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北流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 年秋季期高二北流市五校联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今 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 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 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 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 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 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 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 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 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 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 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 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 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 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 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 ⑤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次告诫弟子思虑 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 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 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⑥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觉,活在当下, 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 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 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 年 12 月 7 号 11 版,作者谢青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治世,道家重修身,佛家重修心。 B.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 C.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来,安住当下。 D.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下”的精神品格。 B.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C.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 D.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不能堕入新的蒙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儒家的“曾点之志”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随缘而安,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没有 纠葛,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B.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藩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从而达到精神上真正的 自由。 C.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不能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不能食不甘味、辗转难眠,以 免饱受焦虑忧郁的困扰。 D.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都有着率真、素朴、清洁的灵魂,他们无疑是古代 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贵州丹寨扶贫茶园的明前茶近日开始采摘,受到关注的不仅是这里出产的优质明前茶,还有其产业扶 贫模式。丹寨扶贫茶园是万达集团于 2018 年 4 月首次在贵州丹寨推出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这一模式首倡“认 领一亩茶园,扶贫一个茶农”的理念,让贫困茶农通过务工劳作,取得劳动收入,实现一对一扶贫。爱心 人士在网络平台上认领一亩扶贫茶园,就可以帮助一名丹赛茶农,并收获茶园一年内出产的精品茶叶。两 年来,丹寨扶贫茶园已经帮助 1100 多个贫困家庭改善生活。仅在 2019 年,扶贫茶园就带动 1259 人参与茶 叶生产,帮助贫困户 600 户。万达集团决定在今年扩大茶园运营面积,将扶贫茶园由 600 亩增加到 1000 亩, 以带动更多周边农户持续就业致富。 (摘选自《丹寨扶贫茶园扩大千亩、扶贫模式引关注》,“人民网”2020 年 3 月 31 日) 材料二: 湖北省红安县,走出过 200 多位将军的革命老区,在脱贫路上找到了致富“金果果”——红安苕作为 第一个红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红安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地食品企业研发出红薯挂 面等产品,建立了红薯、小麦种植基地,和农户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协议,红安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 +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摘选自《培育扶贫产业,帮扶龙头企业》,“人民网”2020 年 4 月 8 日) 材料三: 产业脱贫是解决长期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还是脱贫攻坚的布局,都不能只 采取同一个模式。近年来,江西的赣南脐橙,新疆的棉花产业和平里产业,西南地区大力发展的茶叶、药 材、高山果蔬产业等,在解决区域的贫困人口脱贫方面产生的效益非常明显。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 院长张红宇强调,各地在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 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 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低保、医保 政策,包括临时救助的综合性保障政策。教育、住房、基本医疗,包括饮水安全等问题都要跟进。张红宇 表示:“在今年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 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不断巩固完善。继续聚焦‘三区三州’地区和特殊 困难人群,完成好移民脱贫搬迁,教育脱贫,生态脱贫阶段性工作。同时更要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 作。” (摘选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放松》,“人民网”2020 年 3 月 7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着“认领一亩茶园,扶贫一个茶农”的理念,2018 年 4 月,万达集团首次在贵州丹寨扶贫茶园推出 一种产业扶贫新模式。 B.红安苕是第一个红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大促进了当地经 济的发展。 C.红安当地食品企业注重研发拳头产品,建立种植基地,红安已形成”龙头企业一基地+专业合作社+农 户”的经营模式。 D.贫困地区既要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又要与其它地区联合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 持续。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贵州丹寨和湖北红安都利用了当地的特产资源,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发展模式,在脱贫攻坚方面取 得明显成效。 