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一、必修二。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这一举措( )‎ A. 保障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B. 巩固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C. 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 D. 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可知。西周的礼制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及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都有明确的规定,故B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无论是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还是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都有明确的规定,材料体现的是丧礼中的赐谥,没有涉及其他方面,故A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的说法不准确,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丧礼中的赐谥,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方面,D错误。‎ ‎2.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加重了中央的负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州郡等地方行政区权力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A. 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 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 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 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答案】B ‎【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在民事纠纷中,官府法官角色不断强化。这说明社会矛盾复杂化,要求官府依法裁决案件的情况增多,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违背材料核心信息,排除;C项说法违背材料主旨,即强调官府依法判决,排除;近代法律意识强调权利源自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材料核心信息不符,D项排除。‎ ‎4.北宋都城开封处于开阔平原上,极易受到游牧民族的冲击;而且这里经常发生洪水和河道淤塞的问题,北宋统治者曾数次想迁都但最终都未执行。这是由于开封 A. 毗邻洛阳利于理学传播 B. 地处平原便于城市规划 C. 临近运河便于南北沟通 D. 市坊分开利于商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定都开封的原因。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开封具有优越的运河漕运条件,被称为“四达之会”,利用有利的漕运条件,可以沟通与长江流域及太湖等经济繁荣地区的联系,满足京师的巨大用度,也可以照顾北方及西北边防之地,因此北宋并未迁都,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北宋并未迁都与理学的传播无关;B选项错误,城市规划的便利条件不是开封独有的特点,不是北宋没有迁都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市坊分开不利于商业发展,宋朝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5.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A. 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 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 C. 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 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答案】D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当时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故金银比价上升,故D正确;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不断扩大,故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错误;当时中外贸易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理解材料数据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学生可以发现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6.北宋仁宗无子,在讨论预立储君(太子)时,大臣希望后宫能提出些建议,仁宗却说:“这些事怎么能让妇人知道呢?让中书决定就行了”。这说明了宋代 A. 程朱理学已成为当时官方哲学 B. 中书掌握了最高决策权 C. 后宫妃嫔对政治决策几无影响 D. 纲常思想影响政治运行 ‎【答案】D ‎【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皇帝排斥后宫参与预立储君事宜。即纲常思想影响政治运行,故答案为D项;程朱理学已成为当时官方哲学是南宋以后,A项排除;中国古代掌握最高决策权是皇帝,B项排除;材料主旨是皇帝不让后宫参与政治决策,不是影响大小的问题,C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例如,材料核心信息是皇帝排斥后宫参与预立储君事宜;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例如,纲常思想影响政治运行,政治运行排斥妇女参与。‎ ‎7.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 A.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 B. 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 C. 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D. 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李贽的学说“缺乏完整性、破坏向强建设性弱”的特点是时代的产物,明初虽然中国社会有些新的因素的发展,但是整体上旧的社会非常健全完整稳定,故C项正确。A项中,“文化钳制”只是其学说不完整的文化因素,原因表述不完整。李贽非常有决心和勇气去改造,故B错误。李贽的学说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心学的思想,所以“没有可借鉴的思想”错误,故D错误。‎ ‎8.蒙森《罗马史》中说道:“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利于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 B. 削弱了罗马君主的司法掌控权 C. 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 缓和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认为罗马法“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各方关系,A项正确;罗马法的契约精神不会削弱了罗马君主的司法掌控权,B项错误;罗马法制定注重契约精神的运用,与近代西方国家的社会契约论没有因果关系,C项错误;用契约协调和制定法律,不仅仅用以缓和贵族和平民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 ‎9.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如下图),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 A. 宗教已失去社会影响力 B. 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 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D. 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 ‎【答案】D ‎【解析】‎ 根据“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可知宗教已经失去社会影响力的说法不准确,故排除A项;依据所学内容可知,古希腊城邦中的公民不包括妇女,不能说明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项;古希腊建筑的风格并不能证明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故排除C项;古希腊建筑的三种风格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而且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可以看出这些建筑风格体现了古希腊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故选D项。‎ ‎10.“教士们越来越珍惜(德意志)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他们奔走于各个领域,在皇帝专业户哈布斯堡家族内部频繁走动,不停地为这种散乱的局面推波助澜。因为他们明白,一旦这一块土地上出现一位独掌大权的国王或者皇帝,他们的好日子就到了尽头!”教士们此举(  )‎ A. 旨在削弱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B. 不利于德意志分裂局面的结束 C. 缓和了罗马教会与王室的矛盾 D. 