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荀子·君道》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大致意思是:良法已备,是国家治理的开端;道德与智慧兼具的君子,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不懂得律法的原则和精神,而只注重律法的条文数目多少,遇到变动的现实肯定手足无措。 荀子这位先秦儒家“继往圣”与“开汉儒”的“新派”人物,直面周道衰亡、纲纪散坏、战乱频仍的现实,他提出“法者,治之端也”的思想,承载着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的深沉关怀和内在逻辑。而儒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念,以及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局势,为以此“大安之道”处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基础。 治国者,必良法也。在改刑为法的历史背景下,荀子认为治国应“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由此“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但是荀子这里所谈的法,不仅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而且是一种“良法”。这是一种合乎道德原则的律法,即合“礼义”之法。唯行“良法”,才能养万民于安乐,“四海之内若一家”,所以“良法”也是“王者之法”。这一点在当今发展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的基本原则。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及的“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公正合理”“主权平等”“共赢共享”等道德理念都是国际法治的要义所在,无此则难以称之为“良法”,舍此也无法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而各国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在多个领域所达成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书,才能称之为“良法”,国际治理才有坚实的基础。 无君子,则良法不行也。良好的律法,仅仅是治国的一个开端,没有恰当的执行法的人,“良法”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无法成为现实的社会秩序。有“良法”,不一定有治世。而有了君子,则律法即使有所不足,也能使国家安定。“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矣”。这一点在当今逐渐发展为对一整套适合国情的法治运行体制机制和一支高素质执法人员队伍的不懈追求。在国际法治层面,各国及相关国际机构有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 君子者,行道者也。能够行良法治国的君子应符合两条标准:一是具有“去蔽”的认知能力。人们的认识往往因固守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失之片面。而要想去除这种“蔽塞之祸”,就必须“虚壹而静”;二是具有行“礼义”的道德实践能力。“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才是君子之道。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在今天已经逐渐发展为一整套对法治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明确义务规定和严格制度约束。也正是因此,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根据公平正义的原则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决不能也不应如某些国家和国际机构一样,自甘认知之“蔽塞”、搞双重标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以良法为端,行君子大道,方能迎来“世界大同”的曙光! (节选自《法者,治之端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赞同治国要“起法正以治之”。他所谓的“法”,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合乎道德原则的律法。 B. 儒家的荀子直面现实提出良法是治国的开端这一理念。面对如今世界局势,在处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时也值得借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念。 C. “君子者,法之原也”。即使律法存在某些不足,有了能恰当地执行法的“君子”们,通常也能使国家秩序稳定。 D. 荀子认为,人们必须通过虚心、专注、冷静地观察事物,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去除因被蒙蔽而产生的祸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采用了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对中心论点“法者,治之端也”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本借用名家的经典语句,并进行缜密有序的阐释,这种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和深刻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作者大量引用《荀子》的观点主张,来突出儒家思想相比于其他学说,对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具现实意义。 D. 文本围绕荀子的相关学说,从“法”和“君子”两方面入手,就国家与国际社会的“法”进行了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子认为良好的律法仅仅是治国的前提条件,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才是治国的根本。缺少正人君子,国家难免存在隐患。 B.由于“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所以荀子认为治国应摒弃刑罚之法,运用合“礼义”之法。 C. 荀子的相关学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对执法者的要求,也将成为一整套用于约束执法者的严格制度。 D.