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均无效。 第I卷(共60分) 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度( ) A. 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 B. 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 C. 有利于巩固宗族团结 D. 强化了社会等级分化 【答案】C 【解析】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宗法制有利于维系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这主要和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有关宗祠有利于维系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这主要和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有关,C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及分封制的信息,A错误;材料说明宗法制是巩固宗族的团结,并不是说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强化了社会的等级分化,D错误。 2.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 A. 周王拥有绝对权力 B. 周朝有效控制边疆 C. 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D. 权力中心意识明确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出西周和春秋时期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对周王权威的认同,说明分封制使“共主观念”成为共识,权力中心意识明确,故D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周王没有形成绝对权力,故A选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权力,没有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C项错误。 3.如下图西周大盂鼎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鼎内铭文记述周康王册命贵族孟之事。文中记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告诫孟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孟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该文物不能用于研究 A. 西周手工业的发展 B. 西周的饮食文化 C. 先秦文字发展概况 D. 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大盂鼎”的形制和“大盂鼎”上的文字,以及文字记载的内容可知,该文物可用来研究西周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文字的发展概况和分封制度,但没有体现有关饮食的信息,不能用来研究饮食文化,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排除ACD项。 4.唐玄宗时期,命翰林学士参预政务,掌禁内诰命,备天子咨询,帮助皇帝对制敕进行起草,并且以此成为了内相。这说明 A. 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中书省职能基本已被废除 D. 政府选官入仕的途径扩大 【答案】A 【解析】选择翰林学士参预政务成为内相,实际上是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说明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此时中书省仍然行使职能,没有被废除,排除C项;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 5.《后汉书·许荆传》记载:“许武以弟许晏、许普未显,欲令成名,乃剖财产为三,自取肥田广宅,二弟所得悉劣。俾弟得克让之名而得选举。后复会宗亲泣言所以分产取讥意,悉推财产于二弟。郡中翕然称之。位至长乐少府。”这体现了 A. 财产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 察举制的弊端 C. 选拔官吏以品评等级为主 D. 科举制的演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自取肥田广宅,二弟所得悉劣。俾弟得克让之名而得选举。后复会宗亲泣言所以分产取讥意,悉推财产于二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可以通过作弊的方式通过察举而当官,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察举主要考查的是品德,排除A项;C项讲的是九品中正制,D项讲的是科举制,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排除CD项。 6.在宋朝,诏书的起草,原则上都需经宰相所辖的中书舍人之手,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得以成为朝廷的正式政令。诏书若无宰相之副署,则不具备法律效力。材料表明 A. 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 宋初皇权基本被相权架空 C. 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 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宋代诏书的起草及生效需要经过宰相的同意,这表明皇帝的政治活动受到官僚政治的约束,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宰相与君主矛盾的描述,故A项错误;宋代的二府三司使皇权进一步加强,故BD项错误。 7.现存《唐神龙年代散颁刑部格残卷》规定:“私造违样绫锦,勘当得实,先决杖一百。”据此可知,唐代 A. 服饰体现了等级观念 B. 民间手工业发展迅速 C. 仍坚持传统经济政策 D. 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对纺织产品的样式有严格的规定,这体现了服饰的等级色彩,故选A项;材料没有民间手工业的信息,故B项错误;传统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材料没有该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商品的买卖,谈不上价值规律,故D项错误。 8.据学者研究发现,“全国文武官员,上至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总督、巡抚,以至各道、府,关差、盐政、学差,以及将军、都统,驻各地区的领队大臣、办事大臣、参赞大臣等,应升调补放等事,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名单,奏交皇帝择取任用。”由此推知 A. 军机处可以选拔任免地方官员 B. 军机处可以统领六部百司 C. 军机处是辅助皇权的中枢机构 D. 军机处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军机大臣只负责开列名单,择取任用的却是皇帝,因此推知军机处是辅助皇权的中枢机构,故C项正确;军机大臣只负责开列名单,没有选拔的权力,排除A项;军机处不能统领六部百司,它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也没有决策权,排除BD项; 9.密折制度在清朝不断发展。雍正时期,只有皇帝允许的官员才能上密折;后又特许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清朝的密折奏事 A. 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 反映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C. 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助于政令体现皇帝意志 【答案】D 【解析】“特许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能够通过这一措施了解各级长官对皇帝意志的贯彻落实状况,说明清朝的密折奏事有助于政令体现皇帝的意志。故答案为D项。密折奏事对行政效率没有影响,排除A项;清朝时期已不存在宰相,排除B项;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 10.明代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是明神宗的师傅,代皇帝管事,要各衙门奏章每样备两份,一份送交内阁,一份送交六部的六科给事中(给事中的职责:参加审核,单独发表意见,若反对,可原旨退回)。张居正的做法 A. 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 B. 体现了六部是政府最高行政机构 C. 说明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 D. 属于越权行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内阁。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所以张居正的做法不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故排除A项;题意无法体现六部是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故排除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不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故排除C项;张居正要求各衙门奏章公事每样备两份,一份送内阁,这种做法属于越权行为,不符合内阁的地位和性质,故选D。 