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2017—2018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A. 天子地位一落千丈 B.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 血缘关系日益衰落 D. 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的做法足以证明当时仍然按照传统的宗法关系处理事情,也就说明了宗法观念仍然根深蒂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天子地位仍然高而非一落千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血缘关系仍然浓厚而非日益衰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分封秩序尚未遭到破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家”字的含义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见下表)。“家”字含义的演变反映出 阶段 主要含义 史料来源 一 氏族宗庙 甲骨卜辞 二 氏族(宗族)‎ 西周金文 三 个体家庭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文献 A. 分封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B. 中央集权制度己经形成 C. 血缘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D.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D ‎【解析】表格中的个体家庭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产物,所以“家”字含义的演变能反映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家”字含义的演变和分封制无关联,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时间来看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 血缘政治也尚未取代官僚政治,所以选项B、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3. 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军功爵制 A.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B. 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C. 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 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军功爵制扩大了统治者阵营的来源,这样就必然会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所以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是在后来的隋唐时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彻底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4. 读《九卿职能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官称 职能 官称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宗正 皇室事务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太仆 宫廷车马 A. 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 B. 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 C. 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 D. 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官员还得管理皇室家族内部事务,这说明了家国是一体的,所以材料表明了秦朝中央官制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彻底打破”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 ‎5.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下面各项主张与唐太宗的认识比较接近的一项是 A. 无为而治 B. 重农抑商 C. 民贵君轻 D. 以法治国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唐太宗的观点是:君主是根源,百姓是树叶,君主清静为政,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A项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清静无为,宽刑薄赋,百姓得以安居。与唐太宗“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的观点具有一致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与商业的关系。故B项错误。唐太宗认为君主是本根,百姓是枝叶,君主最重要,百姓则次要,与“民本”思想相悖。故C项错误。材料主张清静无为,并没有提到法治。故D项错误。‎ ‎6. 有学者认为,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防弊”之政。其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尽量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第二原则是分权,尽量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宋初措施主要体现第一原则的是 A.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B.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 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D. 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答案】C ‎【解析】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是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体现的是第一原则,但是其他的三个选项均属于分权,属于第二个原则,所以本题只有选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7. 据《哈佛中国史》记载:“晚唐时期,69%的高官要么出身于世家大族,要么出身于官宦世家,而到北宋时期,这个数字只有19%。”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 科举制度的完善 B. 平民地位的提高 C. 文官政治的形成 D. 社会结构的变迁 ‎【答案】A ‎【解析】北宋时期出身于世家大族、官宦世家高官的减少是由于科举制度而导致的,因为科举制度可以让出身身份低的人通过读书考试也有机会参与政权,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北宋时期平民地位并未提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变化和文官政治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结构的变迁只是因素之一而非主要因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8. 廷寄是清代的一种官方文书。到了雍正年间,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廷寄的内容大多是告诫臣工、核查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封函的表而通常标注“某处某官开拆”的字样。上述资料可以说明廷寄 A. 不易保密,且办事效率较低 B. 与内阁分别掌管文武决策 C. 是清朝政情传达的唯一方式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解析】廷寄是中央给地方官员的信函,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一个措施,所以廷寄必然会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廷寄易保密,且办事效率较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廷寄与内阁均无决策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推理型选择题可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9.‎ ‎ 有学者指出,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宦官权力恶性膨胀,故B项排除;C项包含在D项之中。‎ ‎10.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指的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这些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即“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故C项正确;“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说明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思想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否定,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虽然对传统思想和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但还没有达到倡导“自由”“平等”思想的地步,故D项错误。‎ ‎11. 下图可说明中国古代 A. 科举选官是官僚的主要来源 B. 儒家思想塑造悠久文化传统 C. 国家社会结构具有稳定性 D. 家族是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 ‎【答案】C ‎12. 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雅典民主 A. 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B. 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C. 政治决策过于随意 D. 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 ‎【答案】B ‎【解析】“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等字眼意在强调雅典民主往往会忽略美德、才能等,这样参政者的能力就会降低,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到政治动乱、政治决策过于随意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雅典民主的弊端而非雅典民主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强调 A.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 城邦公民自由平等 D. 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 ‎【答案】D ‎【解析】古代雅典推行民主政治,公民可通过抽签的方式直接参与国家政权,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故本题应选D项;A中权利不符合题意;B中义务材料没有说明;C中自由平等显然是受到限制。‎ ‎14.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把人的好行为归于上帝。他还说过:“挣钱的工作最使人快乐。”他认为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这反映了他 A. 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B. 以大量的财富支持城邦 C. 以人为中心关注世界 D. 要求人民听从上帝的安排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挣钱的工作最使人快乐”这一内容,说明了毕阿斯鼓励人们去挣钱,鼓励人们追求富裕的生活。毕阿斯的思想议论反映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所以,本题选择C项。A、C、D三项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可以排除。‎ ‎15. 公元前326年,罗马通过了彼提利阿法案,依照法律规定,债务人以他的财产而不是以人身对债主负责。这一规定 A. 解决了平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 B.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C. 保证了平民的公民身份和权利 D. 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财产不是人身,显然是对于人身权利的保护,故C正确;A中土地问题不符合题意;B显然不符合罗马法实质特点;D是万民法特点。‎ ‎16. 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 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B. 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C. 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D. 