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反馈测试(选修)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初反馈测试(选修)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从“君权”到“民权”的转变;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消极冷漠”到“积极参与”的转变;从“等级秩序”到“平等主义”的转变。这些“转变”的起点应该是 A. 辛亥革命 B. 鸦片战争 C. 同光新政 D. 清末新政 【答案】A 【解析】 近代中国政治文化之所以发展,在于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受到西方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而真正实现了这些转变的起点是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选项A正确;鸦片战争、同光新政、清末新政时期依然是人治和专制,选项BCD排除。 2.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该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 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B.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 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因偏师北伐、孤军深入而失败 【答案】B 【解析】图片内容反映了北伐战争的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故B正确;北伐战争时期清王朝早已灭亡,故A错误;北伐战争并未完全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错误;太平天国的北伐因为偏师北伐、孤军深入而失败,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中的进军路线,它从广东出发,打到两湖,再到北京附近,学生可以结合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的过程和意义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也就是说“必须与俄国打成一片,一切均借俄助。”【据《新民学会资料》】该认识 A.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创立必然性 B.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C. 汲取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D. 忽视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 “必须与俄国打成一片,一切均借俄助。”,这表明没有注意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与复杂性,D正确;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创立”,A错误;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没有涉及“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B错误;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没有涉及“国民革命”问题,C错误。 4.“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 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 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 领导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结合所学判断是1931年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选C;选项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共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开始是南昌起义,排除B;选项D与遵义会议不符,排除。 5.参加了淞沪战役全过程的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回忆说:“上海敌我主力三个月的激战……使山西的国军有准备的余裕,结果在山西的敌军始终不能西越雷池一步,关中保持完整(西南大后方得在安定中厚蓄潜力)。”可见,淞沪会战 A. 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B. 改变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处境 C. 协助太原会战取得胜利 D. 体现了国民政府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淞沪会战牵制华东日军,为华北国军做了战争准备和巩固的西南大后方起到战略配合的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故A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没有改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丧师失地的被动处境,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淞沪会战协助太原会战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有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曾被毛泽东称赞为“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这位将领做出巨大贡献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受到毛泽东称赞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平津战役中的傅作义,C项正确;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均没有出现堪称和平的“榜样”的国民党高级将领,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7.公元前141年董仲舒为兴建太学上奏汉武帝:“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据此可知,董仲舒兴建太学的意图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确立选官制度 C. 扩大儒学影响 D. 培养政治人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可知董仲舒兴建太学的目的是为了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封建统治,D选项符合题意。加强思想控制属于文化专制的表现,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西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材料与察举制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才的培养,与扩大儒学的影响无关,C选项排除。 8.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的各种形态,并绘成了梅谱。他以扇形梅花联想到儒家教化天下,并赋诗说明。这反映了宋伯仁 A. 重视科学理论的探究 B. 坚持独特的求理方式 C. 践行了格物致知主张 D. 认为“宇宙便是吾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各种形态,绘成了梅谱”可知,体现的是格物致知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格物致知的程朱理学认识论,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共同思想,不属于独特的求理方式,故B项错误;“宇宙便是吾心”是心学主张,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9.顾炎武在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的同时,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大计”。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据此可知,顾炎武 A. 主张学术研究应回归儒家原典 B. 挑战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倡导用六经解决一切现实问题 D. 强调研究经学要务实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关注‘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大计’”、“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顾炎武主张读书应该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并未主张学术研究回归儒家原典;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挑战理学的正统地位不是材料主旨;C选项“解决一切现实问题”表述过于绝对,不是顾炎武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B 【解析】“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说明汉字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故选B;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排除A;C项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也是一个重要来源,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吻合,排除。 