有利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不停地为这种散乱的局面推波助澜”可推知,教士们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德意志分裂局面的结束,故选B项;材料中教士们的做法目的在于阻止德意志的统一,防止世俗强权的出现,而非削弱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到罗马教会与王室的关系,因此无法看出教士此举是否缓和了罗马教会与王室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中教士们的做法旨在维持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并不利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排除D项。‎ ‎11.学者陈锐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之后的社会主义植根于平民阶层,并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开始进行反动。据此,陈锐的观点表明(  )‎ A. 对理性主义过度追求致使思想禁锢 ‎ B. 抽离信仰和道德的理性缺乏了价值关怀 C.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宗教信仰 ‎ D. 科学社会主义脱胎于启蒙思想中的理性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可知,18世纪启蒙运动“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仅仅局限于上层人士,忽视了底层人民的利益,所以之后在平民阶层兴起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反启蒙运动的特点,故选B项;对理性的过度追求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启蒙运动反封建反教会,并不排斥宗教信仰,排除C项;D项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家庭就是社会的雏形,统治者是父亲,子女是人民,婚姻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这表明卢梭 A. 主张自由婚姻的神圣至上 B. 赞赏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 C. 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 D. 强调浪漫主义的婚姻追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可以看出,卢梭认为要理性看待家庭关系,说明卢梭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故答案为C项。A、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相违背,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中卢梭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的分析理解。解答时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 ‎13.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经济政策是商人们精心设计,然后灌输给对经济事务一窍不通的统治者和政客,并用“重商主义”一词来使其制度化,突出其荒诞性和不公正性。由此判断亚当·斯密认为 A. 重商主义政策需要辩证认识 B. 重商主义政策已不合适宜 C. 重商主义政策对经济发展是无益的 D. 重商主义政策只对商人有利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重商主义。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是荒诞和不公正的,并没有对重商主义政策进行辩证分析,故排除A项;重商主义的影响和作用在题意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D项。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是荒诞和不公正的,很明显他认为重商主义已经不合时宜了,故选B。‎ ‎【点睛】重商主义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西欧,19世纪后成长为自由贸易,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它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14.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 A. 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 B. 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 D. 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权利,而1837年英国工人阶级则要求继续扩大选民范围和降低被选举人的财产限制,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所以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了议会改革的方式,并未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无法得知其是否为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党制度的内容;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争取权利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关。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 ‎15.下表是有关“法国大革命”的三组对比思考题。对表中内容概括准确的主题是 思考题 ‎1787年君主制的危机有哪些主要表现?‎ 大卫的《网球场宣誓》传达了什么政治信息?‎ 旧制度下,教士和贵族有哪些特权?为什么贵族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阶层”?‎ 为什么只有第三等级才能代表整个法兰西民族?‎ 持续百年之久的旧制度为什么在几个月就崩溃了?‎ 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被视为旧制度崩溃的象征?‎ A. 旧制度与大革命 B. 以平等为革命目标 C. 渐进的社会变革 D.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答案】A ‎【解析】‎ 根据“君主制危机”、“攻占巴士底狱”等内容可知表格中包含了旧有的君主制和法国大革命的内容,故A项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追求平等,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不属于渐进式的社会变革,排除C项;“全体公民参与”的说法过于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6.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A. 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 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C.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 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可知,是成员贫困导致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故A表述错误,排除A。材料“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不能得出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的结论,故B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信息,故排除C。从材料“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和材料“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可见传统的宗法关系和宗族庇护日益被抛弃,而宗族是传统的基层社会机制,故D表述符合题意,选D。‎ ‎17. 李小庆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此观点依据的史实可能是( )‎ A. 洋务派打着“自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B. 其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D. 当时的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堕落为洋人朝廷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A、B的表述是洋务运动的旗号和口号,并不能体现材料“注定是一场悲剧”的观点,故排除。D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与题意不符。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18.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 ‎ 项目 类别 ‎ 正途(进士、举人等) ‎ 异途(监生、行伍等) ‎ 新途(新式学生) ‎ 武昌起义前在职督抚 ‎ ‎79.2% ‎ ‎20.8% ‎ ‎0 ‎ 武昌起义后新任督抚 ‎ ‎2% ‎ ‎5% ‎ ‎26.3% ‎ 据表,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 A. 说明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 B. 极大地刺激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 C. 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 D. 