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考生物(03 植物生理作用)二轮专项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中考生物(03 植物生理作用)二轮专项练习

‎3 .(2分)(2013•荆州)荆江两岸的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入库存入前,都会尽快晒干,其目的是(  )‎ ‎ ‎ A.‎ 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 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 ‎ C.‎ 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 D.‎ 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与植物呼吸作用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转化为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才能被种子吸收利用,新收获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种子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呼吸作用旺盛,晒干后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中的某些做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35、下面叙述中,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无关的是 ( )‎ ‎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一部分 B、叶绿素能溶解到酒精中 ‎ C、淀粉遇碘液变蓝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6、(2013四川自贡)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呼吸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 B、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 C、呼吸作用能释放能量 D、花巷子能分解有机物 ‎8.(1分)(2013•威海)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 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 ‎ B.‎ 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 ‎ C.‎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 ‎ D.‎ 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考点:‎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分析:‎ 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从实验步骤和操作目的原因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因此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探究实验一般是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只有一个变量光照,其它条件相同,因此可以形成对照.故不符合题意;‎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变成黄白色,点上碘液后就容易看出是否变蓝.)故不符合题意;‎ D、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的实验都是从这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 ‎ ‎9.(1分)(2013•威海)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 ‎ A.‎ 玉米播种前要耕田松土 ‎ ‎ B.‎ 小麦种子在入仓前要晒干 ‎ ‎ C.‎ 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冲加二氧化碳 ‎ ‎ D.‎ 水果、蔬菜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贮藏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促进呼吸作用、抑制呼吸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不是抑制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存蔬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存蔬菜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存时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2.(3分)(2013•泸州)泸州忠山公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附近部分市民常在天刚微亮的时候来此晨炼.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得知,此时树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炼,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植物的(  )‎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 ‎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3718684‎ 分析:‎ 此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由于植物夜晚呼吸作用旺盛,所以早晨小树林里二氧化碳浓度高,最好的时间是太阳出来后,这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释放大量氧气.傍晚时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所以附近部分市民常在天刚微亮的时候来此晨炼,此时树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炼.‎ 故选B 点评:‎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 ‎ ‎4、(2013四川内江)在夏天,香蕉、西瓜、梨等水果容易腐烂变质,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含水量和含糖量过高 B.细菌和真菌的等微生物的入侵 ‎ C.贮藏方法不正确 D.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 ‎8.(2分)(2013•泰安)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 ‎ 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 解:植物体的茎中有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由分析可以知道: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而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甲装置内的枝条具有叶片,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强,不断的散失水分,从而使枝条的木质部变红,而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蒸腾作用比较弱,枝条内水分蒸发的比较慢,因此甲装置内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故选: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 ‎ ‎ 15.(2分)(2013•东营)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 A.‎ N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 ‎ B.‎ MP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 ‎ C.‎ MN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 ‎ D.‎ NP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要吸收二氧化碳使其浓度减少,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如果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会积累.‎ ‎(4)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M点吸收二氧化碳为0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M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N点为零界点,从M到N都有光,只是光越来越强,到M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分解的物质与合成的物质相等.而NP段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制造的有机物逐渐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开始积累.P点后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N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B.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MP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NP段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只不过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综上所述:A、C、D选项分析不正确,B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B 点评:‎ 题考查了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知识的了解和识图分析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0.(1分)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 A.‎ 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 ‎ B.‎ 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 ‎ C.‎ 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 D.‎ 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两个变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解答:‎ 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从图示可以看出,在ac段,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说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故符合题意.‎ B、b点表示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直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线较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出现图示中ab段的情况.故不符合题意.‎ D、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植物体为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关闭了部分气孔,使进入叶片内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并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做好此题,要认真分析图示.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说明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 ‎16.(2分)(2013•聊城)“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生长.原因是土壤板结会导致 ‎(  )‎ ‎ ‎ A.‎ 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小草的光合作用 ‎ ‎ B.‎ 小草缺水,影响小草的蒸腾作用 ‎ ‎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 ‎ ‎ D.‎ 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小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小草的呼吸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小草的呼吸作用吸入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空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 ‎23.(2分)(2013•聊城)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ml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两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甲(ml)‎ ‎10.0‎ ‎8.3‎ ‎7.1‎ ‎6.5‎ 乙(ml)‎ ‎10.0‎ ‎9.8‎ ‎9.7‎ ‎9.5‎ ‎ ‎ A.