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结构)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
第 02 课 典型例题 起承转合结构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船主请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涂刷油漆。修船工涂刷完油漆后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 把洞给补上了。过了几天,船主拿了一个大红包来找修船工。“这是我给你的感谢”“修船的 工资不是给过了吗?”“这是感谢你把我船上的洞给补上了” 修船工说:“这只是我顺手做 的一件小事。” 船主说:“前几天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等他们走后我才想起船底的洞。我 想这下坏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可最后他们平安回来了。我要感谢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顺手”之劳,温暖世道 ①孔子倡导“君子成人之美”。意谓,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用自己的善行成全别人的 好事,温暖世道人心,促成社会和谐。修船工便是这样的君子,他以“顺手”之劳,补上航 船漏洞,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赢得了船主的真诚感谢和人们的敬佩尊重。 ②修船工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修补漏洞本身,更在于他善举背后的道德修炼。荀 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显然,油漆工在修补航船时,并没有考虑到 获取报酬,也没有考虑到博取美好的名声,是灵魂深处的善念自然化作了“顺手”的善举。 当行善成为一种习惯,他便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灵魂高贵的人。 ③“顺手”善举,不是昙花一现的惊艳,不是桃李争春的热烈,不是云霞乍现的炫目。 它如小草一样平凡,却能绿满天涯,点缀出美丽的春色;它如露珠一样弱小,却能滋润大地, 映射太阳的光辉;它如沙石一样寻常,却能积善成德,铸成社会和谐的大厦——重塑道德丰 碑,托起民族希望。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铭记古训,养成油漆工“顺手”行善的习惯,用平凡的 善举,暖世道,温人心。“最美妈妈”吴菊萍,当危险裹挟着生命呼啸而来时,她挺身而出, 伸出双手,拯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当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她 一把将学生推开,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最美司机”吴斌,当铁块 击中胸部时,他忍受剧痛,缓缓减速,用 76 秒的时间,完成他生命里最后一次安全操控, 用善良、坚强挽救了 24 名乘客的生命——瞬间善举,昭示着仁爱与勇气,山河动容,苍生 感动。 ⑤然而,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从血泊中的小悦悦身边,淡然而过;还有许多人在摔倒的老 人身旁,犹豫徘徊;还有许多人在歹徒行凶时,袖手旁观——这种冷漠与犹豫,虽然只是时 代旋律中的几个音符,但它仍然影响着整部乐曲的和谐。让我们从油漆工那里汲取善良,让 我们从最美人物那里获得力量,“顺手”行善,成就和谐! ⑥朋友,不要再犹豫,不要再退缩,伸出友爱之手,生活就会充满阳光;伸出善良之手, 生活就会洒满雨露——因为,“顺手”之劳,温暖世道人心! 【点评】 “起承转合”是一种规范的结构模式,这篇文章便是对它的精当运用。 第一,曲笔入题,提示中心。本文的“起”,先引述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并进行 阐述,在阐述中提出“要用自己的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温暖世道人心,促进社会和谐”, 这种引入名言(作文题材料、寓言、故事),通过分析提示中心论点的开篇方式,谓之“曲笔”。 第二,正面承接,分析论证。本文在“承”的部分,紧承“起”中提出的观点,引入作 文题材料、名言警句,以及吴菊萍、张丽莉、吴斌等大量的典型事例,在对以上材料本质的 分析中,提出希望:希望人们如油漆工那样顺手行善,用平凡的善举,暖世道,温人心。从 油漆工“顺手行善”,填补漏洞,成就大德,到吴菊萍、张丽莉、吴斌等人的善举,感动世 人,温暖世道,都是正面的论述,此为“正承”。 第三,转向反面,拓展思路。行文至倒数第二自然段,一个“然而”将读者目光引向现 实中令人担忧的阴暗面,“许多人从血泊中的小悦悦身边,淡然而过;还有许多人在摔倒的 老人身旁,犹豫徘徊;还有许多人在歹徒行凶时,袖手旁观”,呼唤人们重视道德,顺手行 善。这种从反面揭示问题的写法,强化了论证的力量,显得思路灵活而缜密,结构形式富于 变化。 第四,强化观点,首尾圆合。本文采用呼唤式的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收束全篇,配 之以整齐的骈句、形象的画面,发出响亮的召唤,希望人们以“顺手”之劳,温暖世道人心, 照应标题与开头,有首尾圆合的效果。 上面的例文,行文思路清晰,为考生写作考场作文提供了典型的“起承转合”模式。