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全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全套

第五单元 ‎12 坐井观天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有多大的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二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阅读。而且他们看待问题常常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因此,这一课对他们来说有现实指导意义。‎ ‎1.教学时,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 ‎2.要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7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过程与方法】‎ ‎1.熟读文本,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重点 ‎1.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难点 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师:生字卡片,小鸟、青蛙的头饰,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将走进故事的王国。今天,我们先学习一则与青蛙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同学们通过预习都知道了这个故事,那么是谁“坐井观天”?(青蛙)“坐井观天”中的“观”是什么意思?(看)‎ 二、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同学们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谁能告诉老师?‎ ‎(“渴”和“喝”字形相近。)‎ ‎3.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渴”是想喝水,所以偏旁是三点水;“喝”是用嘴喝水,所以偏旁是口字旁。)‎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8个生字。‎ ‎5.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2.你最喜欢读哪几段内容?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自由选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同桌分角色读,互相评议。‎ ‎4.全班齐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坐井观天 井 观 沿 答 渴 喝 话 际 第二课时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 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对和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或短语(无边无际、不过井口那么大)找出来,做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小鸟和青蛙的图饰。‎ ‎4.教师板书答案。‎ ‎5.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细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答案,并在文中做上记号。‎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知道天确实很大;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 ‎(井底之蛙。)‎ 四、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再也不愿做井底之蛙了,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合作,讨论交流)‎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 ‎4.《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说的都是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的问题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让他们品悟语言,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在品读中感悟道理。‎ 此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启发学生想象,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把本文要注意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 ‎13 寒 号 鸟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二年级学生对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朗读了解文章内容,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意思。‎ 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中,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引导学生抓住时间点,初步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的寓意。‎ 教师: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课文录音。‎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3.了解喜鹊和寒号鸟的生活环境。‎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一阵阵哭叫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所以人们就给这个动物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标注出不理解的词语。‎ ‎(2)用“——”画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出示填空题:这个民间故事中有(   )和(   ),寒号鸟最后(    ),而喜鹊安然无恙。‎ ‎2.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夜”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阵、枯、将、纷”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指名读一读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互相交流)‎ ‎(4)检查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的情况,适时提醒写字姿势。‎ ‎(5)全班交流,完成填空题,然后齐读课文。‎ ‎3.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1)指名读读用“——”画出的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按顺序出示学生读出的句子。‎ ‎(3)思考: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学生说出的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学生交流)‎ ‎4.理清文章脉络。‎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了”的事;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到了”的事;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是最主要的。‎ ‎2.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3.寒号鸟住在哪里?喜鹊住在哪里?它们的窝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互评)‎ ‎4.学生自由说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寒号鸟 面 阵 朗 枯 却 将 纷 夜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 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中的寒号鸟和喜鹊的结局各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能看出寒号鸟很懒惰?(分组讨论)‎ ‎2.指名回答,出示:抓住“玩”“累”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3.你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出示: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4.抓住“不听劝告”深入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①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喜鹊)‎ ‎②喜鹊是怎么做窝的?(指名说)‎ ‎③喜鹊是怎么劝告的?(出示喜鹊的话。指导读→范读→自读→齐读)‎ ‎④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出示寒号鸟的回答。指导读→范读→自读→齐读)‎ 三、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读第5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的结果怎么样?(理解“呼呼”“冻得直打哆嗦”)‎ ‎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学生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3.冬天已经到了,可寒号鸟还没做窝,它被冻得“直打哆嗦”后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6、7自然段)‎ ‎4.第二天清早,天晴了,寒号鸟依然不做窝,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细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5.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6.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7.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喜鹊的语气。)