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12)
霞浦一中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基础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羌笛(qiāng) 戍楼(shù) 草檄(jí) 缴纳(jiăo) B.黯然(àn) 禾黍(shŭ) 咫尺(zhĭ) 渭城(wèi) C.顺遂(suí) 什锦(shí) 蒸馏水(liú) 蹒跚(pán) D.老妪(ōu) 犹得(yóu) 拊膺(fŭ) 邺城(yè) 2、 下列选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官吏 元霄 戍守 好收吾骨瘴江边 B.愁思 崎岖 青丝 鸡声茅店月 C.潇湘 徘徊 降幡 故垒萧萧 D.卖炭 擒贼 旄头 城郭 3、 从下面诗句中,选出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 A.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C.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凭借,倚仗) B.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C.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过了一些时候)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威严) 5、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人故意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虚写。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下面句子中的“者”字前后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7、下列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许以负秦曲 ②臣请完璧归赵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 ⑤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 ⑥卒廷见相如 ⑦毕礼而归之 ⑧且庸人尚羞之 ⑨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①②⑦/③⑤/④⑥⑧/⑨ B.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 C.①②⑨/④⑧/③⑤⑥/⑦ D.①/②⑦⑨/③④⑥/⑤⑧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行驶不到一公里,走了一个“之”字形后,拐上了一条不到2米的小径,两边是矮矮的篱笆,隔几米就有一棵旱柳,颇有乡野风情。 B.他中等身高,穿一件半旧的棉布长袍,颜色有点陈旧,戴着细黑边的眼镜,头发剪得很短,看人的时候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C.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老无所依”,不要在城市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后“悄然离去”,是所有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漠视的问题。 D.在我们的农村——传统文化的基地,传统文化活动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即使在过年的时候,他们也早早地离乡去打工;即使在家乡,他们也宁愿看电视消遣。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马年春晚已落下帷幕,媒体对其褒贬不一。春晚已经办了30多年,要解决好“众口难调”的问题本非易事,所以一味求全责备冯小刚也有失公允。 B.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人建国初随丈夫甘祖昌将军回到江西老家,当时农村条件极为艰苦,她却安之若素,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 C.中央“六项禁令”出台后,有人变出入高档餐饮场所为出入隐蔽的私人会所,变行贿送礼为冠冕堂皇的“试吃试用”,但这些花招不过是巧言令色,改变不了其腐败实质。 D.省人口计生委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绝非信手拈来般容易,还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省省情的实施方案。 10、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封常清率领军队,保卫疆土,在边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为报效君王而浴血奋战,岑参写《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他预祝胜利。 B.李商隐,字义山,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C.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多用典故。 D.苏轼,字子长,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开创了豪放词派。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各小题(19分) 卢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颖从之。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颖纳之,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呼人,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B.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C.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D.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授”“拜”等词语。 B.“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 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赦书”是皇帝用来传达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给予他重任。 B.