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济南二中高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山东省济南二中高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2020年山东省济南二中高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 ‎1. 化学现象随处可见,化学制品伴随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其中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C.“世间丝、麻、裘皆具素质……”,其中的“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其中的“剂钢”是铁合金 ‎ ‎ ‎2.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说“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碳原子”。‎​‎‎14‎C常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13‎C作为示踪原子对研究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更为方便。‎​‎‎12‎C被用来作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标准。关于‎​‎‎14‎C、‎​‎‎13‎C、‎​‎‎12‎C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与质量数相同 B.化学性质相似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 ‎ ‎ ‎3.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如图‎2‎为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如图‎2‎中c曲线是加入催化剂a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 kJ⋅mol‎−1‎ C.在反应②中,若有‎1.2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NH‎3‎的体积为‎5.6L 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反应①、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 ‎ ‎ ‎4. 有机化合物在食品、药物、材料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苯和间二甲苯的一溴代物均有‎4‎种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3‎‎)‎‎2‎C(OH)C(CH‎3‎‎)‎‎3‎的名称为‎2‎,‎2‎,‎3−‎三甲基‎−3−‎丁醇 C.‎2−‎丁烯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乙酸甲酯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能出现一组峰 ‎ ‎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L0.1mol⋅L‎−1‎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小于‎0.2‎NA B.‎0.24g Mg在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02‎NA C.‎3g由CO‎2‎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5‎NA D.‎1molNa‎2‎O‎2‎与S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 ‎ ‎6. 泛酸和乳酸均易溶于水并能参与人体代谢,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泛酸分子式为C‎9‎H‎17‎NO‎5‎ B.泛酸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与乳酸互为同系物 C.泛酸易溶于水,与其分子内含有多个羟基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有关 D.乳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 ‎ ‎ ‎7. 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以检验生成的Fe‎3+‎ C.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 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 ‎ ‎ ‎8. 工业上用发烟HClO‎4‎把潮湿的CrCl‎3‎氧化为棕色的烟‎[CrO‎2‎(ClO‎4‎‎)‎‎2‎]‎来除去Cr(‎Ⅲ‎)‎,HClO‎4‎中部分氯元素转化为最低价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ClO‎4‎属于强酸,反应还生成了另一种强酸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B.CrO‎2‎(ClO‎4‎‎)‎‎2‎中Cr元素显‎+6‎价 C.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9ClO‎4‎‎−‎+8Cr‎3+‎+80H‎−‎=8CrO‎2‎(ClO‎4‎‎)‎‎2‎+3Cl‎−‎+4H‎2‎O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 ‎ ‎9. 