B.从 018-2020 年,万达集团对丹寨扶贫茶园的持续投入,并采取相关措施,有助于解决周边农户的持续 就业问题。 C.新疆和西南地区注重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棉花、干果、药材和高山果蔬等产业解决了区域贫困人口 的脱贫问题。 D.脱贫攻坚工作要持续聚焦”三区三州”地区和特殊困难人群,完成好移民脱贫搬迁、教育脱贫和生态脱 贫等阶段性工作。 6.从政府角度,谈谈如何推进扶贫脱贫事业发展?(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第二天清早,她(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 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 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 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们 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 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 来了,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 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 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 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全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一场。 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 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 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 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牴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的。” 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限。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 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 点火去了。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 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 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佐料。水开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 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下到锅里去。 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 子睡醒了,抓手揪脚的哭着。 “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不 用多心吧,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 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 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 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 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 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 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的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先不用到 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 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 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 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 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 秋分又逗她。 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的这样高了!” 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 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 到外边去玩一会儿。” 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 “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 “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 他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 “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 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 得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 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 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 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 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 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人家的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 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的飞天落地,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 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翔、高庆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小说开头写他们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人民 对抗日斗争的衷心支持和保家卫国的激昂情绪。 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面对高翔的拒绝,秋分以一句 “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C.小说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腥的战争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侵略者而造成的 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 D.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 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 8.“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9.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在叙事上的特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秀特,数延誉。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列棘围,席坐庑下, 因上书言:“古贡士未有轻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 非所以下贤意。罗棘遮截疑其奸,又非所以求忠直也。诗赋微艺,断离经传,非所以观人文化成也。臣恐 贤者远辱自引去,而不肖者为陛下..用也。今贡珠贝金玉,有司承以棐笥皮币,何轻贤者,重金玉邪?”又 言:“取士不宜限数,今有司多者三十,少止二十,假令岁有百元凯,而曰吾格取二十,谓求贤可乎?岁 有才德才数人,而曰必取二十,谬进者乃过半,谓合令格可乎?” 俄擢高第..,调鄠尉,有能名。