但 也要注意,这种结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想灵活运用模式就需要掌握好几个关键 环节的写作技巧。 总分总结构 典例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 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日自拟;(5)不得抄 袭,不得套作。 【答案】 有限的人生,活出无限的精彩 ①冯骥才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这句话中的“路 程”是指人生的价值、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 那他的生命就大有意义。 ②生命有限,似昙花,开后须臾便谢,但它在“人生中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 了精彩。李剑英在 16 秒内做出生命的抉择——紧急迫降,用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保证了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死关头,他将死亡的残酷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人民,他的精 神熠熠生辉。 ③卢梭曾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李剑英用行动表明,生命虽然有限,但 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生。李剑英让我们明白了中国军人的生命意义。他的生命虽戛然而 止,但,他活出了精彩,活出了生命的意义。 ④生命有限,似烟火,转瞬即逝,但它在人生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了精彩。吴 斌,杭州长途客运二公司司机,在被突然高速飞过来的长方形铁块击中腹部和手臂时,忍住 剧烈疼痛,用 76 秒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脚踩刹车、拉上手刹、打开双跳、艰难 站起、通知乘客、打开车门……76 秒的时间,是普通客运司机对 24 个鲜活生命完美交代的 辉煌时间——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生命的路程上走得更长,更远,更有价值。 ⑤塞内卡有言:“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吴斌用行动表明, 生命虽然有限,但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生。吴斌让我们明白,普通人在人生的赛跑中, 也可以跑出永恒,活出精彩。 ⑥生命有限,似夏蝉,蛰伏数年却只为了一个夏天,但它在人生的赛跑中跑出了永恒, 活出了精彩。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随后又患了尿毒症,诗化的 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像所有的残疾人一样,他也曾一度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但随后 他悟出了生命的意义,用文学构筑起另一种更明亮而幽深的生命。这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虽 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正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所说:“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 却比更多游走四方的人有着更辽阔的心。” ⑦萧伯纳说:“生命的道路在于把地狱变为天堂,把人变为上帝,在于在那‘苦难的山 谷’里点起一盏万年灯,普照大千世界。”在有限的生命中,是怨天尤人,还是活出生命的 意义?史铁生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让我们明白,残疾人在人生的赛跑中,也可以跑出永恒, 活出精彩。 ⑧“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军人李剑英、平凡人吴斌、 残疾人史铁生,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创造的生命价值与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引领 更多的人活出生命的精彩。 【点评】 上文是一篇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这种并列式是总分总式结构常见的一种。上文就是运 用“总分总”式结构的成功之作。 其一,总论点的提出紧扣原材料,准确而精当。尽管原材料中冯骥才的话涉及“运动中 的赛跑”和“人生中的赛跑”两个点,但作者提出论点时只聚焦一个,既突出了材料的重点, 又使作文论点明确集中。 其二,文章论证分为并列的三个部分。三部分内容同中有异:相同的都是围绕主论点, 谈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不同的是三个论据各具代表,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 从三个论证的内部层次看,文章安排严谨,先叙后议,叙述针对论点,议论又都是引用加阐 释,使论证深刻有力。 其三,文章结尾用臧克家的诗句领起,既概括了论据,又重申了论点,给全文强有力的 总结。 