‎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B.‎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 ‎ C.‎ 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 D.‎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考点:‎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体内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进行的主要器官是叶,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由材料和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乙的变量是有无叶,甲芹菜有叶,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故选:A 点评:‎ 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了解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结合题意,比较甲、乙的叶片处理情况,总结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的多少,即可解答本题.‎ ‎2.(2分)(2013•临沂)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却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达数米高的顶部.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根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解答:‎ 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20.(2分)(2013•聊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用于探究光合作用(  )‎ ‎①需要水;②需要二氧化碳;③需要光;④需要叶绿体;⑤释放氧气;⑥产生淀粉.‎ ‎ ‎ A.‎ ‎③⑥‎ B.‎ ‎①⑤‎ C.‎ ‎②③④‎ D.‎ ‎⑤⑥‎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 本题可以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阳光照射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在缺少光照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碘遇淀粉变蓝色;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由不透明的锡箔片遮盖的位置由于缺少光照,虽然有叶绿体,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而不被不透明的锡箔片覆盖的部位滴加碘液呈蓝色,说明不被不透明的锡箔片覆盖的部位有淀粉生成;从而说明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同时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淀粉遇碘的颜色变化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 ‎4.(1分)(2013•菏泽)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盛有相同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长势相同的两枝条经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右边枝条只留一半数目的叶片,放在阳光下,调节天平至平衡.一个小时后,其结果是(  )‎ ‎ ‎ A.‎ 光合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B.‎ 呼吸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 ‎ C.‎ 蒸腾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右边倾斜 D.‎ 两边作用几乎相同,天平依然平衡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散失大量的水分,据此作答.‎ 解答:‎ 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会使玻璃瓶内水的重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及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使植物体重量增加和减少则比较缓慢.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 故选:C 点评:‎ 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好好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不能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 ‎ ‎ ‎1.(1分)(2013•菏泽)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表现出这一特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 叶片上的保卫细胞扁平整齐利于保护内部组织 ‎ ‎ B.‎ 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 ‎ C.‎ 神经细胞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 ‎ D.‎ 红细胞无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输送氧气 考点:‎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光合作用的概念.‎ 分析:‎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 解答:‎ 解:A、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保卫细胞能够控制气孔的开闭,由于保卫细胞的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而不是具有保护作用,故符合题意.‎ B、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不符合题意.‎ C、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利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了解不同细胞的特点、功能.‎ ‎6.(2分)(2013•东营)广饶陈官乡是“中国蒜薹之乡”,陈官中学李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发现,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考点:‎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小明发现中间的蒜薹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蒜薹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故选:B 点评:‎ 关键知道生物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的作用.‎ ‎7.(1分)(2013•德州)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试验,并在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 ‎ A.‎ B.‎ C.‎ D.‎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1444826‎ 分析:‎ 温室中氧气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解答:‎ 解: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 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氧气浓度逐渐降低.‎ 故选:D 点评:‎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6.(2分)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 ‎ 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 ‎ B.‎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 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 ‎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考点:‎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3718684‎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据此解答.‎ 解答:‎ 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萝卜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水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而不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水.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关键点:植物体的增重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 ‎ ‎7.(2分)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 ‎ A.‎ 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 ‎ C.‎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 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3718684‎ 分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据此解答.‎ 解答:‎ 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D 点评:‎ 蒸腾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 ‎ ‎ ‎5.(2分)(2013•滨州)小红养了一盆花,由于她每天给花浇水,致使花的根腐烂,植株死亡.其原因是(  )‎ ‎ ‎ A.‎ 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吸收作用 B.‎ 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 ‎ C.‎ 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D.‎ 根吸收的水分过多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3718684‎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根的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如果浇水过多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无法呼吸,会使花卉的根腐烂,导致花卉死亡.‎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15.(0.5分)(2013•锦州)有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就要落叶,这是为了(  )‎ ‎ ‎ A.‎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 ‎ C.‎ 给根供应肥料 D.‎ 减少体内水分的运输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1444826‎ 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据此解答.‎ 解答:‎ 解: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阔叶树的叶较大,利于蒸腾作用,秋冬季节温度较低,气候干燥,降雨少,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保水.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叶片是主要部位.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13.(0.5分)(2013•锦州)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  )‎ ‎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有机物和氧气 C.‎ 二氧化碳和氧气 D.‎ 有机物和水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1444826‎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原料和产物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据此答题.‎ 解答:‎ 解:光合作用公式:‎ ‎ 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 以上两个公式可知,水和二氧化碳既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故选:A 点评:‎ 熟练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及其具有的意义,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应对此类题目.‎ ‎11.(0.5分)(2013•锦州)掐断植物的嫩茎,断面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  )‎ ‎ ‎ A.‎ 细胞的液泡 B.