11.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A. 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C. 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D. 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答案】C 【解析】明中期,昆剧向南北等地都有传播,还有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然后传到北京等地,根据所学可知道这个时期,他们的交通很发达,所以可知交通状况会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故C选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明中期,昆剧向南北等地都有传播,这些地方有很多都不是政治中心,故不能表明文化与政治中心逐渐重合,故A选项错误。虽说明中期与万历年间昆剧向北方传播的多,这不能够说明江南的文化与经济不如北方,故B选项错误。交流是双方的,这个昆剧只是从一方传到了另一方,所以说材料并没有表明戏剧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故D错误。 12.《西游记》的原型本是唐太宗时期僧人玄奘去印度取经的故事,但到了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的时候,文本的主角已经由佛教徒唐僧变成了充满反抗精神的神话英雄孙悟空。这一变化说明在明代 A. 佛教社会影响日渐式微 B. 小说逐渐成为文学主流 C. 人文精神成为思想潮流 D. 通俗文学呈现个性意识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文本的主角已经由佛教徒唐僧变成了充满反抗精神的神话英雄孙悟空”可知,《西游记》凸显的是一种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反抗精神,这说明明代的通俗文学呈现出一定的个性意识,故选D。《西游记》取材于唐太宗时期僧人玄奘去印度取经的故事,这说明中国社会受佛教影响较大,A项排除;材料并未就文学的各个流派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主流是程朱理学,排除C。 13.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 物质生活 B. 科学精神 C. 理性价值 D. 自由权利 【答案】C 【解析】根据“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理智的重要性,即理性的价值,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理性的节制,而不是物质生活、科学精神和自由权利,排除ABD项。 14.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文化因素是 A. 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B. 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C. 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D. 教权被世俗政权取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天主教逐渐遭到人们的反对,社会价值观逐渐从禁欲主义转变为以人为主的人文主义思想,因而绘画的对象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信仰上帝,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而是强调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排除C。文艺复兴时期,教权依然凌驾在世俗政权之上,排除D。 15.1504年,尼德兰学者伊拉斯谟翻译了《圣经·新约》拉丁语对照本,在译经的过程中,他认为翻译《圣经》不应该受制于教会的权威,而以《圣经》的原本为最终标准。材料反映了伊拉斯谟 A. 开启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 否定基督教的宗教信仰 C. 反对天主教会精神独裁 D. 促进了尼德兰的政治独立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不应该受制于教会的权威”可知,伊拉斯谟的译经活动反映了他反对天主教会精神独裁的主张,故C正确; 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A不正确;伊拉斯谟反对的是教会,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故B不正确;伊拉斯谟用拉丁语翻译,而非荷兰语,与荷兰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无关,故D不正确。 16.《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A. 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 C. 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 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可以看出,这位科学家揭示了时空的特点,这应该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故C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牛顿的经典力学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不符合题意,排除B;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是普朗克的量子论,不符合题意,排除D。 17.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分析清朝学术史时曾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道咸以降之学新”的代表人物是 A. 黄宗羲、顾炎武 B. 林则徐、魏源 C. 李鸿章、张之洞 D. 王韬、郑观应 【答案】B 【解析】黄宗羲和顾炎武是“道咸”以前的人物,故排除A项;道光咸丰年间爆发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打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此时“道咸以降之学新”的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他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代表,故选B项;李鸿章、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王韬和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不属于“学新”,而是在林、魏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故排除C、D项。 18.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 A. 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 B. 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 C. 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D. 冲击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对洋务派的义利观重“义”的同时要达到“维护利权”“实现富国强国”,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选C选项;中体西用是指中国的纲常伦理、政治制度为核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材料没有体现,不选A选项;材料解释了洋务派的义利观,而没有涉及这种义利观所产生的影响,不选B选项;材料中“秉承重‘义’”“进而维护‘义’”等信息,说明洋务派的义利观也维护“义”,而没有冲击伦理纲常,且古代义利观是重义轻利,洋务派的义利观是重义的同时也重利,更多的是体现了时代特征,不选D选项。 19.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斗争的延续 B. 体现出国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 C.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使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答案】B 【解析】根据“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可知,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B正确;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文化运动已经结束,排除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就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排除C;材料与认识资本主义弊端无关,排除D。 