已经结束了。他迅速走向出口,他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得到。 当哈斯来到自己的车前时,身上的衬衫都湿透了,人也喘息得厉害。他那该死的心脏感 觉好像要从胸腔里爆出来。他坐进了驾驶室,从贮物箱里取出一把手枪。 不一会儿,那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男人就带着那幅画进入了停车场。哈斯一路跟踪,等那 家伙进入一个公寓区后,把车逼过去。哈斯动作迅速,从车上跳下来,将枪口顶在了那人的后 背上。 “把金丝雀给我,不准转身。” 那人进行了抵抗,但哈斯从他身上抽走了画。 “有人给你透露了消息,对不对?”哈斯问道。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有人把钥匙的事透露给你了。不然你不会为这件废物出价 10000 美元!” “没有,这是一件稀有作品,有了这幅画我的收藏就完整了——” “闭嘴!”哈斯命令道,“趴到地上,把头贴在路面上。” 那个男人小心冀翼地趴下,把头抵在地上。 哈斯快速地驶离了那里。他满头大汗,紧握着方向盘的双手颤抖着。“撒谎的混蛋。” 他嘟囔道,肾上腺素流遍了他的全身,“那个蠢货知道这笔钱,我本来应该照他的头上来一 枪。” 他把车开进了一个离 EZ 租赁大楼一个街区远的停车场。他把画布的背面划开。出乎意 料,他没有看到钥匙,却看见了两个小小的电子物件:窃听器和全球定位跟踪器。他坐在那里 盯着画布,想弄明白为什么这些东西会在画框里。当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时,警察已经把他 包围了。 “马上从车里出来!” 哈斯抬头看到一个穿着廉价西装的男人,伸着胳膊正用手枪对着他。正是那个竞买画的 人,他的山羊胡子不见了,声音也比哈斯此前听到的鸟叫声深沉。哈斯感到头昏眼花。 “西弗尔出卖了我,对不对?”哈斯问道。 那个身穿廉价西装的侦探播了摇头,“不是。我们用金属探测器找到了储物柜的钥匙。 西弗尔一个字也没说出来。而你给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哈斯凯尔哈哈大笑起来。那咯咯的杂音在那位侦探听来分外刺耳。哈斯能够看到侦探 眼睛里的担忧。可是,无论如何,他无法停下来。他想到那幅画着金丝雀的画,想到自己如何 自投罗网,越想笑得越厉害,一直笑到自己心脏病发作。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一、二段采用倒叙的手法,交代了哈斯在拍卖室看到警察感到紧张的原因,这也是整 个故事的背景,为后文设置悬念。 B.《鸣禽》其实是一幅稀有的名贵艺术品,但不太符合哈斯的审美取向,在他眼里这幅画就像 五岁孩子的画作一样,简直一文不值。 C.小说通过刻画哈斯这一人物形象,告诉读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特别是不要怀 着侥幸心理而违法犯罪。 D.小说以“金丝雀”为题,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小说中的主要物品《鸣禽》,又讽刺了哈斯的 无知,暗示他早已成了“笼中鸟”。 8.侦探作为次要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的情节结构颇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闲厩副 使。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役,奏罢其事。徙 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悉被容纳。凡六年,囹圄屡空,诏嘉奖之。米信知沧 州,以其不习吏事,命承矩知节度副使,实专郡治。时契丹扰边,承矩上疏曰:“若于顺安 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 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精锐,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 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由是自 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民赖其利。淳化四年,擢知雄州。契丹精骑数千夜 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承矩整兵出拒,迟明,列阵酣战久之,斩馘甚众,契丹遁去。 秩满,召还,拜引进史。州民百余谒阙贡马,乞借留承矩,赐金紫,诏许再任。真宗嗣位, 以事有缓急,难于匀济,命承矩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丁内艰,时以边兵 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托使,且诏边民诱其复业。承矩曰:“契丹闻之,必谓诱 其部属也。”乃易诏文为水旱流民之意。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 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入朝,进领英州团练使。 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三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相州观察 使,赙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中使护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 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B.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 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C.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 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D.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 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 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秩”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俸禄。“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 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 C.“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 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 D.“转运使”,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 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承矩作战勇敢。年轻时他担任棣州衙内指挥使,跟随着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了他们 的将领胡澄来进献,论功被提拔了官职。 B.何承矩爱惜百姓。做河南府知府,上奏停止征调壮丁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的差役;做潭 州知州,上奏施政中危害百姓的事达数十件。 C.何承矩善于谋划。为了增加水田,他建议掘开河道,同时可以遏制契丹骑兵;他率军打 退契丹数千骑兵;并为恢复边塞农业做过贡献。 D.何承矩熟习政务。太宗曾多次采纳他的建议,并下诏褒奖;真宗让他谋划重要事务,即 使朝廷大臣弹劾他私自改动诏书,也不予追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5分) (2)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释)①此诗当为崔涂旅居湘鄂时所作。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归隐之处,这里指诗 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 的“东风”拟人化,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归去。 B.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园,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 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C.