典例三: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 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 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 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 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700 字。 【答案】 清水芙蓉,美不胜收 如果将一个家庭比作一池水,那么,水越清澈,生长在池中的芙蓉也就越超凡脱俗、清 新可人。 一个优秀的民族,之所以优秀,与其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家风 家规,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发展的方向。 家庭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家庭有着较为规范的家风和家教, 有着严格的规矩和规范,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便会有更清楚的方向。细心翻阅一下《曾国 藩家书》,我们不难发现,这位位极人臣、名满天下的大清首辅,一生中最成功的地方不仅 仅是赫赫军功,还有他治家的理念。透过他那一封封家书,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在平淡家常中 孕育着的真知良言。他用家书的方式,将其淡泊名利、读书明理的观点传达给后辈,告诉他 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正是受到这种良好的家教熏陶,他的家 族实现了真正的昌盛与繁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父母忙于事业,忽视了家庭的教育,教导孩子一些传统的规 矩更是无从谈起。这种现象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后果。2013 年,有一个孩子成了社会关 注的焦点,原因是他在埃及的古老雕像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一行为,立即遭到整个社会 的谴责。试想,如果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怎能造 成这种后果呢?有些事情不能挽回,有些遗憾只能成为遗憾。在这一问题上,最需要反思的, 应该是家长。忽视了家风的力量,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也会失去方向。 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健康的教育理念。古人的一些家规家训,至今仍给我们带来警 示。这些曾经悬挂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的箴言,慢慢地演变为一个家族独特的文化。而这种 文化,则是这个家族培养人才的摇篮。《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 等都是影响着历代家庭的经典家训。担任过美国多所大学的图书馆馆长的旅美华裔学者马大 任,小时候在家里虽然没有接受过白纸黑字的成文家训,但父母“好好读书”的教导时时回 荡在他的耳畔,这份质朴简洁的叮嘱,字字千钧,撞击着他幼小的灵魂,鼓励他不断努力, 支撑着他取得事业的成功。大多数家训,都以读书做人为底色。“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汉书·韦贤传》中这一训示,让我们清楚了钱财与读书的关系,更体会到家训的要义。 想让孩子成为冰清玉洁的芙蓉吗?那么,就让家庭这一池水保持清澈。 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 递进式结构 典例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 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 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 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 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 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创新+合作=成功 成功之花,扎根在竞争合作的土壤上。美玉只有立于创新思维的阳光中,才能散发出令 人惊艳的光芒。 ——题记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常说:“团结力量大。”这里的变,指的是思维上 的转变,即突破惯性思维;而团结,亦不仅仅是指与队友合作,还指与对手合作。 “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是在比赛,队员们却打破了习惯。 两队在竞争中合作,双双通过独木桥,实现了双赢。何乐而不为? 创新与合作促成个人的成功。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把同学当成对手来看待。今天 他比你多做了几道题,多考了几分,明天你发奋要争这口气。这样看似动力十足,实则“火 药味”亦浓,心情不爽。倒不如把所谓“竞争对手”看成朋友,在学习中互相监督,互相鼓 励,共同进步。 