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人教语文一轮课外练习2及答案
2019年高考(人教)语文一轮课外练习(2)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拘泥于一格一态,以表达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可以让新闻作品成为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 B.据报道,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首次完成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的任务,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C.现代新儒学力图客观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D.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 解析:选B。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应改为“焕发人们精神、丰富人们精神世界”。C项,缺少谓语动词,应在“现代新儒学”后加“是”。D项,偷换主语,应将“获得了”改为“被授予”。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为了您的小儿能够顺利考上一所大学,希望您在假期中督促他复习功课。 B.改日我一定亲自到贵府,当面向您请教,到时还望不吝赐教。 C.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指导我校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工作,敬请届时惠顾。 D.毕业在即,我把这本纪念册惠赠给你,纪念我们三年的同窗之谊。 解析:选B。A项,“小儿”指谦称自己的儿子,应该将“您的小儿”改为“令郎”;C项,“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可改为“光临”;D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应改为“赠送”。 3、(2019·广州模拟)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孔子诗教的根本目标,是使整个社会符合周礼的规范,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使君臣、尊卑、长幼达到有序化。当看到季氏僭越等级制度观赏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舞时,孔子怒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对于孔子而言,________。可见,孔子希望通过规范礼教以实现政治伦理的有序化。 A.这不仅会破坏诗教的中和美学,更会破坏周礼、分裂国家,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 B.这不仅会破坏周礼、分裂国家,导致他最不能容忍的“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更会破坏诗教的中和美学 C.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因为这不仅会破坏周礼、分裂国家,更会破坏诗教的中和美学 D.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因为这不仅会破坏诗教的中和美学,更会破坏周礼、分裂国家 解析:选D。横线前“对于孔子而言”一句表明,其后紧接语句的陈述对象应是孔子,A 、B两项的陈述对象是“僭越等级制度”这件事,故语意不连贯,可排除。文段首句阐述了孔子诗教的根本目标是使社会有序化,可见在孔子看来,诗教是手段,符合周礼和使国家有序是目的,因此“礼崩乐坏”的后果应根据程度轻重来说明,D项最恰当。 4、请以“秋天的树”为中心,写一段表现黄叶将落未落时树木的情形的文字。要求:(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2)不少于80字。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扩写时要以“秋天的树”为中心,描写秋季黄叶将要飘落时的情景,同时要扣住“将落未落”这个关键词。另外,还要注意使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秋天的一棵棵树,都静静地站在夕阳里,端庄优美,宛如一个个娴静美丽的少女。她们浑身披满了金灿灿像蝴蝶一样美丽的黄叶,而这些黄叶就像一群准备跳伞的伞兵,她们商量着,低语着,很快将行动。 5、(2019·陕西榆林模拟)假如你的朋友要从下图左下角所示的“目前位置”开车到右上角所示的“目的地”,但他根本不清楚路线,现在请你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信息加以组合,给他发一条简洁明了的手机短信,告诉他最佳的行驶路线。(不超过60个字) 答: 解析:此题为地图解读题,实际上即描述开车的路线。解答此题应当细读地图内容,明确题目中的目前位置和目的地,然后借助图中的重点地标“麦当劳”“转盘”“第一人民医院”等进行表述;同时还要注意图中的方向标和比例尺,尤其是比例尺,虽然在图中并不起眼,但只要出现必有命题者的用意,切勿遗漏。表述答案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及表达的准确,如“东偏北方向”“约200米”“东南方”等词语,一定要表达清楚。 答案:(示例)北向直行至麦当劳右转,行至转盘沿东北方向经第一人民医院折向东偏北方向,行驶约200米后转向东南方,行驶约200米即到。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②顺应天时地利,中国人传承出一整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依二十四节气安排日常生活及农业活动,这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奉为圭臬。 ③毋庸置疑,诗词大会上武亦姝的走红,说明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人们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④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⑤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空巷,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⑥江苏卫视春晚亲民之至,不仅请来了炙手可热的网红少女傅园慧登台演绎洪荒之力,还开放热线允许观众在直播时来电发表意见。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选A。①瓜田李下:喻指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望文生义,使用不当。②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成自己的准则。使用正确。③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使用恰当。④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使用正确。⑤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使里巷空阔冷落。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使用不当。⑥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使用不当。 7、(2019·辽宁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信息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颇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势。