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 C.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 D.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5分) (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5分) (二)默写名句(10分) 15、 ,天涯共此时。16、今逢四海为家日, 。 17、 ,香雾霏霏月转廊。18、五花连钱旋作冰, 。 19、 ,千金散尽还复来。20、城上高楼接大荒, 。 21、竹批双耳峻, 。22、 ,波澜动远空。 23、雪尽胡天牧马还, 。24、 ,肯将衰朽惜残年! (三)诗歌阅读(10分) 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化经典阅读(6分) 2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3分)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3分)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29题。 湖 王 蒙 ①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②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③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④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⑤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太缺少湖水了。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地出现衷心的笑容。 ⑥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在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四周是长满枞树的高处终年积雪的山坡。时而有强劲的风自由地吹过。我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一种阔大。我不能不庆幸我终于离开了大城市,离开了那一个区一个胡同一处房子。我面对着的是一个严峻的、带几分神秘和野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巨大而晶莹的咸湖,它冷静而又尊严,凛然而又高耸地存在着。你觉得你其实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去亲近它。 ⑦在天山南麓的焉耆与库尔勒之间,有一个大湖——博斯腾湖,浩淼无际,芦苇丛生,坐着汽艇穿来穿去也见不到岸。据说有一个外国的总理看展览的时候看到博斯腾湖的照片甚感惊异,他说:“新疆不是不靠海吗?”那宛如内陆的海,那是远古时代的海的遗留,那是对于远离大海的新疆的特殊的慰安。 ⑧在阿尔卑斯山的脚下,在芝加哥的北边,在布加勒斯特的市区,在高原墨西哥城近郊,我造访过许多湖泊。我流连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离去,我太对不起上苍的得意创造与生活给予我的机缘。 ⑨而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呢?它是1993年6月走入我的记忆的。这是又一种心绪,又一番风趣。它是那样亲切随和,那样为人所有为人所用。它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资源,它是一种大自然的慷慨,也是特有的风水——它象征着斗门人的、白藤湖人的无限发达的可能。度假村的修建已经开辟了新的历史。白藤湖是一个更加人化的湖、人化的自然。1993年我有幸在这里居住了若干天。居住在白藤湖,我觉得好舒适而又平安。我觉得发展其实并不难,生活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好好地做,只要不把力量放在破坏上。只要我们变得更近人情一些,更简单一些。只要我们多一点美好的祝愿,少一点恶狠狠的狼眼。 1994年4月 27.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湖》是一篇精美的状物抒情散文。“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这篇散文能将“湖”描绘得神奇美妙、秀色可餐,是因为作者对其有着发自内心的深挚的情感。 B.文章开头直抒胸臆——“我喜爱湖”,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主体通过想象丰富成文,夹叙夹议,最后又结于感悟,感情上有所升华。首尾照应,圆和自然。 C.太液池给了幼年的“我”一个奇异的温柔,天山深处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给了中年的“我”一种“庄严”和“庆幸”。 D.本文第4段围绕“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这个中心句,连用五个排比句式,褒赞湖对人类的作用和深情。从物质到精神,从具象到抽象,从自然到人文等方面说明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E.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新疆赛里木湖的盘山公路上的重型卡车,远古时代海的遗留——博斯腾湖,都体现了湖对人类的一种情意。 28.“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29.本文作者含蓄地表达了现代人对景观建设的复杂感情,结合本文,联系实际实例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五、作文(60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近日,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播出特立独行的尚雯婕与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合作的《夜之缪斯》,使人焦躁的内心获得难得的平静与放松。 主持人称赞:传统与时尚结合,跨越音乐的国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老歌唱家李谷一提出质疑:在中国舞台上,尤其是和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之时,怎能外国语言唱? 尚雯婕解释:世界音乐作为特别曲类,面对的不只是中国观众,太原汁原味,可能他们听不懂。 语文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2016.12) 一、语言基础题 1. B A草檄 xí C顺遂suì 老妪 yù 2. A 元霄应为“元宵” 3. C C不对偶,其他都是对偶 4. D 严:尊重 5. C 是实写 6. B 其他是因果关系,b是判断 7. B 使动、作动词、作状语、意动 8. D A表意不明,应该是“两米宽的小径”。