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2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2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第2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 一、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中国 现代中国 服饰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在城市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旗袍、学生装等并行 颜色由灰蓝色调到五彩缤纷,款式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饮食 从传统饮食到西餐,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住宅 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 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政府启动“安居工程”‎ 社会习俗 ‎①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③民国时期: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走向简约文明 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休闲方式多样化及新风尚的形成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特别提醒]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进步 ‎(1)铁路 ‎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成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②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历史上的里程碑。‎ ‎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④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②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和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 ‎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水上交通业近代化的开端。‎ ‎②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4)航空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归纳总结] ‎ 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 ‎2.通讯工具的进步 ‎(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 ‎(3)电话 ‎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 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互联网: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4)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5)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图示总结]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新中国成立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日渐丰富。‎ ‎3.互联网的兴起 ‎(1)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 ‎(3)影响: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娱乐方式。‎ ‎[辨析比较]‎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主题一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料一 古都北京步入民国时期第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废除帝王纪年,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新年伊始,依公历确立元旦,“双十节”为全国国庆日,①但是双节的庆典主要流行于政界,一般民间较为冷漠。传统的春节与中秋节盛况依旧。……民国初年,已经出现新式婚礼,北京俗称“文明结婚”……典礼仪式简单,证婚人宣布结婚者姓名,新人相对三鞠躬,交换饰物,证婚人致词颁发证书,新婚夫妇向来宾鞠躬,礼成。旧式婚礼仍然保持着强大惯力,在民间流行。‎ ‎——习五一著《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民国初期北京社会风俗演变的特点。抓住史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式”“旧式”“传统”等词体会史料内涵。据①处划线部分可知民国初年北京地区新旧习俗并存的特点。‎ 史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②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解读 史料二反映了天津开埠后,社会风气由“扬气”变为“洋气”,体现了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注意史料第一句话中的时间背景。据②处划线部分可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西化、“洋气”了。‎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简要分析北京地区社会风俗发生变迁的背景。‎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答案 (1)背景: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中华民国建立;经济:近代商业的出现与发展;思想文化:西方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2)原因:西方列强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1.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主题二 近代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史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 ‎ 200公里,其中①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 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运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②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史料由第二个省略号分层,分别叙述了中国铁路修建的特点、作用。由①处划线部分可知,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由②处划线部分可知,铁路建设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以深刻的影响。‎ 史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③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解读 史料二指出国人办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说明办报活动与当时现实斗争关系密切。注意史料第一句点明了时代背景,最后一句总结了其影响。由③处划线部分可知,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成为宣传改良的思想武器。‎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认识。‎ ‎(2)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报刊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 (1)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落后的局面,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2)近代报刊不仅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和启迪民众的社会功能,它与社会政治斗争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它助推了维新变法等政治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等政治斗争借助报刊展开宣传,又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1)特点: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成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①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②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卷Ⅱ)T28,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卷Ⅰ)T30,电影发展与流通税费 ‎2015年 ‎(卷Ⅱ)T41,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 ‎2016年 ‎——‎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易西服”,联系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可知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选B项。据史实可知“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的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不能武断地说长袍马褂代表守旧势力,故D项错误。‎ ‎3.(2016·海南单科·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答案 D 解析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其与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国民追求民权,但并无报效国家的有效方式,只能服从封建选拔人才的方式,故D项正确。‎ ‎4.(2015·四川文综·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 B 解析 题干叙述的是新潮社个别社员的情况,不能据此就判断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也不能就此认为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故A、C两项排除。作为新式青年的新潮社社员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仍看重八字、命书,说明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故选B项。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5.(2014·山东文综)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鸣凤……‎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与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答案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 反对包办婚姻及其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解析 (1)我们可以从材料甲“节妇烈女”在各个朝代人数的变化再联系主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和女性解放”可以很快得出前者是后者的对比信息。(2)关于新旧交替,一方面要举出新事物方面的事例,同时也要举出守旧方面的事例,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3)本问考查历史研究中选择史料的问题,历史研究讲求事实、客观,往往采用真实可信的资料,材料乙选自小说,材料丙选自新闻,二者对比选择客观性强的新闻即材料丙。(4)解答本题需关注“社会进步”与“女性解放”的关系,结合20世纪初我国社会发展状况,联系材料中女性解放的相关信息,对结论加以证明即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服饰文化开始从“褒衣博带,长裙雅步”发展为“断发易服”,政府在警界和部队之中推行新装。该时期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但断发尚未提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主张“中体西用”,也未涉及断发,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提倡断发易服,并且清政府开始在警界军界推行新式服饰,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就已进行强制剪辫,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存在断发议题,故D项错误。‎ ‎2.