某些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仍存在自甘认知蔽塞、搞双重标准的现象,这势必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般症状主要是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症状包括凝血功能障碍,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不典型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儿童感染率相对较低,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得到很好防护。 (摘编自网络信息)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中国用创纪录的时间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以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和公开全部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而这样的公开,也更有利于集合全世界相关领域的智力资源,形成合力,早日找到应对此次肺炎疫情的良方。 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休戚与共,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为此,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举措来应对,诸如“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迅速建造专门医院等等,而且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防控体系,有效减少了病毒人际传播。这些举措赢得世界广泛认可,因为这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 (摘编自罗建华《守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中国与世界心心相印》) 材料三: 2019年1月26日,百度宣布成立总规模3亿元的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 为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新疾病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等,百度将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配套亿级计算资源,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研发提速。同时,百度将提供时空大数据及分析技术,支持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快速应对及科学管理。李彦宏在内部信中也提到了AI技术在病毒分析中的应用,“我们的AI算法使新冠病毒RNA分析时间从55分钟缩短到27秒。” 提高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需要通过长线的知识教育和信息传播。李彦宏表示:“我们要肩负起信息与知识入口的责任,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降低新型病毒产生和危害人类健康的风险。” (摘编自李彦宏《百度设立3亿专项基金,支持药物研发及公共安全教育》) 材料四: 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传统的习惯势力。如为了讲究所谓鲜度,禽类一定要吃活杀的,而不顾活禽的交易为禽流感的流行制造了温床;为了体现喜庆,逢年过节都要燃放烟花爆竹,而不顾对大气的极度污染;为了体现对先祖祭奠的隆重,清明节期间大烧纸钱,而不顾可能引发火灾等等。中国人这三大传统习惯,几千年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今天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一些传统习惯在新的特定情势下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些人为了追求极端的味觉鲜度而不惜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已经造成对地球生存环境的极端破坏。今天为了社会公共卫生的安全,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必须逐步改变那些中国人传统的积习。 (摘编自顾国建《公共卫生安全须割舍传统积习》)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快速分享疫情信息,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向全世界发布,是为了集中全世界智力资源,形成合力,早日找到良方。 B.中国采取 “封闭”城市、隔离人员等超常规的有力举措应对疫情,建立全国防控体系,但仍需要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C. 在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吃活禽、放鞭炮、烧纸钱这些积习都会给国人乃至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 D.在肺炎疫情中,用百度AI算法进行病毒分析,时间大大缩减,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将使治愈药物筛选研发提速。 5.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症状和预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数成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 B.如果作好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就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 C. 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结膜炎、呼吸困难等情况,可先观察,后就诊。 D.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的肌肉酸痛,不是确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依据。