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 21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 B. 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 C. 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 D. 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B. 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 C. 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D. 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也难成大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 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 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答案】1. A 2. A 3. D 【解析】 1. - 21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A项,“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错误,“所有人”扩大范围;文章第一段原句是“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选项忽略了“几乎”二字。其他三项都源自第二段,B项,文中原句是“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C项,原句是“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D项,“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项,“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有误,文章第二段原句是“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可见奢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是面对浮华世界之时产生的变化。其他三项都源于第三段,B项,原句是“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C项,原句是“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D项,文中原句是“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比如本题中,A项出自第二段,BCD三项都源自第三段,考生只有找到原句进行比对即可。 - 21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旧怀表 敬爱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物也就一直放在他生前常呆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 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终于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一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表,大声地说:“这是你父亲当年一直在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给他。”德瑞克是我儿子。“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她接着说。 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旧怀表的外壳,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抚摩着这只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而又如此忠实、可靠。 这只旧怀表令我想起父亲曾经买过的旧车。 “爸爸,你买这车干吗呀? 油漆都掉了,这么破旧难看!” “傻丫头,尽管它的外面已经油漆剥落,可它跑起来可轻快了。嘿,爸可拣了个便宜啦!” - 21 - 原来爸爸看中的是更重要的东西,真的,旧车的引擎还相当完好。 我还想起早年父亲在我们的房子外面搭建的卫生间,它里面虽然干干净净,但外表简陋,甚至显得寒碜。 我想到了父亲收集在他小房子里的东西:一个旧燃气炉,一盏好用的灯,一张舒服的躺椅。在这间房子里,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着各种收集来的旧玩意儿。他捣鼓好了被别人扔掉的坏收音机,为丢弃的破玩具配上零件。这些都是别人因为坏了随手扔掉的,他,默默地拣回来,修好,再用。 是不是那会儿我们的家庭经济很困难? 两年前,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悲伤地,带着怀念的口吻问我姐姐:“女士,你可知道,早些年,我们家因为有你父亲的帮助,才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年关? 全家因为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顾,才免于饥饿?”我们都摇头说,从没听父亲说起过这码事儿。中年男子接着告诉我们,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一大堆,经济拮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我把这个中年男子的话转述给母亲,并询问说:“妈,我们还真的从没有听您和爸说过这事儿。当时咱们家不是也很困难吗?”母亲说:“咱们家那会儿是不宽裕,可毕竟还可以维持生活。所以呀,你爸和我就常省下一些东西来帮助比我们还困难的人家。你们姐妹几个不知道吧,你们父亲给这山里边多少人家都送过食物和柴火。他自己呢,省吃俭用,什么都舍不得扔掉。” 是的,我们还真的不知道,我们眼见的只有自己家的破车,只关心什么时候,父亲才把它换成新的呢,让我们的小伙伴也羡慕羡慕我们?我们只关心自己家的卫生间,什么时候也能像别人家一样,与卧室配套?而不是建在房子外的陋室一间,让我们脸上无光,遭人耻笑。母亲的话,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会如此节俭。 德瑞克接受了他外公的遗物。我们有一个叫霍布的朋友,家里是珠宝商。德瑞克把旧怀表拿去请他修理。两周后,怀表修好送了回来,并重新做了抛光处理。霍布告诉我们说:“知道吧? 早些年,人们买表的时候,是可以自己在商店选择表壳,然后再配上挑好的表芯的。所以,当怀表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奢侈品的时候,人们都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呀!经我手修过的旧表大多数有豪华的外壳,但是,一看内芯,质量却马马虎虎。” 但父亲的这只旧怀表却很稀罕:它的内芯质量上乘,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正常使用,而它的外壳,毫不张扬,价格也是最便宜的那种。 “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选表呀?”霍布惊讶地接着问道。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的父亲。” - 21 - 我那敬爱的父亲。他知道最重要、最宝贵的只有那内在的美,那才是最值得珍藏的东西。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 父亲的旧怀表,如他本人,在那朴实无华的外表里深藏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行文,摘取父亲生活中的小片断,表现父亲俭朴的生活作风、崇高的人格情怀。 B. “一只旧怀表”不仅是父亲的爱物,也很受母亲的看重,母亲把它送给我的儿子,就是想让他成长为我父亲一样的人。 C. 霍布修表时说的那段话中,一般人“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衬托父亲不重外表,内心高尚的人格精神。 D. 作者在追忆父亲的同时,对家中狭窄的小屋、寒碜的卫生间、破旧汽车,仍刻骨铭心,说明家庭的经济情况并不太好,从而突出父亲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 5.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6. 试从主题表现、人物塑造、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标题“父亲的旧怀表”的作用。 【答案】4. B 5. ①朴实无华、简洁、忠实、可靠;②生活节俭;④善良、高尚、乐于助人。 6. ①主题表现:作者不仅通过“父亲的旧怀表”赞美父亲的高尚人格,而且还寄托着对父亲的思念。②人物塑造:“父亲的旧怀表”是父亲的爱物,也是外表朴实、心灵高尚的父亲的象征。③结构安排:“父亲的旧怀表”是文章结构的明线,由怀表引出对父亲的生活的回忆,使文章选材自由,而又有清晰的思路、线索。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母亲把它送给我儿子,就是想让他成为我父亲一样的人”分析的主观性太强,文中母亲只是说“这是你父亲当年一直在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给他……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并没有体现出为什么要送表,而且后文也说了“父亲的这只旧怀表却很稀罕:它的内芯质量上乘,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正常使用”,也可能是母亲觉得这表还能用,故选项的分析太牵强。A项,是对文章手法和主旨的分析,正确。C项,是对人物语言的分析,正确。D项,是对文本细节内容的分析,正确。 5. - 21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这是考查人物形象。文中的父亲并没有直接出场,都是借助“我”的回忆、母亲的讲述、中年男子的感恩以及珠宝商霍布的话来展现的,如“我”对父亲的评价“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而又如此忠实、可靠”“父亲的旧怀表,如他本人,在那朴实无华的外表里深藏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他知道最重要、最宝贵的只有那内在的美,那才是最值得珍藏的东西。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怪不得父亲会如此节俭”,母亲的讲述“你们父亲给这山里边多少人家都送过食物和柴火。他自己呢,省吃俭用,什么都舍不得扔掉”,中年男子的感恩“早些年,我们家因为有你父亲的帮助,才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年关? 全家因为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顾,才免于饥饿”。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直接描写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等进行描写,侧面衬托则是指借助他人或环境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本文中“父亲”已经去世,主要是借助“我”“母亲”“中年男子”的回忆来展开叙述,可以选取父亲买旧车、修旧东西、帮助他人等情节来分析;然后还要圈出他人对父亲的评价之语,如“我”对父亲的评价、母亲语言中的评价以及中年男子的感恩,最后还可以通过珠宝商霍布对于怀表的叙述来侧面体现父亲的特点。 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主题表现、人物塑造、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标题‘父亲的旧怀表’的作用”,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题。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主题表现、人物塑造、结构安排”。首先作者要分析本文的主要人物,应是“父亲”,父亲的特点是“朴实无华、简洁、忠实、可靠”,然后分析“旧怀表”的特点,旧怀表的外表是陈旧无华的,“旧怀表”对父亲起到侧面衬托作用,同时也是父亲的象征,借写旧怀表来赞美父亲,这是标题对人物形象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文章主要是“我”对父亲的回忆,而引发“我”的回忆的就是这块旧怀表,文末修理旧怀表借助珠宝商的一段话再一次把父亲与“旧怀表”合为一体,可见“父亲的旧怀表”是文章的行文线索,这是结构上的作用;从主旨上来看,文章通过追忆父亲,展示了父亲俭朴的生活作风、崇高的人格情怀,而这一切都以“旧怀表”为情感载体,抒发了对父亲的情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 梁衡 - 21 - 方志敏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领袖。他独自创立了一支红军,一块跨4省边区近五十个县、一百万人口的赣东北根据地。被中央称为模范根据地,并授予他红旗勋章一枚。根据地内经济繁荣,教育免费,“隔日有肉吃”,还发行了股票。但是,由于当时中央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厄运降临。中央红军西去前,他被命率孤军北上,全军覆亡已成定势。 兵败后,他本来是可以不死的。1935年1月15日,他已与参谋长粟裕带八百人冲出重围。但他说,作为领导人,我不能丢下后面的部队,便又返身回去。这样,他终于被捕。他知必死,为免与敌啰嗦,遂索一纸,写下:“革命必能取得最后胜利,我愿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便再不多言。敌押他到上饶、南昌等地示众,他戴镣铐,昂首立于台上,凛然不可撼。当时一美国记者报道:“(在场的人)个个沉默不语,连蒋介石总部的军官也如此。这种沉默表示了对昂首挺立于高台之上的毫无畏惧神色之人的尊敬和同情。” 方志敏自1月29日被捕,到8月6日就义,在狱中共七个月。开始,他只求速死。但敌想以高官厚禄诱降他,就将他移至优待牢房。于是他便改变主意,尽量拖延时间,做两件事。一是争取越狱;二是以笔代枪,写文章。越狱需要外应,可是他接不上关系,眼见,每天都有一批批的战友被拉出去枪毙,他由孤军更又变成了孤身。他只好一人背水作战,去做狱吏和高级囚犯中国民党人的工作,居然小有成功。虽不能越狱,但这些人帮他传送出了珍贵的手稿。