‎ 导管的运输物质 ‎ ‎ C.‎ 筛管的运输物质 D.‎ 茎表面气水的渗透 考点:‎ 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1444826‎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功能、无机盐的利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如图:‎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 因此,在植物的茎中有两种输导的管道,一种是导管,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方向是自下而上,另一种是筛管,是输送有机物的通道,方向是自上而下的.题干中是掐断的植物的嫩茎,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渗出的液体是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茎导管的运输物质.‎ 故选:B.‎ 点评:‎ 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 ‎ ‎4.(0.5分)(2013•锦州)下列结构属于动物体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是(  )‎ ‎ ‎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 考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1444826‎ 分析:‎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 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故选:B 点评:‎ 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中不含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叶绿体.‎ ‎4.(2分)(2013•徐州)某同学在“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叶片的一部分,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 ‎ ‎ A.‎ B.‎ C.‎ D.‎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淀粉特性是遇到碘就会变成蓝色.叶片照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滴加碘液变成了蓝色.‎ 解答:‎ 解: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目的是把叶片的淀粉运走耗尽,叶片脱去叶绿素后呈现黄白色,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所以呈现黄白色.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滴加碘液变成了深蓝色.‎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遇到碘液能够变蓝色的特性.‎ ‎25.(1分)(2013•无锡)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0克,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5克,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 A.‎ 蒸腾作用 B.‎ 运输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考点:‎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有关知识点.‎ 解答:‎ 解:水分由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小瓶中的水分表面有油,因而液面蒸发几乎为零,水分主要通过植物体吸收了.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发掉了.‎ 故选:A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散发到空气中了.‎ ‎37.(1分)(2013江苏无锡)“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 ‎ 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 ‎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小草的呼吸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因此不能在草坪上行走,要保护小草.‎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 ‎ ‎ ‎ ‎ ‎39.(1分)(2013江苏无锡)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 ‎ A.‎ 叶绿素 B.‎ 光 C.‎ 二氧化碳 D.‎ 水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 这一道题是考察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的原料之一是水.‎ 解答:‎ 解:叶脉中存在着两种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截断叶脉,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不能运输到叶片,叶片会因为缺少水分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选:D 点评:‎ 题通种情景考察光合作用的原料,这就要求同学们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隐含的知识,才能正确解题 ‎46.(1分)(2013•无锡)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  )‎ ‎ ‎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 ‎ C.‎ 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 以上三项全是 考点:‎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分析答题.‎ 解答:‎ 解:把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供鱼呼吸利用.‎ 故选:A.‎ 点评:‎ 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在完成题目的同时,最好还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的我们的生活中.鱼缸要放置在温暖向阳的环境中.‎ ‎18.(1分)(2013•无锡)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 ‎ ‎ A.‎ 产生二氧化碳 B.‎ 分解有机物 C.‎ 提供能量 D.‎ 吸收氧气 考点:‎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首先明确的是呼吸作用的概念.‎ 解答:‎ 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知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满足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1分)(2013•无锡)仙人掌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茎. √ .‎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环境,仙人掌的器官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叶退化成了刺.仙人掌柔嫩的茎呈绿色,其内含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解答:‎ 解:植物水分的散失主要部位是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保存体内的水分,在干旱的条件下,仙人掌的叶子就慢慢地退化了,渐渐地变成了针状,这就是仙人掌的刺.仙人掌柔嫩的茎呈绿色,其内含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因此,仙人掌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茎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8.(1分)(2013•连云港)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操作错误的是(  )‎ ‎ ‎ A.‎ 切取叶片带主叶脉的中间部位夹在支持物中 ‎ ‎ B.‎ 用沾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 ‎ ‎ C.‎ 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 ‎ D.‎ 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步骤,据此解答.‎ 解答:‎ 解: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操作步骤是:1.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2.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3.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4.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5.用显微镜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双眼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接近玻片时,左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找到物象,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楚进行观察.综上所述A、B、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步骤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3分)(2013•南京)盐拌黄瓜时,黄瓜细胞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其原因是(  )‎ ‎ ‎ A.‎ b浓度小于a浓度,细胞吸水 B.‎ b浓度大于a浓度,细胞吸水 ‎ ‎ C.‎ a浓度小于b浓度,细胞失水 D.‎ a浓度大于b浓度,细胞失水 考点:‎ 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分析:‎ 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 解答:‎ 解:据图可知:a细胞缩小,说明b细胞外的浓度大,表示植物细胞失水.‎ 用盐拌黄瓜做凉菜时,会逐渐渗出大量带咸味的汤汁.此时的黄瓜细胞所处状态是水流向细胞外,表明细胞外的浓度大,植物细胞失水.因此一段时间后,盘中会出现大量带咸味的汤汁.‎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原理,看细胞液和细胞外溶液浓度哪个大,水总是流向浓度大的一方.‎ ‎2.(1分)(2013•连云港)将新鲜的萝卜条放在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萝卜条变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 A.‎ 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 ‎ B.‎ 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 ‎ C.‎ 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 ‎ D.‎ 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考点:‎ 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即细胞吸水原理.‎ 解答:‎ 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因此将新鲜的萝卜条放在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萝卜条变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故选:A 点评:‎ 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知道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主要结构.‎ ‎12.(2分)(2013•株洲)如图所示甲、乙两处,分别填写什么最恰当(  )‎ ‎ ‎ A.‎ 叶绿体、线粒体 B.‎ 动物、植物 C.‎ 细胞核、细胞质 D.‎ 基因、蛋白质 考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部位.据此解答.‎ 解答:‎ 解:光合作用的能量合成是通过叶绿体完成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如图甲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如图乙是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光能是如何转化成化学能的,可以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找出答案.‎ ‎4.(2013湖南益阳)在下列细胞中,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存在的是( C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黑藻叶片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5.(2013湖南益阳)益阳市会龙山自然风景区近年来森林茂密,植被保护好。这里空气清新,氧含量高,空气湿度大。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C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6.