是当局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 ‎【答案】D ‎【解析】‎ 据表可知武昌起义前后地方督抚出身出现变化:正途骤降,异途和新途上升,尤其是新途(新式学生)由0增长到26.3%,这说明清政府面对统治危机,不得不被动作出应对,故选D项;科举制早在1905就已被废除,排除A项;督抚出身涉及进士、举人、监生、行伍和新式学生,看不出资产阶级,排除B项;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变化表,从表中我们得不出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的结论,排除C项。‎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反映出 A. 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 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C. 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D. 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根据“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腐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民主体制更利于推动中国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说明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D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并未确立起来,排除A;材料信息未涉及世界潮流趋势,排除B;“彻底退出”不符合史实,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0.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方,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 A. 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 B. 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 C. 同盟会尚不能起到领导核心作用 D. 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可知,同盟会不能对革命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导致地方各自为政,C选项符合题意。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政府无法形成对地方的有力领导,A选项排除。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材料与三民主义无关,B选项排除。立宪派、旧官僚和地方革命派不属于军阀,D选项排除。‎ ‎21.轮船招商局最初由旧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难重重,而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以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上海织布局在郑观应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与之同类。符合史论的是 A. 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 B. 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于近代官办企业 C.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 实业兴国已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 ‎【答案】A ‎【解析】‎ 题干反映了近代买办对于民族企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起初买办参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经济活动,他们从中获取了巨额的利润,买办在获得大量资金时并未像传统的地主阶级一样用于买房置地,而是把这些资金投资于实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为洋务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故答案选A;轮船招商局和上海织布局均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题干没有提及洋务运动的影响,排除C;实业兴国在甲午战后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排除D。‎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判断“轮船招商局”“上海织布局”企业的性质。‎ ‎22.为了换取各省政治支持,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正式将土地税划归给各省管理,放弃了对创造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的任何财政权力,中央财政总收入主要依靠关税、盐税、统税等城市税收和工商税收。这一做法可能使 A. 中央集权面临着新的挑战 B. 城市经济重要性明显高于农村 C. 农民税务负担将大大减轻 D. 中国失去农业现代化发展契机 ‎【答案】D ‎【解析】‎ 税收是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南京国民政府放弃对地方农业土地税的管理,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全国农业失去了调控的能力,在30年代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丧失了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契机,故此题正确选项为D选项。A选项迷惑性比较大。南京国民政府把土地税划拨地方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换取地方支持,加强中央集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省是支持中央的。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地方军阀派系、国共对峙。各省对土地税的征收、对农业的发展、管理政策不一,国民政府的做法使得中央失去发展农业、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导权。‎ ‎23.1904年,康有为在观看牛津大学学生剧社表演后指出,西方戏剧(舞蹈)萌礙于中国,他列举了二者在肢体语言、风俗习贯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由此可如,康有为主张 A. 新陈代谢维护传统文化 B. 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 C. 中西结合呼唤制度变革 D. 托古改制实行全盘西化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可以得出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更新,并且违背材料主旨,A项排除;C项说法违背材料主旨,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借助传统文化来宣传全盘西化的信息,材料强调的是西学中源,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提炼观点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例如,材料中“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转化成“西学中源”,“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转化成“西方文化”。据此可知,其观点是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此外,理解和积累一些历史概念很重要,例如,西学中源。‎ ‎24.下图是马星驰在1918年所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 B. 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 C. 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 D. 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 ‎【答案】B ‎【解析】‎ 漫画信息反映的是议员选举过程中的金钱收买选票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说明要通过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来提高选民的政治素养,以及端正人们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故答案为B项。1918年清政府早已垮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议会民主徒有其表,排除C项;1918年官僚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排除D项。‎ 点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 第II卷(主观题 共52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第25、26、27、28题分别为13、14、13、1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契约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其一,政治性质的契约。从先秦时代的盟誓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其二,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其三,介乎两者之间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诸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 ‎——摘编自徐忠明《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 ‎ 材料二 “契约”精神在西方文明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欧洲17—18世纪以来的契约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与身份社会的瓦解,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契约既是处分财产的工具,也是权利、平等、自由、合议与法律之间的楔石。