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婆中学2020届高三级期中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身的原初意义:中华古礼的原型 文身是我国东夷南蛮百越的古俗,东夷南蛮进入华夏,其原来的文身与古礼和风俗的关联已在五帝时代与华夏的融和中渐渐消失。而百越之地的吴在殷商末年,越在春秋末年仍以文身为俗。《墨子·公孟》曰“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这里“剪发文身”是用来治国的,不仅仅是风俗,而且是礼。墨子讲越国的“剪发文身”,是与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晋文公用“大布之衣,群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楚庄王的“鲜冠组缨,缝衣博袍”以治其国相比较的。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越国的“剪发文身”之礼,能与春秋时代的齐、晋、楚三国之礼并行且与之一样达到“其国治”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在于越国之礼虽然外在形式不同于三国,但在内在核心上却与之相同。从内在核心上讲,“剪发文身”这一源远流长的古礼,具有与其它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 第一,文身图案与氏族的根本观念紧密相关。身之所文的,是类似于图腾理论所讲的图腾。既是氏族部落之祖先,又是氏族成员的保护神。《史记·周本纪》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害。”文身关系到百越诸族的根本观念。‎ 第二,文身具有百越诸族的成人礼的作用。《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这是从冠笄之礼的角度讲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的不同。冠笄之礼是中原诸族的成人礼。男子成年行冠札,头上戴冠,以冠束发。女子成年行笄,用笄束发。百越诸族则是剪断头发而形成符合越礼的发式。中原成年之礼,不仅是冠笄,还有相应的服饰,同样百越的成人之礼,不仅要断发,还要拔牙、漆齿、文身。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意味着将人的自然之躯,按社会、仪式、观念的要求加以改变,显示了自然人向社会(氏族、文化)人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第三,文身作为礼的重要功能是对人的等级差别进行外观感性上标识。《墨子》讲的越王用“剪发文身”之礼以“治其国”,越礼与华夏之礼一样,其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黎族规定奴婢不得纹面:“惟婢获则不刺面。”《礼记·乐记》讲,“礼”的最大功能在“别”(区分)。《荀子·礼论》讲了“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如果说,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是 平等性的图腾观念,然后有从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社会的再进一步演化,就会提升到别贵贱的等级标志。从越王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文身已经演进到别贵贱的功能了。‎ 文,这种在身体上刻缕图像的行为,使自然之人变成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文身是在仪式(原始古礼)中进行的。是仪式使文身具有了神圣性,同时文身之人在仪式中获得的神圣使之成为仪式的核心。‎ 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摘选自《新华文摘》刊文,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之时,南面的楚也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发文身为礼。‎ B. 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在那时越国的文身古礼已经从最初的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演进到贵贱的功能了。‎ C. 百越地区古代的成人礼要断发、拔牙、漆齿、文身,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 D. 古代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是成人礼中最重要的一项。在那时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分析到文身是百越的古俗,并引用《墨子·公孟》的文字表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是“以治其国”。‎ B. 到了宋代,诗人范成大还在《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惟婢获则不刺面。”这也证明了“文身”有对人进行等级区分的作用。‎ C. 文章以并列的方式论述了“剪发文身”与其他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D. 引用论证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文章通篇都是各种例子,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论是越王还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他们都希望通过礼仪定式和礼制规范划分人们的等级从而维护自己的政治梦想。‎ B. ‎ 从《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我们看到古代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成人礼的不同。中原各族男子成年行冠礼,女子成年行笄礼。‎ C. 越的剪发文身之礼与中原华夏之礼都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按照荀子所说,这种区分就是让“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D. 文身古礼蕴涵着与后代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是因为“文”已经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南面的楚也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发文身为礼”分析有误原文“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把范围扩大到“百越”。B项,“从最初的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分析有误。原文倒数第三段是在假设条件下把礼的功能演进分为三个层次,而“最初”的是“平等性的图腾观念”,而不是“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C项,“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分析有误。原文“文身作为礼的重要功能是对人的等级差别进行外观感性上的标识”,所以并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故选D。‎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C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有错,文章没有论述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文身古礼蕴涵着与后代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是因为‘文’已经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分析有误,因果倒置。原文“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黄旭华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前不久,老人还荣获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黄旭华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2017年9月29日,聿怀中学举办建校1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黄院士携夫人精神矍铄地回到母校出席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寒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 ‎(摘编自《汕头日报》)‎ 材料二:‎ ‎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拨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 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 为了艇上千万台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网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 ‎(摘编自《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拿着算盘算数据》)‎ 材料三:‎ 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摘编自臧江江、吴夏曦《核艇之父黄旭华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的颁奖词赞颂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耄耋之年仍延续着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 B. 