(2分)(2013•娄底)(2013•娄底)水稻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该期间水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果实的生长发育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蒸腾作用的意义.解答时可以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因此,水稻从根系吸收进来的大量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蒸腾作用的意义.‎ ‎6.(2分)(2013•玉林)在“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如图所示),其目的是(  )‎ ‎ ‎ A.‎ 使淀粉变蓝色 B.‎ 溶解淀粉 C.‎ 清洗叶片 D.‎ 溶解叶绿素 考点:‎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119281 ‎ 分析:‎ 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要点: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解答:‎ 解:实验步骤:‎ ‎(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得出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容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故选:D 点评:‎ 解此类题关键是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其中的某些步骤作出解释;将绿叶放在酒精中脱色时,一定要隔水加热,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14.(2分)(2013•大庆)如图所示,图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  )‎ ‎ ‎ A.‎ ‎②④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考点:‎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119281 ‎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解答:‎ 解:①和⑤是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叶片中的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有背腹之分的两面叶中,叶肉组织分为②栅拦组织和④海绵组织,使叶呈现绿色,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栅栏组织中也含有叶绿体.③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不含叶绿体.⑥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图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②④⑥.‎ 故选A 点评:‎ 正确掌握和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光合作用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 ‎15.(2分)(2013•大庆)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森林里却显得格外凉爽湿润,这与树木的哪项生理活动有关(  )‎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以上都不是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119281 ‎ 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解答:‎ 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还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湿润.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是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 ‎ ‎ ‎16.(2分)(2013•大庆)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  )‎ ‎ ‎ A.‎ 补充大棚CO2‎ B.‎ 补充大棚O2‎ C.‎ 降低大棚温度 D.‎ 降低大棚湿度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119281 ‎ 分析:‎ 室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结合图示信息分析答题.‎ 解答:‎ 解: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取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当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棚内二氧化碳量升高,反之二氧化碳量降低.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棚内的二氧化碳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每天日出前(7时左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积累在棚内,使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在a点,此时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最低,所以打开通风口的目的补充大棚CO2,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故选:A 点评:‎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时间、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据此可以很好的在农业上进行运用.‎ ‎3.(2分)(2013•黑龙江)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 ‎ ‎ A.‎ 蒸腾作用 B.‎ 运输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考点:‎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19281 ‎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答:‎ 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故选:D 点评:‎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必考的内容.‎ ‎25.(2分)(2013•黑龙江)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 ‎ A.‎ 叶肉 B.‎ 叶脉 C.‎ 气孔 D.‎ 表皮 考点:‎ 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119281 ‎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气孔的作用,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能够自动的开闭.‎ 解答:‎ 解: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明确气孔的形状及功能.‎ ‎5.(2分)(2013•长沙)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B.‎ 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 ‎ ‎ C.‎ 呼吸作用一般生成二氧化碳 D.‎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考点:‎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首先明确呼吸作用概念.‎ 解答:‎ 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为:‎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由以上表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原料和产物的关系,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正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联系、互为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6.(2分)(2013•常德)农民利用塑料大棚栽种蔬菜时,会采取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措施,这样做是为了(  )‎ ‎ ‎ A.‎ 促进光合作用 B.‎ 促进呼吸作用 C.‎ 促进蒸腾作用 D.‎ 抑制呼吸作用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温度与呼吸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 ‎ ‎7.(2分)(2013•常德)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  )‎ ‎ ‎ A.‎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 ‎ B.‎ 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 ‎ C.‎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 ‎ D.‎ 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考点:‎ 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吸水、失水的知识,以及合理施肥的内容,思考判断.‎ 解答:‎ 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二、非选择题 ‎29.(10分)(2013•兰州)如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生理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回答:‎ ‎(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 蒸腾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 气孔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下 表皮.‎ ‎(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 二氧化碳 ,②代表的气体为 氧气 .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 二氧化碳 ,则该图表示的生理活动为 呼吸 作用.‎ ‎(3)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 上升 ,空气中含氧量将会 增多 .‎ ‎(4)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 叶绿素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考点:‎ 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蒸腾作用的意义;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119281 ‎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绿叶细胞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气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造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蒸腾水分的.‎ 解答:‎ 解:(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窗口,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用公式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 ‎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3)蒸腾作用能能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此外蒸腾作用还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据此可知,某地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上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多.‎ ‎(4)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故答案为:(1)蒸腾;气孔;下(2)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呼吸(3)上升;增多(4)叶绿素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的方法步骤.‎ ‎27.(1分)(2013•玉林)根吸收上来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对植物而言是一种浪费. × .‎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119281 ‎ 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判断题,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思考判断.‎ 解答:‎ 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 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38.