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如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2.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品种都是纯合子 B.多倍体都是人为使染色体变异后产生的,它极大丰富了果实中的营养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基因的本质,只是通过提高突变率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转基因属于定向变异,丰富了育种类型,新品种要经严格检测才能应用于生产 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 4.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将其放归到保护区中.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增强保护区的恢复力稳定性 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种群中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5.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 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 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 6.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 A.不可遗传的变异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多倍体形成 7.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8.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9.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 10.下表所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 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频率为18%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11.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②→③ B.①与②、③、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①中 1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13.如图为肝细胞与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维持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 B.甲为肝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肝细胞的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入甲 C.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 D.甲、乙、丙渗透压下降会减弱对下丘脑的刺激,使其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 14.下列是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B.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C.激素在体液的运输下到达各组织细胞并发挥调节作用 D.内环境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成分 15.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 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16.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17.下面关于人体稳态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对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态都有调节作用 B.正常人发高烧时,失水多于失盐,这时其渴觉中枢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水分的平衡、无机盐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都与人体皮肤有关 18.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结果可能的是( ) A.刺激下肢无反应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体温平衡无法维持 D.尿量减少 19.如图是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20.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21.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在3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D.若1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 22.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23.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经预先修饰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下列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中,与上述细菌行为相似的是( ) 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 24.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25.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26.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27.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8.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29.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30.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二、非选择题 31.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 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 .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的类型属于 ,其原因是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 (2)玉米的高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 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 ,这种植株由于 ,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 ,其原因是 .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 种,这些植株在全部 F2代中的比例为 .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 . 32.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 .迅速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 ,这表明细胞膜具有 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 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红细胞内 被消耗和 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33.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 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 ,若 ,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元;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 ,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34.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促进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UCP一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 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 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 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BAT细胞中,UCP一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 和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2016-2017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如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单倍体诱导与利用.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植物组织培养,②表示减数分裂形成花药,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纯合的二倍体,正常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③表示有丝分裂,使得细胞数量增加. 【解答】解:A、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则发生在图中②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因此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A正确; B、多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原理是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 C、玉米为二倍体,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含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发育起点为配子,属于单倍体,C正确;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过程植株A(基因型BbTt)花粉(BT、Bt、bT、bt)单倍体(BT、Bt、bT、bt)纯合的二倍体(BBTT、BBtt、bbTT、bbtt),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品种都是纯合子 B.多倍体都是人为使染色体变异后产生的,它极大丰富了果实中的营养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基因的本质,只是通过提高突变率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转基因属于定向变异,丰富了育种类型,新品种要经严格检测才能应用于生产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育种和变异的知识. 1、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都是纯合子. 3、多倍体育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4、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形状的变异,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主要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染色体组成的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A、只要运用杂交的交配方式实现优良性状的集中(即运用到基因重组原理)进而获得符合要求的新品种,就应该是杂交育种,所以培育出来的品种不一定都是纯合子,A错误; B、多倍体不一定都是人为使染色体数目变异后产生的,自然状态下也有单倍体,单倍体极大丰富了果实中的营养,但通常产量较低,B错误; C、人工诱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人工诱变是不定向的,需要进一步筛选,C错误; D、转基因是人工定向变异,丰富了育种类型,新品种要经严格检测才能应用于生产,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解答】解:A、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的协助,A正确; B、基因工程的操作中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是在体外条件下进行的,B错误; C、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C正确; D、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终止子位于目的基因的末端,D正确. 