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分)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 170 万年 ‎ C.约 70 万~20 万年 D.约 7000 年 ‎2.(1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国古代远古人类中最早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  )‎ A.元谋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1分)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1分)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人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5.(1分)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6.(1分)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 ‎ 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 ‎7.(1分)《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第18页(共18页)‎ ‎8.(1分)“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9.(1分)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如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1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1.(1分)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打制石器 B.骨耜 ‎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12.(1分)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今我们省长垣县的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3.(1分)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奖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14.(1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 第18页(共18页)‎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贵族特权 ‎15.(1分)图中A、B、C为战国七雄中的诸候国,其中A、B、C分别代表了(  )‎ A.赵、韩、楚 B.韩、赵、楚 C.楚、赵、韩 D.赵、楚、韩 ‎16.(1分)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 C.丙说:他对古代教育贡献很大 ‎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 ‎17.(1分)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1分)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 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 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 ‎19.(1分)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郡守 ‎20.(1分)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来赞扬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第18页(共18页)‎ ‎21.(10分)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1)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 ‎(2)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王朝原来的都城位于何处?哪一国王迁都到此地?后该王朝屡次迁都,其影响是什么?‎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闌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史书中的历史】‎ 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4)此史料反映出商纣王时期实行了怎样的统治?这一统治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概括出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22.(7分)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孟子、庄子和韩非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第18页(共18页)‎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 ‎(2)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 ‎(3)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24.(8分)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允许有第三种观点)为什么?‎ 第18页(共18页)‎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分)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 170 万年 ‎ C.约 70 万~20 万年 D.约 7000 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1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国古代远古人类中最早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  )‎ A.元谋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山顶洞人。‎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骨针缝制衣服”可知这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生活的范围扩大,能同其他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1分)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第18页(共18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河姆渡氏族的生活状况的认识。‎ ‎【解答】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解题,根据所学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故题目中的①③与河姆渡有关。‎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4.(1分)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人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分析】本题以原始人类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 ‎【解答】元谋人遗址在我国云南省,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在北京周口店山洞里的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半坡聚落是位于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部落,距今约5000﹣6000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问题较简单,易混的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5.(1分)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点,应把握黄帝的历史评价。‎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结合所学知识:轩辕指的是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第18页(共18页)‎ ‎。孙中山和毛泽东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于黄帝的尊敬。‎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于黄帝评价的把握。‎ ‎6.(1分)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 ‎ 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点。‎ ‎【解答】黄帝时期,伶伦编制了乐谱。‎ 故选:A。‎ ‎【点评】本题以人文初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7.(1分)《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分析】本题考查所给材料反映的西周实行的制度﹣﹣分封制。理解分封制的特点以及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材料“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对象和作用。‎ ‎8.(1分)“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甲骨文,注意掌握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解答】根据题干“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可知,这指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第18页(共18页)‎ 故选:A。‎ ‎【点评】注意理解和分析文字的演变历史。‎ ‎9.(1分)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如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分析】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 ‎【解答】如图所示文物是商朝的司母戊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司母戊鼎。‎ ‎10.(1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都江堰。‎ ‎【解答】依据所学,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都江堰为背景,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知识的识记能力。‎ ‎11.(1分)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打制石器 B.骨耜 ‎ 第18页(共18页)‎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农耕文明.‎ ‎【解答】A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与磨制石器相比,打制石器显得粗糙,效率低下。B骨耜和C钻孔石斧相比较,因为钻孔石斧是磨制石器,而骨耜是用兽骨直接制成的,磨制石器的硬度,耐久度和锋利度,都是骨制工具无法比的。D铁犁铧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开始使用。不符题意。‎ 故选:C。‎ ‎【点评】学生要知道,我国原始居民主要是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除了上述钻孔石斧和骨耜外,还有石铲、石刀、石镰等.‎ ‎12.(1分)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今我们省长垣县的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著名战役。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发生在今山东省郯城县;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北;牧野之战是商灭夏的战役,不是战国时期的战役;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役,发生在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战国著名战役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1分)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奖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解答】商鞅变法中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触及到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因而“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触及到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第18页(共18页)‎ ‎14.