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刚下达时的情景。 答案:(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二、古代诗歌 (一)古典诗歌鉴赏 (2019·东北三省三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早秋山中作① 王 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③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 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代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E.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 如反语、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 解析:选AE。A项,诗人没有自认为没有才华;E项,没有比喻。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的能力。本题可通过抓注释来理解情感,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等。通过注释①②可知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后再逐句理解情感,首句说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 是在说反话,是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抱怨。最后两联要抓住表情词语“悲”“寂寞”“空”“独”来理解感情。 答案: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②对仕途世事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③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渲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剩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郤。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 B.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 C.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 D.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 解析:选A。注意各句主语、谓语相关内容的变化。“荥阳”为地名,应该作“太尉既会兵”的宾语。因此可以排除其他选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 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 C.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 D.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公为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解析:选B。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亚夫治军严格,赢得赏识。文帝曾到细柳营慰劳军队,见到周亚夫的部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称赞他是“真将军”。文帝临终叮嘱太子,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 B.周亚夫谋事有方,贯彻有力。吴、楚叛乱,周亚夫事先与皇帝制定以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后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而最终平乱。 C.周亚夫固执己见,不知恭顺。在废弃太子、匈奴王徐卢封侯事上他未与景帝保持一致,加上梁孝王向太后进言,使其逐渐失去景帝的信重,后来被免丞相职务。 D.周亚夫性情刚直,宁折不弯。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逼迫,周亚夫不服,最终绝食而死。史家肯定其用兵才能,而对他因性格弱点导致穷途困窘表示了惋惜。 解析:选D。“景帝怀疑他谋反”及“指使吏卒”属臆想,原文无据。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 译文: (2)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译文: 解析:(1)诏:名词作动词,下诏。其子最贤者:定语后置句,他最贤能的儿子。荫:恩荫。续:接续。 (2)彼:那个人或他。侯:名词作动词,封侯。何以:以何,凭什么。人臣不守节者:定语后置句,不守节操的臣子。 答案:(1)(文帝)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 (2)那个人背叛了他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 绛侯周勃死了,文帝感念他的功劳,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军队,天子的前导到达军营,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别人怎么能够去侵犯他呢?”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景帝三年,吴、楚等国叛乱。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向太尉周亚夫请求救援,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不出来应战。吴兵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由这次平叛开始,梁孝王和太尉有了嫌隙。周亚夫回朝后,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为此事争辩,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匈奴王徐卢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为侯爵。丞相周亚夫说:“那个人背叛了他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后来条侯的儿子因偷买天子用的器物而获罪,事情牵连到条侯。文书呈报给景帝以后,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逐条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紧,于是周亚夫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困窘。真令人悲伤啊! 三、现代文阅读 (2019·四川省成都市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 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滑稽的闹戏,在老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老舍“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骆驼祥子》,“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 老舍的《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道出了他避不开幽默的缘由:“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腐败与“猫城”无甚差异,可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狭,嫉贤妒能,恃强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言之,老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为的是能够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 老舍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材料二: 老舍属于二十世纪,也属于未来的世纪。