他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等十二篇文章、著述,共十三万六千字。我们可以算一下,他1月底被捕,先是被来回转移示众,3月中旬才相对安定下来,到8月6日就义,大约一百三十天。这期间仍要不断应付敌人的提审,要做团结动员难友的工作,做争取狱吏的工作。他无任何资料,又要防敌突然搜查(有几篇化为小说,他化名祥松)。他戴着脚镣手铐,又有十多年的痔疮,流血化脓,不能平坐。每天平均要完成一千多字。这是何等的意志力。 这些手稿到他死后五年才辗转送到党在重庆的机关。叶剑英含泪读罢即赋诗道:“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文山是文天祥的号,叶帅将方比之文天祥,实不为过。 现在我们重读他的狱中文稿,提到最多的是“死”,随时准备死,怎样死,死前再抓紧为革命做点什么。当然,和死相对应的还有“生”。为谁而活,怎样活。这是抢分夺秒,在敌人的屠刀下书写的一部生死书,一篇人生解读录。 - 21 - 读狱中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坦然面对死亡。同室中还有独臂将军刘畴西等三个红军高级干部,他们吃饭、下棋、谈天、写文章。“死是无疑的了,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砰的一枪,或啪的一刀。我们常是这样说笑着。”他们准备好了临刑前呼的口号,每天牢门一响,就准备敌人上来打开脚镣,拉去枪毙。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敌之残忍,居然懒得打开脚镣,推出枪毙后连镣同埋。多年后,人们就是凭着脚镣上的号记,才确认了烈士的身份。 读狱中稿,我们明白了他在死亡面前,为什么这样从容。原来他是在为民族赎难,明知是死,也要飞蛾扑火,以身殉国。文稿中有一大部分是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揭示民族的苦难。“佃户向地主租田,一般都四六分,地主坐得六成。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佃户生活受饥挨冻,甚至不能生存。每到年关,被逼租逼债,卖妻鬻子,吊颈投水一类的悲惨事不断发生。” “中国农村的衰败、黑暗、污秽,到了惊人的地步。”所以农民造反是必然的,到年关时,常主动催促地下党举行暴动。 读狱中稿最让人落泪的地方,是他自知生之无望,但对事业仍不改初心。他的《在狱致全体同志书》自叹再也不能为党工作,沉痛自责。“没有下决心硬冲过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死命。”“我们虽在狱中,总是祈祷着你们的胜利和成功!”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写敌人押方志敏到上饶、南昌等地示众时,引述一美国记者的报道,侧面烘托方志敏毫无畏惧的形象。 B. 方志敏想越狱,但是没有外应,而战友一天天减少,他只好去做敌方人员的工作,成功地把自己的手稿送出监狱。 C. 方志敏的手稿五年后送重庆的党机关,叶剑英读后赋诗,将方志敏比作文天祥,表达了对方志敏的赞颂之情。 D. 方志敏和狱中的一些红军干部准备临行前呼喊口号,但被敌方知道,敌人故意不打开方志敏的镣铐而行刑。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 开头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了方志敏创立红军队伍,开创根据地立下的功劳,反衬出中央的“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的损失。 B. 本文多处直接引用方志敏文稿里的叙述,不仅可以弥补自己直接掌握素材的不足,还可以增加叙述的真实性和文采。 C. 第三段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记叙了方志敏在狱中坚持斗争和写作的情况,从而使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更具说服力。 D. - 21 -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在记叙了方志敏最后七个月里的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探讨了方志敏怎样对待生与死的问题。 E. 最后三段形式上采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感情的表达;同时在内容上,这三段构成并列关系,层次分明。 9. 本文主要表现了方志敏的哪些思想品格?请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AD 9. ①不计个人安危,一心为革命。他本来已经脱险,但为了革命,他返回后面的部队,导致自己被捕。②宁死不屈。他战败被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宁折不弯,坦然而对。③有坚强的意志力。他克服种种困难,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在狱中坚持写作。④有坚定的信仰。他知道自己即将死亡,但对党的事业不改初心;他在狱中仍祝愿战友们取得成功和胜利。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明确选项考查的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文字,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D项,“被敌方知道”“敌人故意不打开方志敏的镣铐”与原文不符。文章第七段的原句是“他们准备好了临刑前呼的口号,每天牢门一响,就准备敌人上来打开脚镣,拉去枪毙。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敌之残忍,居然懒得打开脚镣,推出枪毙后连镣同埋”,敌方并不知道,因为 “残忍”而“懒得打开脚镣”。 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B项,“本文多处直接引用方志敏文稿里的叙述,……文采”有误,在传记里引述不一定是为了增加“文采”,在本传记里不是为了增加文采。本文中直接引用方志敏文稿里的叙述,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中国的现状,可以感受烈士不屈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C项,“使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更具说服力”分析不到位,应是具体体现方志敏在狱中坚持斗争和写作的情况和突出方志敏具有“何等意志力”。E项,“在内容上,这三段构成并列关系,层次分明”分析错误,“他坦然而对死亡”“为什么这样从容”“最让人落泪的地方是”,可见在内容上,这三段构成递进关系,感情逐层加深。 9. - 21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主要表现了方志敏的哪些思想品格”。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传主形象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解答本题,考生应先到文中圈出方志敏的表现,如第二段他被捕的原因,“兵败后,他本来是可以不死的。1935年1月15日,他已与参谋长粟裕带八百人冲出重围。但他说,作为领导人,我不能丢下后面的部队,便又返身回去。