前四周期元素X、Y、Z、W、T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位于同一周期,X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Y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小,二元化合物E中元素Y和W的质量比为‎23:16‎;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元素Z形成的离子半径最小;T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X C.W和T的单质混合加热可得化合物T‎2‎W D.W的单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溶于水可得强酸 ‎ ‎ ‎10.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制备并收集乙酸 乙酯 B‎.证明氯化银溶 解度大于硫化银 C‎.验证溴乙烷的 消去产物是乙烯 D‎.推断S、C、Si的 非金属性强弱 A.A B.B C.C D.‎D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 ‎ 高纯碳酸锰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锰的实验过程如下:其中除杂过程包括: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X,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过滤;③已知室温下:Kap‎[Mg(OH‎)‎‎2‎]‎=‎1.8×‎‎10‎‎−11‎,Kap‎[Al(OH‎)‎‎3‎]‎=‎3.0×‎‎10‎‎−34‎,Kap‎[Fe(OH‎)‎‎3‎]‎=‎4.0×‎‎10‎‎−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剂X可以是MnO、MnO‎2‎、MnCO‎3‎等物质 B.除杂过程中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可完全除去Fe、Al、Mg等杂质 C.浸出时加入植物粉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 D.为提高沉淀MnCO‎3‎步骤的速率可以持续升高温度 ‎ ‎ ‎ Li−SOCl‎2‎电池是迄今具有最高能量比的电池。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熔点‎−110‎​‎‎∘‎C、沸点‎78.8‎​‎‎∘‎C)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不能在寒冷地区正常工作 B.SOCl‎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C.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2SOCl‎2‎+4e‎−‎=4Cl‎−‎+S+SO‎2‎ D.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 ‎ ‎ ‎ 向某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C.平衡后充入X,达到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减小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 ‎ ‎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 mol⋅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 D 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AgBr)‎ Ksp‎(AgBr)c(H‎2‎C‎2‎O‎4‎)>c(HC‎2‎O‎4‎‎−‎)‎ B.已知pKa=−lgKa,则pKa‎2‎ (H‎2‎C‎2‎O‎4‎)=4.17‎ C.‎0.1 mol⋅L‎−1‎NaHC‎2‎O‎4‎溶液中:‎c(H‎+‎)=c(OH‎−‎)+c(C‎2‎O‎4‎‎2−‎)−c(H‎2‎C‎2‎O‎4‎)‎ D.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2‎O‎4‎‎2−‎)‎将减小,c(Ca‎2+‎)‎不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 ‎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 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 CO‎2‎ 创新利用的研究。 ‎ ‎(1)已知:①CO(g)+H‎2‎O(g)⇌H‎2‎(g)+CO‎2‎(g)△H=‎−41kJ/mol ②C(s)+2H‎2‎(g)⇌CH‎4‎(g)△H=‎−73kJ/mol ③‎2CO(g)⇌C(s)+CO‎2‎(g)△H=‎−17kJ/mol 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 ‎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 ‎3.25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 CO‎2‎、CH‎3‎OH(g)‎和 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②下列措施一定不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是‎(‎    ‎) ‎(填字母)。‎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氦气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缩小容器的容积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 ‎ ‎(3)煤化工通常研究不同条件下CO转化率以解决实际问题。已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CO(g)+H‎2‎O(g)⇌H‎2‎(g)+CO‎2‎(g)‎的平衡转化率随p(H‎2‎O)/p(CO)‎及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 Kp),则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该反应的Kp与Kc的关系是________,如果提高p(H‎2‎O)/p(CO)‎,则Kp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使用铁镁催化剂的实际工业流程中,一般采用‎400‎​‎‎∘‎C左右,p(H‎2‎O)/p(CO)‎=‎3∼5‎,采取此条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实现了用CO‎2‎和H‎2‎O合成CH‎4‎.