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2)

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了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一、独立自主,灵活多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背景 ‎①两大阵营严重对立 ‎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扼杀新中国 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成就 ‎①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②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③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目的 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日内瓦会议 目的 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召开 ‎1954年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 意义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3)万隆会议 召开 ‎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 成果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成功 意义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会后,许多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4)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的外交政策 ‎1.特点:“两只拳头打人”和“一大片”的外交政策。‎ ‎2.原因 ‎(1)朝鲜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安全。‎ ‎(2)50年代末期,苏联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遭到中国严词拒绝;1960年,苏联突然照会中国政府,要求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停止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苏联在中蒙、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威胁中国安全。中苏关系紧张,我国外交环境恶化。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边界冲突。‎ ‎3.表现:从50年代中期起,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往来。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先后又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影响 ‎(1)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 ‎(2)在中苏交恶与美国威胁的背景下,自196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探究主题——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史料一] ‎ ‎[思考] 根据曲线图的信息,分析1956年出现中国建交热潮的原因。‎ ‎[提示]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亚非国家的认同;日内瓦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亚非会议上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亚非独立的国家对中国有较强的认同感);中国重视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史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史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创新性;“国家主权平等”‎ 说明了其平等性的原则。史料三反映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 ‎[思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的成立初期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依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 ‎(2)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3)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1.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解析:选C 新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是正常外交活动,不能体现出中国欲摆脱两极格局影响,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思想于1953年提出,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反映出外交活动没有受到“一边倒”政策束缚,具有灵活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废除“一边倒”的方针,故D项错误。‎ ‎2.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此举(  )‎ A.促进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推动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D.促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解析:选C 从“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可知,通过该条约中国可获得苏联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为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提供条件,故C项正确。‎ ‎3.(2017·大庆一模)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解析:选A 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建交“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争取世界的和平”符合我国建设国内经济的需求和应对资本主义阵营的孤立封锁,故A项正确。‎ ‎4.(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胡志明所说的这次会议(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D.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解析:选C 由会议有中国、苏联的参与,会议结果使法国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可知该会议为1954年日内瓦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1953年会见印度时提出;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故C项正确。‎ ‎5.(2016·宜宾测试)20 世纪50 年代初,中国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这些外交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 B.推动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 C.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解析:选D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问题的讨论,以此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故D项正确。‎ ‎6.1955年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解析:选A 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反对殖民主义会议的中心问题,与材料中“人权自主权”“附属国问题”符合,故A项正确。‎ 二、与时俱进,共谋新篇——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 一、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2)进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1)“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指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2)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4.中日关系正常化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 ‎(3)意义:在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遏制 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 ‎5.在近现代史上,中日关系的演变过程 ‎(1)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1900~1901年,日本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参与签订了《辛丑条约》。‎ ‎(3)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1937~1945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孤立政策。‎ ‎(5)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 ‎①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表现 ‎①改变了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政策。‎ ‎③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积极发展与美、日和欧盟的关系。‎ ‎3.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1)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①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③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平衡作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①重视改善和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②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 ‎③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 ‎(3)影响: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探究主题——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对抗与发展 ‎[史料一] 从盟友到敌人 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和感谢的心情达到高潮。