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国内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措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群山的心跳 王前 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上,天空正缓缓褪去黯淡,露出青白晨光,积雪悬在山巅,天地像一个刚被翻转的沙漏,悬浮静止。 三位塔吉克族护边员牵着十五头牦牛在连队门口等待着。天气晴朗,是出发的好日子。加尼丁从老式军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两个儿子的照片。大的十二岁,小的六岁。白皮肤,蓝眼睛,睫毛浓密。兄弟俩搂在一起大笑,露出四排整齐的小雪山,天色仿佛刹那被照亮。 手机屏右上角有一处不小的裂痕,加尼丁说是去年秋天去吾甫浪沟巡逻时摔的,还能用。我让他讲讲巡逻的事情,他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表示,不知从哪说起。我指着摔裂的手机屏说,就从这儿吧。 “那是封山前的最后一次巡逻。”加尼丁望着远处的雪峰,开始了他的讲述。 这是全军陆地边防执勤点路途最远、路况最险的巡逻线之一。一路上有八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冰达坂需要翻越,涉蹚冰河三十多次。此外,还有难以预料的山体滑坡、暴风雪、泥石流以及突袭的猛兽。这条巡逻线的那一头就是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艰险的河谷”。全程往返九十六公里,天气好的话七天就能走一个来回,运气不好则要一个月。这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牦牛执勤的巡逻线。 那天下午四点多,巡逻分队到达海拔五千二百五十米的吾甫浪达坂。山高路远,加尼丁舍不得骑牦牛,一直坚持步行巡逻。 “前面要穿过峡谷,大家注意了。”加尼丁的表哥、经验丰富的向导拉齐尼对着后面的人大声说。一阵大风卷来,两侧山坡砾石滚落。战士们学加尼丁的样子,拽着牦牛尾巴快速通过。有惊无险。 就在大家稍作放松的时候,一只旱獭从洞里蹿了出来,战士肖瑶骑的牦牛一惊,把肖瑶从背上晃了下来。肖瑶的眉骨一下子磕在石头上,流血了。旁边就是湍流,加尼丁一把抓住肖瑶,迅速用手护住他的枪,肖瑶和枪都没事。加尼丁的手机从口袋里滑出来摔裂了,手也受了伤。原地简单处理一下,下山后缝了五六针。 晚上十点左右,巡逻队在一个山坳处宿营。 天黑透了,夜色中几束蓝绿色的光点悄悄逼近,不易察觉。站哨的下士茹东洋立即向连长报告:发现狼群!牦牛群乱作一团,尖利的犄角相互顶撞了起来。 加尼丁和几个战士稳住牦牛,大家打开手电筒对着狼群晃动,两只狗也冲着狼群狂吠。 然而情势并不容乐观,他们此时的敌人是十匹穷凶极恶的狼。 就在不经意间,狼群钻了一个空档,一头牦牛被咬断了腿,喘着粗气,重重倒下。 战士们拉动枪栓,群山回荡着钢一般的号角。狼群稍稍后退。 一声尖利枪响,连长对天空射出一发子弹。头狼一声嚎叫,狼群四下溃散。 大家定了定神,即刻收拢牦牛,清点人员和物资。军医杨善文打开医药箱,加尼丁和茹东洋帮他一起给牦牛包扎。 天很快就亮了。物资有限,巡逻队不能多作停留。断腿的牦牛伤势过重,血流不止。它独自卧在草地上,低低地哀叫。嘴边,是留给它两天的口粮。加尼丁跪在牦牛身边,抱着它的脖子哭。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哭。”茹东洋插了一句话就沉默了,仿佛也深陷那天的生离死别。所有人都不忍离去,边走边回头。 乳白色的晨雾升起,那头牦牛像一位入定的僧侣,纹丝不动。身下的绿草变成暗红色,像一个厚厚的蒲团,托起轻盈身躯。 我问茹东洋,那次巡逻返程可算平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暴风雪。”茹东洋倒吸一口气,心有余悸。 巡逻第十五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傍晚休整。支帐篷的时候,整个天突然黑了下来,大风起,开始飘雪。 不多一会儿,风雪交加,帐篷已经撑不住了。暴风雪来了。 大家冻得直打哆嗦。拉齐尼想起老向导、父亲巴亚克临行前的叮嘱,把剩下的牦牛聚集起来,使它们厚实的身躯排成一堵挡风的墙,大家靠着牦牛肚子取暖,这才勉强挨过暴风雪之夜。 “当时风急雪大,我都快冻傻了。幸好和大家在一起。”茹东洋摘下迷彩帽,摸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就在此时,一个圣洁的场景闪现在由近及远的天边:太阳快要照到雪山尖了,亮晶晶的雪线被一段一段点燃,泛着珠光。 上午十一点整,巡逻队再一次出发。我和茹东洋站在一旁,跟“编外士兵”加尼丁和战士们挥手告别。这支行进中的队伍看上去,分明是喀喇昆仑的群山在移动。 我离开了海拔四千四百七十三米的红其拉甫边防连。 踏上归途,再一次看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似乎与进山时所见不同。慕士塔格夕阳中的金顶拢着雪白的庄严和壮阔,前方是公格尔九别峰,后面是晚照下的墓地。 我看见一只鹰展开双翼,滑过慕士塔格的脊梁,穿越千年的尘烟,平息了一场远古的战事。 恍惚中,我竟分不清哪是归途,哪是来路。只知道,离开了喀喇昆仑,还能听得见它的心跳。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题目“群山的心跳”,既在内容上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边界的群山之中;又作为线索,在结构上贯穿全文。 B.加尼丁保护肖瑶时抓住他后迅速用手护住枪,人和枪都没事;而自己的手受伤,手机屏幕也摔出裂痕,这表现了他重他人而轻自身的品质。 C.“我”是故事的聆听者,聆听了边防战士的巡逻经历;也是情节的推进者,由于“我”的提议,才有了加尼丁的讲述。 D.结尾处一只鹰滑过慕士塔格的脊梁,鹰的形象和边防战士互相映衬,鹰的敏锐、矫健、神勇正是战士们形象的象征。 8.以文中的边防战士为例,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6分) 9.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广之字林之,沛郡相人也。少好弓马,便捷有勇力。宋大明中,以功补本县令,历强弩将军、骠骑中兵、南谯太守。泰始初,隶宁朔将军刘怀珍征殷琰于寿春。琰将刘从筑垒拒守,相守移日。琰遣长史杜叔宝领五千人运车五百乘援从。广之等肉薄攻营,自晡时至日没,大败之,杀伤千余人,遂退,烧其运车。从闻之,弃垒奔走。太祖废苍梧,出广之为假节、督徐州军事、徐州刺史、钟离太守,冠军如故。 沈攸之事起,广之留京师,豫平石头。毕,仍从太祖顿新亭。太祖诛黄回,回弟驷及从弟马、兄子奴亡逸。太祖与广之书曰:“黄回虽有微勋,而罪不可容。弟自悉之。今启依法。”令广之于江西搜捕驷等。建元元年,进爵为侯,食邑千户。北虏动,明年,诏假广之节,出淮上。广之家在彭、沛,启上求招诱乡里部曲,北取彭城,上许之。广之引军过淮,无所克获,坐免官。世祖即位,迁右卫将军。世祖见广之子珍国应堪大用,谓广之曰:“卿可谓老蚌也。”广之曰:“臣不敢辞。”上大笑。除游击将军,不拜。十一年,虏动,假广之节,招募。高宗诛害诸王,遣广之征安陆王子敬于江阳,给鼓吹一部。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 四年,卒。年七十三。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谥曰庄公。