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试卷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从《史记·殷本纪》记载看来,商代所行的是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的王位继承制。“父死子继”之制还为其后的周朝所承袭,并规定嫡长子传子继统。由此可知,商周时期 A. 王位传承较为平和 B. 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C. 分封制延续性明显 D. 权力集于君王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父死子继’之制还为其后的周朝所承袭,并规定嫡长子传子继统”来看,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逐渐完善,故答案为B项;材料主旨是王位传承的方式,不是状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C项;商朝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 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交通的发展 B. 疆域的拓展 C.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对郡县制的实行有一定的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的“最主要原因”的要求,排除A、B、C项。 3.“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 秦 B. 汉 C. 宋 D. 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既有郡县,又有诸侯国,说明当时实行是郡国并行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汉朝实行的制度,选项B正确;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排除A;宋代、元代均未出现诸侯国,因此选项C、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从题干中解读出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然后结合所学解答即可。 4.下图分别是秦和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 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 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 C. 唐代尚书省权利最大 D.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答案】B 【解析】 与秦朝相比,唐朝完善了官僚机构的设置,但官吏数量的增加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分化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唐代为避免宰相权力过大,通过设立三省六部来分化宰相权力,三省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唐朝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地位平等,相互牵制和制约,故C项错误。秦朝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负责监察百官和管理军务,但唐朝时监察权和军权并非由吏部和兵部行使。故D项错误。 点睛:最佳选择题: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5.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A.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B.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C.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D.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故B项正确;梭伦改革中实行的财产等级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贵族的特权,但不能说“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措施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发展而不是“崛起”,故C项错误;D选项错在“男子”,男子并不一定是公民,故D选项错误。 6.“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 A. 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 B. 保护私有财产 C. 内容相当广泛 D. 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对耕地庄稼的保护,实质上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十二铜表法》的野蛮性,而是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故C错误;对适婚人和未适婚人的有区别的处罚也不能说明《十二铜表法》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故D错误。 7.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 议会选举改革成当务之急 B. 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C 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 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不是议会选举的不完善,而是议员和国王之间的斗争,A不正确;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国王和议员之间的斗争,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下,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民主政治还不够完善,B正确;从材料叙述看,不能得出下院权力扩大,C不正确。材料所述国王行为存在着不合法的现象,D不正确。 8.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德国君主立宪制 C. 美国总统共和制 D. 法国共和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是温和渐进的过程,选项A正确;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确立起来的,而且保留了大量封建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与材料中“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不符,排除B;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蕴含了美国开国者的睿智,与材料中“较少的深思高论”不符,排除C;法国共和制经历了多次革命后才确立,与材料中“较少的腥风血雨”不符,排除D。 9.下表内容依据美国宪法部分条文整理。该表体现了美国实行 授予联邦的权力 禁止联邦行使的权力 保留给州的权力 1.征税权 2.办理外交和缔结条约 3.建立陆军、海军 1.不得对从任何州输出的商品征税 2.未得到州的同意,不得改变州疆界 1.管理州内工商业 2.制定和改变州法律 3.保护健康和安全 3.在商业上,不得给予任何一州优惠于他州的待遇 A. 君主立宪制 B. 责任内阁制 C. 中央集权制 D. 联邦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材料“授予联邦的权力”、“禁止联邦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州的权力”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些宪法条文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还使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联邦制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美国并未实行君主立宪制;B选项错误,美国并未实行责任内阁制;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制。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以下不平等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协定关税 C. 领事裁判权 D. 赔款2100万银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即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而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向中国输出商品,打开中国大门,故B正确;割香港岛给英国属于割占土地,不是本质意图,故A错误;领事裁判权属于破坏司法主权,故C错误;赔款2100万银元,属于赔款方面,不是本质意图,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鸦片战争的目的、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打开中国市场、商品输出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1.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极大刺激了国人的忧患意识。《盛世危言》出版于1894年,《救亡决论》出版于1895年,即甲午战争前后。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时间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项;八国联军侵华在1900年,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2.“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这段话强调的是 A. 要理性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B. 要正确认识西方的侵略动机 C. 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D. 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等信息来看,这段话强调的是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是只针对鸦片战争,排除A项;材料讨论的是客观影响,不是西方的侵略动机,排除B项;材料不是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排除C项。 13.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军队南下镇压,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摇军心。一些火车司机故意撞向运送清兵的火车,致使清政府兵力无法到达武汉。这反映出 A.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B.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C. 清廷失去对地方势力的控制 D. 北方具备发动革命的群众基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材料说明的是清军引起民众的愤慨,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A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统治失去民心,B错误;清政府并没有失去对于地方势力控制,C错误;群众基础薄弱,D错误。 【详解】 14.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 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 B.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 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表明清政府统治结束,也表明二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据此根据材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可以知道B正确。中华民国在清帝退位前已经确立,排除A;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排除C;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 15.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等信息来看,这一“革命的火焰”是指国民革命运动,其中的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答案为B项;国共合作实现后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没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排除C、D项。 16.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是指 A. “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B. 