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赤峰二中2015级2016—2017学年度 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刘易斯拐点看“腾笼换鸟” “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议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1.下列关于“腾笼换鸟”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未全面 实施的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 B.“刘易斯拐点”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 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 C.“刘易斯拐点”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 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D.“腾笼换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成本较 低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2.下列不属于“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从现有情形来看,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 B.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甚至已经高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 C.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 D.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是否实施“腾笼换鸟”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来,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 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 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 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 C.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 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来被动改 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学界泰斗蔡元培 1916年,北京大学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一方面,教育部宣称要关闭它;另一方面,学校内部正上演着一幕幕罢工与冲突的闹剧。这一年的12月26日,蔡元培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与北京大学前任校长不同的是,蔡元培是个既有民主作风又有创新精神的校长。到校的第一天,见到校工们整齐地站在大门口面带微笑向他这个新校长行礼,蔡元培便主动脱帽回礼。此后,也经常可以看到他彬彬有礼地向校工们还礼的情景。这个举动虽小,却犹如引起飓风的蝴蝶振翅,将校园内的封建尊卑积习吹得一干二净。 由于蔡元培有着多年的办学经验,他深知办好大学最关键的是拥有一批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优秀教员。上任伊始,他便多次去拜访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和创办《新青年》而闻名的陈独秀。陈独秀名气很大,但却没啥学历,称不上是学者。蔡元培力排众议,以闪电般的速度聘他为文科学长。之后,蔡元培又广纳贤才,聘请了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如鲁迅、李大钊、刘半农、徐悲鸿、马寅初、李四光等。一时间,北大犹如一棵梧桐树,引来了无数金凤凰。根据1918年的统计,北大教授人数为90人,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在35岁左右,最年轻的教授徐宝璜仅21岁。就这样,北大涌现出一批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教员,一方面扫除了此前的陈腐之气,另一方面也让北京大学成为革新运动的先锋。 到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学术和科研氛围空前浓厚,不同学派的专家学者要么著文,要么登台授课。每星期六下午,既有胡适用资产阶级观点讲授《中国哲学史》,也有梁漱溟讲授孔孟之道;而在文字学方面,黄侃作为旧国粹派的代表人物和新白话派的钱玄同,经常针锋相对。有意思的是,有一次钱玄同正在讲课,黄侃也在对面教室讲课。黄侃故意放大声音说钱玄同的观点是如何如何不合古训,如何如何荒诞离奇,而钱玄同似乎没有注意这些,继续不动声色地授课,学生们对这种能包纳不同学派学说和思想的做法感到很满意,也感受到北京大学迎来了曙光。 在招揽优秀教员的同时,蔡元培还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大刀阔斧对北大进行改革。 蔡元培初到北大时,学校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蔡元培任校长后,当年即组织了评议会,从全校每5名教授中选举评议员1人,校长为评议长。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接着组织各门教授会,由各门的教授公举教授会主任,任期两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门的教务,规划本学门的教学工作。这些改革,改变了京师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封建衙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蔡元培主张“沟通文理”,在北大建立起预科、本科和研究所这三级学制。到1919年,北大又进行改革,撤销文、理、法三科界限。全校设立包括数学、物理、地质、哲学、化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法律和经济等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在蔡元培的倡导下,从1917年暑期开始,北京大学就改变了招生中注重资格、看其出身的旧制度,而以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录取学生的标准。1918年4月,北京大学夜校开办,这在北大历史上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都是个创举。蔡元培倡导男女平等,从1920年起北大就破天荒地招收女学员,这开创了中国大学教育男女同校学习的先河。