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过关检测中图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过关检测中图版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 右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解析:选B。山区的地势起伏较大,建造交通线的难度和造价较高,修建公路,难度相对较小。‎ ‎2.(2015·高考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解析:选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选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选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选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选项错误。‎ ‎3.(2014·高考广东卷)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解析:选B。我国南方沿海是台风多发区,台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对“海景房”的威胁较大,故不选A。海岸线附近,海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显,可能面临海岸受侵蚀后退、地表下沉塌陷等威胁,故不选C、D。南方沿海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南下的寒潮及其带来的冰冻灾害对“海景房”的威胁最小,故选B。‎ ‎(2016·渭南市模拟)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4~5题。‎ ‎4.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5.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如果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的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5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 答案:4.D 5.C ‎(2016·石家庄市质检)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6~7题。‎ ‎6.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 A.北京    B.山西 ‎ ‎ C.江苏 D.海南 ‎7.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规模修建水库,减小地表径流的入海量 ‎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北京的灰水足迹占区域生产活动水足迹的比重最大。灰水足迹比重越大,意味着水环境的污染越重。第7题,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减小因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从而降低蓝水足迹的比重。‎ 答案:6.A 7.A ‎(2016·江西萍乡质检)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8~9题。‎ ‎8.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②土壤贫瘠,化肥施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②④ ‎ C.③④ D.①③‎ ‎9.C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B.人类不合理灌溉 C.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D.夏季风强劲 解析:第8题,A地位于新疆,地处西北内陆,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小,盐碱地面积较大;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B地位于黄河的上游,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不合理灌溉导致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第9题,C地位于地势低平的沿海,盐碱地所占比重大是因为沿海海水侵渍。‎ 答案:8.D 9.A 下图表示“1960~2009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水趋势系数”。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 B.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 C.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 D.7~9月的降水量最少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1~12月最低温度的升高幅度均大于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升高幅度。第11题,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趋势可知,黑龙江各月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均呈上升趋势,即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从而造成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根据图中降水的变化趋势可知,黑龙江省7~9月的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可能加大。‎ 答案:10.C 11.A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6·佛山市禅城区调研)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 以色列能源缺乏,93%的能源依赖进口。目前能源消费以煤、天然气、原油为主。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新能源,按照规划,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结构组成大约为太阳能49%、风能30%、生物燃料21%。‎ 材料二 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图。‎ ‎(1)描述以色列降水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以色列使用的新能源应该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分析死海沿岸沙漠地区经常弥漫着大雾的原因。(4分)‎ ‎(4)以色列对欧洲的花卉出口量冬季________夏季(填“大于”或“小于”),试分析其原因。(6分)‎ 解析:(1)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布来看,以色列降水分布大致呈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西北部地中海气候降水多,东南部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2)以色列东南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光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西部地中海地区位于西风带,冬季风强劲,风力资源丰富。(3)大雾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白天死海水分蒸发量大);二是水汽要达到凝结条件(夜间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4)以色列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花卉生长,鲜花产量较大;而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冬季气温较低,花卉产量低。因此以色列对欧洲的花卉出口量冬季大于夏季。‎ 答案:(1)西多东少(沿海多内陆少) 北多南少 ‎(2)太阳能 风能 气候干热,降水少,光照强;沿海和沙漠地区,风力大 ‎(3)位于亚热带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死海水分蒸发量大,‎ 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夜间气温及地表温度下降明显,水汽凝结形成大雾。‎ ‎(4)大于 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或位于温带),夏季温暖湿润,是花卉生产的旺季,而冬季均温较低,光照不足,是花卉生产的淡季;以色列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或位于亚热带),冬季气候温和,适宜花卉的生长,故冬季是花卉出口的良机。‎ ‎1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4分)‎ ‎①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亚寒带某些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保温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冰融化,新加坡对这一问题尤为关注,试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原因。(4分)‎ ‎(4)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义务。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6分)‎ ‎(5)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阻力有哪些? (6分)‎ 答案:(1)气候更加干旱,退化成草场 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2)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3)海冰融化,北冰洋将适合航行,亚、欧两大洲海运路程将会缩短;马六甲海峡会失去亚洲联系欧洲、非洲海上必经之路的作用。‎ ‎(4)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小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发达国家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在环境治理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 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5)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受资金、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开发新能源的能力弱,能源利用率较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