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音音乐六下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说课稿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说课稿 说教材(内容、目标、理论依据、课型) 1.教学内容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新人音版教材第十二册教材第四单元“黄河之滨”中的必学歌曲。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歌曲深刻的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歌曲作者吕其明(1930---)曾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制片创作室主任,创作了多部优秀电影音乐作品。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歌曲的第一乐段(1-8小节)表现了游击战士在极端艰险的环境中依然镇定自若、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态。音乐细腻抒情,平静而安详。节拍为4/4. 第二部分(9-31小节)节奏变得紧凑密集,节拍变为2/4。旋律中跳进增多,速度加快、力度加强,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憎恨并消灭敌人的坚定决心。 歌曲第三段(32-40小节)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在歌曲内容上更加深刻,饱含着战士们对胜利前景的美好期待。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学生参与与实践,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结合本课歌曲的音乐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A: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歌唱学习参与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体验歌唱的乐趣并培养学生歌曲情感的表现能力。 B:认知目标: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感受歌曲舒展、优美而又铿锵热烈的情绪,理解歌曲所表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能用圆润的歌声正确的演唱歌曲。 C:能力发展目标:能够根据音乐意境的变化运用不同的力度、速 度及情感演唱歌曲,能主动积极地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3.重点: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 突破方式:在整体感受、把握歌曲形象及情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完成。 4.难点:能运用力度、速度、情绪的变化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 突破方式:通过聆听感受和对比学习理解速度、力度变化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四课《黄鹤之滨》中的一首歌曲,教学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学会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有创造的表演歌曲。 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的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素质,比如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乐感也比较好了,用模仿教学法对孩子们进行节奏训练,直观地让孩子们模仿学习,使学生能迅速的掌握歌曲节奏特点。 该学段的学生在经过了几年的音乐课学习后已经初步养成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那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音乐的体验是培养他们将来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非常有利的。 他们对于陌生的音乐领域有着一定的探知欲望。通过适当的引导与启发,能够用自己的歌声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 说教学法: 1.教法:示范引导法、讲解法、设疑与启发、总结与提炼 2.学法:聆听感知、 想像理解、练习积累法、对比法、探索表现 五、说教学流程: 1.聆听录音或范唱,并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作正确的理解,激起学唱歌曲的强烈兴趣。 2.歌曲的第一、第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可在学会第一乐段的基础上学唱第三乐段。演唱时要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 3.歌曲的第二乐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其中,“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两个短句最能表现中国人民爱憎分明的感情,务必引导学生唱好。在这里,唱好其中的重音、把握渐慢的速度颇为重要。 4.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在演唱上还是在表演形式上,以致演唱中的情感处理上,都希望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和做法。 5.拓展延伸性设计 同学们,抗日英雄用坚韧的革命精神和乐观的态度为今天的我们赢得了幸福的生活,相信你们在歌曲中已经感受到了!老师希望当你们的生活和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也能用坚强和乐观的态度来战胜困难,战胜自己!下课! 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于 1956 年,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故事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微山湖一带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表现了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性格、情愫,并配以民歌的形式创作而成.这首充满豪情和浪漫的歌曲被广为传唱,歌中自始至终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从“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抒情慢板跳进到“爬上飞快的火车”的铿锵快板,真使人油然而生“何意绕指柔,化为百炼钢”之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