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实现了工业化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分)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C.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3.(3分)下列是我国在1953年﹣1957年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 ( )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交通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B.优先发展教育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农业 4.(3分)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它是对下列哪一行业的改造(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教育 5.(3分)如图反映的是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险情的情景.他被誉为 ( ) 第19页(共19页) A.解放军好战士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铁人” 6.(3分)下列哪一事件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挫折( ) A.中共八大召开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3分)如图是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情景.下列对其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 A.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C.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D.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8.(3分)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打破“大锅饭” ③停课、停工“闹革命” 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9.(3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3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说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第19页(共19页) 11.(3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12.(3分)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开始具备远洋作战能力,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3.(3分)某人评价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为他提出了( ) A.和平共处原则 B.民主和解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14.(3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 A.卫星升空 B.汽车国产化 C.原子弹爆炸 D. 运载火箭发射 15.(3分)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 ) A.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从事原子弹研究 第19页(共19页) C.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D.发现了青蒿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16小题10分,17小题16分,共计26分) 16.(10分)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哪一年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请列举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3)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17.(16分)材料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法律,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指的法律文件的全称是什么?依据这部法律开展了哪场运动? (2)材料二中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小岗村的农民开创了哪一制度的先河?后来这一制度逐步在全国推开,其意义是什么? (4)以上土地政策的调整,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19页(共19页) 三、简答题(12分) 18.(12分)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四、探究题(17分) 19.(17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第19页(共19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实现了工业化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解答】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压迫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A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B排除;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排除;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D排除。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成立,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3分)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C.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史实。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 第19页(共19页)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1954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人大还没有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只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因此,它的性质在1954年发生了变化,是因为第一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49年,排除;B项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项发生在1957年,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史实。熟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 3.(3分)下列是我国在1953年﹣1957年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 ( )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交通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B.优先发展教育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农业 【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史实。掌握我国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答】通过读取题干的表格数据,可以得到有效信息:我国在“一五”期间的投资中工业所占比例为58.2%,所占比重过半,由此可见当时我国非常重视工业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制定了1953年﹣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主要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与表格信息内容不符,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史实。掌握从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 4.(3分)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它是对下列哪一行业的改造(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教育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赎买政策”。 第19页(共19页)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中国的三大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与赎买政策无关,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 5.(3分)如图反映的是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险情的情景.他被誉为 ( ) A.解放军好战士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铁人” 【分析】本题考查英模人物。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是王进喜;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我国科学家是邓稼先。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可知,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在茫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雷锋,排除;B项是邓稼先,排除;C项是焦裕禄,排除。 故选:D。 【点评】掌握各个时期的英模人物及成就。 6.(3分)下列哪一事件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挫折( ) A.中共八大召开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危害。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第19页(共19页)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基本没有提高。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最严重的挫折事件是文化大革命,D项符合题意;A项是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良好开端,排除;BC项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排除。 故选:D。 【点评】掌握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和危害。 7.(3分)如图是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情景.下列对其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 A.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C.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D.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分析】本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及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2001年12月,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漫长谈判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而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出了对外开放步伐的是设立经济特区,因此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B,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中国入世的史实及其意义。 8.(3分)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19页(共19页) ②打破“大锅饭” ③停课、停工“闹革命” 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各种口号。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出现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打破“大锅饭”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提出的,③停课、停工“闹革命”发生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出现于2012年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因此口号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②④,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成功失误及影响。 9.(3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史实。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解答】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史实。 第19页(共19页) 10.(3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说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我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放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题干“我国已经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说明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3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影响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①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③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解答】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后来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B符合题意;“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九二共识的内容,A排除;CD项反映了海峡两岸的交往,不是对台基本方针,排除。 第19页(共19页) 故选:B。 【点评】掌握对台方针的发展与变化. 12.(3分)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开始具备远洋作战能力,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1949年4月。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对新中国海军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3.(3分)某人评价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为他提出了( ) A.和平共处原则 B.民主和解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分析】本题考查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时间:1955年、人物:周恩来”可判断他利用自己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的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段评价较难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和人物大胆联想。 14.(3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 第19页(共19页) A.卫星升空 B.汽车国产化 C.原子弹爆炸 D. 运载火箭发射 【分析】本题考查了邓稼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答】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原子弹爆炸。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邓稼先的事迹。 15.(3分)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 ) A.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从事原子弹研究 C.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D.发现了青蒿素 【分析】本题考查袁隆平的贡献。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解决了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邓稼先有关,排除;C项与钱学森有关,排除;D项与屠呦呦有关,排除。 第19页(共19页)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的农业科技成就。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16小题10分,17小题16分,共计26分) 16.(10分)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哪一年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请列举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3)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过程和意义。1950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 【解答】(1)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 (2)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第19页(共19页) (3)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故答案为: (1)1950年。 (2)“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举例正确即可). (3)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掌握抗美援朝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17.(16分)材料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法律,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指的法律文件的全称是什么?依据这部法律开展了哪场运动? (2)材料二中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小岗村的农民开创了哪一制度的先河?后来这一制度逐步在全国推开,其意义是什么? (4)以上土地政策的调整,给我们哪些启示? 【分析】本题依托史料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掌握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影响。 【解答】 第19页(共19页) (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所指的法律文件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这部法律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完成之后,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依据材料三“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说明小岗村的农民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以上土地政策的调整,给我们的启示是政策的制定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符合国情,切合实际;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 (2)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写出两点即可)。 (4)启示:政策的制定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符合国情,切合实际;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点评】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关系的变革的史实。 三、简答题(12分) 18.(12分)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19页(共19页)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 【解答】(1)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2)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3)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依据所学可知,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国要开展外交活动,就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联合公报》。 (4)根本原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如何开展外交活动: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外交成就和历史意义。 四、探究题(17分) 19.(17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第19页(共19页)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的设立、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1)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依据所学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第19页(共19页) ,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依据是从维护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兼顾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讲原则,又注意灵活性。根据“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上述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故答案为: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1980年。 (3)中共十五大。 (4)香港;澳门。 (5)启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的设立、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30 6:56:24;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19页(共19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