故选:B. 4.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将其放归到保护区中.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增强保护区的恢复力稳定性 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种群中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本题是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与基因频率改变、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的综合性题目,回忆基因突变的特点,变异、自然选择、基因频率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概念,然后根据选项分析解答. 【解答】解:A、将普氏野马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去,基因突变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多变的环境条件对个体进行选择作用,加快了进化的速度,A错误; B、野外的普氏野马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化,这会降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 C、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某些变异个体可能更有利于生存,另外一些变异个体可能不利于生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因此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C正确;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的隔离是地理隔离不是生殖隔离,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从而产生新的物种,D错误. 故选:C. 5.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 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 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B、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这样导致A基因频率降低,a基因频率升高.根据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说明该物种将不断进化,A正确,B错误; 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这里并没有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不能说产生新的物种,C错误; D、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但没有丧失基因库,D错误. 故选:A. 6.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 A.不可遗传的变异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多倍体形成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 【解答】解: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多倍体形成都与新物种形成有关,不遗传变异与新物种形成无关. 故选:A. 7.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错误; B、突变的形成并非自然选择导致,自然选择将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将不利的变异淘汰,而突变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分裂时遗传基因的复制发生错误或受化学物质、辐射或病毒的影响,故B错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可能与原物种发生捕食或竞争关系导致环境改变,会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故选:D. 8.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解答】解:A、1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a为95%,所以A为5%,A正确; B、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进化,可能环境发生变化,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错误; D、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C. 9.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是按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生物多样性重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 【解答】解:A、体现了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种群多样性,B错误; C、生物多样性除了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是按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D正确. 故选:D. 10.下表所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 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频率为18%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即只要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就发生了进化.在1900﹣1970年间,基因A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正确; 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基因A的频率从1900年的0.99,降到1970年的0.10,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B正确; C、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理论上为18%,但如果个体之间不能自由交配,则不一定为18%,C错误; D、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D正确. 故选:C. 11.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②→③ B.①与②、③、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①中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组织液与淋巴、淋巴与血浆间的转化是单向的. 根据图示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解答】解:A、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血浆→②组织液→③细胞内液,A正确; B、①血浆与②组织液、④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质,B错误; C、①、②、③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错误;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②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A. 1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解答】解:A、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正确;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B错误;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C错误; D、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D错误. 故选:A. 13.如图为肝细胞与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维持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 B.甲为肝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肝细胞的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入甲 C.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 D.甲、乙、丙渗透压下降会减弱对下丘脑的刺激,使其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首先根据图示判断出甲、乙、丙分别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02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组织细胞,故02浓度逐渐减小;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pH稳定则依赖于缓冲物质的调节. 【解答】解:A、甲、乙、丙分别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共同组成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A正确; B、肝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组织液,肝细胞的代谢废物排出到组织液,B正确; C、02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组织细胞,故02浓度逐渐减小,故肝细胞<甲<乙,C错误; D、甲、乙、丙渗透压下降会减弱对下丘脑的刺激,使其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尿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14.下列是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B.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C.激素在体液的运输下到达各组织细胞并发挥调节作用 D.内环境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成分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本题是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阅读题干,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采用逐项分析和排除的方法综合作答. 【解答】解:A、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病毒的增殖离不开细胞,HIV在内环境中不能增殖,HIV能破坏T细胞,影响体液免疫过程,B正确; C、激素在体液运输下可到达各组织细胞,但只能作用于靶细胞,C错误; D、内环境成分能影响细胞代谢,细胞代谢产物也会影响内环境成分,D错误. 故选:B. 15.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 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渗透压: (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解: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 B、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较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 C、白蛋白含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可见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C正确; D、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 故选:C. 16.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本题是下丘脑和垂体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题图梳理涉及的下丘脑和垂体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结合问题具体内容进行解答.