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 A.该装置能量转化形式仅存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D.反应结束后,理论上溶液的 pH 值保持不变 ‎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 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和Cr‎2‎O‎3‎,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原料红矾钠(主要成分Na‎2‎Cr‎2‎O‎7‎⋅2H‎2‎O),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得知: ⅰ.常温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Cr‎3+‎转化为CrO‎4‎‎2−‎。 ⅱ. ‎ 金属离子 Fe‎3+‎ Al‎3+‎ Cr‎3+‎ Fe‎2+‎ Bi‎3+‎ 开始沉淀的pH ‎2.7‎ ‎3.4‎ ‎5.0‎ ‎7.5‎ ‎0.7‎ 沉淀完全的pH ‎3.7‎ ‎4.9‎ ‎5.9‎ ‎9.7‎ ‎4.5‎ ‎ 回答下列问题: ‎ ‎(1)反应之前先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 ‎ ‎(2)步骤③加的试剂为________,此时溶液pH要调到‎5‎的目的________。‎ ‎ ‎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 ‎(4)⑤中酸化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 ‎ ‎(5)将溶液H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红矾钠粗晶体,精制红矾钠则对粗晶体需要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 ‎ ‎ 高碘酸钾‎(KIO‎4‎)‎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氢氧化钾溶液,可用作有机物的氧化剂。制备高碘酸钾的装置图如图(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 ‎(1)装置Ⅰ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 ‎ ‎ ‎(2)装置Ⅰ中浓盐酸与KMnO‎4‎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 ‎ ‎(3)装置Ⅱ中的试剂X是________。‎ ‎ ‎ ‎(4)装置Ⅲ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 ‎ ‎(5)上述装置按气流由左至右各接口顺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 ‎ ‎(6)装置连接好后,将装置Ⅲ水浴加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冷却析岀高碘酸钾晶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产品。 ①写出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洗涤时,与选用热水相比,选用冷水洗涤晶体的优点是________。 ③上述制备的产品中含少量的KIO‎3‎,其他杂质忽略,现称取ag该产品配制成溶液,然后加入稍过量的用醋酸酸化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然后用‎1.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bL。 已知:KIO‎3‎+5KI+6CH‎3‎COOH=3I‎2‎+6CH‎3‎COOK+3H‎2‎O KIO‎4‎+7KI+8CH‎3‎COOH=4I‎2‎+8CH‎3‎COOK+4H‎2‎O I‎2‎‎+2Na‎2‎S‎2‎O‎3‎=2NaI+‎N‎2‎S‎4‎O‎6‎ 则该产品中KIO‎4‎的百分含量是________‎(Mr(KIO‎3‎)‎=‎214‎,Mr(KIO‎4‎)‎=‎230)‎。‎ ‎ ‎ ‎ 钛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可呈现多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 ‎ ‎ ‎(2)已知电离能:I‎2‎‎(Ti)‎=‎1310kJ/mol,I‎2‎‎(K)‎=‎3051kJ/mol。I‎2‎‎(Ti)Y>Z,故A错误; B.非金属性S>C>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Z,故B错误; C.S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则S与Cu单质混合加热反应生成Cu‎2‎S,故C正确; D.S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为弱酸,故D错误;‎ ‎10.‎ ‎【答案】‎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 A‎.酯化反应需要催化剂、吸水剂; B.硝酸银过量,均为沉淀生成; C.生成的乙烯及挥发的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解答】‎ A‎.酯化反应需要催化剂、吸水剂,图中缺少浓硫酸,不能制备,故A错误; B.硝酸银过量,均为沉淀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故B错误; C.