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 ‎     甲图            乙图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 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 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 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两图分别反映的是清末婚嫁和民国婚照,无法反映日常服饰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婚姻礼俗的变迁,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表述以点代面,同时B项“已取代”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甲图到乙图反映的是明媒正娶、媒妁之言的旧式婚礼向简洁的新式婚礼转变,故C项正确;图片不能反映婚姻自主的观念,甲图与乙图也无法反映“流行”的普遍程度,故D项错误。‎ ‎3.(2017·沙市模拟)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这些变化说明(  )‎ A.平等意识逐渐增强 B.近代风俗中西合璧 C.传统礼仪不复存在 D.演员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从打千到鞠躬再到握手,是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反映的是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表明人与人之间从等级差别到平等的变化,说明平等意识逐渐增强,故A项正确。‎ ‎4.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 C 解析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说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遛狗者和流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事例说明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卑微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题干图片与民族工商业的处境无关,故排除A项。1949年3月,国民政府尚未覆灭,图片也无法体现上海的混乱与动荡,故B项错误。仅从题干两幅图片,无法得出D项结论。‎ ‎5.《重庆日报》曾登载“革命,从‘剪辫子’开始”,并引用了三峡博物馆保存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汉四川军政府示》,从图示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②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宽容的态度 ③旧习变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④大汉四川军政府对革命持中间立场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错误,故①错误;从材料中“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的信息可以看出大汉四川军政府对是否剪辫易服持宽容的态度,故②正确;从图片标题“革命,从‘剪辫子’开始”可知剪辫易服在民国初期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故③正确;大汉四川军政府是辛亥革命后四川地区成立的革命政府,从材料中“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的信息,可知大汉四川军政府是支持革命的,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6.(2017·太原教学质量检测)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部分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男女平等问题,而非生活水平的问题,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于1911年爆发,与材料“1930年以后”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其他方面男女尚未真正平等,故D项错误。‎ ‎7.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43.43‎ ‎257.98‎ ‎1.21‎ ‎377 636‎ ‎500 789‎ ‎0.58‎ ‎38‎ ‎51.51‎ ‎0.62‎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 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答案 B 解析 民族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国民收入年增长率是正数,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关系,故C项错误;近代化主要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材料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8.(2017·中山高考模拟)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中,‎ 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  )‎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重庆国民政府 答案 D 解析 晚清政府并未在西南地区大规模修建铁路,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主要在北方进行交通建设,故B项错误;北洋政府统治中心主要在北方,不可能在西南大规模进行交通建设,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建交通路线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即抗战大后方所在地,主要为抗战服务,故D项正确。‎ ‎9.(2016·漳州质检)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  )‎ 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 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 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可以看出,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与台湾民情有关,即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选择B项符合题意。‎ ‎10.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讲学,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翻译。在上海,泰戈尔可能会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 ‎①公共汽车的运行 ②民众观赏电视节目《吉檀迦利》‎ ‎③自由恋爱成为一种时尚 ④改良旗袍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故①正确;电视节目出现在建国后,故②错误;自由恋爱成为一种时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③错误;改良旗袍是在民国时期流行,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1.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大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该报(  )‎ A.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B.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直接产物 C.是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喉舌 D.说明近代上海传统文化的繁盛 答案 A 解析 该报内容得到广大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说明该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文化多元化,故A项正确。‎ ‎12.(2016·大理二模)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了(  )‎ A.大众传媒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民主政治的进步 B.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C.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政治自觉性大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 答案 A 解析 根据“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可知人民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了解政治,使得“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反映出大众传媒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6·天津红桥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 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 309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材料二 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开办年 国别 公司 船只(艘)‎ 吨位 ‎1872‎ 中国 招商局 ‎4‎ ‎5 860‎ ‎1887‎ 英国 太谷、怡和 ‎7‎ ‎13 922‎ ‎1898‎ 日本 大阪 ‎4‎ ‎6 581‎ ‎1899‎ 德国 瑞记、美最时 ‎5‎ ‎5 743‎ 材料三 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 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 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 ‎——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经济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格局的变化,由此说明了什么?‎ 答案 (1)影响: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其中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成因: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洋务运动的推动。‎ ‎(3)变化: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 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 解析 (1)可以从对工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2)第一小问特点,从英国等列强与中国在轮船航运业地位上来总结。第二小问成因,从英国列强等在技术上的优势与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等角度分析,中国从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角度分析。‎ ‎(3)第一小问变化,从远洋轮船与木船吨位数量变化的数据上去分析。第二小问说明,从新式交通工具发展趋势、工业化的潮流等方面总结。‎ ‎14.(2016·三明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影响方言形成的要素很多,如历史文化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移与民族的事例、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从上个世纪至今,我国已经有1 200余种方言消失,现在还有许多濒临消亡。‎ ‎2016年3月,我国两会期间,有11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及早着手保护方言的建议》。但同时也有人反驳道:“方言是人类沟通的隔离墙,保护方言没有必要。”‎ 选取材料中关于方言保护的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 保护方:每种方言都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是文化的载体,对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因此,它是无法被取代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方言的物质基础、科技条件也更加成熟,因此更要加大对方言的保护。保护方言的实质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反对方:方言是一个地区特有时代的产物,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交通的进步,人口迁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人们大量离开原先生活的地区或有许多的外来人进入原先的方言区,它们都将冲击着方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方言阻碍人们的正常交流。方言的湮灭是文化一统的结果,保护方言违背了文化发展大一统的潮流。‎ 解析 本题审题分两步,首先“选取材料中关于方言保护的其中一个观点”,这句话中的“其中一个”最为关键,要求考生只围绕一个观点回答。要做好这一步,先要归纳材料中有几个观点、每个观点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结合实际选择一个而不是多个。其次,按照“评述”的要求,明确观点是保护还是不保护,然后史论结合,注意表达过程中的逻辑严密和表述清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