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九下期中综合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外部原因是( D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法国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章西女王之所以被称为印度的民族英雄是因为( B ) A.她是一位印度的封建王公 B.她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C.她保住了王位 D.通过反抗,她使章西地区免受英国殖民统治 3.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B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4.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 ) A.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斯大林模式 5.从右面的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中可以看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B ) A.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C.林肯当选为总统 D.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6.如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来自( C ) A.英国、法国 B.美国、法国 C.美国、俄国 D.俄国、日本 7.在19世纪末的舞台上,日本如彗星般耀眼,骤现于欧美列强笼罩在东亚的沉沉夜幕中,给沉沦的东亚各国带来了奋起的希望。导致日本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C ) A.南北战争爆发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对外侵略战争 8.如图是某一单元包含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确定该单元的主题是( B ) A.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9.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D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0.观察右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D ) ①蒸汽机的产生 ②汽车的发明 ③飞机的研制 ④核能的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以下四张邮票是某国为纪念本国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而发行的。据图判断发行邮票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12.“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右图以浓烈艳丽、和谐优雅的色彩,描绘光、色下植物发生的微妙变化,这幅作品是( A ) A.梵高创作的《向日葵》 B.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 C.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 D.贝多芬谱写的《英雄交响曲》 13.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D )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4.下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C ) A.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B.①莱克星顿枪声 ②萨拉托加大捷 C.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凡尔登战役 D.①攻占巴士底狱 ②滑铁卢战役 15.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B.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 C.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由下列一组图片可归纳的主题为( B )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三年国内战争 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D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8.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C ) A.农奴制的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9.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B ) ①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④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他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的创始人。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他”是( C ) A.章西女王 B.扎格鲁尔 C.甘地 D.卡德纳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8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5分, 共50分) 21.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四: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材料一中“1640年以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光荣革命“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4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因为通过革命,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制度基础。 (2)材料二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4分) 农奴制;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4分)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4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5)上述四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2分)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建立在先进制度的基础上;国家要发展,科技要领先,要重视科学技术,深化改革等。(有理即可)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改变和发展…… (1)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领头羊”的是哪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领先于世界的又是哪些国家?(4分) 英国;美国、德国。 材料二: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人说,一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受到审判的是他们。对此,你怎么看?(4分)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交战双方是为了瓜分世界、争夺霸权,都应受到审判。 材料三: (3)上图呈现的两次会议体现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格局?你是如何认识这一体系的?(4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上述两次会议上关于中国问题的处理,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5分) 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材料一是哪一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5分) 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材料二: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2)结合材料二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2分) 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或者实施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材料三:“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哪一模式有关?材料中哪一词语概括了这一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4分) 苏联模式。凭票供应。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谈谈你有何感想?(4分) 政策的调整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一定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等。(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