生成的乙烯及挥发的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由褪色不能证明消去产物为乙烯,故C错误;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可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答案】‎ C ‎【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 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锰,加入浓硫酸和植物粉浸出过滤得到滤液除去杂质,除杂过程包括: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X,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过滤;酸性溶液中二氧化锰氧化过氧化氢为氧气,本身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H‎2‎O‎2‎+2‎H‎+‎=Mn‎2+‎+2H‎2‎O+O‎2‎↑‎,加入碳酸氢铵形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2NH‎4‎HCO‎3‎‎​‎‎​‎‎​‎MnCO‎3‎↓+(NH‎4‎‎)‎‎2‎SO‎4‎+CO‎2‎↑+H‎2‎O,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通过一系列操作得到高纯碳酸锰。 A.试剂X使用MnO、碳酸锰调pH的优势是不引入新的杂质,但不能用MnO‎2‎; B.当Mg‎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Mg‎2+‎)≤1×‎10‎‎−5‎mol/L,根据Ksp (Mg(OH‎)‎‎2‎)‎=c(Mg‎2+‎)⋅c‎2‎(OH‎−‎)‎=‎1.8×‎‎10‎‎−11‎分析,不能除去Mg杂质; C.作为还原剂能使Mn元素化合价降低; D.难溶性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 ‎【解答】‎ A‎.试剂X可以是MnO、MnCO‎3‎等物质,目的是调节溶液pH,利于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且不引入新杂质,但不用二氧化锰,一方面避免引入杂质,同时避免②消耗更多的过氧化氢,故A错误; B.Mg(OH‎)‎‎2‎完全沉淀时,c(OH‎−‎)=‎1.8×‎‎10‎‎−11‎‎1.0×‎‎10‎‎−5‎mol/L=‎1.8‎×‎10‎‎−3‎mol/L,则pH为‎3.5∼5.5‎时不能除去Mg杂质,故B错误; C.加入植物粉是一种还原剂,使M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故C正确; D.持续升高温度,可使碳酸锰分解,故D错误;‎ ‎【答案】‎ C,D ‎【考点】‎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解析】‎ 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失电子的是Li,在负极发生反应,得电子的是SOCl‎2‎,在正极发生反应;电解液的熔点为‎−110‎​‎‎∘‎C、沸点为‎78.8‎​‎‎∘‎C,电池可以在‎−110‎​‎‎∘‎C∼78.8‎​‎‎∘‎C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据此解答。‎ ‎【解答】‎ A‎.该电池可以在‎−110‎​‎‎∘‎C∼78.8‎​‎‎∘‎C环境下正常工作,所以在寒冷地区正常工作,故A错误; B.SOCl‎2‎分子的中心原子为S,其价层电子对数=‎3+‎1‎‎2‎(6−1×2−2×1)‎=‎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6−1×2−2×1)‎=‎1‎,则SOCl‎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故B错误; C.根据电池的总反应‎4Li+2SOCl‎2‎=4LiCl+S+SO‎2‎可知,Li在负极失去电子,SOCl‎2‎在正极得到电子,则正极反应为:‎2SOCl‎2‎+4‎e‎−‎=‎4Cl‎−‎+S+SO‎2‎,故C正确; D.Li是活泼金属,易与O‎2‎反应,也能与水反应,SOCl‎2‎遇水会发生反应:SOCl‎2‎+H‎2‎O=SO‎2‎+2HCl,因此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故D正确;‎ ‎【答案】‎ B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析】‎ 温度在a‎​‎‎∘‎C之前,升高温度,X的含量减小,温度在a‎​‎‎∘‎C之后,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曲线上最低点为平衡点,最低点之前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最低点之后,各点为平衡点,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A‎.Q点时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最小、转化率最大,故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B正确; C.反应物有X、Y两种,平衡后充入X,达到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故C错误; D.W点对应的温度低于M点对应的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W点Y的正反应速率小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故D错误。‎ ‎【答案】‎ A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发生变性,为不可逆反应,析出固体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 B.乙醇易挥发,乙醇及生成的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乙烯生成,故B错误; C.NaHSO‎3‎溶液电离显酸性,Na‎2‎SO‎3‎溶液水解显碱性,则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弱,故C错误; D.