材料一写黄旭华93岁仍坚持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还到校园参加活动,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 C.‎ ‎ 材料二中,中国早期核潜艇科研手段一片空白。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尖端技术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D. 材料三写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人员葬身海底。一是证明科学研究总是存在危险的,二是为写黄旭华作铺垫。‎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含蓄地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 B. 材料二提到美国三步实现艇型水滴型构造,意在为下文衬托黄旭华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作铺垫。‎ C. 这三则材料运用了引用、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就黄旭华的事迹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D. 材料三中,作者写到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黄旭华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 ‎【答案】4. C 5. B ‎ ‎6. ①为中国核潜艇试验默默奉献一生,是中国核潜艇试验的中流砥柱。②大胆开拓核潜艇研制事业。③扎实苦干换来研制硕果。④为科学义无反顾。‎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就都迎刃而解”说法以偏概全,与原文不符,根据材料的内容,黄旭华除了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还将所有设备都过秤,才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 A 项,“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分析错误,材料二用的是平实的语言,朴实的事迹,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 C项,“这三则材料运用了引用、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分析错误,三则材料都没有涉及心理描写;‎ D项,“……说明黄旭华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说法属于无中生有,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的是黄旭华具有为科学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原文并未将之与其他做同样研究的科学家比较的意思。‎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圈画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题目所给三则材料,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整合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 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孤儿 邓元琼 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每家轮着去吃饭。谁敢对我不好,他家就遭报应,不是新衣服突然冒个洞,就是他家的菜莫名其妙地消失。我能不知不觉拿走任何一家的东西。我知道哪家桃最甜,哪家桔最酸,哪家鸭子下绿蛋……‎ 十岁那年的春天,队里来了一男一女。队长说,大家注意,这是当年的小地主陈友文,和他老婆从英国回来,曾在省城做大学教授。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我问了所有的小孩,有的说,男的是牛神,女的是蛇神。有的说可能白天是人,晚上就是鬼和神。我也觉得他们有问题,首先皮肤比一般人白,走路的样子也不一般,特别是那女人,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那么好看。‎ 晚上,我带上水枪,钻进了他们床底下,想着等他们变牛或变蛇时,就给他们喷水,看他们还变不变。他们用野菜拌稀粥后,就在那慢条斯理地咽,我等得不耐烦,就撕扯他们的毯子。饭后,他们举着昏暗的煤油灯,来到另一个屋里,我轻轻跟上。他们神神秘秘地下了地窖,我毛发就竖了起来:快变了!突然一阵颤抖,水枪也掉了,先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就静下来。我悄悄来到地窖口,我的妈呀,地窖里全是书!他们就坐在煤油灯下看着,那神情很专注。我突然激动起来,偷!不,是拿!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当然,弄脏了些,没办法,又换另外的看。过了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儿童故事书,有一本《安徒生童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我好喜欢。‎ 早上,看他们静静地去放牛,天黑时,静静地带着野菜回家,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想特务真笨。有一天,那个女特务晕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听一个妇女在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那一刻,我很惊奇,自己居然会哭,好像从前从来没有流过泪。不能让他们饿死。我才想起,已经好久没偷过东西了。晚上去了一趟队长家的鸡窝,还真有两个蛋。换书时,偷偷地放到他们灶上。我常常到小河去,捉了鱼,悄悄放在他们盆子里,有时也顺便拿集体种的一些菜和嫩玉米红苕之类的给他们。‎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我的泪又出来了,我知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床。‎ 那个冬天好暖和。‎ 春节的时候,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没有谁替我高兴。我把奖状名字抹去,悄悄地放他们桌上。也不知为什么要那么做。像往常一样我抱着书翻窗而去,却被两个人影堵在窗下:“孩子,不要跑了。”女特务声音很温柔,“走,到屋里去说话。”我发现桌上放着一碗回锅肉,还有三大碗蒸饭,口水就不停往下咽,男特务声音有些沙哑:“今晚我们专门请你吃饭,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走了。我们平反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特务了。”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女人给我擦干眼泪,它又流下来了。女人也哭了,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孩子,我们——从来——没想——过,在——这里——救我们——命的是一个这么小的——孤——儿……”‎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不仅为下文中“我”的许多“出格”行为作铺垫,还暗扣标题“孤儿”。‎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女“特务”晕倒后,一个妇女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 C. 小说写小朋友们对春天来的一男一女的推测以及“我”对他们的感觉,是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 D. 从“我”与素不相识的一对“特务”之间的故事,能看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8. 小说三次写到了“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9. 