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整顿,一时间让北京大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当时很多学者所说的那样,蔡元培在1917年到1920三年多的时间,将一个充斥着官僚作风的乌烟瘴气之地,整顿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高等学府,也把学风涣散、死气沉沉的北京大学变成一个治理有方、流淌新风的文化圣地。 (摘编自布衣《民国校长·学界泰斗蔡元培》) 相关链接 ①“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 ②蔡元培早年接受传统教育,饱读经书,是清末名翰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厚的研究和感情。其后为使民族再度复兴,他开始留心西学,多次游学于国外,前后长达十余年。这使他有着极为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 (谢素蓉《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体现自己的民主作风和创新精神,蔡元培到校第一天,就主动同站在大门口 面带微笑向他这个新校长行礼的校工们脱帽回礼。 B.蔡元培早年饱读经书,后又游学西方,可谓学识渊博;191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奠定了北大的精神传统,可谓名副其实的学界泰斗。 C.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学术和科研氛围空前浓厚,不同学派的专家学者要么著文, 要么登台授课,他们在宣讲自己的观点时经常针锋相对。 D.蔡元培力主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做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举动,如广纳贤才、 教授治校、依据成绩好坏录取学生、开办夜校、男女同校学习等。 5. 为何蔡元培任校长后不久,北大便涌现出一批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教员?请结合材料简 述原因。(4分) 6. 在借鉴西方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蔡元培在北大做了哪些改革?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著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 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 除了收拾园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 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 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竞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 )(5分) A.小说开篇莲池老人的“亮相”——“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 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似的”,别开生面,犹如一幅意境悠远的中国传统 山水画。 B.作者写莲池老人不愿买电视这件事,不仅体现了老人的节约,更突出了老人生活 的清贫,而最后先“先占坟头后又平”一事又含蓄的写出了老人内心深处自私的 一面,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 C.小说采用多种描写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莲池老人”这一形象,既有语言描 写、肖像描写,还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莲池老人的精神风貌和高 尚品质。 D.本文写了一个普通的老人,练出了不寻常的本领: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隔着 一个池塘,竟能听得出“野物上了钟楼”。他就像一尊雕像,默默地守卫着那唐 代遗物——钟楼,不为金钱,不为私欲。 E.这篇小说语言精练质朴、情节曲折,视角独特,主题深远。作者借“莲池老人” 之语——“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来讽刺现代社 会人心的浮躁和精神生活的匮乏。 8.文章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9.莲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士。 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骚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后知贡举 。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日:“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日:“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本部尚书,固辞,不许。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命却其章。复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 (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 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B.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 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C.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 /一兵不可得 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D.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 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面; 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 B.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他 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 C.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批 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 D.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得以 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5分) (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15.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引“汤之问棘”,说鹏背翼巨大,能够“ ”,穿越云气,背负青天到南海。