裴度表掌兴元书记,文檄豪健,一时推许。拜监察御史,劾按深害无所 纵。再迁刑部员外郎...。 元舆自负才有过人者,锐进取。大和五年,献文阙下,不得报。上书自言:“马周、张嘉贞代人作奏, 起逆旅,卒为名臣。今臣备位于朝,自陈文章,凡五晦朔..不一报,窃自谓才不后周、嘉贞,而无引入,又 不露所缊,是以终无振发时也。汉主父偃、徐乐、严安以布衣上书,朝奏暮召,而臣所上八万言,其文锻 炼精粹,出入今古数千百年,披剔剖抉,有可以辅教化者未始遗,拔犀之角,擢象之齿,岂主父等可比哉? 盛时难逢,窃自爱惜。”文宗得书,高其自激卬,出示宰相,李宗闵以浮躁诞肆不可用,改著作郎,分司 东都。 元舆为《牡丹赋》一篇,时称其工。死后,帝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 (选自《新唐书·舒元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B.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C.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D.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 分) A.“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逐渐演变成大臣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 王的尊称。 B.“高第” 既指官吏考核成绩优等,也指生员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等。根据语境,可推断文中的“高第” 为后者。 C.“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 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其制。 D.“晦”和“朔”分别指阴历每月初一和三十日。“晦”“朔”连用,有时指一个月,有时指阴阳交相变 化,文中的“晦朔”指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舒元舆受人赏识。客居江夏时,节度使郗士美多次为他扬名;做鄠县县尉时,裴度上表举荐他;文宗赏 识他自负激昂的精神。 B.舒元舆积极建言。到尚书省参加考试时,他向朝廷上奏,既为参加考试的生员讨公道,又表达了自己对 朝廷选贤任能方面的看法。 C.舒元舆为人自负。他向朝廷递送自己的文章,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只是始终没有发挥才干 的机会。 D.舒元舆很有文才。他写的檄文很有气魄,受到时人的推重赞许;他写的一篇《牡丹赋》十分精巧,皇帝 读后被感动得流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 (2)窃自谓才不后周、嘉贞,而无引入,又不露所缊,是以终无振发时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①(节选) 岑参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注:①唐玄宗天宝七载(748 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 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二句通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景象,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衬托送别的悲凉心境。 B.三、四句写诗人看到昆仑山南的斜月,听到胡人吹响的胡笳,视听结合,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C.第六句写诗人遥望目送友人,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惆怅之情。 D.萧关、天山、昆仑山用来泛指边关,构成诗歌广阔的地域空间,显示出边塞诗浑阔的意境。 15.“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 异同?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驱长风为马的仙人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 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题。 “ ,时节如流。”新的一年已经到了。2019 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周年华诞。 70 年披荆斩棘,70 年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 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 ,( ),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 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19 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 业 。要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 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农村 1000 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还得咬定目标使劲干。要关爱退役 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 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 平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岁月不居风雨兼程风吹浪打轻装上阵 B.沧海桑田风雨同舟风起云涌轻装简从 C.岁月不居风雨同舟风吹浪打轻装简从 D.沧海桑田风雨兼程风起云涌轻装上阵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纵使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 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 B.纵使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C.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 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 D.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 B.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 C.人民都要紧紧依靠我们 D.人民只要紧紧依靠我们 20.下面是某校毕业生写给母校 80 年校庆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惊闻母校八十华诞,我百感交集!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那几年,老师和同 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饮水思源,永难忘怀!敬爱的老师,我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 诲。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们学业有成!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21.请结合下面材料,给钟南山写一段颁奖词。要求:①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②至少运用两种修 辞手法。③字数 80-100 字。(6 分) 2003 年,非典型肺炎爆发,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面对抗非的困难和 压力,他是智慧而刚毅的;面对同事和病人,他却是博爱和仁厚的。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 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 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 学家代表。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①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它告诉了你,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如果你听它的,然后改正, 那它自然就会走掉。——钟南山 ②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微博橙子辅导③我们不是从祖 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联合国《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班上拟举办主题班会,由于疫情影响未能成行,现拟补办主题班会,班 委会准备邀请你发表主题演讲。