(3分)(2013•玉林)如图所示,把金鱼藻(活的)放在盛满清水的杯子里,用短颈漏斗扣住金鱼藻,漏斗颈上再套一个充满清水的试管,把上述装置移到光下,不久,试管内可以见到有 气泡 出现,这是金鱼藻进行 光合 作用产生气体形成的.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该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由此可知该气体是 氧气 .‎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119281 ‎ 分析:‎ 图示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用到了氧气有助燃的性质的原理.‎ 解答:‎ 解:如图的演示实验是这样的: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故答案为:气泡;光合;氧气 点评:‎ 该实验必需在光下才能产生预期的实验效果,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 ‎26.(10分)(2013•常德)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呈绿色,是因为构成图中标号 ②⑤ 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 光合作用 的场所.‎ ‎(2)图中的⑤表示 气孔 ,是气体进出叶的门户.‎ ‎(3)图中的③表示 叶脉 ,其中有 导管和筛管 ,属于输导组织.‎ 考点:‎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如图所示结构为:①上表皮;②叶肉细胞(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③叶脉;④下表皮;⑤气孔 解答:‎ 解:(1)②叶肉细胞中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里具有叶绿素,形成⑤气孔的保卫细胞中也有少量的叶绿体,所以叶片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有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它们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根、茎等器官,属于输导组织.另外叶脉还有机械组织,起着支撑叶子的作用,从而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的作用.‎ 故答案为:(1)②⑤;光合作用 (2)气孔 (3)叶脉 导管和筛管 点评:‎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是中考的热点,主要注意掌握,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 ‎ 30.(6分)(2013•衡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实验时,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玻璃罩)等.并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组装置,请回答:‎ ‎(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 淀粉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放入 酒精 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4)实验结果:变蓝的是 乙 装置内的叶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 ‎(5)若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并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如果石灰水有变浑浊,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 产物 .‎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119281 ‎ 分析:‎ 根据小烧杯内溶液成分的不同,该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解答:‎ 解:(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乙装置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甲装置中装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乙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3)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4)甲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淀粉,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碘液,甲装置中的叶片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5)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如果石灰水有变浑浊,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故答案为:(1)淀粉;(2)二氧化碳;(3)酒精;(4)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5)产物 点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 ‎ ‎38.(6分)(2013•怀化)张明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瓶内的 二氧化碳 ,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 浑浊 ,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二氧化碳 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3)然后,将该装置移到阳光下较长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发现叶片 变蓝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缺少对照实验(或对照组或对照) .‎ 考点:‎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条件光的实验,识图分析作答.‎ 解答:‎ 解:(1)实验前要将装置放到黑暗的环境中,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不能消耗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的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因为没有光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故石灰水浑浊是由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的缘故.‎ ‎(3)在光下,由于植物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淀粉,所以遇碘变蓝色,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是没有对照组.改进这个实验,可以再设置同样一组装置,然后不让其见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浑浊;二氧化碳(或CO2)‎ ‎(3)变蓝;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4)缺少对照实验(或对照组或对照)‎ 点评:‎ 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5分)(2013•娄底)如图是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b是 呼吸作用 ‎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二氧化碳 ‎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氧气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 能量 ,供植物的生命活动利用.‎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 该题要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意义、表达式等方面考虑解答.‎ 解答:‎ 解: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能量;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储存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则图示中的a部分表示光合作用,b部分表示呼吸作用.‎ ‎(2)图示中的A物质是二氧化碳,B物质是有机物.‎ ‎(3)绿色植物通过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也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提供了氧气.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动力.‎ 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3)氧气 碳﹣氧(4)能量 点评:‎ 熟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以及它们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 ‎ ‎24.(7分)(2013•株洲)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 氧气 .‎ ‎(2)孙悟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 ‎(3)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 遮光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 左或左方 (左、右)移动.‎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 有机物 ,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提出两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① 合理密植 ;② 间作套种 .‎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析:‎ 此题一是考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演示实验; 二是考查资料分析的能力.由图示的实验装置可知:甲装置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解答:‎ 解:(1)甲装置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该装置放在温暖的光下,照射一段时间,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收集起来的气体有助燃作用,而氧气能够助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2)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或左方)移动.‎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故答案为:(1)氧气;‎ ‎(2)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评分标准:写实验结果的不能给分,如“试管与台灯的距离越远,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少”)‎ ‎(3)遮光;左(或左方);‎ ‎(4)有机物;①合理密植②间作套种.‎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理解掌握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演示实验; 二是理解资料中的信息从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 ‎ ‎ ‎16.(4分)(2013•连云港)某学习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呈白色)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l )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 ‎( 2 )叶片经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 B 部分(填字母)变成蓝色.该部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 叶绿体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3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能制造有机物,同时对维持大气中的 碳﹣﹣﹣氧(或二氧化碳﹣﹣﹣﹣﹣氧气) 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原则;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意义.分步解答.‎ 解答:‎ 解:(1)将银边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将不透光的纸片用回形针夹在绿色部位.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6小时,再剪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的A、B、两个不同部位取下三两个小的叶圆片(如图所示).将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经热水浴脱色.将经过脱色的叶圆片放在清水中漂洗.将经过漂洗的叶圆片放在白纸上,然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三个叶圆片上冲洗后观察颜色情况.