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2.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A.小麦粉 B.食盐 C.芹菜 D.猪肉 ‎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氯化钾 B.烧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5.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6.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 ‎7.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8.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 ‎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9.(6分)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   ,这样得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a2+、SO42﹣、Mg2+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海水提镁流程:海水(MgCl2)氢氧化镁氧化镁镁,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   (填字母)。‎ A.过滤法 B.沉淀法 C.多级闪急蒸馏法 D.分解法 ‎10.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   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Ca(OH)2、NH4Cl和CaCl2‎ 猜想II:Ca(OH)2和CaCl2‎ 猜想III:NH4Cl和CaCl2‎ 猜想IV:只有CaCl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   。‎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   (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 ‎ ‎ 二.计算题 ‎11.(5分)往1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 ‎(1)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   发生反应。‎ ‎(2)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选:B。‎ ‎ ‎ ‎2.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A.小麦粉 B.食盐 C.芹菜 D.猪肉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食盐中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C、芹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猪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 ‎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分析】A、根据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分析;‎ B、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 C、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D、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是同一种物质,化学性质同样活泼,故A正确;‎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故B正确;‎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C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D正确。‎ 故选:C。‎ ‎ ‎ ‎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氯化钾 B.烧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分析】根据题干图象信息以及常见物质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解答】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氯化钾呈中性,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烧碱是氢氧化钠俗称,属于强碱,腐蚀性强,不能用来改良土壤结构,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熟石灰呈弱碱性,故符合题意;‎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 ‎5.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构成以及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正确;‎ B、酒精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有机物,错误;‎ C、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D、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B。‎ ‎ ‎ ‎6.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 C、t℃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0g,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错误;‎ 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由于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错误;‎ 故选:CD。‎ ‎ ‎ ‎7.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分析】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后和硝酸亚铁反应;‎ 锌、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解答】解: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 ‎8.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 ‎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9.(6分)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 蒸发结晶 ,这样得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a2+、SO42﹣、Mg2+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 BaCl2、NaOH、Na2CO3 (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NaCl 。‎ ‎(3)海水提镁流程:海水(MgCl2)氢氧化镁氧化镁镁,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l2+Ca(OH)2=Mg(OH)2↓+CaCl2 ,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获得比较纯净的氧化镁 。‎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 C (填字母)。‎ A.过滤法 B.沉淀法 C.多级闪急蒸馏法 D.分解法 ‎【分析】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去除所加入的试剂原则以及海水制镁的流程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是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叫蒸发结晶,这样得到的是“粗盐”,含有Ca2+、SO42﹣、Mg2+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要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加入的试剂要注意后加入的试剂需要把先加入的过量的试剂除去,故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 BaCl2、NaOH、Na2CO3;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故填:蒸发结晶;BaCl2、NaOH、Na2CO3;‎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NaCl。‎ ‎(3)海水提镁中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是为了获得比较纯净的氧化镁,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获得比较纯净的氧化镁。‎ ‎(4)多级闪急蒸馏法能淡化海水,故填:C。‎ ‎ ‎ ‎10.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B (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b 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 ‎ 红色 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Ca(OH)2、NH4Cl和CaCl2‎ 猜想II:Ca(OH)2和CaCl2‎ 猜想III:NH4Cl和CaCl2‎ 猜想IV:只有CaCl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 猜想I 。‎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 猜想II (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氯化钙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在C装置的a导管连接吸收氨气的装置 。‎ ‎【分析】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氯离子能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反应需要加热,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B。‎ 故填:2NH4Cl+Ca(OH)2CaCl2+2H2O+2NH3↑;B。‎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b口通入;‎ 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这是因为氨气能够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故填:b;红色。‎ ‎(3)【作出猜想】‎ 上述猜想中,猜想I不合理,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和氯化铵不能共存。‎ 故填:猜想I。‎ ‎【实验探究】‎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即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说明猜想II不正确。‎ 故填:猜想II。‎ ‎③该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氯化钙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填:不合理;氯化钙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评价反思】‎ 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是:没有处理尾气装置,改进措施:在C装置的a导管连接吸收氨气的装置。‎ 故填:在C装置的a导管连接吸收氨气的装置。‎ ‎ ‎ 二.计算题 ‎11.(5分)往1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 ‎(1)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 硫酸 发生反应。‎ ‎(2)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根据溶质的变化可以看出,ab段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而bc段 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cd为氢氧化钠过量。据此分析和计算。‎ ‎【解答】解:‎ ‎(1)根据溶质的变化可以看出,ab段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所以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 硫酸发生反应。‎ ‎(2)根据图,可以看出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50g﹣50g=100g。‎ 设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CuSO4=Na2SO4+Cu(OH)2↓‎ ‎80 160‎ ‎8%×100g 100gx ‎=‎ x=16%‎ 答:(1)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 硫酸发生反应。‎ ‎(2)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