尾联耐人寻味,暗用范蠡归隐五湖典故,这里的“归”字,既有归家之念,亦有归隐之 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无着,进退两难苦闷彷徨的心理令人动容。 D.后四句有融情于事,叙中含情;有直抒心曲,感情真切。整个读来,一唱三叹,千回百 转,凄恻动人,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15.颔联手法精妙,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鹏在迁徙过程中的活动 范围和气势之大。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蜀道山峰的高峻和 绝壁的险要。 (3). 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侧面烘托琵琶 女技艺高超,相貌出众。 (4)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在庭院中散步时,即使到了“ ”的 时候,仍然在“ ”,这是他在借助孤松的坚贞品性坚定自己的归隐决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 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________,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 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 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 等都已成为现实。 ( )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 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 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________的当 下,必须________、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 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 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与时俱进 司空见惯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B.与时俱进 屡见不鲜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C.突飞猛进 司空见惯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D.突飞猛进 屡见不鲜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裸奔”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从此以后,鲁迅的书桌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B“满招损,谦得益”点明了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了。 C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D这篇文章深刻揭露了“友邦人士”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 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B.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 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C.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 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D.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 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 忧。 B.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 担忧。 C.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 忧。 D.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 忧。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分) 在影响花期的环境条件中,气象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__①__,而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 件,均会影响开花。喜欢赏花的公众常根据花期安排出游时间,__②__。花期预报是以温度 作为指标,建立物候模型来进行预报的。但导致花期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开花前几天的温 度变化会对花期造成很大影响。因此,__③__,需要有较为长期的物候资料。 22.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也许(节录) 舒 婷 也许泪水流尽 土壤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 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 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哪些联想或感触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触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诗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C(混淆是非。“文学理论可以与现实的文学创作活动不发生对话关系”错。原文说的是 “理论的自我繁殖就容易使文学理论脱离文学创作实践……最终导致文学理论与现实的文 学创作活动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对话关系。这……也是文学理论难以创新的深度原因”。) 2.A(张冠李戴。“创作界对文学理论的误解、误读”错,应该说,当下的文学理论无视文 学实践,误读文学作品,“患上理论自大症”,“在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和对话能力上存在缺 失”,导致“文学理论没有被创作界重视”。) 3.B(A 项,颠倒因果。据文意可知,由于传统文学理论患上理论自大症,且“在反思能力、 创新能力和对话能力上存在缺失,结果,文学理论没有被创作界重视”。C 项,遗漏信息。 原文说的是“如果只用一种文学理论,就无法有效完成对文学事件或文学现象的精准阐释”, 选项中漏掉限制词“有效”。D 项,说法绝对。“只要关注文学实践,不玩概念游戏,就可摆 脱创新瓶颈和发展困境,脱离理论的贫乏而僵化”错。据文意可知,“当下的文学理论应当 是一种大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众学科多元互动的 综合性理论”。) 4,C(“增加了 2 万多小时”有误,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可知,2015 年电视纪录片产量在$ 5 万〜2 万小时之间, 2016 年电视纪录片产量在 2 万〜2. 5 万小时之间) 5. B(“确定了矩阵方式传播在纪录片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无中生有) 6 困境:①产业体量不大;②院线排片资源不够,产业生态环境有待完善;③整体的创作品质 难以保证,影响力 有限。 措施:①加快与新媒体融合;②内容为王,打造品牌;③以国际视角讲中国故事,与国际知名 媒体合作,开拓海外市场。(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7D; 1.A.应为“插叙”。 B.“其实是一幅稀有的名贵艺术品”不准确,小说开头提到“这 描画价值 2000 美元”,文中仅通过侦探之口说“这是一件稀有作品”,但根据当时的情况, 侦探很有可能是在欺骗哈斯。 C.