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7. C 8. ①第一次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②第二次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③第三次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舍。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不断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 ‎9. ①(情节上)与前面写他们的到来和“我”偷书”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②(人物上)烘托人物精神世界的富足,表现人物的美德,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旨上)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C项,“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错,应是反映小朋友们的幼稚无知,也为后面“我”对他们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 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中多次出现的情节的作用的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分析表现人物的心理,再分析各自的作用,最后总体分析作用。‎ 首先找到三处写流泪的句子第一句“我听一个妇女在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反应“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 第二句“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 反应“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 第三句“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女人给我擦干眼泪,它又流下来了”反应“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舍”。‎ 然后分析在结构上的作用,三次流泪放映人物的心理的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的形象。‎ ‎【9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章的结尾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回答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注意从结构、形象和主旨的角度作答。‎ 从结构上注意分析和前面的情节“我突然激动起来,偷!不,是拿!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的照应关系;‎ 从人物的角度看,结合前面的情节“有一本《安徒生童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我好喜欢。”表现人物的精神追求;‎ 从主旨看,文章的结尾,送书,也意味着前面两个人知道孩子读书,赠送他书表达二人对孩子的期盼。‎ 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 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B.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C.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D.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遺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闾巷,小的街道,借指民间。二十五家为一闾,后来称居民的区域为闾里、闾巷。泛指乡里民间。‎ B. 吏部,曾被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其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 C. 邸,犹旅馆,古代为旅客提供膳宿的建筑。官办的旅邸在都城有馆、驿、邸、舍名称,供公出的官员差吏使用。‎ D. 京师,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是帝王与朝廷所在地。后也用来称首都周边地区。‎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B. 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 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D. 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2)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 ‎【答案】10. C 11. D 12. A ‎ ‎13. (1)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住。”‎ ‎(2)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前去,提着(包裹)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并封存起来作上标记。‎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至”的主语是“二子”,“取囊按籍而还之”的主语是“李疑”,所以中间应该断开,排除BD;比较AC两项,主要区别在“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这句断句,这句中的“反”是“反而”的意思,在句中起转折作用,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所以其前面要断开,排除A。故选C。‎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D句中“后也用来称首都周边地区”错,首都周边地区称京畿。故选D。‎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A项,“但此人却不知感恩”错,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故选A。‎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杖:拄杖;踵:名词作动词,走到;被疾:疾病缠身,生病;舍:名词作动词,安排住宿,收留;假榻:暂时借住。第二句得分点:遂:于是、就;里人:邻居;偕:一起;携:携带;面:名词作状语,当面;发:打开;志:记下;封识:封缄并加标记。‎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哀郢二首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③,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 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 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悼今。‎ D. 颈联“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业未竟。‎ ‎15. 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 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袭的惨淡的废城景象。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沦丧的痛惜;尾联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孤独。‎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的错误,诗人之所以“淋漓痛饮”,是因为心中报国无门的怨愤和苦闷无法解脱,所以于长亭薄暮之中,更显孤独,故借酒浇愁,而不是因为任用后的喜悦。‎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理解诗歌意蕴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欲吊章华无处问”是指无处寻觅到昔日豪华富丽的章华台,怀古伤今,发出盛衰无常的感叹。诗人眼前的郢城霜露已浸湿了满地的荆榛,显得一片惨淡荒凉,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借景抒情,从而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及对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愤懑。‎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善用正反设喻说理。比如:他用蚯蚓正面设喻,得出“______________”的成功经验;接下来用螃蟹反面设喻,得出“______________”的失败教训。‎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叮嘱后主刘禅军中之事咨询向宠就可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向宠的地位与才华。