2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不能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讲成是‘左’倾路线的产物,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这里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 A. 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C.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联系1931年前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史实,可知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很有必要,故A选项符合题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共政权,斗争对象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排除B项;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当时抗日救亡运动刚刚兴起,排除C项;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 21.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未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于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B 【解析】 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表现,符合材料的时代特征和内容特征,故答案为B;《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提出的,A错误;从材料中可知,我们已经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性质,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思想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提出,C错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在1927年大革命时期完成的,当时还没有建国,D错误。 22.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其主要表现分别是 A.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 毛泽东思想萌芽、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C. 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毛泽东思想成熟、邓小平理论形成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故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依法治国”方略是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A项涵盖不全面,故错误;毛泽东思想萌芽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 23.有学者根据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绘制了“新中国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①时期取得的 B. “大跃进”阻碍了③时期国内科技进步 C. “一五”计划促进了②时期的科技发展 D. 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④时期取得的成果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④时期取得的成果,故D正确;1964年原子弹研制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①时期是1950-1959年,故A错误;1958年“大跃进”开始,③时期是1963-1965年,不符合题意,排除B;“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②时期是1959-1962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 24.1950—1951年,国家高等教育部决定放宽工人、农民的入学标准,规定其在完成短期课程后即可进入大学。由此,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为工农办冬学和各种业余学校的热潮。但在1953年后,此类政策却逐步取消。这一变化表明新中国 A. 照搬了苏联的教育模式 B. 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平衡发展 C. 已经完成工农扫盲教育 D. 高等教育政策背离国家战略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对工农进行扫盲教育,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为工农办冬学和各种业余学校的热潮,但由于是学习短期课程,无法迅速提高工农的文化素养,导致教育质量的低下和发展的不平衡。随着“一五计划”实施,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制度的调整,追求教育的质量和平衡,此类政策逐步取消,故B项正确;A项错在“照搬”苏联教育模式;建国初期扫盲工作刚刚开展,不可能快速完成,C项错误;这一变化恰恰是顺应了“一五计划”的战略要求,D错误。 25.如图1、图2两幅美术作品的共同风格是 A. 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 B. 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C. 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 D. 体现形式的完美和线条的清晰 【答案】C 【解析】图1、图2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两幅图示均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故选C;图1、图2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现实主义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A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主义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排除B;D项明显不符合两幅图片,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四道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计50分。) 2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材料二 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社会控制思想》 材料三 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 【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胸怀天下百姓。 (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控制社会经济;加大法律惩戒;加强社会治安。 特点:德法并重。 (3)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拒绝改革;强化封建统治,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 【解析】 (1)原因:由材料“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可知,康熙皇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原因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叛乱虽已平定,但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没有完全恢复;二是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 品质:从材料中康熙帝对平定三藩之乱后的反思和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这一做法中可以看出,康熙帝具有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胸怀天下百姓的品质。 (2)方式:由材料“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可归纳为规范伦理道德;由材料“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可归纳为控制社会经济、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由材料“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可归纳为加强社会治安。 