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D.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国民革命失败教训召开的会议,会议提出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为革命低潮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B正确;A是孙中山遗嘱宣言;C是遵义会议的意义;D是1927年10月之后,排除。 17.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 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 C. 抗日战争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属较难题。从材料中可提取出“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些有效信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日本大规模侵华,即抗日战争。故选C。A项并非全民族的抗战;BD项体现不出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排除ABD三项。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雪洗了近百年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独立,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18.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 A. 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 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马克思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 19. 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就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斗争目的是 A.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十月革命的直接斗争对象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 20.《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逐步推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A。BC是我国主要的政治制度,排除;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我国新时期的政治制度建设的体现,排除D。故选A。 21.自13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政策。材料意在强调 A. 西戴自治区成立于建国之前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 C. 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 D. 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并结合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可知,材料强调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有其历史必然性,故C项正确。B项未突出材料中心意思,即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必然性。A、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2.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下图)反映出其 A. 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B. 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 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信号 D. 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与“自由中国”之说反映的是“两个中国”。“中共政权”“中华民国”体现了“一个中国”的理念,故A项正确;1959年,海峡两岸处于武装对峙时期,故B、C项说法不正确;“一国两制”萌芽与提出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故D项不正确。 23.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 A. 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 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 D. 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们停止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无偿援助,并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与美国发表建交公报,这些表明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务实的调整,外交受到意识形态束缚逐渐减少,故选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材料反映的是78年7月10月之间的事情,排除B;中国是否对其他国家进行无偿援助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并非从此废止,排除C;这一时期没有出现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排除D。 24.1947年4月欧洲爆发战后经济危机。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 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 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 苏联组织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D. 西欧洲六国成立经济共同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动荡之中,为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故答案为B项;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是在1946年,排除A项;苏联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是在1955年,排除C项;西欧六国成立经济共同体是在1958年,排除D项。 【点睛】二战后的西欧各国政治局势激烈动荡,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有增无减,为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美国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1871年德意志宪法》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并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4)中共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根据材料四归纳提炼中国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规定。 【答案】(1)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 (2)积极意义:将革命成果(国家统一)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国内市场、各邦一定的自治权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性质: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4)规定:实行人民民主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接受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形式上的不同,应当联系所学从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等方面来回答。 (2)《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积极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巩固国家统一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3)联系所学可知,《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联系所学可知,这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4)根据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1954年宪法中为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规定,包括实行人民民主原则、民主集中制,接受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玩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1921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运动。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社会基础逐渐扩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 (3)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五四运动进程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等信息分析得出。 (2)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自北京大学发生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和“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运动”等信息分析得出。其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等信息分析得出。 (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包括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摘自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1)转变:由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观念)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外交理念。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自尊心受挫,“天朝上国”观念逐渐被打破;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传入;一些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由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主要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3)示例:从护照上的文字看,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外交,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论述说明问题的能力。 (1)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的转变,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等信息分析得出。转变的主要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鸦片战争失败民族自尊心受挫、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传入、一些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等方面来回答。 (2)联系所学可知,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3)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根据“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根据“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可以看出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根据“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可以看出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