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富民思想,如孔子“藏富于民”、孟子“恒产论”、墨子“节用利民”,法家管仲“以政裕民”。富民思想大量出现表明 A. 统治者均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B. 小农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 C.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墨法核心思想趋于一致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当时小农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受到了关注,B选项正确;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关注农民问题,不能表明统治者均注重对私产的保护,A选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思想家关注民生,不能表明民本思想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C选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法家思想代表不同的阶级,他们的核心思想没有趋于一致,D选项错误。 2.汉武帝时期颁布了附益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止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这些举措为后世王朝所继承和发展。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 推行了外儒内法治国理念 B. 建立了抑制贵族政治制度 C. 注重了对地方的管理控制 D. 清除了地方诸候的残余势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颁布附益法、限田令等一系列法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打击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表明汉武帝时期注重了对地方管理和控制,C选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没有强调教化和刑法的作用,不是外儒内法治国理念的体现,A选项错误;汉武帝时期限制地方豪强的具体做法,不是专门抑制贵族政治的制度,B选项错误;清除了地方诸侯的残余势力与史实不符,D选项错误。 3.如图为宋代家王居正的《纺车图》,怀抱婴儿的村妇,身旁置放一架纺车,右手正摇纺轮。前面一老媪引线团,面向村妇,慈祚安守;身后一儿童,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杆,牵着一只蟾蜍,活泼可爱。这表明当时 A. 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B. 农村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 理学渗入民众生活 D. 作者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宋《纺车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农家院落祖孙三代和谐静谧的场景,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精神,A项正确;一个农家生产生活的瞬间场景,不能体现棉纺织业的发展迅速,也不能表明农村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AB两项错误,农家生活的自然温馨场景,不能体现理学强调道德修养和等级纲常渗入了民众生活,C项错误。 4.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B. 流民问题得到解决 C. 户籍管理制度松弛 D. 国家人口数量激增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明初不得擅自改动户籍到明中期以后,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反映出国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制度调整,A选项正确;国家对户籍制度的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民问题,B选项错误;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不能说明户籍管理制度松弛,C项错误;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不能说明人口数量的激增,D选项错误。 5.1910年,晚清官方在南京举办国际性博览会,设有湖南的瓷业、博山的玻璃、南京的江宁缎业等展馆。英国机器、德国和日本军用物资、美国的广告等都在参展之列。各省众多人士纷纷乘坐火轮、火车前去参观。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重视兴办实业 B. 主动融入世界 C. 商业交通发达 D. 出现“短暂春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1910年清政府官方举办国际博览会,设立国内国际展区,吸引各省众多人士前去参观,反映出当时中国正以主动姿态融入世界,B选项正确;政府主动兴办和众人参观国际性博览会,不能说明整个中国都在重视兴办实业,A选项错误;火轮、火车出现,不能证明20世纪初的中国,商业交通发达,C选项不符合史实;1910年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的前夜,短暂春天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 6.有历史学家说:“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客观上讲来,当时广大群众注意到了中华民国建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然而对‘民主共和’是不了解的,在思想上更谈不上接受”。该历史学家认为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C. 未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新变化 D.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该史学家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使广大群众注意到了社会的一系列的变化,可知其认为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D选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广大群众不了解民主共和的说法不符,A选项错误;广大群众注意到了中华民国建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说明这位历史学家承认辛亥革命具有思想解放作用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BC两项不符合题意。 7.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A. 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 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C. 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借鉴 D. 具有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边区通过无记名选举,建立参议会,实行民主政治和议行合一的做法,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C项正确;参议会代表各阶层人民管理边区是代议制,属于间接民主,A项错误;早在边区参议会成立两年之前,1937年特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后,全民族抗战已经实现,B项错误;边区参议会包括各阶级各党派,是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不是社会主义政权,D项错误。 8.下图分别为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这一变化旨在 A. 调整国防建设布局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B. 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 落实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发展内地工业以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60 年代,中国主要工业中心从东北转移到西南内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从而把中国主要工业中心从东北转移到西南内地,故A项正确;B项符合第一幅图,排除;“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的,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均衡发展,故D项排除。 