‎ ‎——赵启正《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 一个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对美国利益是有害的……一个援助计划,如果有效地执行起来,可以支持对共产主义的扩张的抵抗,且可有助于中国逐渐趋向于安定的发展。‎ ‎——1947年9月魏德迈提交杜鲁门的报告书 ‎[教你读史] 史料中信息“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和感谢的心情达到高潮”是因为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援;“一个援助计划”实质是指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思考] 根据史料一说明1941~1945年及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 ‎[提示] 政策:1941~1945年援助中国抗日;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企图在华建立一个稳定的亲美反共政府。‎ ‎[史料二] 从敌视到重视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的讲话 ‎[教你读史] 史料中第一段说明尼克松坚持对中国的敌对政策;第二段说明尼克松对中国的关系具有明显趋向缓和的迹象。‎ ‎[思考] 根据史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提示] 变化:美国由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孤立及军事上封锁中国转变为承认中国,与中国进行接触。主动行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1)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和冲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在中国“扶蒋反共”。‎ ‎(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扼杀新政权。‎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1)从美国方面看: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2)从中国方面看:国际地位的提高;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1)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矛盾主要表现在: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争霸与反争霸,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2)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 ‎1.(2016·晋中名校联考)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非法剥夺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恢复。美国等国家提出的“双重代表权”的提案破产。这实质上反映出(  )‎ A.国际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B.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C.美国对中国的封锁结束 D.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 解析:选B 当时世界国际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的结果,故B项正确;当时中美两国仍然处在敌对状况,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仍然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故D项错误。‎ ‎2.(2016·江西八校联考)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苏关系恶化,造成新中国的三年经济困难 C.新中国迎来了外交新局面 D.中美两国结束对抗,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解析:选C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中日关系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故C项正确;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故D项错误。 ‎ ‎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而到1971年由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 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 D.国际关系中的民主化趋势 解析:选D 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故A项错误;美国在70年代没有丧失霸主地位,其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是在多极化趋势下,故B项错误;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C项错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一种反映,故D项正确。 ‎ ‎4.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解析:选C 中日关系超过日美关系,与材料中“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日建交的背景,故B项错误;“1972年……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材料中“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表明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与材料中“1972年”不符,故D项错误。 ‎ ‎5.(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  )‎ 新中国成立 到1977年 到1989年 到1997年 政府间国际组织(个)‎ ‎21‎ ‎37‎ ‎52‎ 非政府国际组织(个)‎ ‎71‎ ‎677‎ ‎1 163‎ A.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淡化 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 C.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多边外交 D.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 解析:选A 材料中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参与的政府间及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多,体现了中国外交意识形态色彩逐步淡化,故A项正确;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是影响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开始多边外交,故C项错误;冲破两极格局应该是在两极格局存在的情况下,中国不受其影响,材料无法看出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 ‎6.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是指(  )‎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 C.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D.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解析:选C 上合组织形成“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所以无反殖反霸的精神,故A项错误;上合组织虽然也有经济方面的内容,但更偏重军事政治合作,故B项错误;上合组织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与材料“另一种温和的选择”相符,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 考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卷别  ‎ 全国卷Ⅰ ‎2016·中苏关系 全国卷Ⅱ ‎—‎ 全国卷Ⅲ ‎—‎ 全国卷 ‎2010·中苏关系,不结盟政策;2010·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变化 ‎[考情分析]‎ 本讲考点在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出现率不高,即使考查也仅局限于中苏关系的变化,而且问题设计都是从背景或原因的角度命题,考查中苏关系变化的原因或影响。试题开放性不强,基础性的命题趋向明显。‎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0·全国卷)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的中苏关系。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项。‎ ‎2.(2010·全国卷)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解析:选B 注意时间提示:1960年。从其反映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由于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所以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不得不调整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 中苏关系是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重点,两国关系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演变。高考试题没有从正面直接考查,而是通过引用新材料和创设新情境间接考查。通过对题干材料信息的获取,联系所学知识做出判断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二)学术成果创新考 ‎3.(2016·全国卷Ⅰ)‎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选B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增加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B项正确。‎ ‎“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入选2015年度十大学术热点。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进之年,也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一年。