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答案】A ‎【解析】根据“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 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认为主权者只是集体的组成部分,每个人只能代表他自己,而且平等权利不能丧失,这说明公益社会应该是建立在对个人权利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而且是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的理性意志,故A正确,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公意是共同体的理性意志,并非统治者,排除D。‎ ‎17.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可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 A. 民主政治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 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C. 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 美国的民主政冶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强调了建立民主政治必须尊重个人自由,即民主政治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C均是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两点,所以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美国的民主政冶应该保护个人自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8.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中国近代外交事业是受到外国的侵略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发展的,所以体现出时代特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在“彻底”二字;C选项错在,中国融入外交体系是被动的。‎ ‎19. 1877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这表明 A. 洋务派学习西方律例制度 B. 先进人士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 C.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 D. 顽固派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建忠认为外国先进的原因不在于工业制造,而是法律政治制度和重商政策,属于对洋务运动的反思,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学习西方律例制度的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故C项错误;材料不再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故D项错误。故选B。‎ ‎20.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赫德曾提出处理中国的方针:“把现存的王朝作为一个还在运转的王朝接受下来,并且,一句话,充分利用它。”战后议和,列强采纳和实施的正是这一方针。这一方针表明,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 镇压义和团运动扶植清政府 C. 真正实现瓜分中国的美梦 D. 彻底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社会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强要把清政府作为侵华的工具,要通过清政府巩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瓜分中国的美梦破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半殖民地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1.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迫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突出天平天国革命纲领的内容,排除A;材料没有突出天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D。‎ ‎22. 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在光绪帝发布的上谕中指出:“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无拳匪之变,我中国能自强耶?夫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益贫益弱,不待智者而知。”这表明清政府 A. 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B. 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C. 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D. 进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是一场骗局,是为清政府为了应对政治危机而进行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由于阶级局限性清政府不会进行理性的思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被动推进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进行政策调整以平息义和团运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3. 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背景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C. 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D. “西学东渐”潮流的迅猛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表明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冲破封建专制思想束缚、促进自由民主思想发展,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故C正确;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不是最主要背景,排除。‎ ‎24.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国民革命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土匪军阀、帝国主义、本军兴师”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反映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即国民革命,所以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国民革命而非武昌起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5. 毛泽东曾说:“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也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的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意在强调 A.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 B.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主力军 C. 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作用要结合 D. 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C ‎【解析】“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说明工人和农民结合的作用,C正确;A、B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D属于中国革命道路。‎ ‎26.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 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C. 犯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 D. 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31年”、“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敌我力量悬殊,这反映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故C正确。“左”倾激进主义不可能正确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故A错误。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但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没有认识,故B错误。当时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被打击,故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左”倾激进主义错误 ‎【名师点睛】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一)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 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二)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三)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其“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否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思想,剥夺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在进攻中,犯有冒险主义错误,防御中犯了保守主义错误,退却中犯了逃跑主义错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及红军长征初期的失利.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 ‎27. 1941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意图是 A. 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B.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 C.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反对民主科学厉行文化专制 ‎【答案】B ‎【解析】1941‎ 年,属于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论述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是从抗战角度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巩固统治,B正确;A中批判不符合材料主旨;C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符合材料主旨;蒋介石不是抵制民主科学,D错误。‎ ‎28. 傅吾康曾说:“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了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抗日战争与国民大革命有着相同的目标 B. 中国军民团结抗战贯穿了抗战的全过程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决了国内的党派矛盾 D. 抗战初期的坚决抵抗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抵抗超出了日本人最初的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预料,即中国的抵抗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抗日战争与国民大革命目标并不相同,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军民团结抗战并未贯穿了抗战的全过程,也不合史实,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未解决了国内的党派矛盾,国内的党派矛盾仍然是存在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9. 下图是江西婺源县水岚村少年詹庆良1949年9月23日的一则日记。对此推断合理的是 A. “三大邻国”有误,应为美苏居中调停 B. 当时国共两党和谈,决定和平民主建国 C. 作者身居乡村,获得外界信息迟滞有限 D. 