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走在高峻的山路上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恒大集团工会举办首届职工书画展,公司职工舞文弄墨,共度国庆佳节。 ②薛刚和李明明认识也有十八年了,但除了见面点点头,寒暄几句,就没有别的,他们之间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③在那流金砾石的岁月里,许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搞国防建设。 ④作家刘慈欣创作的长篇小说《三体》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科幻佳作,获得第73届“雨果小说奖”当之无愧。 ⑤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成功评选了年度十大流行语,“新常态”“高大上”“萌萌哒”等词语脱颖而出。 ⑥王维在诗歌中常常把宗教体验转化为一种审美体验,从而创造出出神入化而又饱含禅宗神韵的千古佳句。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徐玉玉事件之后,清华教师被骗1760万元的消息又引起了轩然大波。针对电信诈 骗或络诈骗日益猖獗,公安机关提示广大市民一定要了解最基本的防骗常识。 B.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等特 点,成为“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C.有的人看惯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至罕见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 今年来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外的案件。 D.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络已基本建成,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距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孔子思想里渗透着道德的身影, ,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 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许多统治者认为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 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 ④ 肯定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格优秀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常人 ⑤ 没有通过德行来追求生活的幸福, ⑥ 很难获得长久的幸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而 只有 还 所以 因为 所以 B 所以 / 才 还 假如 就 C 因此 只有 就 也 如果 就 D 因为 只要 也 而且 不仅 而且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观看汉字听写大会之类节目,人们惊奇的是这些青涩的学子, ① ,答案似很简单:潜心钻研,反复记诵默写。问题是有必要在这方面花那么大工夫吗? ② ,关键还在于兴趣。年轻学子求知若渴,特别是对那些有难度和深度的对象,会怀有一种朦胧的敬意。其实许多书本知识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可能是无用的,因为不能直接派上用处,但是 ③ 。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阿基拉是黑人子弟,参加英语拼写大赛,从学区一路比拼杀到华盛顿,最后名列前茅的竟然是她和一名亚裔学生,缘由也正在于此,他们的精神力量由此被激发,才智得到认可,尊严得到维护。 21.下面是某机构组织的“生存导航夏令营”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军事训练 开阔视野 草原游 生存营销 增强体能 加强沟通 开营破冰 团队意识 项 目 共7 天 目 标 夏令营 营员25人 → 优秀营员5人 六、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高二(1)班举办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李明说,高考之路是用试卷铺出来的,多做题,熟能生巧;王华说,做题固然重要,但方法更重要,有了科学的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张敏说,只有练就强壮的体魄,才能应战高负荷的学习,加强锻炼,积蓄体能,才是王道…… 你怎样看待这些不同的声音?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5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答案 1.D 项“再把成本较低的先进产业引进来”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 2.D项农民对高工资的欲求只是文章的一种推理,还不是事实,而其他三项都是已成的事实,所以可以证明拐点已经到来。 3.C项“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说法太绝对,原文是“短期内有可能…”,只表示一种可能性. 4.B(A项“为了体现自己的民主作风和创新精神”表述错误,这种行为是蔡元培自身民主思想的自然体现;C项“针锋相对”在文章中只发生在黄侃和钱玄同身上,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是如此。D项“广纳贤才”“依据成绩好坏录取学生”不属于开创性举动;) 5.①办学经验丰富,懂得办好大学的关键所在; ②倡导民主科学,敢于力排众议,肯于屈尊纳贤; ③广纳贤才,聘请新人,能够唯才是举。 或 [蔡元培有人格魅力,他平等待人,能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蔡元培办学经验丰富,他尊师重教,为北大广纳贤才; 蔡元培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才是举,大胆启用新人。]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6.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在科系建设上,主张沟通文理,建立了三级学制,并废科设系; ③在招生方面,注重成绩,大胆创新,开设夜校,招收女学员。 (答案要体现分角度概括的原则,只答措施不说“管理体制”“科系建设”“招生”等内容,只能得一半分数。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7.(5分)(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 C E不给分。(B项“老人不愿买电视”不仅体现了老人的清贫、节约,更表现了老人的睿智和豁达;而老人“先占坟头后又平”行为则表现了他的淡然和洒脱,而并非自私。C项中“心理描写”无中生有;E项“情节曲折”有误,此外,“讽刺”词义过重,本文旨在颂扬莲池老人同时影射现代人。) 