这样,他终于被捕”,这展示了人物不计个人安危,一心以革命为上的思想;“他知必死,为免与敌啰嗦,遂索一纸,写下:‘革命必能取得最后胜利,我愿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便再不多言。敌押他到上饶、南昌等地示众,他戴镣铐,昂首立于台上,凛然不可撼”,语言描写展示了人物为革命宁死不屈的精神;“他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等十二篇文章、著述,共十三万六千字……他戴着脚镣手铐,又有十多年的痔疮,流血化脓,不能平坐。每天平均要完成一千多字”,这展示出他强大的意志力。还可以借助侧面衬托来展示人物形象,如第二段“(在场的人)个个沉默不语,连蒋介石总部的军官也如此。这种沉默表示了对昂首挺立于高台之上的毫无畏惧神色之人的尊敬和同情”,第三段“他只好一人背水作战,去做狱吏和高级囚犯中国民党人的工作,居然小有成功。虽不能越狱,但这些人帮他传送出了珍贵的手稿”等,这些内容侧面突出方志敏形象的高大。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 21 -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B.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C.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D.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中,“征”是指征召出来任官;“拜”指授予官职。 B. 奏议,指臣子向朝廷反省自己工作中的重大错误,“奏”意为“陈奏”。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春秋左氏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1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牧驻守雁门,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并不急于出战,致使匈奴及赵国边防兵认为他胆小怕事。 B. 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牧出山,李牧称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 C. 李牧到任后,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当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都希望与匈奴一战时,李牧巧妙部署,大败匈奴。 D. 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 13. 翻译下列句子 (1)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2)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 (2)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 - 21 -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这句话的含义是“过了三年,秦国攻打番吾,李牧打败秦军,向南拒敌韩、魏”,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较多,如“三年”“秦”“番吾”“李牧”“秦军”“韩魏”,然后根据语法关系断句。“居”意思是“过了”,其宾语是“三年”,故“三年”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击破”的宾语是“秦军”,排除D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选项对“奏议”解释有误;“奏议”是指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字的统称。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李牧称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错误;文章第二段原句是“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固称疾”,意思是坚持说自己有病,闭门不出。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项对应的内容,选项忽略了文本中“杜门不出,固称疾”中的“固称疾”,因而错误。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乃”,于是,就;“强”,强迫;“起”,出任;“将”,动词,担任;“乃”,才;“奉令”,接受命令。第二句中,“与”,给,贿赂;“为”,动词,施行;“欲”,想要。 参考译文: - 21 -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他)制定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就连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像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别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这样过了)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出战。多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军队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起用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到任,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每日得到奖赏却不被任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干五万人,弓弩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大张旗鼓地允许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小股兵力入侵,(李牧)假装败逃,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奇特的战阵,拉开左右战线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十几万人马。消灭 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以后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邑。 赵悼襄王十年,廉颇逃亡到魏国去后,赵王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了武遂、方城。过了七年,秦国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杀了十万(赵国兵士)。赵王就任命李牧做大将军,在宜安攻打秦军,大败秦军,赶跑了秦将桓齮。(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过了三年,秦国攻打番吾,李牧打败秦军,向南拒敌韩、魏。