【点睛】“20世纪5060年代”是关键时间信息。 9.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绝大多数官职由公民抽签担任,因为抽签是神意所归,具有神圣意义。十将军之职则由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并且不给薪俸。这一差异反映雅典 A. 上层公民把持政权的意图 B. 反思直接民主体制弊病 C. 人文精神冲破宗教的樊篱 D. 军事长官的地位颇为重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雅典绝大多数官职由公民抽签担任,因为抽签是神意所归,具有神圣意义。十将军之职则由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并且不给薪俸”体现了雅典上层公民把持政权的意图,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雅典绝大多数官职由公民抽签担任,因为抽签是神意所归,具有神圣意义。十将军之职则由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并且不给薪俸”。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最高的政府官员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国家军政大权。 10.18世纪末,英国首相曾说:“商业、工业的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状态,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旦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发挥良好作用。”符合这种精神的是 A.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 较大幅度削减关税 C. 加强政府行政监管 D. 立法规范经济行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较大幅度地消减关税,符合让工商业自己发挥作用,找到与自己适应的状态,不去人为影响它们发展的自由主义原则,B项正确;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加强政府行政监管和立法规范经济行为等,都不符合自由主义精神,ACD三项错误。 11.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A.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王权滥用 B. 责任内阁制政府名存实亡 C. 议会高于王权原则尚未确立 D. 国王试图平息政党政治危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来看,说明当时尽管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早已确立,但仍然未能阻止王权的滥用。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责任内阁制的权力行使状况,排除B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已经确立,排除C项;国王采取材料中的措施不是为平息政党政治危机,而是巩固自己的权力,排除D项。 12.在19世纪中期,受过教育的人虽然对牛顿宇宙说的起源及其验证知之甚少,但其理论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因为宇宙说支持而非违背了人们所习惯的常识。这种现象表明 A. 只有大众接受的科学才具有价值 B. 牛顿经典力学遭受学术界抵制 C. 科学研究方法开始得到社会认可 D. 实用功能助推科学成果的普及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支持了人们的常识,牛顿的宇宙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表明了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实用功能助推了科学成果的普及,D项正确;科学的价值不只限于大众认可部分,A项错误;对牛顿宇宙说的起源及其验证知之甚少,不能说明其遭到学术界的抵制,B项错误;人们认可牛顿宇宙说不是因为其方法的科学,而是其支持了人们的常识,C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强国》云:“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用礼和法治理国家的时候,强调“无礼”则法不能独立。《苟子·君道》中写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民众安康是苟子“王政”思想的主要内容,《荀子·王霸》曰:“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拼死作战)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据《荀子》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人的理性受到人本性的限制,人不一定能够按照理性来行事,因此通过立法者制定合乎理性的法律,建立起理性的政治制度”。他强调“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行政部门必须具有否决权来约束立法部门,以防止立法部门企图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时,如果行政部门企图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话,它应当受立法的制约”。 ——据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和孟德斯鸠政治构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政治构想的命运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同:都主张法治;都提出了对权力的约束。异:荀子:法由君主制定,为君主服务;权力的约束主要依靠君主自身的道德修养;强调礼在法前;提倡民本。 孟德斯鸠:法由立法机构制定,为民主服务;权力的约束主要通过机构分权、制度制约;提倡民主。 (2)荀子的政治构想在战国时期未受重视,汉以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原因:在战国时期其主张不符合社会动荡的需要;汉以后则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孟德斯鸠的政治构想在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得到实践原因: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推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的需要 【解析】 【详解】(1)同:根据材料一中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无礼’则法不能独立”,对照材料二中“通过立法者制定合乎理性的法律,建立起理性的政治制度”,“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和孟德斯鸠的政治构想都主张法治,都提出了对权力的约束。异:根据材料一中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对比材料二中“行政部门必须具有否决权来约束立法部门,以防止立法部门企图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时,如果行政部门企图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话,它应当受立法的制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法的制定、约束权力的办法和政治主张的本质等方面,比较荀子和孟德斯鸠政治构想的不同。 (2)命运:根据材料一中“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材料二中“制定合乎理性的法律,建立起理性的政治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的构想在战国时期未受重视,汉以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孟德斯鸠的政治构想在美法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得到实践。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两人思想与现实政治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命运产生的原因。