‎ ‎(3)李煜的《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 (1). 用心一也 (2). 用心躁也 (3). 必能使行阵和睦 (4). 优劣得所 (5). 小楼昨夜又东风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1)中的提示语是“蚯蚓正面设喻”“螃蟹反面设喻”注意“躁”;(2)中的提示语是“咨询向宠”,注意“睦”;(3)中提示语是“春花秋月之外”“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拍经典,成为当下不少创作者的选择,其中,不乏超越前作的精品,但随着翻拍频率、数量的不断提升,问题愈发 ,不少翻拍剧泯然众人, 遭遇口碑危机。颠覆的改编、雷人的剧情,让不少观众对翻拍剧产生抵触情绪。‎ 翻拍剧遭质疑,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比如,有的翻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 ;有的为搏眼球,一味搜奇猎艳,牵强附会;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加入不合逻辑和常识的内容;有的海外取材,却机械地复制粘贴,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今天,各种拍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而我们的胸怀、创意也要跟进。( ),才能发现 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17.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突显 甚至 粗枝大叶 源源不断 B. 凸显 或者 粗制滥造 滔滔不绝 C. 凸显 甚至 粗制滥造 源源不断 D. 突显 或者 粗枝大叶 滔滔不绝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B.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C.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D.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唯有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 B. 唯有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 C. 唯有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 D. 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 ‎【答案】17. C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凸显:清晰地显露,强调原本存在的事物更加清晰化。突显:突出地显露,强调的是原先看不到的事物突然地或者突出地显露。和“问题”搭配,选用“凸显”。‎ 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或者: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表示等同关系;或许。从“泯然众人”到“口碑危机”构成递进关系,故用“甚至”。‎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结合“有翻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分析,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的质量不高,选用“粗制滥造”。‎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修饰“素材”,选用“源源不断”。‎ 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表意错误,关联词使用不当,“翻拍本身的问题”“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之间是选择关系,应该用“不是……而是……”。‎ B项,结构混乱,“因为……造成的”句式杂糅。‎ D项,表意错误, “翻拍本身的问题”“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之间是选择关系,应该用“不是……而是……”。‎ 故选C。‎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才能发现……素材”分析,考虑与后文句式整齐,排除A项、B项。‎ 考虑与“发现素材”“创作作品”相照应,应该是先“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然后“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排除C项。‎ 故选D。‎ ‎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在暑期档备受瞩目,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猫眼数据显示,《哪吒》上映首日综合票房、上映首周综合票房均创同类电影最高纪录。诸多评论中,这部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国产原创动画作品里程碑式作品。一旦有国产动画作品引起广泛好评,总会有声音讨论“国漫崛起”。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不够成熟。下一部《哪吒》这样的精品或许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到来。不过从2005年《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布以来,国家不断有支持政策出台。随着二次元用户的崛起以及大量盗版作品的下架,动漫产业开始大量受到资本的关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平台的崛起,也助推了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中,更多优秀国漫作品的诞生值得期待。‎ ‎【答案】关键信息:①动画电影《哪吒》暑期大热并受好评。②“国漫崛起”为时尚早。③“国漫崛起”值得期待。‎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结合“猫眼数据显示,《哪吒》上映首日综合票房……成为国产原创动画作品里程碑式作品”分析,《哪吒》暑期大热并受好评。结合“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不够成熟。下一部《哪吒》这样的精品或许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到来”分析,主要讲“国漫崛起”为时尚早。结合“不过从2005年《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布以来,国家不断有支持政策出台……更多优秀国漫作品的诞生值得期待”分析,主要讲国家不断出台支持政策,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平台的崛起,“国漫崛起”值得期待。‎ ‎21.下面是某位高三学生为获取某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写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南粤大学:‎ 我是橡树中学高三年级学生李明,决定报名参加你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本人思想品行端正,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死忠粉,酷爱小发明,已有三项小发明获得国家专利。随信惠赠有关专利资料和证书复印件,敬请笑纳。希望给予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圆我的科学梦。‎ 此致 敬礼!‎ 李明 ‎2018年6月11日 ‎【答案】①“你校”改为“贵校”。②“死忠粉”改为“爱好者”。③“惠赠”改为“附上”。④“笑纳”改为“指教”。⑤“希望”改为“恳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根据交际的语境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无论说什么话都要讲究一个得体,也就是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说话要讲究敬称、谦辞和避讳。通读材料时,既要考虑语言是否得体,也要考虑是否有语病。“你校”,用词不够礼貌,应使用敬辞,改为“贵校”。“死忠粉”为当下流行语,口语使用场合不当,不应在正式信函中使用,改为“科技迷”。“惠赠”,敬辞,不能用于自己,改为“附上”。“笑纳”,敬辞,请人收下自己礼物的客套话,应改为“指教”。“希望”,用词生硬,应使用敬辞,改为“恳请”。‎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树立起巍峨丰碑。