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5分)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2.(1.5分)韩非子的思想之所以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主要是由于他主张( ) A.“事异则备变” B.“民贵君轻” C.“天行有常” D.“尊主明法” 3.(1.5分)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 )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 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 4.(1.5分)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这种书法是( ) A. B. C. D. 5.(1.5分)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6.(1.5分)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虽说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共同批判( )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7.(1.5分)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8.(1.5分)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年)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视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B.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9.(1.5分)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10.(1.5分)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话方式 C.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11.(1.5分)牛顿(1643﹣1727)临终前说:“我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在海边捡拾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牛顿这一言论实质上表明( ) A.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B.宗教改革对牛顿产生深刻影响 C.工业革命没能严重冲击思想界 D.基督教文明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12.(1.5分)1969年以后几年里,我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中学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这种做法( ) A.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锻炼了学生能力,值得继承 C.是对文革时期文化专制的抵制 D.造成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下降 13.(1.5分)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B.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C.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D.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14.(1.5分)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15.(1.5分)19 世纪的一则名人讣告这样评价他的某项成果:“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 得的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是( ) A.牛顿 B.瓦特 C.西门子 D.爱迪生 16.(1.5分)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 17.(1.5分)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18.(1.5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被人说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陈”“累累若丧家之犬”。这主要是因为( ) A.当时不具备实践孔子主张的客观条件 B.孔子固守周礼 C.统治者昏庸无道 D.孔子主张行“仁政”反对专制 19.(1.5分)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 A.荀子 B.墨子 C.老子 D.孙膑 20.(1.5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21.(1.5分)“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 A.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2.(1.5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23.(1.5分)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24.(1.5分)“画由心生、境由意造”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一。南宋文人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这一特色意在( ) A.反映各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 B.表达对山河破碎的沉郁和痛心 C.展示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D.展现对山水画创新的独特结构 25.(1.5分)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画描绘了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B.风俗画与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活跃有关 C.该画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D.该画属于写意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 26.(1.5分)“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你处理的是什么题材,你画出的画还可能是圣母玛利亚。但是你想到的,你看到的是现世,是此岸,是世俗,是人世间,理性从神性逐渐地回归到人性中。”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 27.(1.5分)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28.(1.5分)有学者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造物主被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造物主被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7、19世纪造物主两次被驱逐是因为出现了( ) A.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C.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D.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29.(1.5分)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30.(1.5分)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社会契约论 B.天赋人权学说 C.人民主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二. 材料题(共3小题,31题20分,32题21分,33题14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问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魏源和张之洞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们这一观点?(6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10分) 32.(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5分)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10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政全书》共60卷,约70余万字,分成12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农器;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 ﹣﹣摘编自麦群忠等《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 材料二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共五部分: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8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30小题) 1. B.2. D.3. A 4. D.5. C.6. B.7. B.8. A.9. A.10. B. 11. A. 12. D. 13. A.14. D.15. B.16. C.17. D.18. A.19. C.20. B. 21. A 22. C. 23. A. 24. B. 25. B. 26. B.27. B 28. A.29. C. 30. C. 二. 材料题(共3小题) 31:(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2分) 不同之处: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2分) (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6分). (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6分 进步: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 4分 32.(21分)答案为:(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5分) (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6分) (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6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4分) 33.(14分)答案为:(1)背景:“农本”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思想专制的加强;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前人的成果.“重商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6分) (2)不同:前者是传统农业、手工业经验、技术的总结,后者是以物理学为核心的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前者体现了传承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后者则体现了创新性、实验性、理论性的特点.(6分) 价值: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遗产.(2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