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全球治理的内涵、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将新中国的历史和外交置于全球视野之下,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热点演练]‎ ‎1.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解析:选A 二战后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英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美国的威慑力,与中国出现“半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东西方关系的特征是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亚非拉国家支持的产物,故C项错误;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故D项错误。‎ ‎2.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同时中国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的支出数据不断上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学术上侧重与英法关系的研究 B.“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 D.中、美、苏关系影响到舆论与外交 解析:选D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不仅与美国关系紧张,与苏联关系也开始恶化,所以在学术研究领域强调阶级斗争,出现材料中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现象,中国为开展外交活动也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出现材料中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的支出数据不断上涨的现象,故D项正确。‎ ‎3.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 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解析:选D 同中国的“建交热”出现在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之后,故A项错误;法国的自主外交是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影响,而非原因,故B项错误;中法建交是法国走上自主外交道路的体现,但无法推断是其开始,故C项错误;中法建交突破了美国的外交遏制,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故D项正确。‎ ‎4.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  )‎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C 从材料“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可知,美国不再因中美意识形态不同而否定中国合法地位,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B项错误;从“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可知美国意图改变中美关系紧张的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遏制中国的内容,故D项错误。‎ ‎5.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 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解析:‎ 选C 材料反映的是新时期我国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同盟互助,故A项错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故B项错误;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体现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不结盟外交政策是在新时期,故D项错误。‎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49年10月,《纽约时报》刊发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依据当前亚洲形势,美国国务院有可能承认西藏是独立国家……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扩展至印度,那么非社会主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这表明美国(  )‎ A.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 B.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 C.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外交目标 D.借支持西藏独立对新中国施压 解析:选C 由材料“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扩展至印度”可知,美国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会对印度等国家产生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故C项正确。‎ ‎2.(2017·益阳调研)《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基于此,新中国在外交上(  )‎ A.放弃“一边倒”政策 B.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解析:选D 《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通过的,基于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正确。‎ ‎3.(2016·安徽百校联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C.万隆亚非会议成功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选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代表了亚洲国家经历了长期不平等国际待遇之后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期待,故A项正确。‎ ‎4.“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解析:选C 日内瓦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这一国际会议,周恩来出席了此次会议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故C项正确。‎ ‎5.(2017·德阳诊断)为了对抗国际奥委会,中国和印尼等国1962年倡议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得到部分亚非国家的响应。国际奥委会则宣布封杀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新运会最后仅举办了一届。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外交形势逐渐改观    B.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C.外交依然面临困境 D.处于完全孤立境地 解析:选C 题干中提到“中国和印尼等国1962年倡议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但国际奥委会则宣布封杀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新运会最后仅举办了一届”,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外交形势依然面临困境,故C项正确。‎ ‎6.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 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 解析:选C 材料主旨是“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亚非国家的支持,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7.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B.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C.建立了中日、中美邦交关系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相符 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67~1974年”、“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 亿元左右”等,抓住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可知,1967~1974年,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内经济状况本身就不太好,数额庞大的对外援助明显与国内经济状况不符,故D项正确。‎ ‎8.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是(  )‎ A.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苏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C.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 D.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选C 1964年中法建交,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在60年代的争霸态势并没有缓和,故B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为了打破外交孤立,我国在注重发展与亚非拉美友好关系的同时,开始认识到与西欧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是在70年代,故D项错误。‎ ‎9.“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解析:选C 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是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成就,不是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旨在解决不同国家社会制度的外交分歧,之前中国已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成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变,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为国家间领土分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体现了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成熟,故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是中国新时期外交关系的重大成就,不是方针,故D项错误。‎ ‎10.毛泽东在新中国初期对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一文进行了部分修改,毛泽东对该文章修改的主要背景是(  )‎ 原文 修改 英、美、苏三大民主国一直是团结的。