他的杰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光荣,也将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 老舍的作品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学。他落笔之时敢于“大胆放野”,这种泼墨成文的大胆作风,更多地表现为他对北京市民众生相的熟悉,以及对这种众生相烂熟于心的自信。他把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加以比较解剖,为本民族性格中那些庸俗、怯懦和苟且偷安的习气焦虑不已,热切地关注着民族性格的健康,关注着整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生命,剖析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这就是老舍小说的文化学。 老舍的作品又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他的作品往往是轻松落笔,信马由缰,以醇厚本色的漫画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滋味十足的北平百态图。若用画来打比方,他提供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清明上河图》;若用画风来打比方,它令人联想到丁聪的漫画风格。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味道俗而不滥,俗得有味。老舍小说最大的主人公是习俗,《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最老舍”的老舍作品,都令人感到,习俗是老舍小说中几乎无所不在的非主人公的主人公。 老舍作品还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学。老舍的本事, 就是一下子把文学语言的根子扎到北京老百姓的舌头根子上,散发着浓郁的京味魅力。他以京味的语言,写带着他胎记的京味人生习俗,使二者浑融一体,语言也是习俗,习俗也是语言,达到新文学语言的新境界。最令人难忘的是老舍式的幽默,那是一种脱口而出、本色自然的智慧。他的小说“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他把文化思考渗入幽默,使俗趣中包含深思,调侃中洋溢着诗情。 材料三: 老舍及其代表的京味文学,既是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前者包括对北京市民社会的多方位描写,对市民群像的生动刻画,对北京风俗民情的多层面展示,以及地道纯正的北京方言土语的鲜活表达等等;后者通过北京文化来透视整个民族文化,在民族性的广泛揭示过程中渗透着锐利的反省和痛切的沉思。 但北京特色和民族特性并不是老舍京味文学创作的全部蕴含。老舍京味文学的蕴含是多方面的,这里重点谈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现代作家当中,老舍的作品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描写了底层市民的生活,它们成功地塑造了市民的群像,而且老舍的这种书写,不是出自一个作家外来的观察。对老舍来说,写底层市民,写北京风情,就是写自己,他自己本身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境中,平民意识成了老舍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北京人身上的那种随意自然、纯朴大方、实实在在、大大咧咧,对谁都一团和气而骨子里又有一种刚毅、自尊甚至是高傲和高贵,在老舍笔下随处可见,在老舍本人身上也有着真切的体现。 但如果仅看到这一面,对老舍平民意识的理解则是片面的。老舍在表现平民意识的同时,还始终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理念,他不仅深切同情底层市民,也尖锐地批判缺乏崇高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老舍笔下有许多满人形象,老舍同情他们的无助无奈,对他们的那种特定的自卑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更多的是赞扬他们的自信、坚韧和不屈,尤其是像《茶馆》里常四爷身上的那种“一辈子不服软,敢做敢当,专打抱不平”的品性。可见,老舍那些表现底层市民普普通通生活的作品中,饱含着一种对崇高悲壮人生态度的渴求与赞美。 4.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认为滑稽与幽默是不同的,幽默首要的是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需技巧地写出事情中的可笑之点,讲究思想性和艺术性。 B.老舍的幽默来自生活中那些可笑的事实,清末民初的病态社会让老舍的幽默深刻、富有讽刺意味,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C.老舍小说的文化学是将他熟悉的北京市民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比较解剖,关注民族性格的健康,剖析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 D.老舍京味文学的蕴含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有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更重要的是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解析:选D。“更重要”有误,原文只是作者“重点谈”。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舍贫寒的出身、刚强义气的性格,使他的幽默里充满爱憎之情,老舍式的幽默表现为自然本色、轻松不失深刻、批判中富有同情。 B.老舍的作品笔调轻松自由,以习俗为主体,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丑而不俗,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 C.《茶馆》塑造了底层市民的群像,折射了老舍自己的生活感受,不仅是二十世纪京味文学的代表,而且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材料一介绍了老舍对幽默的认识,材料二介绍了老舍作品的文学价值,材料三介绍了老舍京味文学的蕴含。 E.材料中的引用,向读者直接展示出了老舍的经历、创作思想和创作特点,使文章对于老舍的评论更具真实性、准确性、深刻性与艺术性。 解析:选BE。B项,“风格丑而不俗”错,原文是“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并不是“不俗”;E项,“艺术性”错。 6.依据材料对老舍文学创作的特点的介绍,概括读懂老舍作品的方法。 答: 答案:①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舍其人其事其情。 ②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他所在时代的社会生活。 ③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质。 ④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民特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