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2020 年秋季期高二北流市五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AB 项,主观臆断。结合“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 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 中的每分每秒”分析,“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错误。C 项,曲解 文意,第⑤段在引用王阳明的话之后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 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由此可知,“心”指的是“良知本心”,王阳 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思虑过去未来事)只能放任“良知本心”,让自己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 远。不能安守当下。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D 项,“更精微更有意义”无中生有。 原文并没有把它们进行比较。 2.AA 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结合“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 “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等分析,本文应该是并列结构。 3.DD 项,“幽居汴京的李煜……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错误。幽居汴京的李煜不是中 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4.DD 项,“又要与其他地区联合发展”于文无据。材料三第一段中是这样表述的“各地在推动产业扶贫工 作中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 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故选 D。 5.CC 项,“解决了区域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合文意,从材料三第一段中可知,文中只是说“在解决区 域的贫困人口脱贫方面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并未点明已经解决区域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故选 C。 6.①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②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③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重 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每个要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阅读材料可知,有关从政府角度谈如何推进扶贫脱贫事业发展的内容集中在材料三中,首先第一 段引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的话,“各地在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 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 其中的“各地”实际指的就是各地政府,强调在扶贫工作中当地政府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 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第二段则提出“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 尽保,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低保、医保政策,包括临时救助的综合性保障政策”。这明显是政策层面的内容, 只能由政府牵头来做。因此可总结出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的内容。同样在第二段“张红字表 示:‘在今年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 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同时更要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从中 可总结出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 7.BB 项,“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流露出不满”不准确,从“‘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 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 走了”等句看不出不满。 8.①这个孩子具有比喻(象征)意义,他的悲惨命运,与祖国的多灾多难相似;同时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代 表着祖国的未来;②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③当他 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 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所以他的眼角湿了。(每个要点 2 分,共 6 分)。 9.①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 以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②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小说叙事从“第二天清早”“黄昏的 时候”“给他们点着灯”“天上出着星星”直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以时间顺序推进情节。③通过人 物对话展开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 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④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 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 乐观自信。(每个要点 2 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0.C“元和中”是表时间的固定词组,其后应断开,故排除 AB 两项。“倡名”的主语是“吏”,故“吏一 倡名”不能断开,故排除 D。 11.D“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指阴历每月初一。 12.D“皇帝读后被感动得流泪”错。原文“死后,帝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表明,皇帝因怀念舒 元舆而泣下。 13.(1)那些宰相公卿不是贤才就不在选拔之列,但有关部门却用对待奴仆的方式对待他们,这实在不是用 来礼贤下士的做法。(采分点:在选,在选拔之列;有司,有关部门,有关官员,考官;诚,确实,实在; 所以,用来……的方法;下贤,礼贤下士。各 1 分。) (2)我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却没人引荐,又不能显露才华,因此始终没有奋起的时候。(采 分点:窃,私自,私下;不后周、嘉贞,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不于周、嘉贞后”;所缊, 所字结构,缊,包含,收藏,“所温”即所包含的东西,因文定义译为才华;是以,因为这样,因此;振 发,振作发奋。各 1 分。) 【参考译文】 舒元舆,婺州东阳县人。(他)地位卑贱,不与士人为伍。(他)开始学习时,就机敏聪明。后到江夏客 居,节度使郁士美对他的突出才能感到惊异,多次为他扬名。 元和年间,他去考进上,看见有关部门检查苛刻,到尚书省应试时,即使水、木炭、脂烛和餐具,都 是个人自带,官吏点到名字才能进去,用荆棘围住,应试者铺席子坐在廊下,于是上奏说:“自古以来的 贡生没有比这更受轻视的,况且宰相公卿都是从这些贡士中选拔出来的,那些宰相公卿不是贤才就不在选 拔之列,但有关部门却用对待奴仆的方式对待他们,这实在不是用来礼贤下士的做法。用荆棘遮挡阻拦并 怀疑他们作弊,也不是用来寻求忠诚正直人才的办法。写诗作赋是次要的才能,经传被断章取义,从中不 能看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我担心贤人为逃避羞辱而自行退去,不贤的人反被皇上任用了。