她们之间,过去存在过,将来还可能发生某些争议,但是团结终究是统治一切 直接删除这段文字 英、美、中、法四大国及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人民的伟大努力,使打倒法西斯成为可能 苏联人民加上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人民的努力,使打倒法西斯成为可能 A.法西斯同盟国取得了胜利 B.毛泽东思想己经走向成熟 C.冷战下国际关系发生变化 D.冷战初期中国与苏联结盟 解析:选C 从文章修改的内容可以看出,法西斯同盟国取得了胜利不是主要背景,故A项错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故B项错误;文章修改没有提到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这与冷战下国际关系发生变化有关,故C项正确;中国与苏联结盟是在195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1.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外交(  )‎ A.在积极推行无敌国外交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全面深化上合组织合作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无敌国外交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从所给材料看,是建立亚投行,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建设,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有多个国家参与,因此是多边外交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上合组织,故D项错误。‎ ‎12.2015年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  )‎ A.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 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 解析:选D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故A项错误;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消除国家间的冲突,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郑和下西洋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3分)‎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和平友好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分析概括相同点;抓住“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和“平等互惠”分析比较不同点;抓住两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第(2)问,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三“‎ 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概括相通之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对中国和对世界的角度分析。第(3)问,对当前中国外交的认识,可从当前中国对外政策、外交方式、外交的目的、外交的国际责任感等多方面论述。‎ 答案:(1)同:和平友好;互相尊重;敦睦邻邦;以政治目的为主;反对霸权。(四点即可)‎ 异:明朝时倡导“王道”(居高临下,以德服人),怀柔远人,厚往薄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平等、互惠互利。‎ 原因: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传统的朝贡体制、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安定的周边国际环境;打破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消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恐惧。‎ ‎(2)相通: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意义: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中国外交理念创新、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各国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及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认识: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变化情况统计表 版本 封面 内页印刷 防伪程度 备注 ‎1949版 无 手工填写 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中俄文对照 ‎1953版 棕色漆布硬皮 繁体、竖排、手工填写 很低 从1956年8月13日起分为因公、因私两类护照 ‎1971版 棕色人造革软皮 同上 有一定防伪措施 中、法、英文对照,印章有“革命委员会”字样(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75‎ 版 同上 简体、姓名及地名用汉语拼音 同上 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 ‎1980‎ 同上 同上 同上 前面印有“‎ 版 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 ‎1992‎ 版 枣红色PVC涂塑软皮 资料页内容为机器打印 采用较多的防伪技术措施 ‎1997‎ 版 玫瑰红色、由植物纤维、乳胶及硝化纤维合成 相片等个人资料全部机器打印、反转膜加印 采用大量防伪技术措施 制作防伪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前沿 ‎2005‎ 版 相片等个人资料全部机器印刷、反转膜加印 同上 前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根据陈永利《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签发 历史沿革》等资料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我国护照主要版本变化中所折射出的历史信息。(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严密。)(12分)‎ 解析:纵向比较表格信息,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政治:1971版护照有“革命委员会”的字样,且因私护照几乎为零,体现“文化大革命”时代特征,政治色彩浓厚。‎ 经济:从1980版护照开始,不再注明使用范围,反映了中国已经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外交:1949版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体现“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1版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体现了中国逐渐与更多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80版护照的使用范围为“前往世界各地有效”,说明我国与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文化生活:由1953版、1971版护照使用繁体字到1975版的简体字,体现了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005版护照中因私护照占到80%,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 科技:封面材质、内页印刷、防伪技术上的变化,都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一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大主题: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曲折历程;三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程 时间 表现 原因 认识 初步形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北平新政协召开,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建国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2)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完善 ‎(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止“左”‎ 构建完成 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初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左”倾错误恶性发展 发展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的进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民主法制日益完善 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针对训练]‎ ‎1.(2016·豫晋冀三省高三调研)“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 解析:选A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中断,体现了“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原则,而非“制度”,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制度,而非“方针”,故D项错误。‎ 二、新中国外交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表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求同存异”的方针。‎ ‎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表现为与日、美建交。‎ ‎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贸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到发展为积极谋求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 ‎[针对训练]‎ ‎2.下表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大事记(部分),这反映(  )‎ 时间 事件 ‎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发布了公告,宣布尼克松将要访华 ‎1971.10‎ 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2‎ 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结束25年的对抗 A.中国开始由意识形态外交转变为国家利益外交 B.中美关系解冻有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是中国重返联合国决定因素 D.