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语文读高频考点讲解:文言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高考语文读高频考点讲解:文言文阅读

2020-2021 年高考语文五大文本阅读高频考点讲解:文言文阅读 高频考点 1.文言断句 2.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3.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4.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讲义板块:典型解析——方法归纳——当堂练习 典型解析 (2020.全国 2 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王安中传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 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 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 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 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 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 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 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 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 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 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译文】 王安中字履道,是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著作郎之职。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传言 有吉祥的感应(表明帝王修德,时世清平),朝廷大臣就上表祝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 奇才。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很快就完成了,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道: “(王安中)可任中书舍人。”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开封府的巡逻兵晚 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 诉,受不住惨酷 的拷打,于是无辜伏罪。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定为冤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 官吏抵罪。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以所谓的妖术朝见皇上,朝廷大臣 及外戚们都借此攀附、拉关系。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同时上奏蔡 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不久再次上疏陈述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 来打算马上实行你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蔡京探察得知 此事,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宽恕。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 士,又升他为学士承旨。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朝 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 抚使、知燕山府,和辽国降将郭药师一同管理燕山府的事。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 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靖康初期,谏官弹劾他勾结王黼、童贯以及未 能预先察觉郭药师违反朝命,安中被罢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贬任为朝议大夫、 秘书少监,分管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高宗即位,把他迁到内地 道州,不久让他自便。绍兴初年,复任左中大夫。其子王辟章任泉州知州,迎接安中前往,不久去世, 终年五十九岁。安中作文章丰润敏拔,尤其擅长四六文体。徽宗曾经在睿谟殿举行宴会,命令安中赋 百韵诗以记其事。诗写成后,徽宗欣赏赞叹不已,命令大字书写在殿屏上,凡是侍臣都用副本赏赐之。 他被看中就像这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 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 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 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 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10.A【解析】“民讼诸府”意思是民向官府诉讼,状语后置句,“诸(之于)府”“之”是诉讼的宾 语,“于府”做状语,修饰限制“讼”,其后断开;“不胜”是忍受不住,说明“考掠”的情况,二者不 能断开,据此排除 BD;“即出民”中,“民”是“出”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 C。故选 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称。 11.C【解析】C 项,“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 出,故称“禁中”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 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B.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 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 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D.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 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12.C【解析】C 项,“他自请燕山府任职”错误,原文是“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 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可见只是自请前行,并非“自请燕山府任职”。故选 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13.