植物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植物的淀粉,所以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原有淀粉,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 ‎(2)观察实验现象,在A、B中,见光的B圆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不含叶绿体的A圆片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变蓝色.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故答案为:( l )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 2 ) B 叶绿体 ‎( 3 )碳﹣﹣﹣﹣氧(或二氧化碳﹣﹣﹣﹣﹣氧气)‎ 点评:‎ 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本实验对变量的控制科学合理,实验方案设计恰当.‎ ‎ 27.(4分)(2013•南京)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叶片边缘为白色不含叶绿体的银边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时首先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用不透光的黑纸片将叶片部分遮光.甲、乙两位同学对叶片的处理方法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位同学对叶片的处理, 甲 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 ‎(2)若丙同学采用正确的方法对银边天竺葵的叶片遮光处理后,移至光下照射3~4小时,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用 酒精 脱色处理,滴加碘液,结果如图:①、②两处不变蓝,③处变蓝.与②处相比,①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①处不含叶绿体 .‎ ‎(3)由②、③对照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主要是淀粉,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光照→将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甲同学上下两面遮光确保遮光部分不见光,乙同学上面一面遮光,不能确保遮光部分不见光.故甲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 ‎(2)叶绿素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脱色处理.如图:①、②两处不变蓝,③处变蓝.与②处相比,①处不变蓝的原因是①处不含叶绿体.‎ ‎(3)不透光的铝箔覆盖部分I叶没有光,未遮盖部分有光,两者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将不透光的铝箔覆盖部分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叶中未覆铝箔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故答案为:‎ ‎(1)甲;(2)酒精;①处不含叶绿体;(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1.(7分)(2013•滨州)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 ,此实验证明了 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蒸腾作用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气孔 散失的.实验选用黑的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进行 光合 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氧气 ,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金鱼藻 .‎ 考点:‎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3718684‎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个内容,一是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是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图A实验装置是为了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遇塑料袋壁凝结成水滴.本实验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遮光,以避免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掉二氧化碳而影响实验效果.‎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甲中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这是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实验的唯一变量应是金鱼藻.所以应去掉图乙中的金鱼藻.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故答案为:(1)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气孔;光合;‎ ‎(2)氧气;金鱼藻 点评:‎ 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对照性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这些常识都要记牢,在一些探究实验中会用到.‎ ‎ ‎ ‎27.(8分)(2013•东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跟随东营市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体验一下冬小麦的种植过程.‎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 温度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 胚乳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和胚轴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细胞呼吸作用消耗 .‎ ‎(4)来年开春麦苗返青后,为了促进麦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以含 钾 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孽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 ‎(5)5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 成熟区 吸收.‎ ‎(6)小麦抽穗后3一5天开花、传粉,小麦靠风力进行自花传粉,此时如果出现大风天气,容易使花粉流失,影响授粉而降低结实率.请用曲线和箭头在图所示花的模式图中表示出小麦的传粉过程.‎ ‎(7)6月初,冬小麦进人灌浆期,这一时期是小麦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大的日较差,有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小麦的粒重,因为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有机物剩余积累的就多 .‎ ‎(8)干旱影响麦穗发育,降低冬小麦的产量.现在,科学家试图把燕麦的抗旱基因转移到冬小麦中,以培育抗旱型冬小麦品种,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转基因技术 .‎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 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的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 解:(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尽量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可使种子萌发时有充足的营养,萌发出的幼苗更茁壮.‎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或是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胚芽,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4)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肥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5)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6)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小麦的传粉属于自花传粉.‎ ‎(7)适当大的日较差,有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小麦的粒重,因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有机物剩余积累的就多,因此冬小麦进人灌浆期,这一时期是小麦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 ‎ ‎(8)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科学家试图把燕麦的抗旱基因转移到冬小麦中,以培育抗旱型冬小麦品种,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 l )温度 ‎(2 )胚乳 ‎(3 )细胞呼吸作用消耗 ‎(4 )钾 ‎(5 )成熟区 ‎( 6 )‎ ‎( 7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有机物剩余积累的就多 ‎(8 )转基因技术 点评:‎ 本题涉及种子的综合知识,学生应对所学知识应灵活运用.‎ ‎ ‎ ‎23.(6分)(2013•菏泽)阅读资料,回味科学家的探索,回答相关问题.‎ 探索一:植物靠什么长大?‎ ‎1642年,荷兰科学家赫尔蒙特猜测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为此他做了柳树苗生长实验. 探索二:植物能否清洁空气?‎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用小白鼠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1)赫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 雨水 .我们现在知道土壤减少90克的主要成分是 无机盐 ;赫尔蒙特浇的雨水大部分是用于 蒸腾作用 . ‎(2)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 植物能清洁空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现在我们已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  .普里斯特利有一次晚上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小白鼠死了,分析其原因是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黑暗中植物不能产生氧气,故小白鼠死亡 .‎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首先明确植物光合作用公式的含义.‎ 解答:‎ 解: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1)赫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雨水,因为他控制的变量只是浇雨水.通过上面的几个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柳树增重的74.6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90克,说明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无机盐,增重的74600﹣90═74510克来自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水只是部分被植物吸收进行了光合作用,其余的大部分都用于了蒸腾作用).‎ ‎(2)第一组实验将小白鼠和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由于小白鼠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很快,钟罩内的氧气就被消耗殆尽,小白鼠因缺氧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蜡烛也因缺氧无法燃烧而熄灭;第二组实验将小白鼠和新鲜的薄荷枝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如果放在光下,因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如果是在晚上或是黑暗处做此实验,由于植物在黑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却极强,植物和小白鼠就会因争夺氧气呼吸而都无法存活.此实验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 故答案为:(1)雨水;无机盐;蒸腾 ‎(2)植物能清洁空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黑暗中植物不能产生氧气,故小白鼠死亡 点评:‎ 对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应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联系起来理解. ‎ ‎22.(8分)(2013•济宁)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蒸腾作用 .‎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光 .‎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氧气 .