昔皇甫肃于齐间投广之门下。广之早与皇甫有隙,然崇其学,荐之武帝,任东海太守。其开阔如是。 (选自《南齐书·王广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 B.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 C.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 D.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假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应该是象征王权,有震慑臣子之用。 B.晡时,即申时,十二时辰之一,又名日晡、夕食等,指每天下午的三至五时。 D.鼓吹,一般指仪仗乐队。文中是指将乐队仪仗赏赐有功之臣,表示奖赏与激励。 D.侯,爵位名,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该制度不因时代相异而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广之勇武善战。他从小勇武有力,为官后,屡经战阵,威名远扬。在寿春肉搏攻城,把杜叔宝军杀得大败。去司州解围时,吓退敌军。 B.王广之尽忠国事。王广之对君王忠心耿耿,治事以来,虽仕途曾小有挫折,但多次持节出征或外出为官,都兢兢业业,以诚敬之心做事。 C. 王广之心胸开阔。虽然皇甫肃早先与自己有过节,但为了显示自己心胸开阔,加上皇甫肃有才学,所以王广之向齐武帝推荐了他。 D.王广之受皇家信重。他在国家遭逢大变或战事发生的关键时候,常被委以重任;在派他去搜捕黄驷等人的信件中,皇帝与他推心置腹,兄弟相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沈攸之事起,广之留京师,豫平石头。毕,仍从太祖顿新亭。 (2)广之家在彭、沛,启上求招诱乡里部曲,北取彭城,上许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思黯南墅①赏牡丹 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②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注】①思黯南墅,牛僧孺的别墅。②增城,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昆仑山上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居。 14.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同写牡丹,但一“惜”一“赞”,情感态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B.白居易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着相同的意趣。 C.刘禹锡的“天教晚发赛诸花”为牡丹虽艳冠群芳却较晚开放而鸣不平。 D.两首诗都写庭院里的牡丹,但白诗从细小处落笔,刘诗则强调整体感观。 15.两首诗都以虚写称妙,试从“虚”的角度对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郁郁不得志,不得已而开始了自我放逐的道路;但内心又思念故国,于是在放逐的路上频频回望,文中_______,_______便是这一心理矛盾冲突的生动体现。(屈原《离骚》) (2)年老的琵琶女回顾自己少无知轻狂,不懂得轻春韶华的重要性,而随随便便地浪费消磨掉,文中_______,_______便是上述情形的真实写照,为其孤独不幸的老年生活埋下伏笔。(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表现了春冬之时,三峡一带水流清澈、碧绿,倒影着四周景物的影子,这一美好的景致。(郦道元《三峡》) 三、语言基础与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经典文献是民族传统文化明显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历经岁月与沧桑积淀的知识精华,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与价值,挖掘、利用经典文献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同时,应深切领悟传统精髓和智慧,探索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比如,我国动画艺术曾经汲取传统画技法,与现代美术电影相结合,创作出新颖独特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开创了动画的“中国学派”,让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得以传承与创新。 还有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五彩龙等。通过北京8分钟不仅我们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未来,( )。此外,我们还应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汲取精华,创新文化的传播载体,让中国文化形更具科技感和现代美感。 17.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要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把科技与文化融合起来 B.我们要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C.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我们要对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 D.我们要注重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的使用与文中“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五彩龙等。”中的破折号使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B.呜——,火车开动了 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B.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C.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D.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20.请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处不超过20字。 材料:我国最早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味辛平,主腰脊痛,坚筋骨,强志……”;《本草纲目》记载:“杜仲,辛,平,无毒。