历史不断向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班级召开以“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合与八十多年前的长征壮举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联系现实,写一篇班会演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同学们:‎ 红军长征,已经成为一个传奇故事。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更是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而长征精神就是这种力量,它能让我们走好自己的长征之路!‎ 同学们,走好我们的长征路要发扬善于团结、甘于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种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传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得以保存和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团结精神!对这种精神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更应深深溶化在我们的血脉中。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要有光明磊落的气度,闻过则喜,从谏如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用真诚赢得同学们的理解和信任,在学习合作中加深了解,增进团结,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努力创造一个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班集体。‎ 同学们,走好我们的长征路要发扬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精神,战胜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年轻的毛主席,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他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道路不会是康庄大道,而是曲折的羊肠小道,它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同学们,那我们怎么办?扬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巨帆吧,坚定理想,刻苦学习;面对困难,征服困难;一往无前地追求我们的人生理想!‎ 同学们,历史已载入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的目的就是为走好我们的长征路,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进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学们,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走好长征路,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命题方式:材料话题作文 审题要点:‎ ‎1、本题是一个材料型的话题作文,话题为“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体裁:演讲稿。‎ ‎3、应用语境:班会 具体过程:‎ 一、抓关键词,理解“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敢于担当、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一往无前……‎ 二、根据提示语,写作时要运用长征中的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等素材。体裁要求为班会演讲稿,这就表明这是一个交际场景写作,注意针对的对象是同学,在写作中要体现这一点,语言运用要符合演讲的特点。‎ 参考立意:‎ ‎1、学习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2、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有使命意识。‎ ‎3、自强不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4、一路高歌,不懈奋斗。‎ ‎……‎ 结构示例:‎ 标题:学习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并列式结构 ‎1、采用呼告切入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点出长征精神,提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2、长征精神一:使命意识 ‎3、长征精神二:团结奋斗 ‎4、长征精神二:自强不息 ‎5、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号召同学们继承长征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实现中国梦。‎ 素材链接 片段素材:‎ ‎1、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其留下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成为长征精神之魂。‎ ‎2、人生历程中要经历各种风雨和挫折,人生犹如长征,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久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既不能急功近利,寻找“捷径”,也不能在理想信念上摇摆不定,朝秦暮楚,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同时,人生征途上有各种“拦路虎”阻挠着人生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足以让人一路披荆斩棘、克难攻坚,最终获得“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3、80年前的长征,条件极端恶劣,红军们吃树皮、嚼草根,缺吃少穿,还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但最终实现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当前,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在实现理想目标过程中,要坚决摒弃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要务必改掉不劳而获、拈轻怕重的思想,更要抛弃怨天尤人、止步不前的思想。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让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成为打不倒的“小强”。‎ 诗歌素材:‎ ‎1、《七律•长征》‎ ‎2、《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故事素材:‎ ‎1、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2、吃骡子 粮食吃完了,小董实在走不动了。他把枪放到马背上,突然看见了师长,他让我上马。可我怎么能让师长走路呢?我坚决不肯,于是他说,前面有个森林,到了那后,我们把马、骡子全杀掉,煮着吃。‎ ‎3、吃辣椒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4、冬天的艰辛 一天陈小兰感到疲倦,便掉在队伍后面,拉着一匹瘦马,慢慢走着。忽然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红军,冬天里,他有两片又干又薄的嘴唇,黄黄的小脸,只穿着一双破不烂看的草鞋,脸冻得又红又青。‎ ‎【点睛】演讲稿的写作 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演讲稿,其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基本形态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头也叫开场白,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犹如戏剧开头的“镇场”,在全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主体部分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其行文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 ‎3、要精心安排正文的结构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将演讲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结尾要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 ‎4、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切记画蛇添足,节外生枝,演讲时要使用一些演讲技巧,如眼神、肢体。‎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