‎ 考点:‎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验证植物三大生理现象方法及其实验分析、预期实验结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作答.‎ 解答:‎ 解:(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所以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现象为: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 ‎(2)在乙装置中,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丙装置所示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b与见光部分a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片的遮光部分由于缺少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故答案为:‎ ‎(1)蒸腾作用 (2)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光 (4)氧气 点评:‎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32.(10分)(2013•临沂)某现代化温室蔬菜实验基地,要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丁、戊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温度(单位:℃)‎ ‎23‎ ‎24‎ ‎25‎ ‎26‎ ‎27‎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减轻的主要原因是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这说明 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或呼吸作用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或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等); .‎ ‎(2)将蔬菜光照1小时后,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 .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 26℃ .‎ ‎(3)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 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 .‎ 考点:‎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分析:‎ 此题一是考查的是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和光合作用原理、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二是考查资料分析的能力.由表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6℃.‎ 解答:‎ 解::(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将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6℃.‎ ‎(3)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利于蔬菜体内有机物的积累.‎ 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 故答案为:(1)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或呼吸作用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或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等);‎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 ‎(3)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资料中的信息从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 ‎ ‎ ‎22.(7分)(2013•泰安)如图Ⅰ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代码甲和乙表示细胞结构,数码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Ⅱ表示该植物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请分析回答:‎ ‎(1)在图Ⅰ中,甲表示的结构是 叶绿体 ,①表示的物质是 氧气 ;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 下降 .‎ ‎(2)在图Ⅱ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AG 段(填图中代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OK 段(填图中代码);在BF时间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3)动物的运动器官与生存环境形成了很好的适应.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 表面积 ,有利于划水游泳或扇动空气飞行.‎ ‎(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 寻找食物 、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动物运动的意义.‎ 分析:‎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填空题,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动物的不同运动形式、运动器官、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意义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图Ⅰ中可以看出: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①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乙线粒体中.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植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 ‎(2)图Ⅱ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AG段,因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还没释放出来有一部分就被吸收了,导致释放量越来越少,最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在图Ⅱ中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呼吸作用的时段是OK段,植物在白天、夜间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白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了,导致呼吸作用不明显,因此植物在白天也进行呼吸.所以,在BF时间段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3)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这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通过运动,动物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划水游泳或扇动空气飞行.‎ ‎(4)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说,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如鱼的游泳是对水中生活的适应,蚯蚓的蠕动是对在土壤中生活的适应.对于同一种动物来说,活动的范围越大,生存环境的范围也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种族的繁衍.‎ 故答案为:(1)叶绿体;氧气;下降;‎ ‎(2)AG;OK;大于;‎ ‎(3)表面积;‎ ‎(4)寻找食物.‎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23.(6分)(2013•泰安)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我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 绿色植物 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有机物和氧气 ,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正常情况下,当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图中食物链进行流动时,甲、乙、丙三类动物中得到碳量最少的是 甲 ;伴随着碳的传递,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 ‎(3)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 细菌、真菌 的作用.‎ ‎(4)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 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考点:‎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 此题涉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光合作用,能量流动的特点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可见绿色植物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2)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三种去路,一个是被植物体自身利用,用来进行自身的生命活动以及产生的热量;第二个是储存在自己体内的有机物中;第三个是被其它动物等消费者消耗.当绿色植物被植食性动物如牛马等取食后,那么这些有机物转变成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这些动物的生命活动所消耗,同时也产生热量.当然这些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中的能量也分被分解者分解.植食性的动物又会被肉食性的动物所捕食,那么有机物又转变成这些动物的体内的有机物,又会被消耗.这样由原来的太阳所获的光能,在一级一级的营养级中,能量就变成有机物的形式、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消耗能量和热能三种形式存在.而在这三种的形式中每一种的形式都是不能够回收的.所以能量只能从第一级向最后一级迁移,并且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即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在图中食物链植物→丙→乙→甲进行流动中,得到碳量最少的是甲.‎ ‎(3)图中④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细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4)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1)绿色植物;有机物和氧气;‎ ‎(2)甲;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3)细菌、真菌;‎ ‎(4)二氧化碳.‎ 点评:‎ 此题综合性强,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注意答题要灵活.‎ ‎19.(8分)(2013•枣庄)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 ‎(1)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一中物质①、②是通过 气孔 进出叶片的.‎ ‎(2)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乙 .‎ ‎(3)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 氧气 ,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 叶绿体 (填细胞结构);图二中表示一天内光合产物开始积累的时间是 7 点.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3718684‎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以及条件和场所.能熟练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概念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枚在阳光照射的叶片,叶片上标注了进入的气体①和从叶片出来的气体②.思考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主要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不同的作用,它们代表的物质分别不同.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是气孔,故该填气孔.‎ ‎(2)从呼吸作用考虑,图一中:②‎ 是叶片释放出的气体肯定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部位是线粒体.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受光照的限制.因此可以判断图二中曲线乙表示的是呼吸作用.而曲线甲在6点以前和18点以后基本停止活动.可见甲明显受光照的影响应是光合作用.‎ ‎(3)从光合作用考虑,根据概念可知图(一)中:①代表的气体进入叶片,肯定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②代表的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氧气.