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课程标准】‎ ‎1、地球的形状、大小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课标分解】‎ 内容结构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感知 读图1.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 地球的大小 描述 读图1.2‎ 利用数据 记住表述地球大小的数据 经线与纬线、‎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观察 归纳 利用地球仪、示意图、多媒体课件 明确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和经度、纬度的划分规律 经纬网 判读 利用地球仪、示意图 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文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通过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会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6‎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在小学有所了解,但对于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不了解。对地球仪不陌生,对经纬线比较陌生,学习难度较大,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1)经线和纬线特点、纬度和经度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会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难点】   (1)东西半球划分。   (2)经纬网定位 ‎【课前准备】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新课讲解,研讨展示]‎ ‎(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板书:1、认识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卫星照片,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向学生提出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总结: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拓展: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例子还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承转: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板书:2、地球的大小 展示:p4 图1.2 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 6‎ ‎4万千米‎。‎ 提出问题:比较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析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吗?‎ 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总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承转:地球那么大,我们研究起来肯定不太方便,那怎么办呢?人们为了研究方便,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仪。‎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并且强调地球仪是个规则的球体。‎ 提问: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展示:p5 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总结:1、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2、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拓展提升]‎ 参照课本p5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地球仪。‎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你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如何区分不同的纬线和经线?引入纬度和经度的学习 板书:三、纬线和纬度 展示:p6 1.6 纬线和纬度 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结合读图,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如何划分的?‎ ‎2)度数变化有何规律?‎ ‎3)如何划分低中高纬度?‎ 6‎ 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认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低纬 中纬 高纬 ‎0°—30°‎ ‎30°—60°‎ ‎60°—90°‎ ‎4)半球划分 展示:p7 1.8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 ‎(提问)‎ a、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b.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重点难点突破】‎ 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 ‎30°‎ ‎30°‎ ‎60°‎ ‎0°‎ ‎90°‎ ‎90°‎ ‎60°‎ 度数向南增大是南纬 北纬N 南纬S ‎1.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即北大北纬(N),南大南纬(S)。如图 板书:四、经线和经度 展示:p7 1.9 纬线和纬度 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结合读图,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是什么形状?不同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2)经度如何划分的?度数变化有何规律?‎ ‎3)在地球仪上找出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比较这两个经线圈,看看哪一个穿过的陆地少。‎ 6‎ ‎4)观察图1.11说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重点难点突破】‎ ‎2.经度的变化规律 ‎⑴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即东大东经(E),西大西经(W)。如下图:‎ ‎45°‎ ‎90°‎ ‎135°‎ ‎180°‎ ‎180°‎ ‎135°‎ ‎90°‎ ‎45°‎ 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 度数向西增大是西经 西经(W)0°东经(E)‎ ‎3.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看该地点的经度,如果经度小于20°W或小于160°E是东半球;如果经度大于20°W或大于160°E是西半球。‎ 特别提示:不是所有的东经度都在东半球,也不是所有的西经度都在西半球。如下图:‎ ‎180° 20°w 0° 160E° 180°‎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记住: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练习:判断半球位置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30°E、20°N ‎120°W、30°S ‎10°W、87°N ‎160°E、45°S 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6‎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板书: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读图1.12,简单介绍经纬网的含义,在此图中找点如A(40°N,20°W),用多媒体展示举例讲解。‎ ‎2、读图1、13,练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经纬网定位,加深学生理解。‎ ‎3、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定位,查找地名。完成活动题。‎ ‎[课堂小结]‎ 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