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给赵王的宠臣郭开大笔金钱,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杀了他,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并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齐将颜聚,最终灭亡了赵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 刘禹锡① 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 几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 21 - 地远何当随计吏②,策成终自诣公车③。 剡中④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 【注】①刘禹锡,出生在浙江,和曹璩算是同乡好友。曹璩求官、求名不得志,就拜刘禹锡为师。此诗是诗人被贬为连州刺史时所作。②计吏:考察官吏的目员。③公车:官车。④剡中:地名,在浙江。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行尽潇湘万里余”,诗人说自己被贬在潇湘一带,到过很多地方,言语中充满了怨恨。 B. “少逢知己忆吾庐”一句表达诗人在他乡遇到曹璩这个知己的喜悦。 C.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盡秋灯夜读书”,写诗人在简陋的住所挑灯夜读的情形。 D. 颈联运用两个典故勉励曹璩静心读书,不要急于求成,做官不是一件好事。 E. 诗人没有以导师的身份居高临下,完全是以故乡知己的身份和曹璩亲切交谈。 15.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AD 15. ①对连州山水的赞美;②故乡亲友的安慰;③对自己被贬的超脱旷达之情 【解析】 .....................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主旨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是简要概括,本题可以概括为:对连州山水的赞美;故乡亲友的安慰;对自己被贬的超脱旷达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句演化而来。 - 21 -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问苍茫大地? (2). 谁主沉浮。 (3). (2)渺沧海之一粟 (4).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苍茫”“渺沧海”“粟”“诞”“殇”“妄”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小雨下课后兴冲冲地直奔学校收发室,他要领取外国朋友给他寄来的信,可是当他拿到信时,却发现信封上的邮票不胫而走。 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还未正式上映就在国外电影节上斩获多个奖项,令广大观众对其拭目以待。 历史专业出身的石晓明,不愿像其他同学一样埋首钻研,皓首穷经,著书立说,而是毅然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作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所有史书对此事件都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专家推测可能是当时统治者钳制思想、封闭消息、政治高压的结果。 在韩国,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阶级分化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娱乐圈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大明星大导演们离婚的事件还没消停,郭德纲曹云金这对师徒反目成仇的闹剧已粉墨登场。 A. B. C. D. 【答案】C - 21 -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①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望文生义,应改为“不翼而飞”。②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使用正确。③皓首穷经:直到年老头白还在钻研经典和古籍;形容勤勉好学,至老不倦。使用正确。④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使用正确。⑤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该成语的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人的品质,不能用来形容教学质量,可改为“参差不齐”。⑥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用于此处对象不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此题中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望文生义,应改为“不翼而飞”。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我国将把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以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 B.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良好的家教不仅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更是构建和谐家庭,搞好邻里关系的必备要素。 C. 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D. 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是构建和谐家庭,搞好邻里关系的必备要素,更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为重要的精神财富”;C项句式杂糅,“借口……为名”是将“借口……”和“以……为名”两种格式杂糅在一起;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删掉“鉴于”。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21 -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比如B项语序不当。C项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 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 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赏识”用在上对下,C.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D.