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光合产物开始积累需要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有图二看应该约为7时,结束的时间为18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要吸收二氧化碳使其浓度减少,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故答案为:(1)气孔 ‎(2)二氧化碳; 乙 ‎(3)氧气;叶绿体;7;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点评:‎ 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的图示来理解,对学生来说一开始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只好掌握好相关的生理知识,理解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 16.(5分)(2013•淄博)近十几年,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温室效应日趋明显,引起极端天气的出现和自然灾害的频发.所以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应该是我们的选择.如图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大气圈、岩石圈、水圈适合生物生存的部分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它们共同构成了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图中①示碳从大气环境进入生物体的过程,②示绿色植物通过 食物链 将物质和能量传递给各级动物的过程.‎ ‎(2)请据图分析,生物体中的碳返回大气环境的途径有 ③④⑤ (填数字序号),其中的 ⑤ (填数字序号)是造成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世界各国签订了《京都议定书》.‎ ‎(3)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常利用生态系统的 分解者 将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 考点:‎ 生物圈的范围;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的范围、食物链、碳循环、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识图、分析、逐一解答.‎ 解答:‎ 解:(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家;图中①表示碳从大气环境进入生物体的过程,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②表示绿色植物通过食物链将物质和能量传递给各级动物的过程,物质和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具有递减性和单向性.‎ ‎(2)、据图分析,生物体中的碳返回大气环境的途径有③④⑤,③‎ 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④表示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等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⑤表示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其中⑤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是造成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 ‎(3)、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微生物等分解者发酵可以分解废物中的有机物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同时还净化了污水.‎ 故答案为:(1)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食物链 ‎(2)③④⑤;⑤‎ ‎(3)分解者 点评:‎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图形分析,灵活解答本题.‎ ‎ ‎ ‎17.(5分)(2013•淄博)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A、B代表能量转化器,则B是 线粒体 ,它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细胞质 中.‎ ‎(2)如果A、B代表生理过程,则A是 光合作用 ;③是参与A过程的原料,它由根部吸收并通过 导管 运输;写出一条农业生产中促进A过程的措施 合理密植 .‎ 考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 此题是识图作答题,由图可知: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如果A、B代表能量转换器,则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如果A、B代表生理过程,则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是水,1是氧气,2是水,3是二氧化碳.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含有A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B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叶绿体、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存在于细胞质中.‎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A光合作用.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②二氧化碳和③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①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③‎ 代表水.由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进入叶片,叶脉中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合理密植是让农作物的叶片能充分接受阳光,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使植物最大程度的接受阳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增加产量.‎ 故答案为:(1)线粒体;细胞质;‎ ‎(2)光合作用;导管;合理密植.‎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以及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7.(12分)(2013•泸州)如图是叶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叶片所在的植物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生产者 .‎ ‎(2)图中C过程是通过叶脉中的 导管 进入叶片的.‎ ‎(3)图中A、B、E三个过程是通过叶片上的 气孔 来完成的.‎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3718684‎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孔的作用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结合题意,识图作答.‎ 解答:‎ 解: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C表示水在叶片内的运输,D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运输,E表示叶片内的水分的散失.‎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由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进入叶片,叶脉中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图中C表示水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进入叶片的过程.‎ ‎(3)光合作用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进入叶片的过程,图中B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释放到大气的过程;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来完成的,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窗口.图中E表示蒸腾作用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散失水的过程.‎ 故答案为:(1)生产者;‎ ‎(2)导管;‎ ‎(3)气孔.‎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孔的作用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 11.(30分)(2013•泸州)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 黑暗处 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隔水加热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乙、丙 .‎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光合作用 .‎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二氧化碳 .‎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3718684‎ 分析:‎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照实验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甲组装置与乙组装置的区别是甲里面是清水,乙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甲、乙两装置内甲里面有二氧化碳,乙里面没有二氧化碳.因此甲、乙两装置中叶片所处的环境,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故甲组与乙组起对照作用.‎ ‎(3)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由于乙装置,使植物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从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以看出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丙缺乏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因此叶片不会变蓝的是乙、丙.‎ ‎(5)通过比较只有甲装置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消耗水分.因此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6)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或延长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黑暗处 ‎(2)二氧化碳 ‎(3)隔水加热 ‎(4)乙、丙 ‎(5)光合作用 ‎(6)二氧化碳 点评:‎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解答本题.‎ ‎36、(14分(2013四川内江))某校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他们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下面是该小组同学在各自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在一次小组交流与讨论会上所做的归纳与总结,请认真阅读后完善其相关问题:‎ ‎(1)茜茜同学说,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我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在步骤2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②进行步骤5和步骤6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 ‎(2)媛媛同学说,我到姥姥家吃枇杷的时候发现,树顶的枇杷比树冠下方的枇杷更甜。这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光照,制造更多 。‎ ‎(3)丹丹同学说,我在吃枇杷时发现,有的枇杷的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有的枇杷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枇杷果实内种子的粒数是由枇杷花的子房中含有多少个 决定的。‎ ‎(4)旺旺同学说,我将右面的图甲所示叶片的主脉切断,在图乙所示叶片的C处贴上锡箔,在阳光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后,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锡箔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分别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 ‎ ‎(5)西西同学说,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我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片,作右表所示处理: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36: 对照 光 淀粉 胚珠 水、光 上升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