B语序不行,应该是“ 头发剪得很短,戴着细黑边的眼镜”。C否定失当。 1. B项,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A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跟宾语。C项,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此处不合语境。D项,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此处用错对象。 2. D 苏轼,字子瞻。《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作品。 二、古诗文阅读 11.B 12.C(“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 13.D(“忠诚不渝”有误。原文中多次出现表示“士兵溃散”的语句,比如“俄而众溃”“而人马复散”。) 14.(10分)(1)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且”“更”“倍道”“此„„也”判断句各1分,句意1分) (2)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去”“而”“一朝”“奉”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卢志字子道,最初征用为公府掾、尚书郎,外任邺城令。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时,喜欢他的才量,委以心腹,于是成为谋主。齐王司马囧起兵,派使臣告诉司马颖。司马颖的前锋都督赵骧被司马伦打败,士兵惊恐,多数人主张退保朝歌。卢志说:“如今我军失利,敌人刚胜,必定放松警惕而骄横,如果按兵不动,三军害怕失败,我担心不可用。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司马颖听从了他。等到司马伦被打败,卢志劝司马颖说:“齐王号称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下,殿下径直渡过黄河,这是大功,没有人能与殿下相比,而齐王现在却要与殿下共辅朝政。我听说两雄不能并处,功名不能并立,现在最好以太妃有小病为由,请求回去探望,推崇齐王,慢慢笼络天下人心,这是上策。”司马颖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以母亲有病为由回封国,把重任交给司马囧。由此司马颖获得了广泛赞誉,人心向往。 等到司马乂死后,司马颖上奏卢志任中书监,留在邺城,参与相府的事情。皇帝败于荡阴,司马颖派卢志带兵迎接皇帝。王浚攻打邺城时,卢志劝司马颖送皇帝回洛阳。当时士兵还有一万五千人,卢志夜里重新组合,到天亮,都排成队列,但程太妃留恋邺城不肯走,司马颖不能决定。一会儿众人溃散,只有卢志和儿子卢谧、侄子卢綝、殿中武贲一千人。卢志再次劝司马颖早出发。这时有道士姓黄,号圣人,太妃相信他。等把他叫进来,他要了两杯酒,喝完,扔杯而去,于是决定用卢志的计谋。但人马又散了,卢志在营阵间寻找,得到几辆鹿车,司马督韩玄召集黄门,得一百多人。卢志入见皇帝,皇帝问他:“什么原因溃散如此?”卢志回答道:“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皇帝说:“很好。”于是驾牛车出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驻守洛阳,皇帝召他来,皇帝到汲郡时郝昌赶到,兵势很盛。卢志高兴军威重振,奏天子应下赦书,和百姓共庆。奔散者大多归来,百官基本齐备。皇帝很高兴,赏赐卢志二百匹、绵百斤、衣一套、鹤绫袍一件。 洛阳陷落,卢志带领妻子儿女往北投奔并州刺史刘琨。到达阳邑,他们被刘琨俘虏,卢志与次子卢谧、卢诜等同被害于平阳。 默写: 15海上生明月 16、故垒萧萧芦荻秋 17、东风袅袅泛崇光 18幕中草檄砚水凝 19、天生我材必有用 20、海天愁思正茫茫 21、风入四蹄轻 22、郡邑浮前浦 23、月明羌笛戍楼间 24、欲为圣明除弊事 25、(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1分)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1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1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分) 解析 :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题考查诗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鉴赏 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 。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 ,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 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 ,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 “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三、文化经典阅读 26、(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 四、 现代文阅读 27.BE解析:B项,“想象”应为“联想”,“夹叙夹议”有误;E项,新疆赛里木湖的盘山公路上的重型卡车错。 28.(1)极富哲理诗意,从本质上指出喜爱湖的原因。(2)承上启下(或过渡)。承上,品读太液池之后对他的感悟启迪;启下,与物象结合,引人对湖的性格联想思考,为下文对具体的湖的描述做好铺垫。 29.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也要学会改造自然,同时要尊重自然。我们在利用开辟自然资源作为览胜的景观、度假的栖息地时,可千万不能为了“一切向钱看”而破坏了大自然造化的和谐与美丽,以至人类自己戕害自己。具体实例。 五、作文:这个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就其寓意来看,当是强调做事要有定力,不受诱惑或干扰,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由此可有以下立意:①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外抓住文句的关键词——“那些步伐稳健的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等两句中的“放弃”一词,也可有以下立意:②做事要永不言弃,坚持到底。 要是抓住“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这两句,可以有这样的理解:青蛙之所以放弃是不相信自己。由此也可有这样的立意:③相信自己,尤其是别人说你不行的时候。 偏题的立意: ①宁静致远,②残缺的美丽,③实践出真知,④要勇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