开展“文化大革命”客观上助推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解析:选B 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并未体现出中国的意识形态外交,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依然操纵着联合国,所以中美关系解冻有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故B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定因素应该是自身综合国力的提升,故C项错误;题干中材料并未提到“文化大革命”与中国外交关系发展之间的联系,故D项错误。‎ 一、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异同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 区 别 经济基础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 行使权力主体 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 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 权力机关原则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 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相似点 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 [针对训练]‎ ‎1.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选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相符,故A项正确;B、C两项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二、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时期 国际形势 中国反应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尖锐对立。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亚洲,美国扩大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扶植日本,力图构建对中国与苏联的包围圈 形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毅然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内政上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起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年)‎ 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 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内政上,20世纪60年代恶劣的外交形势加剧了新中国的“左”倾错误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内政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针对训练]‎ ‎2.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 解析:选C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倒向苏联,与“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不符,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可知中苏关系恶化,美苏对立比中美对立严重,中美都与苏联有矛盾,基于此,中国可以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故C项正确;中国不是不结盟组织的成员国,故D项错误。‎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自己所要讲的话……‎ 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解析:选A 据材料关键信息“北平……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可知是1949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故A项正确。‎ ‎2.毛泽东强调人民政协的作用和性质时讲道:“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材料意在说明(  )‎ A.人民政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B.人大与政协职责应各有侧重 C.政府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度 D.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 解析:选B 毛泽东认为政协不应该成为国家的权力机关,这样可以避免权力的重复、分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有建立时,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题干应该是在人大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在强调人民政协的职责应该有所变化,与人大的职责应该各有侧重,故B项正确。‎ ‎3.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 D.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 解析:选C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宪法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而不是材料中的“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故B项错误;1954年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特别是经济建设需要法律保障,故C项正确;“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4.(2017·雅安诊断)表中内容反映了(  )‎ 表: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名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委员 副主席 中共 ‎1‎ ‎3‎ ‎29‎ ‎1‎ ‎2‎ ‎6‎ 非中共 ‎0‎ ‎3‎ ‎27‎ ‎0‎ ‎2‎ ‎9‎ A.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的开始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民主形成 C.中共对建国前民主构想的实践 D.中共对苏联政治体制的照搬 解析:选C 中共与各党派合作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形成于1954年,故B项错误;根据“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名录”可得出是建国前夕对建国后民主政治的设想,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苏联体制,故D项错误。‎ ‎5.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可以推测该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故C项错误;村民自治制度不能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故D项错误。‎ ‎6.(2016·广元统考)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对此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年份 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 ‎1951‎ 以有关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两大问题最多 ‎1952‎ 以控告各机关干部贪污和资本家申诉不服处分的问题居多 ‎1953‎ 以检举机关干部的官僚主义问题为主 ‎1954‎ 以普选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为主 A.我国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 B.来信来访为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的唯一渠道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信访内容多与党的政策及各项中心工作相关 解析:选D 依据材料“各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提出信件来访,不能表明其为唯一的渠道,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即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访内容可知多与国家政策等相关,故D项正确。‎ ‎7.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载入宪法;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市场经济这一关切民生和宪政的重大原则庄严地载入了宪法;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成 B.有助于加强对国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得到完善 D.国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国民的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 ‎8.宣传海报由于带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后人所铭记。对下列两幅宣传海报的解读有误的是(  )‎ A.都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反映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 C.图1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 D.图2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题 解析:选B 图1到图2体现了中国对台湾的政策的改变,都反映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故A项正确;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与外交理念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图1是武力解放台湾,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故C项正确;图2体现了和平统一台湾,反映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故D项正确。‎ ‎9.毛泽东在回忆中苏关系时指出:“1950年,(中苏)对于订立互助同盟条约时,我们的态度是: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这反映了(  )‎ A.“左”倾思想影响到外交领域 B.社会主义阵营由此日益巩固 C.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 D.