11.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如下规定: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据此可以推知 A. 中英之间达成了平等贸易的规则 B. 关税成为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 C. 中国成为世界廉价的原料输出地 D. 中国土特产品开始进入世界市场 【答案】C 【解析】“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意味着中英之间贸易的不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清政府的税收来源,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土特产品远在清朝以前就已经进入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这为英国商品输入中国大开方便之门,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C项正确。 12.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 清廷舍弃了传统外交观 B. 该条约体现友好协商原则 C. 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 D. 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可以看出,英国想通过《天津条约》扩大自己的利益诉求,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该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不是友好协商,两国也没有形成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BD项。 13.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编者认为,鸦片战争以后耶稣教得以输入,广东地区最先受其影响,于是“广西桂平县洪秀全,因以耶稣教炫其徒,聚合不轨,起兵金田村”。该编者 A. 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B. 认为基督教直接引发了农民起义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 D. 具有怀疑和排斥基督教的心态 【答案】D 【解析】 材料“鸦片战争以后耶稣教得以输入”、“因以耶稣教炫其徒,聚合不轨,起兵金田村”,表明作者对基督教的传入和传播,存在着排斥的心理,故选D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是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基督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而直接原因是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编者的阶级立场,排除C项。 14.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整旨”。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认为“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由此可知,李鸿章 A. 认识到清政府盲目自大 B. 对列强侵略持无所谓态度 C. 严重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D. 已经成列强在华代理人 【答案】A 【解析】清政府对各国宣战,但地方政府不仅不遵守中央命令,并且与列强签订保护协议,说明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减弱,清政府的中央集权面临严重危机 ,且清政府盲目自大,故选A;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5.据《庚子西狩丛谈》转述,在某次事件中“一眼瞧见载澜跪在帘子外,颤着声气奏道:洋兵已进了城,老佛爷还不快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标志着民主革命拉开了序幕 C. 使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D. 使列强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强迫签订《辛丑条约》,使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选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排除A;1858-19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先后签订,使列强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排除D;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排除B;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总纲、人民、参议院、总统、国务院、法院、附则等七章,基本权利条款规定在第二章“人民”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基本权利的条款单列一章,冠以“人民”的名称,置于“统治机构”的前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结构安排( ) A. 有效防止了袁世凯专制 B.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 确保了责任内阁制实行 D. 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基本权利条款规定在第二章‘人民’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基本权利条款单列一章,冠以‘人民’的名称”并结合约法内容可以得出旨在强调主权在民,故B正确;责任内阁制是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责任内阁制的内容,故C不正确;革命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说法不正确,故D不正确。 17.孙中山在谈及同盟会革命任务时,指出:“政治之害,如政府之压制,官吏之贪婪,差役之勒索,刑罚之残酷,抽捐之横暴,辫发之屈辱,与满洲势力同时斩绝。”材料说明 A. 政治革命是民族革命前提 B. 政治革命扭转了社会风俗 C. 革命首要任务是整肃吏治 D. 三民主义存在一定局限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辫发之屈辱,与满洲势力同时斩绝”信息可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故选D项;A项颠倒了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关系;社会革命旨在扭转社会风俗,故B项错误;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取得民族独立,故C项错误。 18.清末废除科举后,新式教育在校学生由1902年的6912人增加到1909年的1639641人。新式知识分子在质疑传统旧思想的同时,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其中相当部分成为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支持者。这反映出 A.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 社会力量分化剧烈 C. 近代教育开始兴起 D. 清廷重视新式教育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废除科举制后,新式教育发展迅速,新式知识分子在脱离传统旧思想束缚的同时,成为新的社会活跃力量,反映出社会力量分化剧烈,故B项正确。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瓦解的内容,A项错误;近代教育开始兴起是在洋务运动时期,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式教育是否是由政府主办的信息,D项错误。 19.1911年10月,湖北军政府发布知照称: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但各国与清政府所结之种种条约成于此项知照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此份知照 A. 防止了列强干涉革命 B. 孤立并推翻了清政府 C. 促成列强承认了新政权 D. 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列强就已经开始干涉中国革命,此份知照并不能防止列强干涉革命,故排除A项;推翻清政府是当时革命形势和社会形势发展的结果,并非由于此份知照,故排除B项;此份知照发布后,列强也并未承认新政权,所以促成列强承认了新政权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C项;此份知照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军政府是不同于清政府的民主新政府,有利于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项。 20.五四运动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C. 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 D. 