由此观之,为人处世,唯有打破思维定式,把对手看成朋友,才有可能获取更大的舞台。 虽说“与人斗,其乐无穷”,然与人合作,更是乐亦无穷! 创新与合作推动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势必少不了这两个关键词。前几 年,中国香港与珠三角搞“前店后厂”模式,在竞争中合作,互相弥补不足,扩大优势,迅 速实现了现代化,珠三角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近几年,电商风靡全国,电子交易汇款额呈几何式暴涨,相关的产业亦发展迅猛。百度、 京东、腾讯、天猫等无一不在转变思维,在与对手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了规 模效应,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创新与合作同样铸就国家的崛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兴 起,东亚各国也有点沉不住气。于是习总书记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念。即我们与周边及 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大国崛起”与霸权相挂钩的思维观 念,致力于实践和平崛起的新战略思想。因为我们与周边国家利益共生,息息相关,既是对 手,又是朋友,是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创新与合作乃个人、企业与国家成功的“双响炮”,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成功都不会是 完美的成功,只有双管齐下,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 【点评】 这篇作文三个分论点,由“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逐层深入,是典型的分 论点递进式结构。 此文有以下几个亮点:①标题醒目,立意合题。标题“创新+合作=成功”简洁醒目,立 意合题。三个分论点——“创新与合作促成个人的成功”“创新与合作推动企业的发展”“创 新与合作同样铸成国家的崛起”,中心突出,思想深刻。②解题联题,结构严谨。能以个人、 企业、国家三个层面选材谋篇,开篇点题,中间联题,结尾呼题。学子生活,家国风云,糅 合一体,材料典型,内容丰实。③语言流畅,书写认真。考生围绕“创新+合作=成功”这一 主题,娓娓道来,有时运用比喻,有时引用名句,充分显示出考生老练、娴熟的语言功底。 记叙文巧设悬念 典例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 文。 【答案】 天上之母 人的手,可以触摸到一个生命的灵魂。生活中,我用双手感知过无数事物,直到有一天,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灵魂的温度。 我第一次参加葬礼时,刚十六岁。 殡仪馆积聚多年的寒气仿佛全部集中在这间小侧屋里,人站在里面,仿佛浸泡在蓄满冰 啤酒的湖里,冰凉麻木,昏昏欲睡。 我的左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颊,很轻,很轻,轻得不像话。因为即使再用力,我也弄 不醒这个陷入沉睡的女人。我幻想着她会再次睁开那双漂亮的眼睛,然后站起来,走出这座 冰棺。但这只能是充满深情与天真的妄想。 她刚被抬来那会儿,有一群人在门口打麻将,吵吵闹闹的声音不绝于耳。起初,我很愤 怒,后来我明白了,就安慰自己,也许热闹的场景是人们排解寂寞和恐惧的一种方式吧,因 为这里,的确是太冷清了。 我用手掌贴着她的脸颊,一丝温热传来,我十分欣喜,脑子里竟然浮现出她苏醒过来的 场景。我又去握她的手,但她的手被压在了身下,我不敢用力拉,于是只能轻轻地用手掌贴 着她的手背,冰冷的温度顺着我的手,传遍了我的整个心脏。 晚上道场上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毕竟只有我一个人在操办丧事。但我不觉得孤独, 因为我觉得,她在看着我呢。 人们陆续到达,我不断地向每一个前来吊唁的人下跪。每次下跪又起身时,我的眼前浮 现的全是她那双漂亮且带着水光的眼睛,现在那水却顺着我的眼角流了下来。 时间慢慢地流逝,那些哭过喊过的人和始终面无表情的人都走光了,只留下几个冷漠的 守夜人,他们升起一堆火,围坐着嗑瓜子儿,说说笑笑的。我打了几个盹儿,期间总是被寒 冷刺醒,即使挨着火堆也无济于事。 天渐渐地亮了,是永别的时刻了。昨天抬她进来的人,又再次抬起她,送进了火葬室。 我站在门口,心情极度压抑,哭得谁都劝不住。后来我想了想,自己应该为她的解脱感到高 兴。所以我渐渐止住了哭泣,安静地站在火葬室门外。门缓缓打开,我跪下,用双手接住了 那炽热的骨灰盒,这时,我听到门里的人幽幽地说:“你妈妈会保佑你的。” 我双手捧着她的骨灰,即使烫手也毫不在意,也许这时,她也在静静地看着我呢。我知 道,我手里托着的,是她永存不灭的灵魂。 天堂是永远的家,世上只是学习的地方,我说:“我要像个男人一样,洒脱地送你回家。” 【点评】 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记叙文,题为“天上之母”,给人广阔的思考空间,吸引人读下去。 读完,我认为这篇文章有两个特色。其一,考生的立意没有拘泥于材料所给的四句话,而是 进行了延伸。“我”用手触摸母亲冰冷的身体和用手接住炽热的骨灰盒等动作,显示了“我” 对母亲深沉的爱和少年丧母的深切的痛。其二,侧面描写突出。写丧亲之痛时,人们往往喜 欢回忆亲人在世时的事迹,展现亲人的音容笑貌,但是这位考生则不然,母亲是怎么死的? 病死,操劳致死,还是遭遇祸患而死?我们不得而知,他只用一双手的几个动作、对温度和 环境的感知和对守夜人不分场合的喜悦的冷静叙述,就将自己对母亲的爱揭示得淋漓尽致。 “手”作为命题的重要元素,它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形象的、传情的、隐喻的。形象是文 学的存在方式,审美的存在方式。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便是爱与温暖的传递。 “牵手”是爱恋,“分手”是伤感,“捧手”是呵护,“放手”是飞翔,“动手”是创造。与“手” 相关的一切想像,基本上指向明媚的精神气息和感动的心灵世界。 如果考生足够地心思细腻,均能从“手”这个细节出发,让创意走得很远,亦走得很美。 这对于我们身处的这个道德生态被严重毁损的时代,对于食品安全严重危及我们自身生命的 时代,不啻为一道阳光。我们太需要一种真善美的照耀。教育的过程,作文的过程,也应是 我们心灵救赎的过程。当同学们的手在智慧的大脑指挥下“伸出”“摊开”“张大”“捧起” 的时候,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成长,写作灵感也深深地植入了大脑。 记叙文妙用修辞 典例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地向 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 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 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 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答案】 宿 命 我靠在昏暗、潮湿的小矮墙上,我正在思考我的人生——我是一只猪。我的祖辈都一样, 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 宿命,宿命。 我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我只需要吃好睡好,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日复一日……看着 同伴们渐渐膘肥的身材,我却始终壮不起来,我有着自己的思想。我不愿臣服于我的宿命, 因为我深知,我的自由之日便是我受死之时。 夜幕降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被屠夫送进了屠宰场。那儿陈列着一行一行的猪头, 一排一排的猪肉,我明白,我们身上的猪头、猪肉、猪肠通通不是我们的,除了我们自己的 灵魂。我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夜色朦胧,我站在猪圈门口,挥洒冷汗。同伴一个一个都睡着了,我沐浴着从断崖处吹 来的山风,我的灵魂躁动不安。我似乎看到了狼在断崖上嗥叫。我也情不自禁,摆正了姿态, 嗥叫了一声,同伴们瑟瑟发抖,迷惑地望着我,显得很害怕。他们一定以为我患上了猪瘟, 或者以为我是一只披着猪皮的狼。我没有解释什么,因为我只是顺从我的灵魂罢了。 我决定要逃跑。 “什么?”同伴们瞪着眼睛惊恐地看着我,此刻的我站在猪圈门口,继续沐浴我的清风。 我知道他们不会理解我,就像人们不理解韩寒一样,我和他一样,都是叛逆少年。就像汪国 真说的: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我的内心似乎更坚定了。 明天,明天。红艳的晚霞如期而至,浓浓的雾气没忘记给大地披上一层灰色的幕。我趁 着夜色,拱开猪圈门,玩命似的往断崖飞奔,迎面吹来的是凉爽的清风。逃跑时我回头望了 一眼,看到了我的母亲,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肯定的目光,似乎是我做了她想做却又不敢 做的事情。 断崖的清风不像猪圈的,猪圈里的风夹杂着湿气和污臭。我摆正了英姿,不断嗥叫,因 为我战胜了我的宿命,我顺从了我内心的灵魂。 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嘀咕:“你战胜了你自己的宿命,多么值得啊!” 夜幕下的断崖,依稀可见几颗星星,这勇敢的灵魂之花,此时此刻,开得到处都是。 【点评】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构思全篇,写一头猪无法接受祖辈的宿命,决心从猪圈中逃出去,并 最终出逃成功的故事。文章心理描写细腻,一一展现了一头猪的思考和情感,让我们在阅读 中对其由同情转为敬佩,从而油然地生出赞美之情。另外,作者善用隐喻,如“狼”这一意 象的反复使用,暗指猪的叛逆;如多次提到“风”,或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或传达了获得 自由的喜悦。并且,作为一篇记叙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够很好地处理主题与内容的关系, 紧扣主题来叙述,适时点题。这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作文。 【解析】 这两则材料,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但都寄寓了一种人生态度。前者寓奋斗之美:有追 求的人生是充实的、美丽的。哪怕是累,哪怕是伤,山之巅自别有风景,为理想而打拼、付 出,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亦可这样解读,人生而追求,人不能只为功利而活,追求之美不 仅在结果,更在于奋斗精神。后者写平凡之美、人伦之美。父贤子孝,岁月静好,喧嚣尘世 里,我们的生活从来就不乏美好,缺乏的是淳良知足的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