冷战格局决定中苏两国外交 解析:选C “左”‎ 倾思想是冒进,脱离现实的激进思想,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苏两国关系,不能体现社会主义阵营由此巩固,故B项错误;从“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可知中苏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分歧,故C项正确;冷战格局决定中苏两国外交不符合新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 ‎10.(2017·黄冈模拟)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新中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盘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这次会议(  )‎ 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 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选B 据材料“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盘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可知这次会议是第三世界国家参与的,具有“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的精神,这与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中形成的“万隆精神”相符,万隆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从而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故B项正确。‎ ‎11.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中美建交谈判时说:“如果我们不在这一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上明确表示我们的观点,总统及其国内政策顾问和我都强烈地感觉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这表明(  )‎ A.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B.是否对台军售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C.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建交存在着严重分歧 D.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中美关系要想实现正常化,必须表明在台湾军售问题上的观点,否则总统等“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体现了总统等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妥协,故A项正确;中美关系的核心是台湾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国国内的分歧在于是否对台军售,而非是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故D项错误。‎ ‎12.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事件 影响 A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 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C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解析:选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是新中国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国际背景,而不是它的影响,故A项错误;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的是“求同存异”方针,故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支持下实现的,而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故C项错误;2001年成立的上合组织是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以平等和互利为基本原则,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商丘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酷爱走动,全国各地都喜欢去看看,但却不喜欢出国。他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第一次是在1949年12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开始后仅两个小时,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贺电就发到了中南海。两个月后,新中国主席毛泽东决定亲赴莫斯科访问。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商谈废除不平等的中苏旧约,签订新约;寻求苏联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此次出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正式出访。第二次是在1957年11月,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出访莫斯科,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简称莫斯科会议。因为在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泄露之后,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引起了思想混乱,所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互相交换意见,认为有必要召开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统一思想。这两次出访的目的地虽然相同,但出访过程、所受待遇却截然不同。‎ 材料二  中国日报网2016年1月26日电: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展开今年首场外交活动。习主席5天之内到访4个城市,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世界媒体纷纷对习主席的中东之行“点赞”。 彭博社报道称:“在世界最动荡地区之一的中东,习近平完成了一次旨在提振中国在该地区外交影响力的行程。”《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习近平中东之行对成就中国的全球经济、政治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两次出访苏联时的国内外环境。概括说明这两次出访活动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原因。当前,我国外交的基本政治目标是什么?(9分)‎ ‎(3)习近平的出访与毛泽东出访时相比,国际国内局势的显著变化是什么?(4分)‎ 解析:第(1)问,紧紧抓住材料中的“1949年12月”“1957年11月”‎ 两个时间信息,联系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分析毛泽东出访苏联的环境。从对我国经济恢复、保障国家安全、增加国际影响力方面分析影响。第(2)问,原因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矛盾尖锐、大国干预入手分析概括。目标从国家主权和国家发展角度入手,概括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3)问,从不同时期的国际大环境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 答案:(1)环境:第一次,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际上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国内新政权还不够巩固,经济恢复和发展任务繁重,百废待兴。第二次,国际上仍然遭到西方国家封锁,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分歧逐渐扩大;国内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左”倾思想抬头。‎ 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苏关系,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促使我国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答出两点即可)‎ ‎(2)原因: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突出;一些大国的插手。‎ 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呈现出繁荣稳定的局面,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成功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但是,人们如果根据其近来的高速成长这一事实,就推断中国将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话,那就错了。与旧苏联不同,改革者的中国并不寻求改变任何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银行兼并、城市化和就业不足的挑战。不仅如此,到2020年,中国还将陷入工作人口严重不足、大量需要扶助的人失去依靠这种人口比例极度恶化的危机。对我们而言,中国最好发展成为日本那样的富裕国家,在一些方面存在优势,在另一些方面却处于弱势。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迅速发展。对此,我们应当欢迎,而不是感到恐惧。‎ ‎——摘自兰德公司《中国与全球化》‎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12分)‎ 解析:由“人们如果根据其近来的高速成长这一事实,就推断中国将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话,那就错了”概括观点。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第一,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不会构成威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中国“在另一些方面却处于弱势”。第二,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我们应当欢迎,而不是感到恐惧”。最后,归纳否定中国威胁论的错误。‎ ‎ 答案:(示例)观点: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不会构成威胁。‎ 论述:中国并不寻求改变任何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挑战,如国企改革、城市化、就业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也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但是,中国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教育、科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综述,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不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其它国家的生活方式,反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