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感,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宣告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我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故B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觉醒,我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下表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示意图(部分),其中“?”处应添写的是( ) A. 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B. 辛亥革命的影响 C. 新式印刷技术发展 D. 五四运动的推动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开始的,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思想的传播,所以在1920年左右,大学生创办宣传新文化的刊物会进一步增加,所以“?”处应该是五四运动的推动,故选D;材料第一部分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材料最后一行反映的是1920年大学生中间传播新文化。材料看不出新文化阵营的分裂。A错误;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在新文化运动之前,B错误;新式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材料没有关系,材料反映的是思想的发展表现。C错误。 22.如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 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B. 国民党残余势力强大 C. 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 D. 急需要建立统一战线 【答案】C 【解析】漫画反映“苏维埃政府”要革除选举中的“贪污”行为和“官僚”做派,说明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故C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故B不符合题意;1933年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当时国共关系破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1927年,毛泽东在新湖南省委会议上说:“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护卫也是白欺。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60%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枪杆子上夺取政权。”该主张反映出 A. 中国革命尚处于低潮期 B. 共产党犯了“左”倾错误 C. 土地革命的条件尚不成熟 D. 共产党意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材料“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60%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枪杆子上夺取政权”体现的是共产党对武装斗争领导的重视,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排除;这一时期共产党犯的错误是“右倾”,B选项排除;土地革命是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D。 24.七七事变前后,中国史学界开始变为特别重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优秀遗产的发掘和弘扬,更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化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反映了( ) A. 抗战时期史学研究领域成就突出 B. 中国史学研究体现了学术的责任担当 C. 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史学研究领 D.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具有极其特殊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史学界在七七事变后开始变为特别重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优秀遗产的发掘和弘扬,主要是因为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因此史学界想借此宏扬民族精神,团结民众抗战,体现出学术研究的责任担当,B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研究的贡献,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25.抗战时期,毛泽东指出“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毫无例外的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人军。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我们有八路军新四军,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我们有了这两支军队,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困难,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垮。”这反映了抗日根据地 A. 军民合力发展经济 B. 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 C. 形成专业生产部队 D.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答案】D 【解析】根据“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毫无例外的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故选D项;当时是军民合力抗日,而非发展经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正确人民支持,没有体现军事力量的壮大,排除B项;毛泽东是强调“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而不是“形成专业生产部队”,排除C项。 26.华中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市场上流通有法币、伪币和抗日民主政权发行“抗币”;到了抗战后期,随着法币的贬值等“抗币”已成为“新民主政权下地方性国家纸币”,并为当地百姓所信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日本侵略者借伪币掠夺中国财富 B. 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彻底失败 C. 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问题得到解决 D. 抗日民主政权获得根据地民众认同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随着法币的贬值等‘抗币’已成为‘新民主政权下地方性国家纸币’,并为当地百姓所信赖。”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发行的货币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为地方性国家纸币,说明“抗币”的合法性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认同,这实质上是对抗日民主政权的认同,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并未体现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抗币”地位的变化;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国民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彻底失败;C选项错误,仅从“抗币”地位的变化不能说明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问题得到解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7.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A.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坚持反扫荡;结合选项可知B项是《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创作于1939年,故B项正确。A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是土地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 28.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华北八路军与敌人战斗一千五百余次,毙敌五万多人,牵制敌人兵力三十万以上。八路军迅速发展到十五万多人,新四军发展到二万五千人。这说明 A. 全面抗战路线取得重大成果 B. 华北侵华日军遭受空前重创 C.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日的主力 D. 