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倒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 ‎ ‎——摘编自李萍《论西方现代契约精神的形成》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契约和中国古代契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中西方契约不同的原因。‎ ‎【答案】(1)特点:当政者契约具有政治性和律例性;私人订制的契约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或内容全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家族、宗族、村落和商行订立契约以维护其共同体。(任答三点即可)‎ 作用:有利于建构和维系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发挥了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任答三点即可) ‎ ‎(2)不同点:西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具有理性主义特征;17—18世纪以来西方契约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推动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西方契约更加强调个人权利。 ‎ 原因:中国:中国社会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契约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契约,契约维系了小农经济社会;中国重伦理,伦理融入了契约,契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规范;封建政府有效统治的需要和儒学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西方: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西方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契约”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转型;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三个维度可以分别总结出三个特点,第一个维度,“政治性质的契约”,可以从论述中提炼政治性和法律性;第二个维度,“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可以从论述中提炼私人契约种类和内容上的多样性;第三个维度,可以从论述中提炼出“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目的。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建立契约的作用的论述可以用角度分析法,从社会秩序角度、政治稳定角度、人际关系角度、思想角度等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同之处,由材料二“近代对契约关系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可以得出西方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及理性特征;由材料二“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转型”,可以得出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转型特征;由材料“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可以得出西方社会契约论对个人权利的强调。第二小问原因,应该结合当时各自的时代背景,结合材料一、二对比论述,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对比,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社会领域等角度进行分析。‎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朱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著书等学术活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来熹道德教育思想重要的内容就是轻视功利,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他指出,向人们灌输伦理道德思想,不仅要启发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且要开设学校进行专门教育。他认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当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如小学的道德教育可以从躬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八手,让学生懂得“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而大学道德教育的重点则放在“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让学生尽快成为国家的栋梁。‎ ‎——摘编自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卢梭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卢梭否认先天道德,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在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卢梭主张道德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卢梭看采,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实质上就是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为此,他对经院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猛融的批判,指出封建专制和教会权成下的教育,是时儿童本性的压抑和摧残。此外,卢梭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在理想社会里,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等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中华书局编写的《新制中华教科书》较全面贯彻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宗旨,体现出新的道德教育观念。教科书明确提出“阐发共和及自由平等乏真义”、“提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以及“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的编辑方针.以期达到“养成独立、自尊、自由、平等、勤俭、武勇、绵密、活泼之国民”的目的。袁世凯统治时期,教育部规定的“修身科”方针,也把“注重道德之实践,养成国民公共心及自治习惯”放在首要位置上。‎ ‎——摘编自葛新斌、郭齐家《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道德教育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道德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卢梭与中国近代道德教育观念的共同点,并说明两者形成的不同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新道德教育观念出现的意义。‎ ‎【答案】(1)特点:以儒学为教育的核心思想(以寻求“天理”为目标);重义轻利;强调自我修身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共同点:突出个性解放,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突出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人(国民)。‎ 不同背景:法国卢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已经出现;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的奠基;近代科学兴起推动理性思想发展。‎ 中国: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传统道德教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或进一步)发展;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化道德教育理念的传人;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伦理道德根深蒂固。