(1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贵族特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解答】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商鞅变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5.(1分)图中A、B、C为战国七雄中的诸候国,其中A、B、C分别代表了(  )‎ A.赵、韩、楚 B.韩、赵、楚 C.楚、赵、韩 D.赵、楚、韩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解答】战国位置按口诀记:东南西北到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因而C为楚国;且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因而A为赵国、B为韩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战国七雄的位置。‎ ‎16.(1分)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 C.丙说:他对古代教育贡献很大 ‎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成就。‎ ‎【解答】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兼爱”“非攻”不是孔子的主张。‎ 第18页(共18页)‎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孔子和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家及思想主张。‎ ‎17.(1分)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注意掌握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和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解答】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说法正确。因材施教,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的思想主张。‎ ‎②数学马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这是兵家的思想主张,不是道家。 ‎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说法错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不是墨家。‎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说法正确。法家主张法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和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8.(1分)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 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 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 ‎【分析】本题考查了秦朝长城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 ‎19.(1分)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郡守 第18页(共18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主要考查学生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解答】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20.(1分)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来赞扬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10分)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第18页(共18页)‎ ‎(1)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 ‎(2)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王朝原来的都城位于何处?哪一国王迁都到此地?后该王朝屡次迁都,其影响是什么?‎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闌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史书中的历史】‎ 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4)此史料反映出商纣王时期实行了怎样的统治?这一统治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概括出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分析】本题以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相关知识点。‎ ‎【解答】(1)读图可知,图一的遗址是夏朝的都城﹣阳城;夏朝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国家机构。夏朝修建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了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2)从图片中的“殷墟”可知殷是商朝的简称,商朝原来是都城是镐京,商朝多次迁都,最著名的是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据所学可知,盘庚继位前,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宫内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盘庚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再加上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水患等自然灾害比较少,决定把都城迁到殷。‎ ‎(3)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大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故“甲子朝”指的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牧野;武王伐纣的结果是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 ‎(4)据“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第18页(共18页)‎ 可知,商纣王实行暴政,荒淫无度,最终导致武王伐纣,国家灭亡。‎ ‎(5)开放性试题,运用历史观点作答。如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繁荣时期。‎ 故答案为:‎ ‎(1)阳城;监狱、军队;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的工具。 ‎ ‎(2)商朝;镐京;盘庚;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公元前1046年;牧野;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周。‎ ‎(4)统治残暴,荒淫无度;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 ‎(5)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繁荣时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识记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的相关史实,注意识记理解盘庚迁都的历史背景。‎ ‎22.(7分)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孟子、庄子和韩非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分析】(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原因。‎ ‎(2)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内容。‎ ‎(3)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影响。‎ ‎【解答】(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制度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 ‎(2)孟子的思想主张要求统治者用“仁政”,轻徭薄赋,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的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一切顺其自然,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不要加重人民的负担。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个人手里。‎ ‎(3)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百家争鸣”‎ 第18页(共18页)‎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制度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庄子: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不要加重人民的负担。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点评】掌握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和主张,理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 ‎(2)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 ‎(3)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评价的知识点。‎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承认土地私有”的措施,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商鞅变法封建改革的性质。‎ ‎(2)商鞅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故答案为:‎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第18页(共18页)‎ ‎(2)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3)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点评】本题以商鞅变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4.(8分)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允许有第三种观点)为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主要作为。‎ ‎【解答】据所学知识,①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经济上:秦统一后,规定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文化方面:把“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军事上: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为了抵御匈奴的南下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深远。②秦始皇是暴君因为秦始皇推行“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故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③秦始皇既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又是一位暴君,理由综合以上所述。‎ 故答案为:‎ 可能有第三种观点:(1)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因为他采取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如统一全国、称皇帝、修长城、挖灵渠、建立郡县制等。(2)秦始皇是暴君:残酷压迫人民,滥修宫室和陵墓,焚书坑儒。(3)秦始皇既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又是一位暴君,理由同上。‎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和方法。‎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第18页(共18页)‎ 日期:2020/9/20 18:38:45;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18页(共18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