(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僭上:越权、冒犯。蠹: 蛀蚀,危害。悚然:害怕的样子。各 1 分,句意 2 分)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跋扈:专横暴戾。第,只管。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各 1 分,句意 2 分。) 方法归纳 考点 1:文言断句 文言断句,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1.根据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 下去,就容易错断。通读全文,弄清选文属于什么文体,写碍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 文中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常以“曰”“云”“言”为对话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 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端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句首发语词 “夫 w.盏”“至若…‘若夫…‘故…‘唯”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 “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句尾,“与”“欤”“邪”“耶”等常用 T-疑问句句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 句句尾,其后湎一般要断开。表疑问的“何”“胡”“安”“曷”“奚”“盍”“孰”“孰与…‘何如”“奈何” 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是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 “纵”“纵使”“向使刖‘假使”“苟”“故”“是故”“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 而”“于是”“岂”“岂非”,前面一般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 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若“而”表转折,并且后面为一个比较艮且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4.找 m 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 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宪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彼”“此”“其”“之”。 6.借 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 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 助。 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文中常有对比句、对偶句、排比句、顶真句,抓住这个特 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考点 2: 掌 握 常 见 的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立足课内,夯实基础。例如,“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书中“陛”的注释为 “殿前的台阶”。那么“陛下”则是“殿前的台阶之下”。 2.勾连相关,比较归纳。菜一文化常识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 比较归纳,勾连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皓首穷经亦只能见其冰山一角。 虽然如此,我们在梳理探究某一文化现象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多掌握,知其一,一定要知其二。比如教 材中提到的“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要分清是指黄河流域的哪个地区”(必修五“古代文化 常识”),我们就一定要明确:“河内”,春秋战国时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亦专以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为河 内;“河外”,春秋晋人称河南为河外;“河东”,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河 西”,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两;“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有异, 秦汉时代称今内蒙古河套内黄河以南地区;“河北”,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样,“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相关概念就清晰明了了。 3.温故知新,联系实际。“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中,“华山之 阳”是指华山的南面,因为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中,“汉之阴”即汉水的南岸。水之阴阳就是水之南北,一目了然。其实今天我国很多地 名都与此文化现象有关,如湖南的衡阳市(衡山之南),陕西的华阴市(华山之北),无锡的江阴市(长江 之南)等。如果能够将书本所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则难的也会变得简单。 考点 3: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分析概括文言文内容,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对文中信息进行选取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讲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答出事件发生 的原因,文中某个论点的依据,以及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 感情。要在准确理解句、段、篇的含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要 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明确主旨。 第二步: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全文的大意有所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 如果-=选择题,则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窬对照找出正确选项;如果是简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可引用原文 中的句子回答,可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要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 考点 4:翻译成现代汉语 解答翻译句子题,可采用下述“妙招”: 1.