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健筋骨……久服,轻身耐老……润肝燥,补肝虚……故能入肝而补肾。” 翻阅历代医药典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1948~1951年俄罗斯学者利用杜仲提取液作了药理试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对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作用显著,且具有持久性,而对低血压患者具有升高血压的功能。1955年,在列宁格勒召开的首次国际杜仲药理学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公布了杜仲降血压的研究成果。这对于高血压成为当今人类第一杀手的世界来说,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哲学、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感悟人生哲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欣赏下面以“撇捺人生”为横批的对联,谈谈你透过对联字面上的含意,从中得出什么理解和感悟。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几年前,陈道明在综艺节目《传承者》中对“高台花鼓”的一段点评打动人心:“ 我们的很多综艺节目里头有很多舞蹈队,很多群众演员,没人注意他们,我注意他们了。每一张脸怎么会是一样的呢,是你没看见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世界上没这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但是请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 A【解析】本题中,“作者赞同治国要‘起法正以治之’。他所谓的‘法’,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合乎道德原则的律法”错,“他”指代荀子,而非作者,同时,原文表述为递进关系,而选项则为“不是……而是”并列关系。 2. C【解析】B项,“突出儒家思想相比于其他学说,对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具现实意义”错,于文无据,文章没有把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作比较。 3. D【解析】本题中,A项,“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才是治国的根本”错,混淆概念,由原文第一段“道德与智慧兼备的正人君子才是治国的根本”可知;B项,“由于‘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所以荀子认为治国应摒弃刑罚之法”错,淆乱因果关系,原文是“由此”,不是“由于”,且“摒弃刑罚之法”的观点于文无据;C项,“也将成为”已然变未然。由原文“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在今天已经逐渐发展为一整套对法治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明确义务规定和严格制度约束”可知。 4.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C项,“吃活禽、放鞭炮、烧纸钱这些积习都会给国人乃至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说法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一些传统习惯在新的特定情势下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选项中的“都会带来”表述太过绝对;而且“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不是“各种各样的风险”,选项扩大范围。故选C。 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含义;其次是要将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再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定回答的范围;最后根据赋分分值,整理出答案。A项,“多数成年人……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说法错误。材料一中主要谈论了新冠肺炎可能出现的一般症状、严重症状、不典型症状。其中“凝血功能障碍”属于严重症状,并不是“多数成年人感染者”的症状。B项,“如果……就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因此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得到很好防护”,可见,并非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预防传染,只是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选项说法太过绝对。C 项,“可先观察,后就诊”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般症状主要是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可见“呼吸困难”是一般症状,应马上就诊。故选D。 6.①以阻断传播途径为重点,迅速建立全国防控体系。②及时向国内外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疫情信息,与国际合作寻找良方。③民营企业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加速新型冠状病毒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抓住题干中限定角度、范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句,明确概括角度。其次是要根据概括角度,回归文本,锁定信息区间。最后是在确定信息区间的前提下,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并根据题干及文本层次分点整合组织答案。