特点:由上一问概括出的方式可推导出其特点为德法并重。 (3)理由:由材料二中康熙帝控制社会的方式及材料三中“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的描述可知,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拒绝改革,强化封建统治,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 27.“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三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文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不同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欧洲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原因。 【答案】(1)相通的地方:尊重人的地位,体现了人文精神;强调道德的作用;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对公共秩序的维护。 (2)不同:儒家人文主义是在日常伦理中显现(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追求天人合一;强调“社会”的人。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平等;重视个体的理性思考;强调“个体”的人。 (3)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开展;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解析】 (1)“相通的地方”,依据所学知识从人文精神、强调道德、重视教育、维护公共秩序等角度分析。 (2)“不同”,依据材料二信息“古希腊人文主义……‘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儒家人文主义是在日常伦理中显现、追求天人合一、强调“社会”的人;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平等、重视个体的理性思考、强调“个体”的人。 (3)“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开展以及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等角度分析即可。 28.拿破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时期各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观应集》中记述道:“法皇拿破仑胁迫普国,割其地大半,责偿军饷一百四十兆,驻兵普京,俟偿款清而后退,普地不许增炮台……不许增兵,其挟制普国至矣。”而梁启超认为“自法皇拿破仑倡祸以后,欧洲忽生动力,因以更新”,盛赞拿破仑“率其彪悍之国民,东征西讨,卒能取威定霸,奋扬国威”。 材料二 伴随着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拿破仑的“英雄”形象亦随之遭到怀疑。武昌起义爆发之后,由谁来领导中国革命的发展,章太炎就早有分析。他认为:“这种伟大人物,如果是华盛顿式的,那就要为中国庆幸;一旦是拿破仑式的,那就可能最终导致出现某种乱世。”……中国学者蔡尔康批评袁世凯“不以拿破仑为鉴,反以拿破仑为师,易民主为君主”,二人之行为如出一辙。 ——以上材料摘编自赵少峰《拿破仑形象在中国的塑造与翻转》 材料三 对于拿破仑的治国才能,郭士立也不吝赞美,称其:“于是设造新律例,先正其纲纪之摧残,而后国家乃得稳当。” ——左胜辉《拿破仑形象在中国早期的接受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和梁启超对拿破仑对外战争所持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后拿破仑形象在中国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社会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新律例”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郑观应——否定;因为拿破仑对外征战给被占领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梁启超——肯定;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推动了欧洲的进步;维护了法国的利益,推动了民族振兴。 (2)变化:从“英雄”形象变为“专制”的代名词。 原因: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引发民众对专制的警惕和反感。 (3)影响:摧毁封建制度,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很大影响。 原则:客观、公正、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 (1)郑观应:依据材料一中“法皇拿破仑胁迫普国……其挟制普国至矣。”信息可知,郑观应对拿破仑对外战争持否定态度。依据材料一中“……割其地大半,责偿军饷一百四十兆,驻兵普京,俟偿款清而后退,普地不许增炮台……不许增兵”信息可知,其原因是拿破仑对外征战给被占领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梁启超:依据材料一中“盛赞拿破仑”等信息可知,梁启超对拿破仑对外战争持肯定态度。依据材料一中“……欧洲忽生动力,因以更新”、“卒能取威定霸,奋扬国威”等信息可从推动欧洲进步、维护法国利益、推动民族振兴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变化:依据材料二中“一旦是拿破仑式的,那就可能最终导致出现某种乱世。”、“不以拿破仑为鉴,反以拿破仑为师,易民主为君主”等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后拿破仑形象在中国从“英雄”形象变为“专制”的代名词。 原因:依据材料二中“伴随着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拿破仑的‘英雄’形象亦随之遭到怀疑。”信息可得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 (3)影响:依据材料三中“于是设造新律例,先正其纲纪之摧残,而后国家乃得稳当。”信息结合所学从摧毁封建制度、巩固革命成果、影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等方面指出“新律例”的影响。 原则: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客观、公正、全面辩证等原则。 29.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对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后,孙中山对宣言的宗旨作了说明。他指出:此次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计划彻底地革命”。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是指什么责任?“计划彻底地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第一阶段”,毛泽东思想有哪些重大理论成果?为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建国初期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产生了什么作用? 【答案】(1)责任:反帝反封建。革命: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新民主主义理论措施:政治上:建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 作用:思想解放,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解析】 (1)责任:根据材料一孙中山主张的背景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通过, 结合所学可知其“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是反帝反封建;“计划彻底地革命”: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孙中山计划的革命是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根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 (2)成果:根据材料二中“第一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得出这里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新民主主义理论。措施:根据材料一“第二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第二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建国初期采取的措施有政治上:建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 (3)根本问题:依据材料三中“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作用: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思想解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