国共合作推动相持阶段到来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抗战防御阶段,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广泛的人民战争,发动起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创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在防御阶段,中国的华北、华中等大片国土和华南的一些战略要地落入敌手,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力,故C项错误;中共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取得的重大成就,成为抗战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故D项排除。 29.1933年2月,国联通过了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决议,主张既不应该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应该恢复到“九一八”事变以前的状态,而是应该中日两国都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由此可以看出该报告书 A. 宣传了国际化联合的宗旨 B. 体现了对中日问题的干预 C. 表达了对中国主权的尊重 D. 取消了日本在满洲的特权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总体上是模糊是非、混淆黑白,充分暴露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绥靖政策,体现了对中日问题的干预,故B项正确;该报告书纵容了日本的侵略,没有体现出国际化联合的宗旨,故A项错误;该报告书说明了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的事实,没有维护中国的主权,故C项错误;该报告书未能制止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也未能取消日本在满洲的特权,故D项错误。 30.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河北石家庄胜利召开。这次大会,被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篇幅”。这次大会 A. 奠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 B. 背景是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C. 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 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标志 【答案】A 【解析】根据“这次大会,被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篇幅”可知,这次会议为新政权的建立做了准备,奠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故A项正确;从材料的时间来看,解放战争还没有取得基本胜利,排除B项;C项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排除C项;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D项。 第II卷(共40分) 二、材料阅读 31.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二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于哪场战争中的哪个条约?19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3)请分别指出教材(课本)和材料三各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条约:《南京条约》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或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2)原因:①腐败严重;②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③慈禧挪用军费或疏于国防或军备落后。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教材: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材料三: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传播民主思想十分有限。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辛亥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出自于鸦片战争中的《南京条约》。联系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是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联系所学可知,教材认为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从材料信息来看在农村地区影响十分有限。联系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有人就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 【答案】整体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因为:①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②战争的结果,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③但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的确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如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 【解析】 从材料中的“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和“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可以分析得出,材料中的观点是鸦片战争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在评述之前先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即材料中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论证过程应当联系所学,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对中国的危害等方面说明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其合理性可以联系所学有关史实,从鸦片战争带来的积极影响来回答。 33.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雅典人找到梭伦,希望他来担任首席执政官,调解已经白热化的穷人和富人的冲突。当时贫富悬殊,许多穷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许多债,有一些则被迫逃亡异地,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意放弃自己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婪无厌。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 材料二 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他将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高声宣读:“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改革家梭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穷人和富人冲突白热化”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兴致勃勃的人们”可能会是哪些社会群体,哪些改革措施引起“欢声四起”?你如何理解“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答案】(1)原因: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 影响:社会动荡不安,雅典社会危机严重。 (2)群体: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 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颁布法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等。 理解:梭伦改革回应了民众的关切,进步作用显而易见;但并未真正实现公民之间的平等。 【解析】 (1)原因:据材料一“当时贫富悬殊……民怨沸腾激”可知造成“穷人和富人冲突白热化”的原因是贫富悬殊,阶级矛盾激烈。影响:根据材料“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可知影响是社会动荡不安,雅典社会危机严重。 (2)群体:结合所学梭伦改革的背景可知“兴致勃勃的人们”指的是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措施:据材料二“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结合所学可知措施包括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等。理解:结合所学梭伦改革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