本题中,根据材料一“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得到很好防护”和材料二“‘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迅速建造专门医院等等”,可以概括出“阻断传播途径”这个要点;根据材料二“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防控体系,有效减少了病毒人际传播”,可以概括出“迅速建立全国防控体系”这个要点;根据材料二“以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和公开全部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可以概括出“及时向国内外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疫情信息,与国际合作寻找良方”这个要点;根据材料三中百度提供技术支持、“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研发提速”,可以概括出“民营企业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加速新型冠状病毒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这个要点;最后,根据材料四“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传统的习惯势力”和“为了社会公共卫生的安全,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必须逐步改变那些中国人传统的积习”,可以概括出“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这个要点。 7.A【解析】“作为线索”不当,结构上的作用应是结尾再次出现,照应题目。本文的线索应是战士们巡逻的行踪。 8.①语言描写。加尼丁讲述了战士们巡逻时的遭遇,写出了战士们的不惧艰险;②动作描写。遇到狼群时虽极危险但防卫适当适度,写出了战士们的训练有素;③细节描写。不舍得骑牦牛、为受伤的牦牛包扎并留下口粮、离开时边走边回头,写出了战士们的铁汉柔情。(4)环境烘托:小说描写山高路险、风急雪大的恶劣环境,烘托边防战士不惧艰险、舍生忘死的精神。(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9.①文章开头巡逻出发前的风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的背景;②巡逻第十五天暴风雪的描写,突出了巡逻环境的艰险,塑造了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战士群像;③讲述完巡逻经历后景物描写的插入,配合了氛围的变化和人物的情绪变化;④ 归途中的景物描写,暗示人物情感的升华,点明了战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主题。(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答这道题,首先要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例子,如开头部分“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上,天空正缓缓褪去黯淡……”,故事讲述完之后“太阳快要照到雪山尖了,亮晶晶的雪线被一段一段点燃,泛着珠光”,结尾部分“我”踏上归途时“慕士塔格夕阳中的金顶拢着雪白的庄严和壮阔……”,然后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作用,重点从环境、人物、主题方面考虑,形成答案。 10.B【解析】断法应为“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进封应城县公”应翻译为“进封为应城县公”,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司州”是“虏围”的地方,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 11.D【解析】D项, 该制度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12.C【解析】C项,“为了显示自己心胸开阔”错,王广之虽然早先与皇甫肃有过节,但认为这个人有才学,就不计前嫌,向齐武帝推荐了他。 13.(1)沈攸之起兵反叛时,王广之留驻京师,参与平定石头城。完成后,仍然跟随太祖在新亭驻军。(“起”“豫”“平”“顿”各1分,句意1分) (2)王广之的家原在彭县、沛县一带,上表启奏皇上请求招募家乡的百姓部属反魏,北上夺取彭城,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家”“招诱”“北”“许”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广之字林之,是沛郡相地人。他从小喜欢骑马射箭,动作敏捷,勇武有力。宋大明年间,因有功勋补任本县县令,此后又历任强弩将军、骠骑中兵、南谯太守。泰始初年,在寿春征伐殷琰时隶属于宁朔将军刘怀珍。殷琰的部将刘从建筑堡垒拒守,拒守了很长时间。殷琰派遣长史杜叔宝率领五千人、运输车辆五百乘来援助刘从。王广之等肉搏攻城,从申时一直争战到日落,把杜叔宝军杀得大败,杀伤一千多人,杜叔宝军只好撤退,王广之把杜叔宝军的运输车烧掉了。刘从得到这些消息,只得放弃堡垒逃跑了。齐太祖萧道成废黜废帝为苍梧王时,外调王广之为假节之职、督徐州军事、徐州刺史、钟离太守,冠军将军之职依前未变。沈攸之起兵反叛时,王广之留驻京师,参与平定石头城。完成后,仍然跟随太祖在新亭驻军。太祖诛杀黄回,黄回的弟弟黄驷和堂弟黄马以及他哥哥的儿子黄奴逃跑了。太祖给王广之写信说:“黄回虽说有点功劳,可是他的罪过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兄弟你全都知道。现在也只好依法执行了。” 太祖命令王广之在江西搜捕黄驷等人。建元元年,进爵为侯,食邑一千户。魏虏侵齐,第二年,皇上令王广之持节,出京驻屯淮上。王广之的家原在彭县、沛县一带,上表启奏皇上请求招募家乡的百姓部属反魏,北上夺取彭城,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王广之率领军队渡过淮河,没有获得什么战果,因此被免去官职。世祖即位,迁右卫将军。世祖见王广之的儿子王珍国可以有大作为,对王广之说:“爱卿可说是怀珠的老蚌啊。”王广之说:“臣下不敢推辞。”世祖听了哈哈大笑。授予王广之游击将军,他没有接受任职命令。永明十一年,魏虏扬言伐齐,世祖令王广之持节,招募队伍。高宗萧鸾要诛害太祖、世祖子孙诸王,派遣王广之到江阳征伐安陆王子敬,赐给一部鼓吹。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魏虏围攻司州,皇上派王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去解司州的围困。王广之进军还没到一百多里路,魏虏就闻风撤退了,王广之就班师了。王广之在建武四年谢世。享年七十三岁。死后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谧号为庄公。过去,皇甫肃在南齐年间曾投靠到王广之门下。王广之早年虽与皇甫肃有过节,但一直非常推崇他的学问,便推荐给齐武帝,皇甫肃因而被任命为东海太守。他的心胸就是这样开阔。 14.【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中,C项,“为牡丹虽艳冠群芳却较晚开放而鸣不平”错,主观臆断,诗歌中并无“鸣不平”之意,而是“天教晚发赛诸花”,是赞美牡丹花的美艳盖过其他花朵,并非为它“鸣不平”。 