日记所载不符史实,当属作者主观臆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注意时间“1949年9月23日”,此时新政协已召开,中国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据此分析,AB与史实不符,国共和谈早已破裂;C符合题意;D说法不准确,1949年,国共和谈,签订了《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放战争•认识 ‎30. 《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 A.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B. 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 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 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学说,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可知通过这些实践使马克思分析到阶级斗争理论的成因,符合题意的是B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CD项不符合题意。‎ ‎31. 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发表退位诏书: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使我们的人民紧密团结并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并就此宣誓绝不违背。这说明 A. 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 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 俄国专制体制未发生本质变化 D. 沙皇想以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答案】D ‎【解析】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并非真正的退位而是以退为进、用妥协方式继续维护沙皇统治,继续维护君主制度,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十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俄国革命并不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二者革命性质不同,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2.‎ ‎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 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 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 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 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列宁革命策略比较灵活;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一战的作用,故D项排除。‎ 点睛: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33. 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 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 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选任标准 C. 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 D. 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村干选任标准也是不同的,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村干选任标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宗法习俗未操控农村民主选举,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仅仅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4.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中国尤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的信息说明中美关系改善将直接决定台湾问题,故D项正确。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确定是指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排除A。题干没有反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题干也没有反映中国外交活动的影响力,排除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9分)‎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称为“考课”“考绩”。秦朝的《为吏之道》提出“五善”。所谓“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西汉时,上述标准尺度开始有了较大改变。地方官通过“上计”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已经是“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唐代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四善”主要指的是德、慎、公、勤;“二十七最”则是针对具体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宋代考课标准依据职官不同而有很多具体规定。如对地方守令有“四善三最”,对监司(监察官员)有“七事”等。‎ ‎——摘编自李治安、杜家骐《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材料二自从英国在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官员考核制度也开始实行。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绩两个模块。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需要,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以后,主张建立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节省开支,大力削减公务员队伍。‎ ‎——摘编自高净《中英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朝到宋朝官员考核标准的变化并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英国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并分析推动英国官员考核制度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变化:秦朝时期考核标准以道德为主;西汉时期注重实际业绩;唐代对官员的道德和才干进行综合考量;宋代考核标准走向具体化。评价:考核制度对官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提升官员队伍的素养;但考核制度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能根本杜绝官员工作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特点:与文官制度相伴而生;重视工作能力与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形式多元;不断完善,逐渐走向专业化、市场化。(五取四,每点,因素: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民主制度的完善);文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国家干预经济力度的变化。‎ ‎【解析】(1)从材料“秦朝的《为吏之道》提出“五善””“西汉时,上述标准尺度开始有了较大改变。地方官通过“上计”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已经是“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唐代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宋代考课标准依据职官不同而有很多具体规定”中可以概括出从秦朝到宋朝官员考核标准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官员的监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 ‎36.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席位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议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议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答案】(1))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弊端:美国总统选举耗费大量的时间。‎ ‎(2)理由: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利。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进步之处:实行普遍与直接的选举;工人阶级获得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认识:选举权是逐步扩大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存在局限。‎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要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多数席位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体现的办法是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等字眼体现的弊端则是美国总统选举太消耗时间。‎ ‎(2)“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也要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例如,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主要从和平的方式、渐进性进程等方面进行分析。‎ ‎(3)按照材料三的内容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主要分两层意思回答,一是选举方式是直接的选举,二是工人阶级也获得了一定行的权利。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在回答时需要注意的是既要看到积极方面又要看到本质上的弊端。‎ 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 ‎——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材料二 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 ‎——摘自《张学良口述》‎ 材料三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形成,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摘编自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1)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援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答案】(1)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因素: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的抗日救亡政策;民众救亡运动的推动;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努力;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激励。‎ ‎(3)原因: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影响: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实力和信心,中日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加快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问要抓住“政治结构转型”这个关键点,其实就是回答出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的意义即可,主要从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进行分析。‎ ‎(2)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是一道综合性问题,要进行多角度分析,例如,可以从民族危机、抗日救亡政策、救亡运动的推动、张扬等爱国将领的推动、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国内阶级矛盾的下降等多角度分析。‎ ‎(3)美国援华的原因要从美国的因素、中国自身的因素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例如,美国因素主要突出援助中国其实也是援助自己,因为如果不援助中国美国在亚太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