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的浓度未知,Qc>Ksp时生成沉淀,则不能比较Ksp‎(AgBr)‎、Ksp‎(AgCl)‎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 A,D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 酸性越强,H‎2‎C‎2‎O‎4‎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C‎2‎O‎4‎‎2−‎的浓度越大,根据图示可知,①代表的是H‎2‎C‎2‎O‎4‎、②代表的是HC‎2‎O‎4‎‎−‎③代表的是C‎2‎O‎4‎‎2−‎。 A.根据图示曲线判断各离子浓度大小; B.b点pH=‎4.17‎,c(C‎2‎O‎4‎‎2−‎)‎=c(HC‎2‎O‎4‎‎−‎)‎,结合Ka‎2‎ (H‎2‎C‎2‎O‎4‎)‎的表达式计算; C.由图可知,NaHC‎2‎O‎4‎溶液pH=‎3∼4‎,证明溶液显示酸性,结合质子守恒分析; D.加入少量CaCl‎2‎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C‎2‎O‎4‎‎2−‎)‎将减小,c(Ca‎2+‎)‎不可抵消,所以c(Ca‎2+‎)‎增大。‎ ‎【解答】‎ 酸性越强,H‎2‎C‎2‎O‎4‎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C‎2‎O‎4‎‎2−‎的浓度越大,根据图示可知,①代表的是H‎2‎C‎2‎O‎4‎、②代表的是HC‎2‎O‎4‎‎−‎③代表的是C‎2‎O‎4‎‎2−‎。 A.根据图示可知,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C‎2‎O‎4‎‎2−‎)>c(HC‎2‎O‎4‎‎−‎)>c(H‎2‎C‎2‎O‎4‎)‎,故A错误; B.b点容易的pH=‎4.17‎,此时c(C‎2‎O‎4‎‎2−‎)‎=c(HC‎2‎O‎4‎‎−‎)‎,Ka‎2‎ (H‎2‎C‎2‎O‎4‎)=c(C‎2‎CO‎4‎‎2−‎)⋅c(H‎+‎)‎c(HCO‎4‎‎−‎)‎=c(H‎+‎)‎=‎10‎‎−4.17‎,则pKa‎2‎ (H‎2‎C‎2‎O‎4‎)=−lg‎10‎‎−4.17‎=‎4.17‎,故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B正确; C.NaHC‎2‎O‎4‎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H‎+‎)+c(H‎2‎C‎2‎O‎4‎)=c(OH‎−‎)+c(C‎2‎O‎4‎‎2−‎)‎,则c(H‎+‎)=c(OH‎−‎)+c(C‎2‎O‎4‎‎2−‎)−c(H‎2‎C‎2‎O‎4‎)‎,故C正确; D.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存在CaC‎2‎O‎4‎(s)⇌C‎2‎O‎4‎‎2−‎(aq)+Ca‎2+‎(aq)‎平衡,加入少量CaCl‎2‎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C‎2‎O‎4‎‎2−‎)‎将减小,c(Ca‎2+‎)‎不可抵消,所以c(Ca‎2+‎)‎增大,故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答案】‎ CO‎2‎(g)+4H‎2‎(g)⇌CH‎4‎(g)+2H‎2‎O(g)△H‎=‎‎−162kJ/mol ACD 放热,相等,不变,投料比太低,CO的转化率不高,而投料比‎3∼5‎时转化率已经在‎97%‎左右,再增加投料比收益不明显,经济上不划算,而反应温度是根据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来制定的 B,C,D ‎【考点】‎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 ‎(1)该小题是一道典型的盖斯定律的应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用③‎−2×‎①+②即可得到目标方程,注意各物质的状态不要漏标; (2)①先写出反应方程式CO‎2‎+3H‎2‎⇌CH‎3‎OH+H‎2‎O,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只要算出任意一种物质的速率,即可得到氢气的反应速率; ②转化率即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百分率,可以用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相同条件下)来计算,据此来分析各选项即可; (3)根据题图,当p(H‎2‎O)‎p(CO)‎相同时,温度越高转化率越低,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4)虽然题干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人工光合系统”,实际上因为该装置无外电源,因此必然为一个原电池装置,再来根据原电池的规律分析即可。‎ ‎【解答】‎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2×‎①+②得到CO‎2‎(g)+4H‎2‎(g)⇌CH‎4‎(g)+2H‎2‎O(g)‎,‎△H=‎−171KJ/mol−2×(−41kJ/mol)+(−73kJ/mol)‎=‎−162kJ/mol; 故答案为:CO‎2‎(g)+4H‎2‎(g)⇌CH‎4‎(g)+2H‎2‎O(g)△H=‎−162kJ/mol;‎ ‎①该反应为:CO‎2‎(g)+3H‎2‎(g)⇌H‎2‎O(g)+CH‎3‎OH(l)‎;先求出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t=‎△nV−t=‎1.00−0.25‎‎2L−10min=0.0375mol/(L⋅min)‎,则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CO‎2‎的三倍,即‎0.1125mol/(L⋅min)‎; 故答案为:‎0.1125mol/(L⋅min)‎; ②A.向原容器中充入更多的CO‎2‎一定会导致CO‎2‎的转化率降低,A正确; B.向原容器中充入氢气(另一种反应物),则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B错误; C.容器是定容的,充入氦气后容器体积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不改变,因此平衡也不会改变,平衡转化率自然也不会改变,C正确; D.催化剂不改变平衡,自然无法影响转化率,D正确; E.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正向),则CO‎2‎转化率增大,E错误; F.