现在进贡珠贝 金玉,有关部门用装筒皮币来盛放,怎么这么看轻贤人,而看重金玉呢?”(他)又说:“录取人才不应限 制人数,如今有关部门多时选取三十人,少时只选取二十人,假使这一年有一百名可以辅佐皇上的才子, 却说按规定只选取二十名,说这是选拔贤才可以吗?假如一年中德才兼备的只有几个人,却说一定要选取 够二十人,那么被错误选拔的人就超过了一半,说这才合乎标准可以吗?” 不久(舒元舆)考进士中了优等,被调任为鄂县县尉,有能干的名声。裴度上表举荐他为兴元掌书记, 他写的文豪放道劲,受到时人的推重赞许。授官监察御史,弹劾审查危害深重的人和事从不放过。两次升 官后任刑部员外郎。 舒元舆自恃有过人的才华,急于升官。大和五年,他向朝廷递送自己的文章,没有回复,他又上书自 己表白说:“马周、张嘉贞帮人写奏章,被从宾客中提拔起来,最终成了有名的臣子。现在我在朝廷任职, 自己呈报文章,过了五个月没有答复,我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却没人引荐,又不能显露才华, 因此始终没有奋起的时候。汉代主父偃、徐乐、严安以老百姓的身份上奏章,早上呈报晚上就受到召见, 而我呈上的文章有八万字,那文章千锤百炼,用语精练,谈古论今纵横几千年,剖析挑选,凡是可以辅助 教化的没有一点遗漏,我的文章像犀角、象牙那样珍贵,难道是主父偃等人可以比得上的吗?圣明的时代 难以遇到,我还是自己爱惜自己的才干吧。”唐文宗看了奏章,赏识他振奋昂扬的精神,将奏章拿出来给 宰相看,李宗闵认为他轻浮放肆不能任用,于是调任他为著作郎,在东都任职。 舒元舆写了一篇《牡丹赋》,当时人称赞它十分精巧。他死后,皇帝观看牡丹,靠着宫殿栏杆吟诵这 篇赋,为他流下了眼泪。 14.B 三、四句是诗人的想象,并非真的看到、听到。 15.(1)相同点:都借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营造寂静悲凉的氛围,衬托思念之情。(2)不同点:①岑诗用“向 月胡笳”衬托友人对自己的思念,并以问句作结,想象到友人“不喜闻”而不得不“闻”的无奈、悲愁, 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②范诗用“羌管悠悠”衬托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再以“霜满地” 烘托,突显出将士们久戍边地的悲苦心境。(6 分,相同 2 分,不同点每点 2 分。) 译文: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昆仑山南边的 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在胡笳的哀怨声中我送你远去,站在秦山远望着陇山上那凄 迷的云彩。那边城地区的夜里多有思乡而哀愁的梦,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 16.(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7.A18.D19.B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 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 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选自孔融《论盛孝章书》,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沧海桑田:比喻 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第一处选用“岁月不居”。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风雨兼 程:指不管遇到刮风下雨,都夜以继日,以加倍速度赶路。结合“70 年披荆斩棘,70 年”分析,选用“风 雨兼程”。风吹浪打:比喻遇到险恶的情况或严峻的考验。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结 合“乱云飞渡”分析可知,选用“风吹浪打”。轻装上阵:为了行动便利,只携带轻便的装备上战场。也 比喻去除思想顾虑,轻松地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中。轻装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 不多。结合“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分析,减轻企业的负担,选用“轻装上阵”。故选 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 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 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连词“无论”与“如何”相搭配,表示在任何假设条件下,结论都 不会改变。“纵使”,就是“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经常与“也”搭配,排除 A 项、B 项;根据语意的递 进关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应在“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之前,同时,根据逻辑顺序,应先“维 护世界和平”再“促进共同发展”,排除 A 项、C 项。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都要” 与前文的“不管”搭配,“只要”多与“就”相搭配,排除 A 项、D 项;根据语境“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 渡……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分析,主语应该是“我们”,是“我们”依靠人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伟大事业。排除 C 项。故选 B。 20.①“惊闻”应改为“喜闻”;②“兄弟”应改为“亲人”;3“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 应改为“聆听”;④“杏林”(中医学界的代称)应改为“杏坛”;⑤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应去掉“们”, 或改为“学子们”。(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1.示例 1:他是最美逆行者!耄耋之年,冒死犯险,“抗非英雄”,披甲逆行抗疫一线。科学求是,悬壶 济世,仗义多诤言,美在纯真至善!疫情防治,重病救治,科研需攻关,美在责任担当!“火神山、雷神山、 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院士,战士,国士,众士协力稳民心!大医仁心,执着果敢;民族脊梁, 国士钟南山!(排比,对偶) 示例 2: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年近耄耋,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 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 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 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 毒的希望。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 起敬!(比喻,排比) 示例 3:当 2003 年的非典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17 年后的今天,他又一次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英 勇奋战。他千叮咛万嘱咐,提醒人们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武汉的列车。他冷静、无 畏,以医者的妙手挽救生命;他严谨、专业,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灾难。他是院士,也是战士,更是国士。 他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比喻,对偶,排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拟写颁奖词)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材料,提炼出有关 钟南山的典型事件和突出成就,然后根据显性条件“至少两种修辞、80-110 字”拟写即可,注意语言表达 的生动、连贯、得体、精炼,有评价的导向型和抒情的感染性。 22.【写作提示】作文题干由三则材料组成,概括起来,表明了人类要敬畏自然,改造自然不能凭主观盲目 而行,否则自然会对人类加以惩罚。人类属于大自然,而不是大自然属于人类。人类是大自然改造的产物, 而不是把大自然当作人类改造的产物。要求部分是,请结合材料内容写演讲稿,这就要求体现你的思考, 表达你的看法。考生的立意应该很明确,就是要“敬畏自然”。 【参考立意】①我们要携手让和谐永存,保卫我们美丽的家园;②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善待地 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⑤敬畏自然,心存善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