‎ ‎②问题c:“伸伸懒腰”“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四、学习第8、9自然段 ‎1.指名读第8、9自然段,思考:寒号鸟第二次不听劝告的结局是什么?(“重复着哀号”“冻死了”)‎ ‎2.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8、9自然段)‎ 五、回顾全文,深化认识 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夜里冻死了?(学生交流,指名说,揭示寓意)‎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寒号鸟 寒号鸟   喜鹊 懒惰 勤劳 玩、睡 做窝 直打哆嗦 住暖窝 冻死了 熟睡 不幸 幸福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中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入情入境地指导学生读好寒号鸟和喜鹊的话;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从而懂得课文的寓意。‎ ‎14 我要的是葫芦 本课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他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上的蚜虫,大家好心劝告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 最后葫芦都落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联系地看待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地方。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图文结合,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1.在教学中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培养。‎ ‎2.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图文并茂,采用随文识字等方法,句、词、字层层递减,有规律地巩固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难点 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可爱的葫芦,他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 ‎2.板书课文题目:我要的是葫芦。‎ ‎3.齐读课文题目,指明“芦”要读轻声。‎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2.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名说说写这些字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描红,临写。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并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指4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课文中的两幅图分别与哪两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指名回答)‎ ‎4.分组讨论: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刚开始,葫芦藤上结了小葫芦,后来叶子上生了蚜虫,他却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的事。)‎ 我要的是葫芦 棵 谢 想 盯 言 邻 治 怪 第二课时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 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 一、看图导入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人的表情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人面带微笑,第二幅图中的人满脸惊讶。‎ ‎(2)葫芦藤上的叶子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叶子绿绿的,还有小花;第二幅图中的叶子枯黄,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葫芦绿绿的,挂在藤上;第二幅图中的葫芦黄黄的,掉在地上。‎ ‎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快速读一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2.小组合作学习第2、3自然段。‎ ‎(1)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分组讨论)‎ ‎(3)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指导朗读,齐读,指名读)‎ ‎(4)从邻居劝告那个人的过程中,想一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讨论:“虫——叶子——葫芦”之间的关系。‎ ‎3.配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4.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学生交流)‎ 三、启发引导 那个种葫芦的人由于不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还不听邻居劝告,最终没有得到可爱的小葫芦。假如你明年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我要的是葫芦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丰富,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孩子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那个种葫芦的人,从种葫芦的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从而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之中。‎ 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读好后文与邻居的对话做好了铺垫。‎ 口语交际:商量 学会商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本次口语交际以“商量”为话题,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商量,解决问题。‎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学会与人交流,教师要在本次的口语交际中进一步训练学生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与人交流、商量的能力。‎ 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编自演,在其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做到态度要真诚,用商量的口吻,有礼貌地沟通。‎ ‎【知识与技能】‎ 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重点 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 难点 掌握商量的要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态度要诚恳。‎ 教师:课件。‎ 学生:写下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 ‎1课时 一、直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板书)——商量。‎ ‎2.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 ‎3.同学们,商量的学问大着呢。在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该与人商量。‎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出示情境: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因为那天是你的生日,想早一点回家。你该怎样和她商量呢?‎ ‎2.小组合作:让同桌的两个人相互演一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商量的态度。‎ ‎3.叫几组同学上来表演,台下的同学注意倾听,从表演者商量时的内容、语气、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4.找出最有表演天赋的两个同学完整地表演一遍。‎ 我:小丽,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小丽:好呀,什么事?‎ 我:今天是我值日,但我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想早一点儿回家,你看行吗?‎ 小丽:祝你生日快乐!可是很抱歉,我今天约了表姐去看画展,不能和你调换值日时间。‎ 我:没关系,那我再去问问别人能不能和我调换吧!‎ ‎5.总结商量步骤和技巧。‎ ‎(1)步骤:①先提出商量请求;②再提出具体问题,征求对方同意;③被拒绝后的表态。‎ ‎(2)技巧:①要有礼貌地说,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②要说清楚理由,不能吞吞吐吐;③被拒绝后要表示理解,不要勉强别人。‎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师引出话题:(课件出示)同学们,过不了多久,就是重阳节了,我们班该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呢?老师想请大家商量商量,请班长来主持一下。‎ ‎2.模拟主持人与同学商量的情景。‎ 主持人:同学们,重阳节就要到了,我们该如何庆祝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提建议。‎ 主持人: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 ‎3.模拟主持人与教师商量的情景。‎ 主持人:老师,同学们提的建议很多,你说该怎么办呢?‎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的建议都非常好。我建议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因为这样的活动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欢乐,而且还很有意义呢。你们说好不好?‎ ‎4.师小结:同学们起初意见不一致,在班长的主持下通过商量,达成了共识,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商量的要领。