将水蒸气(产物)从体系中分离,可以使逆反应速率小于正反应速率,平衡也会正向移动,CO‎2‎转化率增大,F错误; 故答案为:ACD;‎ ‎①当p(H‎2‎O)‎p(CO)‎相同时,温度越高转化率越低,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②既然我们用某组分的平衡压强来代替物质的量浓度,Kp=‎p(CO‎2‎)p(H‎2‎)‎p(CO)p(H‎2‎O)‎,而平衡压强与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说明Kp=Kt;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因此改变p(H‎2‎O)‎p(CO)‎不会影响Kp;根据图表我们发现若投料比太低,CO的转化率不高,而投料比‎3∼5‎时转化率已经在‎97%‎左右,再增加投料比收益不明显,在经济上不划算,而反应温度是根据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来制定的,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故答案为:相等;不变;投料比太低,CO的转化率不高,而投料比‎3∼5‎时转化率已经在‎97%‎左右,再增加投料比收益不明显,经济上不划算,而反应温度是根据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来制定的;‎ A‎.根据分析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A错误; B.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回正极,因此铜为正极,CO‎2‎在正极得电子转变为甲烷,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正确; D.负极发生水的光解‎2H‎2‎O=‎4H‎+‎+4e‎−‎+O‎2‎↑‎,因此电池的总反应方程为CO‎2‎+2H‎2‎O=CH‎4‎+‎‎20‎‎2‎,因此理论上溶液pH不变,D正确; 故答案为:BCD。‎ ‎【答案】‎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铬铁矿的浸取率 NaOH溶液,使Fe‎3+‎、Al‎3+‎均完全转化为Fe(OH‎)‎‎3‎和Al(OH‎)‎‎3‎沉淀而除去 ‎3NaBiO‎3‎+2Cr‎3+‎+70H‎−‎+H‎2‎O‎=‎‎2CrO‎4‎‎2−‎+3Na‎+‎+3Bi(OH‎)‎‎3‎ ‎2CrO‎4‎‎2−‎+2H‎+‎⇌Cr‎2‎O‎7‎‎2−‎+H‎2‎O 重结晶 ‎【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和Cr‎2‎O‎3‎,含有Al‎2‎O‎3‎、SiO‎2‎等杂质),加入过量稀硫酸,固体A为SiO‎2‎,溶液B中含有Cr‎3+‎、Al‎3+‎、Fe‎2+‎,在B中加入过氧化氢,可生成Fe‎3+‎,调节溶液pH可除去Fe‎3+‎、Al‎3+‎,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即固体D,溶液E含有Cr‎3+‎,在溶液E中加入NaBiO‎3‎和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固体G为Bi(OH‎)‎‎3‎,溶液F含有Na‎2‎CrO‎4‎,酸化可得Na‎2‎Cr‎2‎O‎7‎,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Na‎2‎Cr‎2‎O‎7‎⋅2H‎2‎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铬铁矿的浸取率,反应之前先将矿石粉碎,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铬铁矿的浸取率;‎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步骤③加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NaOH溶液;此时溶液pH要调到‎5‎的目的使Fe‎3+‎、Al‎3+‎均完全转化为Fe(OH‎)‎‎3‎和Al(OH‎)‎‎3‎沉淀而除去,而铬离子不沉淀, 故答案为:NaOH溶液;使Fe‎3+‎、Al‎3+‎均完全转化为Fe(OH‎)‎‎3‎和Al(OH‎)‎‎3‎沉淀而除去;‎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在溶液E中加入NaBiO‎3‎和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固体G为Bi(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aBiO‎3‎+2Cr‎3+‎+70H‎−‎+H‎2‎O=‎2CrO‎4‎‎2−‎+3Na‎+‎+3Bi(OH‎)‎‎3‎, 故答案为:‎3NaBiO‎3‎+2Cr‎3+‎+70H‎−‎+H‎2‎O=‎2CrO‎4‎‎2−‎+3Na‎+‎+3Bi(OH‎)‎‎3‎;‎ 酸化使CrO‎4‎‎2−‎转化为Cr‎2‎O‎7‎‎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4‎‎2−‎+2H‎+‎⇌Cr‎2‎O‎7‎‎2−‎+H‎2‎O, 故答案为:‎2CrO‎4‎‎2−‎+2H‎+‎⇌Cr‎2‎O‎7‎‎2−‎+H‎2‎O;‎ 将溶液H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红矾钠粗晶体,此操作为重结晶, 故答案为:重结晶。‎ ‎【答案】‎ 圆底烧瓶 ‎16H‎+‎+10Cl‎−‎+2MnO‎4‎‎−‎‎=‎‎2Mn‎2+‎+8H‎2‎O+5Cl‎2‎↑‎ NaOH溶液 使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反应更充分 aefcdb ‎2KOH+KIO‎3‎+Cl‎2‎‎△‎‎​‎‎​‎KIO‎4‎+2KCl+H‎2‎O‎,降低KIO‎4‎的溶解度,减少晶体损失,‎‎(107b−3a)×115‎‎83a‎×100%‎ ‎【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 实验目的为制备高碘酸钾,根据图示可知,装置Ⅲ中为制备装置,发生反应为‎2KOH+KIO‎3‎+Cl‎2‎‎△‎‎​‎‎​‎KIO‎4‎+2KCl+H‎2‎O;则装置Ⅰ中浓盐酸与KMnO‎4‎混合制取氯气,发生反应为‎16H‎+‎+10Cl‎−‎+2MnO‎4‎‎−‎=‎2Mn‎2+‎+8H‎2‎O+5Cl‎2‎↑‎;制取的氯气中混有HCl,需要用装置Ⅵ中的饱和食盐水除去,洗气瓶中导管采用“长进短出”方式;然后将氯气通入装置装置Ⅲ中制备高碘酸钾;氯气有毒,多余的氯气需要用装置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据此解答。