分析图中信息可得,结构乙为神经垂体,结构甲为腺垂体.abcd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解答】解:A、分析图中信息可得,结构甲为腺垂体,结构乙为神经垂体,A正确; B、a为蛋白质类激素,饲喂情况下会被动物的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因此物质c的含量不发生改变,B正确; C、据图分析可知,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增多,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 D、物质d为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同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靶细胞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说该激素在全身的血液中都存在,只不过特异性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D错误. 故选:D. 17.下面关于人体稳态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对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态都有调节作用 B.正常人发高烧时,失水多于失盐,这时其渴觉中枢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水分的平衡、无机盐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都与人体皮肤有关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下丘脑是水盐平衡、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中枢,另外与生物节律有关,故A正确; B.正常人发高烧时,失水多于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中渴觉中枢兴奋,另外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增加,故B错误; 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故C正确; D.皮肤的排汗排出水分和无机盐,因此与水平衡有关;皮肤血流量和排汗散能失热量,因此与体温恒定有关,故D正确. 故选:B. 18.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结果可能的是( ) A.刺激下肢无反应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体温平衡无法维持 D.尿量减少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下丘脑是神经﹣激素调节的枢纽,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中枢、血糖平衡的中枢,同时,下丘脑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相关激素的促激素的释放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抗利尿激素. 【解答】解:A、躯体的运动中枢不是下丘脑,而是由脊髓和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控制的,A错误; B、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部分下丘脑被损毁可能会出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液减少,B错误; C、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现部分损毁下丘脑,机体不能正常维持体温的相对平衡,C正确; D、部分下丘脑被损毁可能会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19.如图是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肾上腺素,⑤抗利尿激素,6为大脑皮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人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解答】解:A、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故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故B正确. C、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主要是神经调节;故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D正确. 故选C. 20.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途径是C→D,乙图中①是突触后膜,②是突触间隙,③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F是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E是突触后神经元. 【解答】解:A、刺激C处,兴奋由C→D要经过突触结构,速度慢,C→A是同一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A处比D处要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错误; B、刺激D点,但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不能由D→C,肌肉和F不会兴奋,线粒体活动不会增强,B错误; C、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不能由E→F,也就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D、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胞吐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D正确. 故选:D 21.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在3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D.若1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是传入神经,2、3是传出神经.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A正确;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错误; C、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在3传出神经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C正确; D、若1传入神经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D正确. 故选:B. 22.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在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中,有两种信号: (1)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2)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两个神经细胞间单向传递,通过突触来完成. 【解答】解:A、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故A选项正确; B、神经元细胞和其他体细胞均来自同一个受精卵,遗传物质相同,基因也都相同,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不是神经细胞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故B选项错误; C、科学家发现的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在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蛋白质,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从而决定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故C选项正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为神经冲动的电信号转变而来的神经递质,其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23.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经预先修饰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下列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中,与上述细菌行为相似的是( ) 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原核生物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以保持自身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当外源DNA侵入后,限制酶就将其切割掉,使外源DNA不能发挥遗传效应,而且限制酶往往与一种甲基化酶同时成对存在,它们具有相同的底物专一性,具有识别相同碱基序列能力.甲基化酶的甲基供体为S﹣腺苷甲硫氨酸,甲基受体为DNA上的腺嘌呤与胞嘧啶.当限制酶作用位点上的某一些碱基被甲基化修饰后,限制酶就不能再降解这种DNA了.这样在含有某种限制酶的原核生物的细胞中,其DNA分子中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所以限制酶只降解外源入侵的异种DNA,而不分解自身DNA. 【解答】解: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杀灭病原体,但对自身正常的结构没有分解作用,A正确;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属于免疫调节,B错误;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 D、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属于正常的免疫调节,D错误. 故选:A. 24.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机理示意图.患者胸腺肌样细胞能分泌物质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进而引起重症肌无力. 【解答】解: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说明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A选项正确;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清除,故B选项错误; C、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故C选项正确; D、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从而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25.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B错误; C、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C错误;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导致效应T细胞增多,则可使该病病情加重,D错误. 故选:A. 26.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解答】解:A、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需逆转录酶,故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A正确;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错误; C、HIV的遗传物质为RNA,故需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 D、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T淋巴细胞,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D错误. 故选:A. 27.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解答】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A错误;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 C、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故选:D. 28.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解:A、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故A选项正确; B、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故B选项正确;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故C选项正确;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29.