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2014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 1.阅读题目,弄清题目探究的内容; 2.思考实验所需的器材、研究方法和结论; 3.思考特殊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一般指测量型器材); 4.电学实验探究题中的故障问题(开路:可能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短路:部分器材有示数)。 二、典型中考实验探究题分析 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2.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 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 的大小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 4.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g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 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 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光屏应向 移动。(填“左”或“右”)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 8.图甲所示,是探究 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9.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小明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 。 10.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 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 直保持_______________。 1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你的理由是: 。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1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14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 14.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出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外功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和 有关。 (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 W。 1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20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 两次实验(填序号)。 (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 。 17. “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 (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图。 (3)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8.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是 N; (2)根据图(a)、(b)、(c)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根据图 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19.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填“甲”、“乙”) (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 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下列实验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由 。(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③用酚酞试液滴入溶液变红色来判断溶液呈碱性 20.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两瓶煤油中温度计可以显示煤油的温度。 (1)根据 法的研究思想,应该使这两个烧瓶中煤油的质量相等。 (2)小红问小明:“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得到水,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 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3)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烧瓶B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4)小红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在相同的烧瓶A、B中装满煤油,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当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B.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团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21. 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 ;其原因是: . 22.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 (1)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 ____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__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 ___。 2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甲同学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乙同学的猜想是: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丙同学的猜想是: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④电阻还与 有关。 (2)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右表。选用导线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要想探究猜想①应该选用 (选上面表格中导线的字母代号)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2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的电路未完成连接,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用笔划线代替导线。)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分析表2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甲图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乙图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1)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 (2)实验操作中有可能出现下列A、B、C、D四种错误,如果出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其错误属于( )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 C.电阻Rx发生了短路 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某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9丙所示,此时测得的Rx= Ω。 (5)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 。 26.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8Ω。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1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次错误或不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错误或不妥改正后,闭合开关,如果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2所示,读数为____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4)该实验还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 Ω。 27.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0-____A。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如图a所示的实物电路。 (3)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选填“A”或“B”)端。 (4)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V;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________(选填“A”或“B”)移动。 (6)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制得如图c所示的I–U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是1.5V时,其电阻是___Ω,额定功率是___W。 a b c 28.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 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9.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第28题图 可调速电风扇 弹簧测力计 塑料挡板 光滑玻璃板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低 中 高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0.8 2.2 3.8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写出一个). 30.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5)。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 △L=L-L。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 。 31.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到。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可能与物体的重心高低有关;②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为验证猜想①,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顶部,对应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心地推翻圆柱体,观察圆柱体刚好翻到时转过的角度θ(如图乙)并记录在下表中。 在验证猜想②之前,他想到照相机的三脚架与地面接触面积不变,支得越开却越稳。于是他调整思路,找来一块木板和四根相同的木棒,组成图丙所示装置,将四根木棒由内向外移动时,装置的稳度不断增大。 (1)圆柱体刚好翻到时转过的角度θ越小,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 (2)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 (3)丙图所示实验表明稳度应与 有关。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到,乘车时,两脚 (选填“分开”或“靠拢”)站得更稳。 32.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12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块重量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有/J 总 功 W总/J 斜面的机械效率 1 300 5.0 0.6 4.2 1.2 3.0 5.0 2 300 3.0 0.6 2.5 1.2 1.8 60% 3 450 3.0 0.8 2.8 1.2 2.4 3.4 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_______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写出一个)有关. 33.小凌同学在学习了磁知识后,对磁现象很感兴趣。一天晚上,她在台灯下研究磁铁,偶然发现当磁铁靠近发光的台灯时,灯泡内的钨丝晃动了。让我们和小凌同学一起来探究: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①可能是磁铁对钨有吸引作用;②可能是…… (3)获得证据:小凌找来同样的钨丝,用磁铁靠近,发现钨丝不能被吸引。 (4)得出结论:钨丝晃动并不是磁铁对钨有吸引作用,而是 。 34、为了研究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某导体元件L的电学特性,小明和小华通过实验,测得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0 1 2 3 4 5 I/×10-3A 0 20 80 180 320 500 观察表中的实验数据,小明、小华对I与U间的关系提出以下猜想;猜想甲:通过导体元件L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 猜想乙:通过导体元件L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猜想丙:加在导体元件L两端电压可能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经分析与论证,你认为,表中的实验数据支持上述哪种猜想?答: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导体元件L的电流I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之间的关系式应是:I=_______________。 35、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t和p的数据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气体的温度t(℃) 0 25 50 75 100 气体的压强p(×103帕) 100 110 120 130 140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上述气体的压强p与温度t间的关系式应为__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把1根铁丝的两端分别与2根铜丝相连接,再与一只小量程的电流表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铁丝的一个接点0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另一个接点G用火焰加热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像这样的电路叫做热电偶电路。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接点O和C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中给出了通过实验测得的某铂一铑合金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度差℃ 0 1 100 200 300 500 800 1000 1500 1700 电路中的电流10-1A 0.00 0.01 0.64 1.42 2.29 4.17 7.31 9.56 15.45 17.81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将随着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增大而 ;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的; (3)利用热电偶电路中电流与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关系可以制成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预测:与通常的水银温度计相比,铂—铑合金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点之一是 。 ⑷热电偶电路产生电流的条件 、 。 36.敬明同学是班级的实验“小老师”,他利用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4V。 (1)他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15甲所示,他应将电流表的指针调到_______位置。 (2)图15乙是他画出的实验电路图,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如图15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A,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记录好数据后,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表,直至其示数为_______。 (4)他完成实验后,在帮助其它实验小组的过程中,发现某实验小组在完成本实验中电路出现故障。请你根据故障现象和检测结果,在下表的空格内写出发生故障的原因。 故障现象 检测结果 发生故障的原因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取下灯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不变。 (5)他在参与某实验小组进行评估时,发现该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如下: 实验序号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 通过灯的电流表I/A 小灯泡的电功率P/W 额定功率P/W 1 2.0 0.24 0.48 P额==0.71W 2 2.5 0.28 0.70 3 3.0 0.32 0.96 你认为该小组的数据处理过程是否正确?答: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现有一个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约为12V的电源,一个只有0—3V量程的电压表,一个最大阻值约为200Ω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出一个约为20Ω的位置电阻Rx的阻值(电路可重组)。 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待测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38.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9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g=10N/kg)。求: 图9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5)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9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________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10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_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_图。 (3)为了保护视力,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图9 图10 40每次铅球项目测试,小明同学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他想: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为此,他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将子弹射出,弹簧的____________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探究过程 ①提出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他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如图所示。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试验,记录数据如下: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___________度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铅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 ④交流和评价:第2天,小明与同桌交流探究成果,同桌认为小明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θ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同桌的话启发小明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获得了更准确的结论。小明所作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想到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可能还有许多,又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 你认为他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开始了新的探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