逐侧对应。即按照顺序逐字逐词地翻译,然后连缀起来。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可译为“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 2.替换词语。即用现代词语替换占代词语。如,翻译“怀民亦未寝”(《记承天寺夜游》)时,用 “睡觉”替换“寝”。 3.保留词语。即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嘲名、朝代名、官职 名、年号等。如“陈康瘌‘公善射”《<卖油翁>)中的“陈康肃公”可不翻译。 4.添枝 iJriIil-o 即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这种方法适用于省略句式。如“去后乃至”(《陈太 丘与友期行>)中“去后”前省略了主语“陈太丘”,“乃至”前省略了主语“友人”,翻译时要加进去。 5.调整语序。有些句式,如谓语前置、定语后鼹、宾语前罱、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语序需要 调整。 当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笏堂传 同治四年余至杭州,时刘笏堂汝璆摄杭州守,奇士也。署中僮仆止四人,内室无婢媪,其夫人至躬洗 厕牏焉。自述其家世寒微,父幼时负炭鬻之市,顾善治生,积资累巨万。然尽散之宗族,止存薄田数亩, 供饘粥而已。五日一食肉,肉不得逾八两。性嗜琴,虽逆旅之中未尝一日不与琴俱也。母七岁来归,每日 以米少许杂苋菜煮粥食之。刘君既贵,为《慈苋图》纪其事,湘乡相公曰:“子不可有母而无父。”乃因 父嗜琴,易之为《琴苋图》。图中琴一张,苋一筐,无他物。求诗于余,余为作长歌一章。适琉球国贡使 东子祥国兴过杭州,乃琴西旧为琉球官学教习时弟子也。以琉球纸贻琴西,余因亦得之,为篆书“琴苋图” 三字赠焉。君少时即能饮酒,父戒之曰:“非至五十岁不得饮。”自是不内勺饮矣。余与同席者二次,未 尝见其一举杯也。语余曰:“吾挂名仕籍,亦父命也。父尝行市中,遇冠盖者避不及,前驱者鞭箠及之, 微伤于额,归而愠焉。呼吾而诏之曰:‘汝过三十岁必出仕。’故不得已而从军积功得官慰吾父地下也。” 君虽以军功显,然恂恂儒雅,论为政必以教民为先,议兴乡课,欲行之一州八县。见余所著《群经平议》, 曰:“是不可不刻也,盍写副本界我。”及余临行,君赠以写书之费。徐问之,则假之钱肆者也。其夫人 亦贤妇,虽居太守署,然守家法,五日市肉八两如故。君以其病,谋少益之,夫人不可,曰:“家法不可 由吾坏,若少益之,上何以对舅姑,下何以对子妇哉?”君又欲佣一人代之执爨,又不可。曰:“君继母 在家,莫为之役,奈何以婢媪役于我?” (俞樾《刘笏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述其家/世寒微/父幼时负炭/鬻之市顾/善治生/积资累巨万/然尽散之宗族/止存薄田数亩 B.自述其家/世寒微/父幼时负炭鬻之市/顾善治生/积资累巨万/然尽散之/宗族止存薄田数亩 C.自述其家世寒微/父幼时负炭/鬻之市顾/善治生/积资累巨万/然尽散之/宗族止存薄田数亩 D.自述其家世寒微/父幼时负炭鬻之市/顾善治生/积资累巨万/然尽散之宗族/止存薄田数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同治,清代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弟子:门徒,徒弟,如“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C. 篆书:汉字的古代书体,有大篆、小篆之分,小篆是六国的通用文字。 D. 冠盖:官员的冠服和车乘,特指仕宦、贵官或使者,如“冠盖云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笏堂保持平民生活。刘笏堂已经担任杭州太守,但官署中僮仆只有四人,家里没有婢女老妈子, 他的夫人亲自打扫厕所,清洗便器。 B.刘笏堂不忘微寒家世。刘笏堂的母亲是个童养媳,嫁过来后每天用米少许加上苋菜煮粥吃,刘笏堂 当官后绘制《慈苋图》记录这件事。 C.刘笏堂为官勤勉尽职。刘笏堂牢记父亲的告诫,做官时不饮酒,他一心为百姓办事,特别关心教育 问题,要在一州八县普及乡村教育。 D.刘笏堂家风代代相传。刘笏堂父亲规定家里五天吃一次肉,不超过半斤,刘笏堂夫人住在太守官署, 照旧每五天买半斤猪肉,从不例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见余所著《群经平议》,曰:“是不可不刻也,盍写副本界我。”(5 分) (2)家法不可由吾坏,若少益之,上何以对舅姑,下何以对子妇哉?(5 分) 答案与解析 10.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辨析能力。作答本题,可从比较不同处着手,排除错误选项。“家 世”为先代前世之意,其间不可断开。“顾”为“但是”意,不可在“顾”后断开。“尽散之宗族”,即 全部把财产散给宗族乡里各家,不可在“散之”后断开。 2.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运用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小篆是六国的通用文字”说法错误, 小篆应该是当时秦国的通用文字。 3.C 【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曲解文意。原文 父亲对他的告诫是“非至五十岁不得饮”,不是“做官时不饮酒”;“乡课”之乡村的事情,不是乡村教 育。 4.(1)(刘笏堂)看到我著的《群经平议》,说:“这不能不刻板印行,何不抄个副本给我。”(2) 家规不能由我破坏,如果增加一点,怎么能对得起公婆,又怎么教育好儿子媳妇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是,这;刻,刻板印行;盍,何不; 界,给;语意通顺。(2)得分点:益,增加;对(前一个),对得起;舅姑,公婆;对(后一个),对待, 教育好;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同治四年我来到杭州,当时刘笏堂汝璆担任杭州太守。他是一位奇特人物。官署中僮仆只有四人, 家里也没有婢女老妈子,他的夫人甚至亲自清洗便器。刘笏堂自说他家世寒徽,父亲小时候背着炭到市上 去卖,但善于经营家业,积蓄资财累计上万,全部散给宗族乡里各家,只留下薄田几亩,供吃饭罢了。家 里每五天吃一次肉,不超过半斤。性情喜欢琴,即使在路上旅馆里,也没有一天不和琴在一起。母亲是个 童养媳,七岁就嫁过来了,每天用米少许,加上苋菜煮粥吃。刘笏堂先生当官后,绘制《慈苋图》记录这 件事,湘乡曾国落相公见了说:“儿子不可以只记住母亲不记着父亲。”于是因为父亲喜欢琴,就改为《琴 苋图》。图中有一张琴,一筐苋莱,没有别的东西。求我写诗,我就写了一首长诗。恰好琉球国贡使东子 祥国兴路过杭州,他是琴西以前任琉球官学教习时的学生。东子祥赠给琴西琉球纸,我因此也得到一份, 就用这琉球纸写了“琴苋图”三个字赠给刘笏堂先生。刘先生年轻时就能喝酒,父亲告诫他说:“不到五 十岁不能喝酒。”自这以后就滴酒不沾了。我和他两次同桌吃饭,没见他喝一口酒。刘先生还告诉我说: “我出来做官,也是父亲的命令。父亲曾经在街上走,遇见当官的来了回避不及,前面喝道开路的用鞭子 抽打,额上受了轻伤。他回到家里生气了,把我叫去说:‘你过了三十岁一定要出去做官。’所以我不得 已而参军积功得官来告慰九泉下的父亲。”刘先生虽然军功显赫,然而态度谦和,温文尔雅,认为做官一 定要以教百姓为先,商议兴办乡课,想在一州八县普遍实行。看到我著的《群经平议》,说:“这不能不 刻板印行,何不抄个副本给我。”到我临走时,先生赠给我抄书的费用。慢慢一打听,原来是从钱铺里借 来的。刘夫人也是位贤德妇女,虽然住在太守官署,但遵守家法,照旧每五天买半斤猪肉。刘先生因为她 有病,商量适当增加一点,夫人不同意,说:“家规不能由我破坏,如果增加一点,怎么能对得起爸爸妈 妈,又怎么教育好儿子媳妇呢?”刘先生想雇个人替她做饭,夫人又不同意,说:“你还有继母在老家,没 有雇人为她做事,为什么要雇婢女老妈子供我使唤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