根据内容,应是家长和孩子对话,就应用口语语体,而“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语言得体类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眼睛和嘴巴相关联的地方在哪里呢?原来我们吃东西,不仅用嘴巴,同时又兼用眼睛,所以烧一碗菜,油盐酱醋要配得好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倘使乱七八糟装一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我们看了心中不快,吃起来滋味也就差一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的味道并不很好,倘使装潢得好看,我们见了,心中先起快感,吃起来味道也就好一点。 【答案】 (1). ①同时这碗菜的样子也要好看 (2). ②即使滋味没有变 (3). ③反过来说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21 -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①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手机里的信息不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2). ③没有手机的日子也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综合修改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考虑好语言的逻辑的严密性,要注意作答本类试题重在认真,根据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有两处语句存在问题,手机里的信息不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也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六、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新聘了一个年青人,这个人办事经常经过8楼,发现那里总有一间房关着门。于是他就向别人打听,别人告诉他,老总吩咐过不要走进这间房,因此这间房从来就没有人进去过,大家谁也不敢进去。第二天,这个好奇的年青人又经过那儿,犹豫了好久,还是靠近了门。不料只轻轻一推,门就自动开了,原来门根本没有上锁。这个年青人进去一看,发现桌子上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祝贺你!你是第一个有勇气进来的人。回到办公室,这位年青人就被老总提升为经理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敢为人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胆的尝试相当于成功的一半,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莎士比亚曾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是啊,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也许还在树上生活;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还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宰吗?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的生活也许还在黑暗中;如果人们没有尝试,也许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灭绝;如果人们没有尝试… - 21 - 尝试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是成功的前提.契诃夫曾说过:“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只有在别人没有探索过的领域,大胆的尝试,才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当时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它赛跑,火车落在了后面,并且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孙并未灰心,经过无数次的改进,终于形成了现今火车的前生.许多年过去了,马车仍以同样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铁轨上飞速前进. 如果史蒂芬孙当时因为火车的失败而灰心,那么哪来的今天高速飞驰的火车?正因为他大胆的尝试,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不可一世的火车. 失败来自于缺乏尝试.在成功者的眼中,尝试等于失败,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在失败者眼中,失败不等于尝试,失败是一种打击,尝试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永远阻挡前进着的自己. 目标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尝试却能开发人的潜能.一个人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但是没有尝试,缺乏经验,最终一事无成. 尝试是需要勇气的,一个没有勇气的人是没有勇气去尝试的,何谈成功呢? “原来上帝一直以来都只是虚掩着那道门,你不尝试去打开就永远不知道门后会有什么。”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中涉及三类人:老总、年轻人、其他人。年轻人应是中心人物,考生可以从年轻人的行为和结果的角度立意,可以从正面肯定他的勇气,也可以从反面指出要听取他人的建议。这个故事往往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有时就是因为你缺乏这种勇气,反而失掉了很多机会,所以在立意时,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去考虑: (1)成功往往就是一步之遥; (2)相信自己的眼光,莫让别人之言左右你; (3)生活的阳光总是照耀着有勇气的人; (4)不要在权威面前止步; (5)机会在每个人面前是均等的,如果你不把握它,就会稍纵即逝等等。 (6)好奇心也许会带来好运 (7)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尝试 (8)要敢于创新,要敢于探索 (9)三思而后行 - 21 - (10)做事要有勇气,勇气是打开成功的钥匙 (11)不要在权威面前止步 如运用逆向思维,从反向立意也可以,如立意为: (1)要慎重地对待第一小步,不然也许会铸成大错,后悔。 (2)人应聆听他人劝告。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考生应先概括出中心事件,根据人物的做法以及结果来分析原因,如年轻人第一天为何不进去?第二天为何进去?进去的结果如何?老总为何要设置这个“考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进行立意。 - 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