应是告诉读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 8.①侦探作为整个故事发展的参与者和设计者,是线索人物;他的行为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 展。 ②通过对侦探的肖像、语言等描写,侧面衬托出哈斯多疑、无知的特点。 ③有利于表达小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主题。 9.①情节结构上采用伏笔(或暗示)的手法。如前面写哈斯凯尔“该死的心脏”,为后文他 “心脏病发作”埋下伏笔;前文写竞拍者的声音听起来犹如“金丝雀发出的一声鸣叫”,为 后文写竞拍者是侦探伪装埋下伏笔; ②情节叙述上采用明暗线交织的形式。明线是“名画”的拍卖,暗线是“哈斯凯尔的自投罗 网”; ③开头设置悬念,如开头交代哈斯凯尔“坐在一个警察环伺的房间里让他感到紧张”为后 文设置悬念;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④叙述方式上,采用插叙手法,如前两段文字。 10.B 11.B(“秩满”,任职期满) 12.C(掘开河道不是为了增加水田,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 13.(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引用汉朝、唐朝 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大意正确 3 分,“典”、“故事”,各 1 分) (2)当时朝廷议论在北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 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大意正确 3 分,“鄙”“闵”,各 1 分) 译文:何承矩字正则。年轻时为棣州衙内指挥使,跟从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他们的将领 胡澄来进献。按照功劳被授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掌管河南府。当时征调壮丁百十 人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何承矩认为是滥用劳役,上奏停止这事。调任潭州知州,分条陈 述施政中危害百姓的几十件事上奏,全部被朝廷采纳。总共六年,监狱屡空,下诏嘉奖他。 米信为沧州知州,因为不熟悉治理政事,任命何承矩担任节度副使,实际专管州事。当时 契丹扰乱边境,何承矩上奏疏说:“如果在顺安寨的西面凿开易河蒲口,引水向东注入大海, 凭藉沼泽,筑堤贮水作为屯田,可以遏制敌人的骑兵快速行动。那些没有水田的地方,也 希望挑选士兵戍守,选拔精锐,去除老弱。”太宗赞许并采纳。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 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援引汉、唐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于是任命何承 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使他主持这件事。因此从顺安以东濒临大海,广阔数百里,全 部成为稻田,百姓依赖得益。淳化四年,何承矩被提升为雄州知州。契丹精锐骑兵几千人 深夜袭击城下,击鼓放火,以逼城楼。何承矩整顿军队,出来抵御,黎明,布阵酣战很久, 斩首俘获很多,契丹军逃走。任职期满,召回何承矩,授为引进使。州民一百多人到朝廷 给皇帝进献马,乞请留下何承矩,皇帝赐给他金紫嘉奖他,下诏允许他留任。真宗即位, 因为事情有和缓和紧急的区别,难以协调兼顾,命令承矩担任四路都转运使,重要的事物 让他共同谋划。遇到母亲的丧事,当时因为边境的战事稍稍停息,农业还没有修复,未满 期而奉召任职,授予缘边安抚使,并且下诏引导边民恢复农业。何承矩说:“契丹如果听到 这件事,必定认为是引诱他们的部属。”就改变诏文为招收水旱灾害而流落外地的人的意思。 王钦若当时知枢密院,援引汉朝虫达、周仲居改变诏书的例子,请求治何承矩的罪。皇帝 说:“何承矩担任守边的职务有功劳,应当优厚宽待他。”只下诏从今以后朝廷的意旨有不 恰当的,上奏禀报后再说。景德元年,入朝,提拔为领英州团练使。当时朝廷议论在北边 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 应。景泰三年去世,特赠官相州观察使,丧资五十万,绢五百匹,宦官护丧。 14.B B 项,“连年累月,无心翻书”理解错误。“动”意为“动不动”;“书”,指书信。 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 15. ①虚实结合:上句虚写梦境,游子日有所思,夜梦化蝶,回到万里之外的故乡。下句 实写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冷月相伴,更加触动了思乡之情。 ②对比手法: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变成蝴蝶回到家乡的快乐与现实中子规啼叫、月色 冷清、凄凉的思乡之苦的对比,更突出了羁旅他乡之悲愁。 ③渲染(烘托):由蝴蝶的翩翩起舞回到故乡,营造渲染了一片与家人团聚的快乐温暖氛围, 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以景传 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 ④运用典故:分别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委婉细腻地抒发了乡思之愁。 【解析】颔联“蝴蝶梦中家万里”是虚写,“子规枝上月三更”则是实写。虚实结合,通 过景物来抒发感情。“蝴蝶梦”,有化用“庄生梦蝶”之意;“子规”,即杜鹃鸟,叫声 犹唤“子归”,明显诗人借这些事物表达思乡之情。另外虚写之梦与实写之现实形成对比, 将梦中回乡的快乐之情与现实离乡之苦对比出来,从而渲染出一种凄冷和愁苦的氛围,在 景中传递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子规枝上月三更”中“子规”的鸣叫与“三更月”的 宁静构成动 静结合。一个是听到的一个是看到的,所以可以说是视听结合。子规的叫声向来以凄惨出 名,所以渲染了悲戚的氛围。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蝴蝶梦中”运用了典故,化用“庄生梦 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来含蓄表达思想之情。 16 (1).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 绝壁 (3)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4)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17.D.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 迅速。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如日中天:好像中午时的太阳。比喻事物正在最兴 盛的时候。 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 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18 C A 强调作用 B 直接引用 C 特殊含义 D 反语 19.B;画线语句错误有二: 一是语序不当,根据上文,应将“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放 在前面;二是“加大……处罚措施”搭配不当。C、D 两项“加大……处罚”搭配亦不当。 20 A;上段说“刷脸”带来的便利,本段说信息采集与安全问题,故应以表述转折的关联词开 头,排除 C、D; B 项,“人们……也引发了”搭配不当,故最恰当的为 A 项。 21 答案 ①开花要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 ②需要花期预报服务 ③要想准确预测花 期 解析 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如根据第①处后文“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 件,均会影响开花”,可以概括关键的词语“温度”“阳光”;第②处注意后面的“花期 预报”;第③处前后文分别为“温度变化会对花期造成很大影响”“需要有较为长期的物 候资料”,是在说花期预报的难度,故可以填写“要想准确预测花期”。 22. 参考立意:①苦难与希望共存:反思苦难的积极意义。②付出与接受(回报、支持) 是双向的:我们需要彼此心灵真诚的付出。③坚定信念,勇于担当。④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肩负使命与责任,选择崇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