8.(4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下文;②渲染了环境的清静、美丽,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③衬托人物性格,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 9.(5分)①恪尽职守,毫不懈怠;对工作专注,尽职尽责。文中两次出现老人隔着池塘喊“喂,不要上去,危险”,这一行为表现了他的敬业精神,而文末的那句话更体现了这一点。②简朴淳实,他的生活很勤俭简单,不贪图享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受挂碍的束缚,不被生活欲望所累。③看破功名利禄,知足常乐;4元钱的补助,还干额外的活却从不抱怨,反而在“清风明月,水汽荷香”的生活环境中怡然自得。④幽默达观,洒脱淡定;老人把粗茶淡饭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对于买不买电视的问题见解深刻,而且言语诙谐,让人忍俊不禁;而从他平坟头的事件中足见其对死亡的洒脱豁达、从容淡定。 10、D(原文标点: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11、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12、B(“被秦桧弹劾罢免”错,应是被御史弹劾) 13、(1)周执羔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得分点:执、徇、德各1分,句意2分) (2)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得分点:度、夺、荣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考中进士。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任太学博士。建炎初年,皇帝南迁。调任抚州宜黄县丞。当时四方边境动荡不宁,散乱的士兵互相聚集造反,县令很害怕,不知怎么办,周执羔把祸福利害告诉他们,都停手听从命令。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提升代理礼部侍郎,充当贺金国君主生辰使。往年奉命出使的官员可以自己征召部属,赏赐也很丰厚, 愿意去的人大多要交钱作为请求,周执羔开始就拒绝这样做。后来掌管贡举考试。以前的惯例,进士参加礼部考试落第,经过十八年才能免试举人。秦桧因为把科举考试名次私自给他的儿子,学子议论纷纷,秦桧减去三年来取悦大众。周执羔上言祖宗的法规不能乱改,因此得罪了秦桧,御史弹劾罢免了周执羔。起用担任眉州知州,改为夔州知州,兼任夔路安抚使。夔部辖地连接不开化的獠族,容易发生事端。有人报告溱、播地的夷人叛乱,那里的豪门首领请求派兵去讨伐,周执羔对豪门首领说:“朝廷任用你做长官,现在这一带骚动,责任该谁负责?能尽力就饶恕你,一个兵也不派。”豪门首领害怕,斩了叛乱的人的头献来,夷人从此都恐惧屏息。召还朝廷,又担任礼部侍郎。孝宗担心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说:“现在一个小民希图进用,也能获得皇帝召见,用言辞互相抬高,已经成了风气,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得逞呢?”皇帝说:“您说得对。”一日侍候经义讲席,自己说“ 学习《易经》懂得命运,我侍候陛下的日子不长了”,说完流泪,皇帝很难过。就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坚决推辞,皇帝不答应。请求退休,皇帝告知他说:“祖宗那时,君主左右的大臣有年纪超过八十岁还留在朝廷的,您的年龄还没到。”命令退还他的奏章。再一次提出以前的请求。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当时福建、广东、江西年成歉收,盗贼兴起,周执羔上朝辞行把这件事作为进言,朝廷下诏派太府丞马希言出使各路赈济灾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周执羔有宽宏大量的风度,在朝廷没有依附勾结。治理地方廉洁宽容,有奉公守法的官员的风格。手不释卷,尤其对《易经》精通。 14.(5分)选D给2分,选C给3分,选A、B、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E.“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时景”。) 15.(6分)①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2分)②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敬仰的具体情感。(1分)《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主要表达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1分)《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2分)(意思对即可) 16.(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17.(3分)C(①舞文弄墨: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含贬义。望文生义。②白头如新: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③流金砾石:能使金子和石头融化,形容天气极热。望文生义。④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⑤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用错对象。⑥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18. B(A成分残缺,应该是“针对...现象”;C搭配不当,“案情”和“多次”不能搭配,应该是“多起”D结构混乱,应为“距离……还很远”或“和……还有较大差距”。) 19.C(第二处,根据“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中的“才”可知应选“只有”。第五六处,说的是常人不讲求道德的危害,二者是假设关系。) 20.①怎么会记得那么多生僻的字词 ②他们肯在这方面花功夫 ③学习和记忆可以激活人的精神力量。 21.本次夏令营活动为期七天(1分),将开展开营破冰、草原游、军事训练和生存营销等活动(2分),旨在加强沟通、开阔视野、增强体能和增进团队意识(2分),活动结束后根据表现在25名营员中评选优秀营员5人(1分)。[] 22.写作指津:李明、王华、张敏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些偏执。“题海战”看似很勤奋、很刻苦,但物极必反,如果不懂“游泳”技巧,浩瀚的题海也会淹死人;只讲方法缺乏操练,难免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也很难取胜;而一味强调体格的健壮,把汗水大把洒在运动场上,极有可能变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选择其中一点行文未必不可,但综合立意,辩证色彩更浓。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本题,务必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否则视为偏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