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革命形势图(部分)。 解读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民主革命时期,南方的革命基础优于北方论述:近代以来,南方地区最早遭到西方入侵,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近代企业在南方较为集中,资本主义发展比北方好,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相对于北方更为强大,为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南方地区是西学东渐的直接接触地带,新思想、新理论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较高。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总体上南方的革命形势强于北方,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解析】 【详解】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两幅图,了解其分别对应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南方革命形势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东南沿海一些省份的边界地区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得出论题即民主革命时期,南方革命基础优于北方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分析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南方在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北方,走在了民主革命的前沿,影响了民主革命进程,最后对论题和相关史实升华总结,使论题突出,论证准确;注意明确观点、论从史出、逻辑清楚、表达规范。 15.材料 1950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开始承担职工退休养老保障事务的职责。1986年,中央明确提出要造应新形势需要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年公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明确国家将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1995年3月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以此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在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下,除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外,企业与职工按一定比例承担缴纳养老保险金。民政部门在1991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建立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2年,须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立了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于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并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帐户模式。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 ——摘编自黃爱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验与借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法律法规保障;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保障范围扩大。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1950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1986年,中央……公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1995年3月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以此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1992年,须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1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建立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8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等信息,从主体、形式、过程、内容和结果等方面,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2)意义:根据材料中“1986年,中央明确提出要造应新形势需要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帐户模式”,“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进步、民生幸福、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等方面,分析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 16.材料 罗伯斯庇尔(1758年——1794年),法国革命家。在大学期间,他疯狂迷恋卢梭的学说,认同卢梭关于社会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观点;认为是社会不公导致了人性的恶,渴望建立一个平等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社会。1793年5月底,在法国大革命最危险的时刻,雅各宾派上台。作为雅各宾派的主要领袖罗伯斯庇尔强调:革命者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革命,变本加厉地革命。于是他大搞“革命恐怖政策”,用革命的恐怖对付反革命的恐怖。在革命阵营中站稳脚跟、获得大权后,为消灭政治上的反对派,他不停地宣传暴动可以横扫属于君主制的一切,为了自由的最终实现,使用一切手段都变得公正,哪怕充满血腥。在罗伯斯庇尔的鼓动下,革命者丹东于1792年9月,策动4万名暴民向国王居住的杜伊勒里宫发动恐怖袭击。当晚有600名士兵被乱刀砍死,之后又有包括神职人员、妇女、儿童在内的一千余人被杀,罗伯斯庇尔的暴行激怒了国民公会代表,不久,其手下圣鞠斯特逮捕了他,并按照罗伯斯庇尔制订的法律,未经审判便被处以死刑。 ——摘编自【英】露丝·斯科尔《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伯斯底尔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伯斯庇尔的革命恐怖政策。 【答案】(1)主张:反对专制;建立平等、民主共和制;主张不断革命 (2)评价:其措施前期有利于进一步清除法国的封建势力;挽救了法国大革命,巩固了革命成果。 但在稳定政局后继续推行恐怖政策,排除异己的意图明显;导致雅各宾派内部分裂,缩小了雅各宾派的社会基础;反对派发动政变,颠覆了大革命。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中“他疯狂迷恋卢梭的学说”“认同卢梭关于社会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观点”,“革命者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革命,变本加厉地革命”,结合所学知识,从革命的对象、目标和态度等方面,归纳罗伯斯底尔的政治主张。 (2)评价:根据材料“用革命的恐怖对付反革命的恐怖。在革命阵营中站稳脚跟、获得大权后,为消灭政治上的反对派,他不停地宣传暴动可以横扫属于君主制的一切,为了自由的最终实现,使用一切手段都变得公正”,“在罗伯斯庇尔的鼓动下,革命者丹东于1792年9月,策动4万名暴民向国王居住的杜伊勒里宫发动恐怖袭击……罗伯斯庇尔的暴行激怒了国民公会代表,不久,其手下圣鞠斯特逮捕了他,并按照罗伯斯庇尔制订的法律,未经审判便被处以死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唯物辩证方法,从进步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两个方面,评价罗伯斯庇尔的革命恐怖政策对法国革命的双重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