15.①白诗的“明朝风起应吹尽”是虚写,借助想象设想明天的风会吹尽落花,美丽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表达惜花之情。(3分)②刘诗整首都是虚写,诗人初次见到牡丹花,恍惚进入仙境,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牡丹的倾城之色,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3分) 【解析】就本诗而言,“虚”指不写眼前所见,而写回忆、想象等情景。白诗中,“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通过设想明天风会吹落牡丹,诗人连夜举火赏花,来表达对暮春时节,牡丹凋零的怜惜之情,表达惜春、惜花之意。而刘禹锡写牡丹更是完全没有正面描写,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却没有直接描写牡丹的姿态、色泽,而是通过相遇时的惊喜,想象花开在“增城”神仙境界的梦幻环境,花开时“倾城”的使人们惊艳无比,以及牡丹晚发艳压群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牡丹的艳丽丰姿,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16.(1)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 (2)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3)(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每空1分) 17.B【解析】A项,前面说“通过北京8分钟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融合了“文化”和“科技”,而后文说“创新文化……”,那么括号里的内容应该先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再说“创新文化”,而A项是先说“创新文化……”,后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排除A项;C 项,后文说“此外,我们还应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汲取精华……”这是说未来我们该如何去做,由“此外”“还”可知括号中的内容也是未来的做法,且与后面句子的句式应该一致,应是“我们……”的句式,据此排除C项;D项,“我们要注重发展科技”只强调“科技”,而忽略了“文化”,与前文内容不一致,排除D。故选B。 18.C【解析】“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是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A项,“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里的破折号是补充说明;B项,“呜——,火车开动了”,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C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这里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D项,“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19.D【解析】细细推敲“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第一个问题是语序不当,“激活、找回”语序不当,应先“找回”,再“激活”,排除BC两项;第二个问题是搭配不当,“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传输”错误,应改为“传承”,排除AB两项。A项,“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传输”错误,应改为“传承”,排除A项,B项,“激活、找回”语序不当,应先“找回”,再“激活”,“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传输”错误,应改为“传承”,排除B项,C项,“激活、找回”语序不当,应先“找回”,再“激活”,排除C项。 20. ①未见杜仲有关调节血压功能的先例和记载 ②证明其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 ③是一声让人欣喜若狂的惊雷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中药杜仲的药用价值。①上文说的历代医典,下文说1948~1951年俄罗斯学者做的试验发现杜种有降血压的作用,可见此处应填“未见杜仲有关调节血压功能的先例和记载”一类内容;②上文说的俄罗斯学者的药理试验,下文说杜仲有调节血压的功能,据此可填“证明其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一类内容;③是说杜仲调节血压这一发现给人们带来的震惊效果,可填“一声让人欣喜若狂的惊雷”一类内容。 21.该对联字面上讲“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笔如果收住了就是“名”字。它告诉我们:人应懂得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拥有一颗坚守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精彩人生。 【解析】此题考核赏析对联的能力,赏析时注意从题干中给的“感悟人生哲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的角度切入,重点抓住“撇开”“捺住”分析对自己的约束、限制以及懂得放下等。 22.【写作指津】审题时首先要细读材料,勾画关键词。在这段材料中,关键词是“舞蹈队”、“群众演员”、“甘于寂寞”、“甘于平庸”、“不要打击”、“努力”。也就是说,材料指向的是“群众演员”等平凡人、普通人、小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将对象限定在平凡人身上,而不是吸引万众瞩目的名人、明星,或者扩大范围,写所有人,“别人”、“他人”等等。具体写作时,可以引用我们并不熟知的普通人,或者“主角”们平凡的人生阶段。在写作时要注意将“平凡”和“努力”结合起来写。不能单纯歌颂平凡者,也不能脱离平凡只写努力、奋斗,而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平凡面孔,都值得铭记;每一个全力以赴的普通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参考立意:①尊重、善待、铭记每一个为梦想而努力的平凡人;②为平凡赞歌,向奋斗致敬;③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生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