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口服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作为抗原,其目的是促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多次注射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的数量,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据此答题. 【解答】解:A、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而不是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故A选项错误; B、口服的该疫苗作为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而不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故B选项错误; C、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故C选项正确; D、吞噬细胞对抗原没有免疫记忆能力,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0.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 【解答】解:A、麻疹病毒减毒形成疫苗,是大分子物质,属于抗原,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故A错误;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故B正确;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迅速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 产生大量抗体,故C错误;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 b 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 GUU .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的类型属于 基因重组 ,其原因是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 (2)玉米的高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 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 花药离体培养 ,这种植株由于 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 Ⅲ ,其原因是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 5 种,这些植株在全部 F2代中的比例为 .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 .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据图1可知,由于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由于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据图2可知,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Ⅱ为杂交育种,Ⅲ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因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解答】解:(1)①由于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由于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处原碱基序列为CAG,若碱基对G/C缺失,则碱基序列为CAA,故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改变为GUU. ②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说明出现了基因重组,由于S、s和M、m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为连锁关系,故说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①据图示可知,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不过获得的单倍体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Ⅲ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因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②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后代基因型共有9中,其中纯合体为4种,杂合体即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为5种;由于纯合体共占,故这些植株在全部 F2代中的比例为1﹣=;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H_R_,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hhR_,则杂交所得子代hh的概率=×=,杂交所得子代RR的概率=×=,故后代中纯合矮秆抗病植株hhRR概率为. 故答案为:(1)①b GUU ②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2)①花药离体培养 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Ⅲ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②5 32.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 细胞的呼吸作用 (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 增加 .迅速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 协助扩散 ,这表明细胞膜具有 选择透过 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 空间结构 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 组织液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红细胞内 水分子 被消耗和 Cl﹣ 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氧气在血浆中的运输方式和供应过程,先结合题图对相关过程进行梳理,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解答. 【解答】解:(1)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组织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由组织液进入血浆. (2)分析题图可知,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后,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形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增加;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分析题图可知,碳酸电离形成的氢离子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到血浆中,进而进入组织液供细胞吸收利用. (4)分析题图可知,由于红细胞内的水分子被消耗和Cl﹣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故答案应为: (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3)空间结构 组织液(血浆、内环境) (4)水分子 Cl﹣(离子) 33.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 1、2之间 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 1 ,若 肌肉无收缩现象 ,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 1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1 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元;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2 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 单向传递 ,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已知甲是神经中枢,则乙、丙中,一个是感受器、一个是效应器,A和B中,一个是传入神经、另一个是传出神经. 【解答】解:该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实验原理是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1)①实验要求只能在神经A上完成,操作时,先用剪刀将神经A的1、2之间剪断. ②若A是传入神经,乙是感受器,则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兴奋无法传至效应器,所以肌肉无收缩现象;若A是传出神经,乙是效应器,则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兴奋仍可传至效应器,所以肌肉有收缩现象. (2)①实验要求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而且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实验操作时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若神经A传入神经,刺激实验位点1,兴奋可传导到实验位点2和3,则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次;若神经A传出神经,刺激实验位点1,兴奋可传导到实验位点2,但不能传递到实验位点3,则微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 故答案: (1)①1、2之间 ②1 肌肉无收缩现象 (2)②1 1 2 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 34.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递质) ,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促进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UCP一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 转录和翻译 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 甲状腺激素和cAMP 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 线粒体(线粒体内膜) 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BAT细胞中,UCP一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热能 .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神经调节和体液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 脂肪分解增加 和 ATP合成减少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②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③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④负反馈调节.从图中可看出,cAMP的直接作用两方面,脂肪的分解和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解答】解:(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递质),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促进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过程;由图可知,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能合成ATP,但在第三阶段合成的ATP最大,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细胞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少部分用于合成ATP,还有大部分以热能的形成散失.BAT细胞中,UCP一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故答案:(1)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递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转录和翻译 甲状腺激素和cAMP (3)线粒体(线粒体内膜) 热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2016年12月15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