‎ ‎【解答】‎ 由图可知,装置I中仪器甲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装置Ⅰ中浓盐酸与KMnO‎4‎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6H‎+‎+10Cl‎−‎+2MnO‎4‎‎−‎=‎2Mn‎2+‎+8H‎2‎O+5Cl‎2‎↑‎, 故答案为:‎16H‎+‎+10Cl‎−‎+2MnO‎4‎‎−‎=‎2Mn‎2+‎+8H‎2‎O+5Cl‎2‎↑‎;‎ 装置Ⅱ中的试剂X是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NaOH溶液;‎ 装置Ⅲ中搅拌后可使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反应更充分, 故答案为:使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反应更充分;‎ 装置Ⅲ中为制备装置,发生反应为‎2KOH+KIO‎3‎+Cl‎2‎‎△‎‎​‎‎​‎KIO‎4‎+2KCl+H‎2‎O;则装置Ⅰ中浓盐酸与KMnO‎4‎混合制取氯气,发生反应为‎16H‎+‎+10Cl‎−‎+2MnO‎4‎‎−‎=‎2Mn‎2+‎+8H‎2‎O+5Cl‎2‎↑‎;制取的氯气中混有HCl,需要用装置Ⅵ中的饱和食盐水除去,洗气瓶中导管采用“长进短出”方式;然后将氯气通入装置装置Ⅲ中制备高碘酸钾;氯气有毒,多余的氯气需要用装置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fcdb, 故答案为:aefcdb;‎ ‎①由图可知,装置Ⅲ中KOH与碘酸钾、氯气反应制备KI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KIO‎3‎+Cl‎2‎‎△‎‎​‎‎​‎KIO‎4‎+2KCl+H‎2‎O, 故答案为:‎2KOH+KIO‎3‎+Cl‎2‎‎△‎‎​‎‎​‎KIO‎4‎+2KCl+H‎2‎O; ②高碘酸钾‎(KIO‎4‎)‎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洗涤时,与选用热水相比,选用冷水洗涤晶体的优点是降低KIO‎4‎的溶解度,减少晶体损失, 故答案为:降低KIO‎4‎的溶解度,减少晶体损失; ③由题意可知,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0mol⋅L‎−1‎ ×bL=bmol,根据I‎2‎‎+2Na‎2‎S‎2‎O‎3‎=2NaI+‎N‎2‎S‎4‎O‎6‎可知,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bmol×‎1‎‎2‎=0.5bmol, 设样品中KIO‎4‎的物质的量为xmol,KIO‎3‎的物质的量为ymol,结合反应KIO‎3‎+5KI+6CH‎3‎COOH=3I‎2‎+6CH‎3‎COOK+3H‎2‎O、KIO‎4‎+7KI+8CH‎3‎COOH=4I‎2‎+8CH‎3‎COOK+4H‎2‎O可知, 则:‎3y+4x=‎0.5b,‎214y+230x=a, 联立解得:x=‎‎107b−3a‎166‎, 所以样品中KIO‎4‎的百分含量为:‎230g/mol×‎107b−3a‎166‎molag‎×100%=‎(107b−3a)×115‎‎83a×100%‎, 故答案为:‎(107b−3a)×115‎‎83a‎×100%‎。‎ ‎【答案】‎ K‎+‎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p‎6‎电子,Ti‎+‎失去的是‎4‎s‎1‎电子 ‎6‎‎,sp‎3‎、sp‎2‎,‎bd 三者都是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 TiO‎2+‎或‎(TiO‎)‎n‎2n+‎,正四面体 ‎3‎‎31‎ρNA‎×‎‎10‎‎10‎ ‎【考点】‎ 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晶胞的计算 ‎【解析】‎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1)Ti原子中‎3d、‎4s能级上电子为其价电子; (2)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或半满时较稳定; (3)①根据图知,Ti原子配位数是‎6‎;甲基上的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环上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 ②Ti原子和氯原子、O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C−H和C−C及C−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4)这几种物质熔沸点较低,为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其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成正比,分子间作用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5)该阳离子中每个Ti‎4+‎含有氧离子个数=‎2×‎1‎‎2‎=1‎;硫酸根离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6+2−4×2‎‎2‎=4‎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该离子空间构型; (6)白色球个数=‎8×‎1‎‎8‎+6×‎1‎‎2‎=4‎、黑色球个数=‎12×‎1‎‎4‎+1‎=‎4‎,晶胞棱长‎=‎‎3‎MNA‎×4‎ρ,晶胞中Ti原子与N原子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一半。‎ ‎【解答】‎ Ti原子中‎3d、‎4s能级上电子为其价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或半满时较稳定,K‎+‎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p‎6‎电子,Ti‎+‎失去的是‎4‎s‎1‎电子,失电子前者较后者难,所以I‎2‎‎(T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