‎ 四、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以上情景表演,同学们掌握了与人商量的要领,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题,想一想: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样与人商量?和同学说一说。(出示:书本上的两个问题)‎ ‎2.教师反馈,总结。‎ 同学们,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学会与人商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商量不成是很正常的结果,即使没有商量成功,我们仍旧要对别人有礼貌。‎ 商量的要领:‎ 态度要真诚,用商量的口吻,以理服人。‎ 倾听者要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建议。‎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商量”。在生活中,当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当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当需要求得别人的帮助的时候,就可以与别人商量。学会与他人商量,就能使原本看起来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许多。‎ 每次进行口语交际,我都会设计一个场景,自己也参与进去,给自己一个角色,给学生设置障碍,让他们动脑筋思考。‎ 商量在生活中是经常能运用到的,课堂只是一个开始,生活中还将延续……‎ 语文园地五 本次“语文园地五”有五个板块,其中“识字加油站”通过3组形近字的辨析,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引导学生识字、辨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根据字面猜测词语意思,引导学生学会把句子写具体;“书写提示”教会学生写好“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字;“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读背古诗《江雪》;“我爱阅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 ‎“语文园地五”是集字、词、句、段、篇章于一体的综合训练营,全面系统地将听说读写融入进去。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各方面知识都能得到训练,综合素质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发现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书写汉字。‎ ‎5.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6.读《刻舟求剑》的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3.背诵古诗《江雪》。‎ 难点 ‎1.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2.体会《刻舟求剑》的寓意。‎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与言语有关的四字词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9个生字。‎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3.借助一些形容词使句子变得形象、生动、具体。‎ ‎4.引导学生发现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写字。‎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写字。‎ 难点 ‎1.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2.借助一些形容词使句子变得形象、生动、具体。‎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识字加油站”的内容)让学生连线。‎ ‎2.引导学生发现形近字的特点。‎ ‎3.通过换偏旁、换部件来正确区分形近字。‎ ‎4.用“摘苹果”的游戏来巩固认识的生字。‎ ‎5.拓展:同学之间互相出题考考对方,增加识字量。‎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1.课件出示第一题。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出来?(指名读)‎ ‎2.“开火车”齐读,同时思考: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带“言、语”二字)‎ ‎3.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就解释哪个词语,让同学们自己理解。(小组讨论)‎ ‎4.教师点拨全班都不理解的词语。‎ ‎5.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些成语的意思都和言语活动有关。“言”“语”的意思是说话,各成语中其他汉字不同,成语的意思也就不同了。由此得出,我们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来猜测成语的意思。‎ ‎(二)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再仿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说具体。‎ ‎1.课件出示:‎ ‎2.学生观察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话写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学生交流)‎ ‎3.师小结:例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具体说明后面事物怎么样的,这些词语叫修饰语。给句子加上一些修饰语,句子会显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 ‎4.(课件出示书中的两个练习题)让学生试着自己做一做。‎ ‎5.反馈、指导。‎ ‎6.拓展:课件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做一做。‎ 三、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观 呼 忙 如 ‎1.让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偏旁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 ‎2.反馈总结:有的字是左边短,右边长;有的字是左边长,右边短。‎ ‎3.教师在黑板上范写。‎ ‎4.学生在书中田字格里描红、临写。‎ ‎5.评比展示。‎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的字也是这样的特点?让学生试着写几个。‎ 语文园地五 观 呼 忙 如 第二课时 ‎1.朗读、背诵古诗《江雪》,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懂得《刻舟求剑》蕴含的道理。‎ 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江雪》。‎ 难点 ‎1.想象古诗《江雪》描绘的画面。‎ ‎2.懂得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一、日积月累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雪景吗?你们看见过有人在漫天大雪里钓鱼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并且用一首诗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场面。(出示图文)‎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1.教师听配乐朗读古诗,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朗读的方法。‎ 老师先考考大家,你知道该怎样读五言绝句?指名学生回答。‎ ‎(幻灯片出示五言诗的读法:一般是二、三读法,读完前两个字要稍有停顿,第三个字要读重音,声音也要拉长些。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根据古诗的内容,最后一行要读得轻一些。)‎ ‎(1)抽生读。(老师奖励你带着大家有感情地再读一遍)‎ ‎(2)指名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来试试?‎ ‎(3)集体朗读。(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4.指生朗读。‎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1)指生描述画面: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鹅毛大雪一连下了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都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这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如果不妥,你觉得该怎么描述?‎ ‎(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学生说)‎ ‎(4)练读古诗,尝试背诵。‎ 二、我爱阅读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刻舟求剑》这篇文章读一遍。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和读不通的句子。‎ ‎2.同桌互相交流,把故事读正确、流利。‎ ‎3.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引导: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分组讨论)‎ ‎4.你觉得那个人能找回落入水中的剑吗?说说理由。‎ ‎5.师小结:‎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用变化的思维解决问题。‎ 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江雪》‎ 我爱阅读:《刻舟求剑》‎ ‎“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搭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有趣中练,在练习中达成活动目标。‎ 在本次的“语文园地”教学中,我规整了各个知识点,又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识字环节通过领读、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同桌互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既让学生觉得不枯燥,又能扎实地掌握知识点。‎ ‎“日积月累”是一首写景古诗。我以学生自主朗读为主,放手让他们自由读背,看谁读得好,背得快,让他们在读中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