‎ ‎(3)意义:有利于国民接受民主、自由等先进思想(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资产阶级观念传播);有助于唤醒国民对国家事务的关注,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推进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解析】‎ ‎(1)特点:概括材料“教育思想重要的内容就是轻视功利”可知重义轻利;概括材料“存天理,灭人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可知以儒学为教育的核心思想;概括材料“不仅要启发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且要开设学校进行专门教育”可知强调自我修身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概括材料“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当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可知因材施教;概括材料小学的道德教育可以从躬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八手,让学生懂得“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而大学道德教育的重点则放在“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可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共同点:概括材料“主张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可知突出个性解放,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概括材料“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实质上就是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 “阐发共和及自由平等乏真义”可知突出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概括材料“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提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可知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概括材料“养成独立、自尊、自由、平等、勤俭、武勇、绵密、活泼之国民”可知注重培养合格的人。不同背景:考生可根据卢梭和辛亥革命来判定历史时期,分别从法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科学发展、阶级力量等角度作答即可。‎ ‎(3)意义:考生可结合近代新道德教育观念的形成背景和特点,从新道德教育对国民自身的观念更新和素质提升,对社会转型、国家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角度作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 近代早期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是重商主义的盛行。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家会日益殷实。 ‎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 材料二 近代国门被打开后, 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各国“平时谋国精神,专在藏富于商,其爱之也若子,其汲之也若水。盖其绸缪商政,所以体恤而扶植之者,无微不至,宜其厚输而无怨也”。“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 庚子之后,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国内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主权亡则国亡”成为普遍共识。20世纪初,人们的利权观念之侧重点已由经济利益转向国家主权。这充分地显示出20世纪中国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的宗旨主要是收回国家主权。 ‎ ‎——摘编自袁为鹏《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中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西方重商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答案】(1)相同:主张依靠政府的力量;认为发展经济是强国的重要手段;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谋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 ‎(2)对西方:推动了西方列强的对外贸易和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刺激列强间的殖民争夺;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对中国: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改变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 ‎(1)材料一“经济民族主义”、“应扩大贸易顺差”“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以及材料二中主张“商战”,同样属于经济民族主义。希望中国政府“绸缪商政,体恤而扶植”,以便“其厚输而无怨也”,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等可知两者在本质、措施、中心等方面具有相同点。‎ ‎(2)依据材料一“国家……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国家会日益殷实”等信息,结合所学近代世界史知识,可整理出其对西方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材料二“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收回利权运动”等信息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即可获得其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经世与玄思—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倾覆与再造—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书名: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阐述:波峰是指秦汉时期的政治。秦完成统一,虽二世而亡,但之后的两汉疆域得到拓展,对边疆加强了管理,维持了近四百年的稳定和统一。同时,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一整套的官吏选拔、考核、监察制度,正式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创立中朝,削弱三公,加强皇权。实行推恩令,派遺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大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完善官僚制度。总之,秦汉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个高峰。‎ 波谷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政治。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在政治制度上,门阀士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了士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贵族政治回潮。儒学低落,玄学、佛教、道教流行,在此背景下,星权的独尊和神圣被淡化。由此可见,魏晋时期,国家政治状况掉入低估。‎ 综上所述,波峰与波谷的书名非常准确地描述了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 示例二:书名: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阐述:集成指明清时期的文化总结。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集大成者的成就。思想上,基于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及反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伟大思想家。他们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商业、提倡经世致用。这既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农学著作《农政全书》等。文学艺术上,古典小说达到高峰,《红楼梦》等文学巨著问世,融各派所长的京剧产生。总之,明清时期的文化集往昔之大成,出现了文化的高潮。‎ 转型是主要指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的思想变革。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向西方学习成为救亡图存之道。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成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科技。60年代的洋务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潮,引领了洋务运动。90年代随首甲午战争的惨败,维新派打着传统思想的旗号,认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才是救亡之遭。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终結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型,传统思想越来越受质疑,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综上所述,该书用集成来描述明清文化,用转型来概括近代的思想状况符合时代特征。‎ ‎【解析】‎ 本题是小论文试题,考查学生提取获取信息、提出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一组丛书的书名,设问提示了书名的作用:勾勒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试题要求学生用史实阐述书名的内涵,即根据书名提示的某一阶段的历史特征,用史实加以说明。解题过程中,要准确理解书名的含义、所属知识模块(政治、经济、文化)及时间阶段。小结要对书名及阶段特征进行提升,史实运用要准确无误,阐述要有逻辑。评分说明:任选一书名对其两个词阐述,小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